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80萬年只為拯救女友生命!《時間機器》卻讓他看到人類的毀滅

2021-01-13 睿創光影

電影《時間機器》是根據英國科幻小說家喬治·威爾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該影片由西蒙·威爾斯 執導, 蓋·皮爾斯主演。

影片講述了大學應用機械工程系青年教師亞歷山大·哈迪根博士在一次約會中遭遇搶劫,深愛的女友艾瑪不幸身亡。

亞歷山大希望女友起死回生,發明了時間機器。他利用這一裝置回到過去,儘管亞歷山大想盡辦法讓女友避開死亡,可他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改變女友的厄運。

於是,他寄希望於未來科技發達能夠幫助他解決這一問題。 然而,當他乘坐時間機器去未來尋找答案時,卻意外發現未來人類文明並非總是向上發展,而是逐漸走向衰弱。經過激烈的鬥爭,他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勇敢面對未來,開始新的生活。

影片想像力豐富,同時又不失科學的嚴謹和邏輯性,對人和自然關係、科學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長遠和眼前的矛盾等進行了反思。這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模式中潛在的風險無疑是一種警示。

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電影《時間機器》首先思考了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問題。關於兩者關係問題,一直存在著爭議。

一方面,有人認為,沒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在人和自然的互動過程中,自然史才變得生動。

沒有人的參與,自然就是一潭死水。因此,對於自然史的評價總是自然從屬於人的歷史,只有出現人的活動的歷史才能夠稱其為文明史。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人類不斷徵服自然,使其不斷為人類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的歷史。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人類的出現是自然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產物,自然史的發展具有自在性,並非完全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縱觀自然歷史的長河,人類所謂的文明史在幾十億年的地球歷史面前只是滄海一粟。

人在科技和智慧指導下的各種活動可以暫時影響自然,但是長期看來,人的活動並不會左右整個自然的歷史進程。

影片時間跨度長達 80 萬年, 渲染了自然歷史的恢弘。 總體而言,人的所謂文明在綿延不絕的時間長河面前顯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影片描述進入 2030 年後,人類科技的高度發展,人的力量越來越強,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人們對於自然的態度由最初原始時代的敬畏而逐步轉向試圖徵服自然。

這種意識滲透到人的各種活動中,人們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一切。然而,這種自然觀並沒有維繫多久,影片最終顯示,人的文明還是由於人對於自然不適當的行為而逐漸衰弱。

這種自然觀在影片中表現為主人公亞歷山大親眼目睹了人類及人類的現代文明發展並高度發達到最終毀滅,又歷經滄海桑田,重新出現新的原始社會的過程。

這其實是在暗示相對於自然歷史長河而言,人顯得相對渺小。在自然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的存在並不起支配和決定作用,更不能徵服一切。

不僅自然本身無法徵服,隱藏於背後的自然規律同樣如此。

懷著對死去女友艾瑪的深深眷戀,亞歷山大發明了時間機器,終於能夠回到過去,但卻無法改變過去,無法改變女友艾瑪死亡的事實。

時間機器雖然實現了回到過去,但卻無法控制和改變背後潛伏的自然定律。

亞歷山大苦苦追尋:「為什麼我不能夠改變過去? 我可以回到過去一千次,目睹她(女友艾瑪)死一千次。」

他找不到答案而寄希望於未來,期待未來的科技發展也許能幫他解決問題。

他穿越到了科技高度發達的 2030 年,沒能找到答案。 於是,他繼續向前穿越到 2037 年, 他發現人類的科技文明並沒有進一步發展,而是在人的不當行為下竟然開始毀滅。

80 萬年後, 生活在地下的摩洛克人的首領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他用不無諷刺的語氣提醒亞歷山大:

「因為艾瑪的死,所以你建造了時間機器。 如果她還活著,這機器就不會存在。 因此,你怎麼能夠用這機器回到過去救她?你自己就是你不可避免的悲劇的結果。」

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邏輯悖論使得亞歷山大即使能夠回到過去,卻因無法改變因果規律而無能為力,無所作為。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並沒有完全否認人在自然歷史中的積極作用,時間機器使得亞歷山大預先看到了地上的伊洛人的悲慘未來, 要想改變這一厄運結果,只有改變造成厄運的原因,消滅地下的摩洛克人。

