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水草造景缸通常強調自然美、生態美,以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為目的,所以建議多用天然的素材,如沉木、巖石等。選擇搭配素材時,除了考慮個人喜好外,還要注意是否會影響水質,因為有些石頭是石灰巖.有的是碳酸巖,有的是磷酸巖,它們會影響水族箱的酸鹼度;有些沉木會在浸入水中後分泌出大量黃色素,導致水族箱裡的水質發黃,所以最好預先泡水幾天或是用水煮過再使用。另外,選擇素材時應有大有小相互搭配才顯得自然。下面我們就沉木、巖石來作個詳細介紹。
沉木本是一種木質的,沒有生命的木頭。而在造景的過程中,人們經常賦予沉木豐富的情感和美麗的姿態。沉木有時可以塑造成熱帶雨林的景觀,有時也可以變成一幅詩情畫意的小景。而在造景技法上可以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前景草可以種植在沉木前,沉木後可以種植後景草,此時沉木就可以成為中景草這個角色。在沉木的烘託映襯下,後景草就有一種衝上雲霄,直達天庭的瀟灑凌立感。
沉木對於水草造景是至關重要的,當然購買挑選它時,形態、價格更不容忽視。熟知沉木重要性的人們很清楚這個道理,有時沉木的優劣,直接決定造景的成功與否。現今市場上的沉木種類繁多,我們怎樣才能練就一副火眼金睛,挑選出最合適,甚至最好的沉木呢?那就需要我們對沉木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
典型的沉木是由於天體發生自然變異,如地震、洪水、土石流等,將地上樹木的殘骸埋入河床等低洼處被掩埋起來,再經過長期的地質演變,使之浸泡在水中或者在含水量極高的環境封閉中,受到一系列碳化作用轉化而成的。所謂碳化作用是指在缺氧、高壓狀態下,厭氣微生物通過分解破壞木材遺體的有機成分組成而吸取養分,並消耗了木頭中的氧,使木頭逐漸變成碳質化的過程。
在木頭的碳化過程中,因為微生物之作用會形成腐殖酸及單寧酸,而微生物的活動又受沼澤水酸度這制約。當酸度越高時,微生物活動越弱,導致碳化作用逐漸受到抑制,因此使得其木質結構仍然可以保存相當完整的程度,不過,其材質在不同程度的碳化作用之影響下,已經產生一些結構上的變化,包括質地變成十分緊密而堅硬,強度很高,難以使用手工或機械加工,較不易吸水,比重大能沉入水中,以及顏色接近黑褐色等。
沉木多產於原始森林的沼澤地帶,雖然形成於地層之中,但是有許多沉木在形成之後,由於地層變動又重新出露於地表或浸泡在自然水域中,所以可以進行露天開採。縱使埋藏於地表之中,其開採層通常不深,僅在1-2米之間,適合採用明掘的方法。
好沉木不多,且拿且珍惜...不一定好的才能造出漂亮的景,完全看自己怎麼搭配,一起參考下吧。
根據最近幾年國內沉木市場的變化與更新,現在的沉木可以劃分為五種,下面詳細地介紹一下沉木的特點、價格與使用方法。
➤1、陰木
在眾多沉木中,陰木是水草造景中運用最早的裝飾性沉木。陰木的數量較為稀少、造型恢宏大氣,所以用它造景的人不在少數。歷史上沉木最早的記載出自《周禮•地官•山虞》,原文講:「仲冬斬陽木,仲夏斬陰木。」,而鄭玄注釋:「陰木生山北者。」也就是指陰木是生長在山北的樹木。
陰木是原產於我國長江下遊各省,為常綠矮生灌木。因其分枝較多,造型別致,所以陰木不僅是盆景的首選材料,也是水草造景的重要選材。早期的陰木,顏色偏黑褐色,密度比較大,在水中不易腐爛。一般陰木的體積都比較大,適宜放置在大型水草缸,若是造型不太佳者可以考慮用水草來美化外形。
在市場上,陰木的零售價格在20元/斤左右。新買的陰木在下缸前,要用開水煮30分鐘,或者在清水裡泡一段時間,這樣可以祛除木頭的色素。
➤2、流木
流木是市場上最常見的沉木,分為三種:一種是形狀呈扁平或塊狀,稱茶色流木;一種是枝狀流木,它是樹的根部,而且體積大;另一種是顏色呈黑色,形狀簡單細長的枝流木。
