2008年前後,PUA(搭訕藝術家,或稱泡學)傳到了中國。自此,玩弄別人感情成了一門顯學。
不要認為源自國外,而且帶有「學」或「藝術」的詞彙就一定是褒義的,其實除了PUA以外,還有Social Engineering,也就是黑客們津津樂道的社會工程學,甚至還有更早的成功學,這三者的本質是相同的:
欺騙。
一
PUA之所以會誕生,是有時代背景的。上個世紀60年代前後的美國,在搖滾熱潮的助推下,掀起了「性解放」、「女權主義」思潮。
兩性,不再是羞於啟齒的問題。
對於彼時的中國,實在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一直到八十年代,還有流氓罪。但是,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雖然人們對性解放、女權主義絕口不提,但實際情況如何,相信大家心知肚明,思想已經開放了許多。
但是,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人們一旦溫飽了,就開始思淫慾。
凡事過猶不及。過於封閉不合適,過於開放更不合適。所謂開放,就意味著拋棄了傳統,甚至會放棄一些原則。
二
隨著西學東漸的風潮,西方思想魚貫而入的同時,有人動起了歪腦筋,把西方思想本土化改造,於是成功學,NLP,甚至PUA這些「洋垃圾」一波接一波,各路「大師」此起彼伏,長江後浪推前浪。
實際上,PUA最早只是為了提升情商,解決情感問題的。美國人羅斯·傑弗裡斯根據NLP,總結成了「極速引誘學」,成了泡學「一代宗師」。當然了,PUA發展迅猛,派系林立,其他還有如催眠派,迷男派。傳到國內後,更加猖獗的分化成了各自齷齪的流派。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為了性和金錢,用盡一切手段。
有趣的是,當很多人在唾棄PUA時,殊不知他們接受的成功學、NLP培訓,本質上跟PUA的性質是一樣的,就是對受眾進行欺騙、洗腦和收割。
稍加總結,你會發生三者之間有很多共同點:人設包裝、人性觀察、利益誘導、激發鼓勵、催眠洗腦、意志摧毀、攫取利益。
三
最常見的PUA套路是五步陷阱:好奇陷阱,探索陷阱,著迷陷阱,摧毀陷阱,感情虐待陷阱,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下,PUA們是如何利用這個套路玩弄人們情感的。
1、 好奇陷阱。
在這個時代,女性在選擇男朋友時,多看重男性的外貌和社會地位。外貌可以通過穿著打扮進行提升,社會地位卻難以短期得到改變。因此很多男性都會進行一定的偽裝,即「塑造假象」,讓女性產生好奇。
首先是人設,一般「藝術家們」有三個常規人設:浪子、帝王和詩人。如遭放蕩不羈的浪子,逆襲人生的霸道帝王和浪漫有才情的詩人。設定人設以後,便開始填充故事。
講故事是最容易打動人心的方式,尤其是女人作為感性動物,最容易被故事感化,進而成為獵物。之所以常見這三款人設,是因為大多數女性非常容易迷戀這三類人設吧。
畢竟,誰會喜歡油膩、邋遢的大叔呢?誰會喜歡平日裡那些「幼稚、單純、貧窮」的小男人了呢?女人天生愛幻想,跟紫霞仙子一樣期待著一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她。
但當幻想照進現實時,或許「蓋世英雄」的故事是編的,身上穿的「金甲聖衣」是假的,代步的「七彩祥雲」是借的。
所謂的浪子、帝王、詩人的人設,其實就是為了滿足女性的幻想。諷刺的是,所謂的「蓋世英雄」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是失意者,甚至是人渣。
人設確定後,便開始「冷讀」。這裡說的「冷讀」大多其實是話術,說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廢話,如:
我想你有時會沒有勇氣去嘗試新事物,由於你害怕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有時你又對新事物有很強的獵奇心,很想嘗試新的事物。我想這時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再如:
你看起來有點兒冷淡,我想你內心可能並不是這樣,其實你很關注你的內心,是個重感情的人。
這種話術,本質上跟成功學裡的「努力一定會成功」一樣,永遠不會錯。冷讀的同時,再配合「進挪」效果則更容易拉近關係,所謂進挪就是有意無意的跟女生發生肢體接觸。
好奇陷阱的關鍵在於展現價值和理解,讓女生產生興趣。
2、探索陷阱。
探索陷阱的核心還是講故事。用好奇陷阱將女生拉進陷阱後,便開始虛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必須滿足三個標準:印象顛覆、觸發憐憫和唯一特殊性錯覺。
比如浪子人設講一段被前女友背叛的故事。帝王人設講一個自己過去辛酸的創業史。詩人人設講一個童年悲慘的故事。故事要足夠顛覆,構成反差才能觸發激發女生天生的母性中的保護欲。