在面臨選擇離開回到自己的時代還是留下拯救地伊洛人時,亞歷山大毅然決定留下和摩洛克人戰鬥,最終消滅了摩洛克人。

這其實暗示在自然環境中,人的努力並非毫無意義。 人不可以改變過去,但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 自然規律雖然無法隨意徵服,但是卻可以認識和利用。

在不違背規律的前提下,人類還是有所作為的。 人對於自然以及自然規律的認識、依存以及人與自然的積極互動以達到和諧共生正是生態平衡的基礎之一。

探索科技對人與自然環境的影響

《時間機器》探索了科學技術對自然環境和人自身的影響,其實這是近年來科學界所積極關注的問題,而早在2002年就上映的該片現在來看無疑具有令人驚訝的前瞻性。

具體反映在電影評論界中,有學者認為,科技和自然之間的矛盾糾葛是當今電影必須面對的一個 「循環往復」 的問題。

影片一開始就揭示了科學研究的矛盾,青年教師亞歷山大一開始就批評多次否定其研究課題的工程系保守者太過於目光黯淡短淺、缺乏好奇心且毫無生氣。

他認為科學研究必須具有前瞻性,如太陽能、微能量波的開發和利用等以不破壞自然為限度的研究。

相比而言, 工程系的保守者們卻多次否決其研究計劃,認為科技研究必須為當下的人帶來眼前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如研究菸草消費的利潤等。

後者顯然更多地考慮當時的實用性而否定前者的研究,雙方分歧較大。

儘管亞歷山大的同事費力比先生也勸說亞歷山大,不要將研究搞得過於激進,提醒其作為剛工作的年輕教師,應該低調一些。

亞歷山大顯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認為科學研究不能僅僅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並猛烈地抨擊科學研究中的短視行為。

其實,這種分歧反映了科學研究中眼前和長遠計劃的矛盾以及對於環境的影響:

科學研究如果只關注當前的利益而沒有長遠的打算,雖然會帶來短期的物質利益,但是也容易陷入經濟利益至上,甚至破壞環境的困境;

如果只關注長遠而忽視當下,雖然總體上為人類的發展具有好處,但沒有相應的物質基礎作為經濟支撐,容易好高騖遠、脫離實際。

這種矛盾也暗示了人類自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一直困擾我們的生態困境:

科技和工業生產迅速擴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為當下的人們帶來物質利益,並為未來的發展提供經濟基礎,如果沒有工業的發展,現代社會人們高標準的生活如何維繫?

同時,科技和工業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環境汙染和惡化,悄悄地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下一代人的健康。當工業經濟的發展不得不以破壞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 威脅人的生存為代價時,這種發展又有何意義?

《時間機器》還思考了利用科學技術開發自然對於生態的影響, 如利用科學技術改變自然可能引起的後果。

影片表現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也為人進一步開發自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手段,人類獲得了巨大的物質力量,徵服自然的信心也空前膨脹。

但是科學技術並非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它打開了通向文明天堂大門的同時,也打開了通向地獄和生態毀滅的大門。

回顧人類的工業和軍事發展史,十四世紀初,第一批加農炮被點燃,這些加農炮對環境的影響是:有人爭相派遣工人們去密林深山攫取更多的碳酸鉀、硫黃、鐵礦石和木炭,後果是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和環境惡化。

後來的核彈則更為可怕,因為戰爭中使用核彈可能會直接改變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因。

1825 年,因為燃燒煙煤,倫敦就產生了霧霾問題。 但是,我們燃燒石油有改變整個地球大氣層化學成分的威脅,其後果我們還僅僅開始猜測。

由於人口激增,混亂的城市化頑症,汙水和垃圾在地下沉積,確實沒有其他生物像人一樣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自己的住所汙染得骯髒不堪。

影片主人公亞歷山大來到 2030 年 5 月 24 日時,親眼目睹了日益發達的科技使得人的信心空前膨脹,人們認為自己可以徵服、控制一切。

影片展現了月球房地產開發的大屏廣告,這時的房地產商業公司肆無忌憚地計劃在月球上開發房地產:「我們的工程師準備了兩千萬噸的炸藥,開發月球地下休閒度假村。」

通過這一場景, 影片暗示了人對於自然開發的無限貪婪、不斷自我膨脹的自信心以及不斷發展的高科技扭曲地結合在一起時可能出現的後果。

好景不長,僅僅到了 2037 年, 人們在為了殖民月球而在月球內部爆破,將月球炸離了軌道,月球開始解體,進而給地球地球造成巨大的生態災難,人類長期建立起來的文明毀於一旦。