流木的密度比較大,所以能沉到水裡,只是時間長了會變軟。流木數量比較多,通常很多人在水草造景中用到它。因其產地不一,流木的顏色與形態也各異。
流木的零售價格平均15元/斤左右。流木還能滲出汁液把水染成茶色,所以新買的流木一定要在開水裡煮60分鐘,或者是在清水裡泡一個星期。尺寸分為S、M、L、XL,你可以耐心地挑選合適的流木。
➤3. 藤條
藤條的取材比較廣泛,致使它具有形態各異的造型。可有些藤條會有些缺陷,需要用水草來修飾。藤條的顏色一般是褐色,有些偏白。藤條屬於半沉木,那是它的密度小,不容易沉到水中,仍需要後期加工。
藤條的零售價格在12元/斤左右。購買後,和以上兩種沉木一樣,需要在開水裡煮60分鐘,或者在清水裡泡一個星期,才能祛除色素並增加它的重量。
➤4、杜鵑根
杜鵑根,人們一聽名稱都會誤以為是杜鵑花的根。其實不然,只是這種沉木的顏色光澤金黃,造型結構優雅,而被人雅稱「杜鵑根」。在多次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上(ADA),很多大師使用這種杜鵑根來造景奪冠,往往在水草造景中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它備受人們的喜歡。
杜鵑根的零售價格在15元/斤左右,它可以用造景材料壓實,就能立即進行造景,也可以在水裡煮60分鐘或者在清水裡泡一個星期後使用它。
➤5. 靈芝木
靈芝木是從國外進口的特殊沉木,與上述的品種完全不同。一塊靈芝木上會出現兩種顏色,黃色木紋與深褐色,這兩種顏色形成強烈反差。
靈芝木的零售價格比較高,一般每塊在80元以上。在使用靈芝木造景前,不需要用開水煮,也不需要用清水泡,而且它還不會褪色。在造景時,它不需要用任何水草來裝飾,因為它的顏色對比鮮明,形態變幻奇特,極具觀賞性。這也就是為什麼靈芝木價格昂貴的道理,人們喜歡在造景中使用它的原因。
➤6、泰國沉木
➤挑選技巧
首先,沉木的碳化度,好的沉木是完全碳化的,如果沉木碳化不完全的,當它長期浸泡在水中的時候,剩下的木製成分就會腐爛變質,這些變質的木製會直接促使水中細菌的大量繁殖,造成缸中生物的病害,同時腐敗的木製還會向水體釋放有色物質,影響水族箱的觀賞效果。
第二,沉木的密度,沉木的密度比普通的木頭要大很多,好的沉木放入水中可以直接沉入水底,而且密度越大的沉木,在魚缸底部越穩定,這樣對水草的植入等十分有利。如果在購買的時候發現沉木漂浮在水面上,這樣的沉木儘量不要購買。
第三,沉木的形狀,由於沉木是自然界的產物,所以其外形也十分獨特,對於水草造景的高手來說,找到一塊造型獨特的沉木是十分重要的,而對於新手來說,只會利用沉木來種植一些植物,這樣就不必選擇那些形態奇特的沉木,這樣也會節省不少的金錢。
沉木在剛剛使用的幾個月中,我們的水族箱的水可能會很容易變成褐色,這樣是正常,不必害怕,我們只用加強換水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在水中浸泡的時間增長,這種現象會逐步消失的。
首先說長時間用過的沉木,鈣化程度高的,就是簡單刷洗消毒如果一夜浸泡沒有掉色就可以入缸。
這裡說一下消毒,用安全的方式,首選的使水煮,水煮30分鐘可以達到滿意的消毒和淨化效果,還可以用高錳酸鉀,因為它消毒效果好自己能短時間失效,不殘留。濃度和消毒時間一定不要太過,淡紫色10分鐘就可以,太過容易使沉木顏色發生很大變化,可能很難看。