講完故事後,要告訴女生,自己說的事情只有她一個人知道。實際上這個套路在臺灣的偶像劇裡,以及在賣茶葉的騙局裡經常出現。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一步的高明之處在於三點。一是價值轉移:許多普通人終其一生也找不到自身追求的目標所在,「拯救者」的幻想恰恰能夠彌補此種天然空虛。
另外,愛情也是奢侈品,未嘗過其滋味的普通人也很容易將某些畸形情感同愛情混淆。而在「母愛」被激發後,好奇心自然會加重。會主動探索更多的信息。
最後,人都會交心。我告訴你我的弱點,你也會告訴我你的弱點。知曉了對方弱點,就能對症下藥,隨時調整戰術,為接下來的步驟做鋪墊。
本質上,「探索陷阱」考驗的是操縱者「講故事」的能力。故事講好了,就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3、著迷陷阱。
著迷陷阱有三個關鍵詞:顛倒、壓迫、契約。
(1)顛倒:當女生被「藝術家」的故事迷惑後,「藝術家」們突然玩起了欲擒故縱的套路,邊推邊拉,若即若離,忽冷忽熱,讚美與打擊並用,頗有點「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意思。
如在說話時:
男:你眼睛真大。
女:真的啊。
男:可是我更喜歡李孝利那樣的。
再如:
男:你真是個溫柔的女人。
女:嗯,還好啦。
男:你老那麼溫柔,難怪一點個性也沒有。
這類渣男非常深諳推拉法則,前期以讚美為主,後期以打壓為主。
(2)壓迫:事實上,即便在正常情感裡,誰先表白,就意味著誰喪失了主動權。所以「藝術家們」不會表白,但他會暗示你表白。所以在交流時候,「藝術家們」會說:
「你幹嘛這麼對我好?你是不是喜歡我?」
「我生意上出了問題,現在一窮二白,你幹嘛還這麼關心我?」
通過聊天誘導女生,不斷強化女生愛上男生,當男生和女生談愛的時候,女生就會真的感覺自己愛上男生了,然後「藝術家們」會讓女生就會不斷的為自己付出,基於沉沒成本,女生便會慢慢深陷。當得到女生表白後,「藝術家們」便開始制定契約。
(3)契約:所謂制定契約,就是設立諸多前提。「藝術家們」就會暗示她,你可以得到我,但是,你要做到哪些哪些。這就是一種契約的建立,和經濟榨取的試探。如:
「既然你愛我,那你就要對我誠實,不可以欺騙,要......要......不要......不可以......你做得到嗎?」
4、摧毀陷阱。
當女生確認關係,制定契約後,全身心投入感情中時,「藝術家們」就會開始翻臉,以各種藉口和理由刁難女生,小題大做,借題發揮。其實找優點不容易,但是找缺點很難嗎?審美、習慣、性格、能力等等方面都可能成為責難的內容。如果一個女生足夠優秀,甚至會被以「不是處女」而責難。
「藝術家們」這麼做的目的是故意把小事放大,加深你的負罪感。讓你覺得,感情出現問題,是女生自己的問題。
他用通過放大你的「過錯」來告訴你:是你自己親手摧毀了這份感情!當女生認為全是自己錯誤時,「藝術家們」則暗示女生,會給她一個挽回機會。
當一個女生投入一段感情時,便很難脫身,畢竟人們厭惡並且害怕「失去」。於是女生容易自責、委屈、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進而瘋狂想去挽救感情,越陷越深,甚至會發生下跪、自殘的行為。這時候的女生內心已經離不開對方了,只能放下自尊,乖乖服從。
自此,「藝術家們」會通過各種情感獎勵,不斷的摧毀女生的自尊,讓其唯命是從,以滿足自己的各種無理要求。
5、感情虐待陷阱。
當一個女生已經徹底放下自尊和原則時,就意味著她的噩夢開始了。感情虐待陷阱是沒有底線的手段,甚至已經違背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線。
這時候的女生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性,甚至從「人」變成了「物」,任其擺布,心甘情願的被欺騙感情,金錢,「藝術家們」甚至會慫恿女生做一切事情。
他們的理論是,因為當女生開始一味付出時,那麼,「我」就不再存在, 你就是我的一切。
四
「藝術家們」們常用的手段無非「冷讀、推拉、鼓勵、打壓和虐待」,這些應用技巧並不能算高明,之所以很多人上當是因為,有時候你在跟人講感情,卻未想對方在想方設法套路你。
防不勝防。
讓人驚悚的是,有些「藝術家們」甚至不惜使用「自殺鼓勵」、「寵物養成」、「瘋狂榨取」這樣的手段,通過精神控制他人以滿足自己的私慾。
你把他當人,他把你當寵物。你把他當老公,他把你當子宮。說到底,所謂的PUA,就是以愛為幌子進行的欺騙,那不是愛,只是套路。
請警惕光鮮亮麗的男人。
請警惕油嘴滑舌的男人。
請警惕一切美好的事物。
希望本文能讓更多的讀者看清PUA的套路,畢竟人心不是用來傷害的,感情不是用來玩弄的。人之所以不是禽獸,是因為:
人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