藉助科技,人們能夠獲巨大的力量開發自然資源,但是一旦人的錯誤行為釋放出的能量超出人的控制範圍時,生態災難的發生也將不可避免。

影片展示了亞歷山大希望乘坐時間機器穿越時空, 沒能改變過去卻發現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沒落:80 萬年之後,看著夜空中在開發月球度假村時代被炸毀的半個月球時,亞歷山大驚訝地發現,人竟然又重新回到了原點,甚至還面臨著毀滅的危險。

這警示現代人的科技不斷發展,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從此人的發展會一帆風順,高枕無憂。

影片假設了在遙遠的未來,人類文明可能面臨的逐漸衰弱、愚昧和自相殘殺。

人類並沒有因為科技的發達而過上幸福的生活,反而可能走向衰亡。

這也暗示了科學對自然的影響:科學技術增加了人的力量使得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但不適當使用科學技術的結果卻使得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人類辛苦建立的文明遭到毀滅。

人們在使用強大的科技發展自己時,任何草率的開發行為對生態系統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最終威脅到人自身的生存。

《時間機器》關注人類、自然和科技問題 ,集中表現在主人公亞歷山大的時光穿梭的旅程中目睹生態災難及背後蘊含的豐富生態意義。

影片展示現代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信心也空前膨脹, 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人類是自然的主宰。

正相反,影片假設了在遙遠的未來,曾經高度發達的科技、先進的文明也會因為人的錯誤行為而頃刻土崩瓦解,人類文明會逐漸走向衰弱、愚昧和自相殘殺。

影片反思了這樣的矛盾:

科學技術增加了人的力量使得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使得自然變得越來越符合人的需要, 人的物質生活也獲得了改善,人也開始逐漸擺脫原始自然的約束, 獲得更多的自由。

但另一方面,有人也開始在自然面前變得傲慢,這種盲目自大和貪婪糾纏在一起,使得他們不當使用科學技術,開發自然。 這無疑將會使得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人類辛苦建立的文明遭到毀滅,甚至威脅到人的整體生存。

這也促使我們再次反思人和自然的關係,警惕科技發展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人們企圖利用強大的科技力量徵服自然時可能產生生態危機。

這無疑是該影片關注人類、自然和科技三者之間的關係,提倡人類應意識到自己有合理使用科技與自然積極互動以及保護生態的責任和義務。這正是該影片真正內涵與意蘊的集中體現。