重點說掉色的沉木處理方法:主要雜質是木聚糖、木質素和纖維素還有少量鞣酸。如果要利用沉木釋放的酸性物質,比如養神仙,那麼只要水煮和刷洗就可以,如果有新鮮切口最好火烤一下,稍微碳化。這樣避免掉色過快還可以燒掉一些毛刺。火烤不要用蠟,要用煤氣等,刷洗過程尤為重要,要用螺絲刀和鐵絲等,儘量弄乾淨縫隙和孔洞裡的雜質,要用力弄掉蟲蛀等沒有碳化部分,有的地方甚至會有蟲子居住,樹皮一定要儘量清理乾淨,特別是杜鵑根皮較多。再說水煮具體操作,首先要用冷水泡2小時,然後逐漸加熱,升溫過程宜慢不宜快,煮沸30分鐘後維持微沸2小時左右。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在單位的水槽或水桶中蒸汽加熱效果更好。也可以放鍋爐中煮。煮的過程加少量磷酸,實在沒有可以加醋,因為醋能維持酸性但有揮發性,水煮過程多加2次。如果水煮後水泡一夜不掉色,基本可以下缸。再說泡,如果不著急,可以不煮直接就泡,如果在郊區可以在河裡泡,在缸裡,盆裡,水桶裡。容器中泡注意定期換水,這裡說個小竅門--個頭小的沉木可以放衝水馬桶的水箱裡,特別給力。另一個竅門,個頭大的沉木,可以先把稜角用塑膠袋包好,放在大塑膠袋中----一般包裝食品藥品物料都用大約裝10-20公斤物料的厚塑膠袋,不漏水。然後放在合適的位置,用繩在外邊捆上,這樣就給沉木穿了一件衣服,然後往裡裝水,系上口,放在衛生間也好陽臺也好,總之立著佔用空間不大。也要定期換水。再說生物處理,這要在容器中泡的過程中使用,利用蘋果螺和清道夫,如果有閒置的清道夫可以用,但是換水要勤快,用蘋果螺那是相當給力,它的繁殖能力驚人,用不了多久就能看見到處的便便。
➤下缸後的管理
經過處理後的沉木下缸了,有一些沉木還是會有一些問題。黃水可以適當增加換水頻率,不沉水可以先用石頭等重物壓一下,長白毛可以用工具魚清理,換水時候也可以拿出來刷一下。作為新材的杜鵑根幾乎都長時間的腐敗和掉一些雜質,長毛等,需要工具魚蝦螺的不停的清理。
➤沉木為什麼會吐色
再研究沉木為什麼會黃水,為什麼會吐色的原因之前,我們先要了解木材的組成部分,木材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萃取物及礦物質。其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是屬於高分子量的物質,這三種成分是木材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木材中,纖維素佔據百分之五十左右,辦纖維佔據百分之二十左右,木質素佔據百分之二十左右。
當在厭氧環境中,木材中不同的組成部分就會被分解,也就是碳化作用,其中萃取物被分解的最快,半纖維素不容易被分解所以分解速度很慢,纖維素則就是更慢了,而木質素最南分解。萃取物被分解後多呈現氣體產物而消失於無形,半纖維素與纖維素分解後主要形成碳素遺留於木材結構中,這使得木材的顏色加深,木質素的分解產物除了碳素之外,還包括一些腐殖酸、單寧酸及少量其他不易溶解的衍生物。
由此觀之,一般典型的沉木中,都含有腐殖酸和單寧酸這兩種成分,他們都是帶有顏色的物質,其中含量的多少與木材的環境有關係,比如木材來自於自然水域中,單寧酸與腐殖酸含量就比較低,而埋於土層中的木材則比較低。腐殖酸微溶於水,且呈現黃褐色。單寧酸可溶於水,其水溶液呈茶色,不過時間越久,顏色就會越深。在巴西許多的黑水河中,其腐敗的植物釋放腐殖酸及單寧酸於河流中,河水呈現棕色,並導致水質酸化。
另外,非典型沉木雖然沒有經過碳化作用不會產生衍生色素,但是單寧酸是植物界中常見的物質,單寧酸能抵抗有害菌腐殖及病蟲害,在植物中普遍存在,而且含量不少,尤以硬木含量較多,如果含量越多,則木材的顏色就越是偏黃、棕、紅。腐敗的植物可釋放單寧酸並溶於水中,容易使水呈色。許多沉木都是這種類型,所以也有吐色的潛在問題。
由此觀之,無論來自何種沉木,在水族缸的使用過程中,因可能在水中釋放出腐殖酸或單寧酸,而使得原來啊澄清物色的水體變為黃色或者棕色。追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沉木在水中會釋放出腐殖酸或者單寧酸使水呈色的原因。如果它們在沉木中的含量越多,那麼吐色的程度就越厲害,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就可能如同巴西的黑水河一般。讓我們困擾的是,沉木吐色不是一下子釋放,而是緩慢釋放,所以發生吐色困擾的時間也愈長。