相關焦點

  • 宮崎駿筆下的戰爭機器,道出了毀滅人類最簡單的方法
    戰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毀滅敵人的訴求越高,工業化的水平就越高,科技也就越發達。由此誕生的,便是那些愈加狂熱的戰爭機器。而我們熟知的動畫前輩宮崎駿老先生,在他的早年的作品《天空之城》中,就描繪了無數跨時代的超級戰爭機器。
  • 李陣鬱:穿越,只為了拯救支離破碎的家
    穿越、驚悚,2013年高分韓劇《九回時間旅行》你還記得嗎?這是一部低開高走的高能劇情,穿越類型的懸疑驚悚影片。由李陣鬱、樸炯植主演。樸善宇(李陣鬱飾)是一個得了腦瘤只剩六個月壽命的記者,有一個可愛的女友周敏英。母親因為20年前一場家庭變故而生病進入了療養院,父親則在那場變故中死亡,唯一的親人哥哥常年在外奔波,卻不知道為了什麼?直到有一天,他得知哥哥於一年前死亡,前去領取遺物,在遺物中找到一個裝有9支香的圓筒。意外得知了香的秘密,竟然是擁有穿越時空能力的媒介。
  • 韓國導演12年前的日本片,就拍出了機器人穿越談戀愛這種拉風劇情
    2008年,《我的機器人女友》由韓國導演郭在容於日本拍攝。曾經憑藉《我的野蠻女友》火遍全亞洲的郭在容,無需多說了,愛情片大師,他拍的愛情戲既能讓人笑,也能讓人哭。而這部《我的機器人女友》不但愛情戲讓人動容,還加入了穿越元素,讓人眼前一亮。
  • 人類或不孤獨?銀河系或充滿已毀滅的文明,類似悲劇或發生在地球
    問題是,如果存在外星生命,而且存在一些起源時間比我們人類早100萬年甚至上億年的外星智慧生命,按理來說他們應該已經發展到超乎我們想像的水平,有一些外星文明可能已經具備星際飛行的能力,造訪地球應該不難。就算有一些潛在的高級外星文明還沒法實現星際飛行造訪地球,但是他們可能已經向宇宙發出一些無線電信號。
  • 細說《星際穿越》:不要被它的名字騙了,科幻只是它的外衣
    是因為布蘭德老教授跟他說人類會滅絕嗎?是因為他想要做全人類的英雄嗎?是因為他心中的航天夢嗎? 都不是。他只是想要去替他的兒女找一個是生命的星球,他不想他的兒女長大後面對的是沒有生存希望的地球。所以,庫珀從一開始,就一直在追問planA的可行性,一直在確認回來的概率,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去執行所謂的planB。
  • 只知道帝騎哥會次元壁,在他之前這3位假面騎士已經可以穿越時空
    劍崎從一個戰力一般成長為獨自擁有帝皇形態,這期間經歷了太多的戰鬥和人情世故,並且在最後為了阻止世界被毀滅,不惜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不死獸的容器,通過超負荷的戰鬥,過度使用不死獸的力量融合,使自己變成了不死獸另外一個Joker,這樣不死獸又存在兩隻,不分勝負世界便不會毀滅。這裡劍崎犧牲了自己,卻拯救相川始和人類。
  • 霍金曾經極力催促人類離開地球,這是為什麼?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而愛因斯坦一生中對於未來也提出了不少的猜想,比如黑洞的存在,蟲洞的存在,引力波,時間機器的可能等等。這些未來猜想,大部分後來都被科學界得到了了證實,比如黑洞我們已經證實存在,引力波也找到了證據。蟲洞大概率也是存在的,只不過目前還沒有找到真實的證據。
  • 人類未來世界的三種結局?「冷凍」穿越,機器取代,虛擬世界的「神」
    人類再也不需要去辛苦的耕作,去冒著生命危險逮捕罪犯,去重複勞作的工廠裡做苦力。人類只需要製作程序向機器人發號施令,就可以享受機器人工作的成果。 這種高科技的技術發明之後,人類再也不用學習,只需要通過用金錢購買,就能獲得想要的技能。無論是精通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的藝術之星;還是籃球、足球、跑步、遊泳全都融會貫通的運動天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唾手可得的交易。只需要一個早餐的時間,一位「全能天才」就能誕生。
  • 《黑客帝國》:AI毀滅不了人類,只有人類自己可以毀滅
    1994年,沃卓斯基兄弟創作了《黑客帝國》的劇本,好萊塢的製片人看到如此科幻的劇情,心底暗暗打鼓:這玩意兒能拍得出來嗎?要知道,當時的沃卓斯基兄弟只是好萊塢新人編劇,沒有大佬推薦,也缺乏知名作品背書。所以《黑客帝國》被擱置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 《時間怪客》穿回過去拯救愛情,一切都可倒帶
    這是一部糅合了科幻、愛情、青春、奇幻、文藝等元素的愛情輕喜劇,故事頗為荒誕不經,運用了很常見的穿越時光的概念,但格局設置的很小,穿越時光並非是為了拯救世界和宇宙,也並非是改變某件足以影響成千上萬的事件,而是單純的為了拯救一段瀕臨分手的戀情。該片劇情比較簡單,走向荒謬卻又歡脫溫馨。
  • 電影陰謀論:《星際穿越》裡的最大反派其實是他
    在這個世界上,技術和資本主義都達到了頂峰,然後被拋棄了——請記住,電影中提到了海軍陸戰隊曾使用過一些有感知能力的機器,而且還出現了一些高科技不再被使用的實例。看到未來人類對高科技及其代表的先進生活方式的摒棄,讓人不禁想知道,那些在商業泡沫破裂之前靠賣東西賺大錢的生意人如今怎麼樣了?他們會屈從於新的社會秩序,甘於被迫接受農業生活嗎?
  • 時間旅行—人類的夢想