➤沉木吐色的對策
了解了沉木吐色的原因,就可以總結出沉木吐色的對策。一般而言,最常使用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崒出法」,指的是以水為溶劑,從沉木中將腐殖酸及單寧酸給萃取分離的操作,反覆崒出的次數越多,則腐殖酸與單寧酸去除掉額效率也就越高。這種法子,可以分為四種不同階段:浸泡、熱水浸泡、悶煮、加鹼悶煮。
a、浸泡
將沉木放置在盛有自來水的容器中,讓沉木自然吐色的法子,就是來回反覆,浸泡時間越長越好,有的草友突發奇想,放置於馬桶的水箱中,期間由於自動換水的方式,不斷將色素衝走,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不過放置沉木大小有限。稍微大一些就不合適了。
b、熱水浸泡
與以上方法類似,只不過是將涼水換成了熱水,這其中的原理是為了讓沉木中的色素分子,在高溫下快速運動,也是快速排出。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法子,只不過浪費熱水而已。
c、悶煮法
將沉木放置於一個足夠大的鍋內,加水沒過沉木,以小火悶煮,這樣的溫度更高,每次的時間大約維持在2小時左右。之後熄火放置隔夜,倒出冷水,如此反覆操作,直到沉木不再吐色,本法效率很高,但是耗費燃料。而且可能有的草友沒有足夠大的鍋來悶煮沉木,因此常常受到限制。
d、加鹼面悶煮
之所以加鹼面,是因為鹼面的學名為氫氧化鈉,可以與沉木中的腐殖酸發生反應,加速腐殖酸的消耗,但是因為腐殖酸能夠溶於水,所以放入的鹼面不易太多,放入鹼面後,水質達到10.5為佳,不能再高,否則會對沉木有所傷害,步驟與上法一致,值得注意的就是放入鹼面後的PH不能超過10.5。
其實沉木吐色不太嚴重,不明顯的話,大可以置之不裡,因為大多數魚種,尤其是水草缸中飼養的魚種在單寧酸與腐殖酸存在的時候感到很舒適,黑水的主要成分便是腐殖酸。所以,從沉木釋放的腐殖酸與單寧酸對於魚種來說,不僅無害,而且有益,當你要營造一個南美原生風格的造景缸時,就大可使用吐色的沉木。
在我們對這幾種沉木了解後,那我們購買時,怎樣才能區分哪個沉木好呢?那下面就提到幾點注意事項。
看沉木的炭化程度。沉木一般含有木質素,這個木質素在水中會分解成鞣質和腐殖酸及其衍生物,這些物質富含色素暫時不會產生危害,可是時間長了,會影響水草造景的觀賞。而完全炭化的沉木中的木質素就較少。通常情況下,一定要讓木質素的含量較少後,才放進水草缸中進行造景。其實新買回來的沉木都要經過長時間的煮或泡,就是因為沉木裡含有木質素。
看沉木的沉水情況。往常在市場我們都會買到這種沉木,需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才能下沉,這種沉木最好是浸泡的時間越短越好。為何這樣說呢?因為沉水的時間越短,說明沉木的密度越大,在水中越穩,對水草造景也很有好處,你可以自由的發揮才能,想出沉木的不同的放置處。
看沉木的外形結構。這個注意事項應該大家都很清楚,因為沉木外形結構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水草造景的成敗。如果沉木具有獨特的造型,這樣比較能體現景致的主題和風韻,所以選擇沉木時,這種沉木就是首選。而在你計劃是讓水草做主景時,可能水草會漫過沉木,那這時就不必太考慮造型,可選價格較為低廉的。
瘦:稜角分明,骨感強烈。整體看來沉木亭亭玉立,形態優雅。可這個標準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其它造型感覺也比較好。
漏:何為漏呢?一些腐食成半孔洞或橋狀的造型就成為漏,這樣能增加水草造景的滄桑感與藝術感!
透:主要是指在沉木上具有透過視線的空隙與洞穴,這樣的沉木不僅造型優美,而且重心也比較低,所以在水草造景中極具穩重感。當然造景的優劣有時也取決於奇特兩字,越奇特新穎,藝術價值就越高。
皺:紋路有些褶皺,看起來很有質感。不同的沉木具有不同的紋路,造出的景色也是各有千秋,所以在水草造景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造景思路決定用什麼類型的沉木,或者依照已有沉木的特點構思造景形態。
枝:自然的樹枝或樹根是鑑賞沉木標準之一。自然的形態更能表現出水草造景的最好狀態,所以一般選擇沉木時,看樹枝或樹根是否自然多變,沒有任何人工加工過的痕跡。
節:沉木除了可以作主景,還可以為魚兒提供一個很好的棲息地。如果是有樹節的沉木,魚兒能自由穿行其中,更能添加生動與趣味。
杈:一般枝杈比較自然,造型良好,也是沉木的選擇標準之一。有時我們 也不用刻意追求完美,只要枝杈與整體搭配協調即可。
我們買回的沉木一般都是只經過簡單處理的原始沉木,這些沉木泡水時間短,即使經過我們的二次處理,也無法去除沉木內部的糖類物質和其它有機質,在泡浸後,極易造成內部營養物質的析出。造成沉木長出白色的泡狀或白毛狀物,這些主要是水中的真菌引起的水下發黴現象,但總的來說,沉木白毛並不對水中生物的健康有大的影響,相反有些魚類如金苔鼠等喜歡啄食沉木上的這些白毛狀或白泡狀發黴物。所以一旦沉木出現白色毛狀物或者絮狀物,可以採取生物法去除,放入金苔鼠等魚類,也可以使用化學方法,將沉木取出,使用高錳酸鉀浸泡,不過使用化學藥品還是對水質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高錳酸鉀也會傷害水中已有的硝化系統。如果嫌生物法去除太慢的話,也可以考慮放進沸水中消毒,不過過一段時間仍有可能重新長出白毛。
ps:有的時候的白毛是黑毛藻現象,與本文的真菌白毛不同,應注意區別。
➤【常見問題】流木和沉木的區別與作用?
➤【專家解答】我們可以依據沉木的形成,總的來說可以分成典型的沉木、流木及人造沉木三種,其中以流木與人造的沉木居多,又稱謂一般沉木或者非典型沉木。典型的沉木是由於天然發生的自然變異,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將地上的樹木埋入地下,經過長期的演變,材質已然接近黑褐色,質地精密,不會腐爛。這種沉木是最早期的沉木,也有人稱為陰木、土埋木或者古代沉木,主要來源於馬來西亞的沼澤地帶,國內的早就變成碳了。
流木則是沉木的最大來源,許多地區注入日本及歐美,普遍認為流木就是沉木,包括咱們中國水草界的大部分人。顧名思義,流木通常是採集於河流、海岸的漂流木,因為長期泡水木頭的色出流失而呈現黃色,故也有人稱之為黃金流木。形成的原因通常就是洪水之類的原因了。原來流木本是垃圾,可是現在變成了寶貝,是最為環保的沉木了。
人造沉木主要是截取比重較大的樹木,比如鐵木、紫檀等作為製作沉木的基材,通常通過適當的處理(自然風乾)之後,直接充當沉木只用,它們的比重通常比水要大,所以可以沉入水中。一般稱之為沉水木。另外還有一些非沉水木,不過比重相對較大,又不容易腐爛,其中最有名氣的久是杜鵑根,頗受人喜愛,不過其材質的穩定性較差,吸水性較強,可能會發黴或者腐爛。
➤【小編點評】流木就是沉木,沉木就是流木~~流木是日本語~~
沉木的質量有高低,好沉木質地堅硬、沉水,掉色較少,不易腐爛變質,不會長白毛~~
目前國內大多數沉木是來自於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只有少量是進口的。進口沉木大多數來自於東南亞,真正來自於亞馬遜流域的沉木極為稀少,價格也較高~
也有不少「沉木」是對新鮮樹根進行老化處理後出售的,品質比較不穩定~~
沉木是一種設缸造景用品,真正價值是其外觀,不沉水、長白毛、易掉色等等一些毛病是可以通過各種措施解決的,「品質」不好的沉木如果外觀理想的話也是可以使用的,只不過使用起來比較麻煩而已~
有些樹根是不能作為「沉木」使用的,比如榕樹根、樟樹根、金合歡樹根等等,這些樹根中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對水質會產生不可預見的影響~
➤【玩家補充】從一些國外水族書籍來看,流木的個廣義的概念,是指所有用在水族箱裡造景的天然木頭,包括沉水、水生根、杜鵑根、樹枝樹皮樹洞之類。
沉木也是一個統稱,廣意的來說,能沉入水裡的木頭,就叫沉木。 狹義的來說、嚴格意義上的沉木,是指死亡的樹木在水中、溼地、沼澤裡經過多年的浸泡,逐步碳化,達到一種高密度、高比重的狀態,就形成了沉木。
● ● ● ●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對水族圈最大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