    時間旅行---人類的夢想近日,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黑人物理學教授羅納德·馬萊特宣稱自己已經掌握了製造時間機器的理論。為了能返回過去,挽救因抽菸酗酒而犯心臟病去世的父親,馬萊特投入了全部心血研究時間機器。最近他聲稱自己成功了,只要有人給他25萬美元,他就能造出一臺時間機器。
  • 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人類?美國歷史再次刷新下限
    最近這兩天,美國又開始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來「發明歷史」,最新傳來的消息表明,美國正試圖改寫並發明全新的二戰歷史,在美國發明的新歷史中,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了人類。 但就在今年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時,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卻突然傳出了陰陽怪氣,在公共社交網絡上公然發布扭曲篡改的消息,宣稱「德國和蘇聯是二戰的罪魁禍首,企圖毀滅世界、毀滅全人類」、「英國和美國是正義的象徵,捍衛了人類的自由與和平,英美聯手拯救了世界和人類免受蘇德兩國毀滅。」
  • 四維時空稱為世界膜,更高維生命是什麼樣?時間機器又是何物?
    時空分為時間和空間,人類是存在三維空間的生命個體,而我們所了解的時間概念是處於一維狀態,即一條時間線軸。三維的空間加上一維的時間,我們目前所處的是四維時空,這個時空被理論物理學家稱為「世界膜」,他們普遍認為我們的時空鑲嵌在一種更高維度的時空中,稱之為「超體」。
  • 瑪雅傳說:5個太陽紀,5個被神毀滅的史前人類!地球編年史31
    第一個史前文明:傳說第一個人類文明,他們被稱為根達亞文明,一個擁有超能力的文明!在距今大約96萬年的時候,由於海底火山爆發,於是,在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之間的海域,隆起了一塊新的大陸!這就是根達亞大陸,也就是在這裡出現了地球上的第一批人類。他們的身高普遍都不高,大約就1米左右。
  • 《復聯》:6個寶石消滅了宇宙一半生命!寶石到底什麼來歷?
    這6顆寶石到底什麼來歷,憑什麼能夠毀天滅地,摧毀全宇宙一半的生命?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寶石顏色為紅色。曾經鑲刻在洛基的權杖中,心靈寶石與奧創用振金模擬人類身體製造的肉體結合,變成了現在的幻視,最後被滅霸用時間寶石穿越時空,從幻視身上扣下來了(聽起來好殘忍)。心靈寶石不僅本身蘊含極大的力量,還能夠讓擁有者進入其他人的內心,控制其心靈,可怕。
  • 《星際穿越》:電影鏡頭下探秘人類知識的未知疆域
    《星際穿越》講述的是未來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無法生存的威脅。名為「拉撒路」的人類拯救計劃正在實施,太空人庫珀、物理學家艾米莉等被選中前往宇宙尋找新「地球」。在該片的結局中,我們看到了男主庫珀進入到黑洞之後,卻意外到達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裡時間和空間都是非線性,而庫珀可以在這裡觀看到過去的時空,甚至可以操縱著一切,也正是因為庫珀將塔斯所保留的黑洞引力數據給了墨菲,墨菲才解開了引力方程,拯救了人類,讓人們進入到空間站中,從而成功來到宇宙中完成plan A。
  • 人類的毀滅,源於無所畏懼
    結果就是普京所說的,「沒有了俄羅斯,要全世界幹什麼」,全人類一起毀滅拉倒。這套系統是威懾敵對國,避免其先發制人核斬首。系統包括了核打擊感知,指揮機關應答檢測和核反擊智能指揮。但是,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有沒有可能「死手系統」自己發出指令,毀滅人類?
  • 人類在拯救的路上,不斷努力,墨菲最終獲得成功,《星際穿越》
    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墨菲此次的發現,因為僅僅有她的發現是無法拯救人類的,要結合全部劇情來看,可以看到在拯救人類文明的這條道路上,很多人都在努力,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墨菲最後的發現只是起到了一個關鍵作用,順水推舟,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最終摘到了皇冠。我們通過劇情來看看,在拯救人類這條道路上,大家是如何努力,墨菲又是如何起到了關鍵作用的。
  • 救人性命的動物:在面對生命危險之時,拯救了人類生命的6種動物
    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知曉它們究竟在想什麼,或者需要做什麼。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甚至可能會做出一些讓我們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提到的動物所做的事情超出了大多數人所能想像到。今天,我們就要為你分享:救人性命的動物:在面對生命危險之時,拯救了人類生命的6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