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今年年初,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大三的學生小王等幾位同學,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
小王認為園方制定的規則不合法,導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近日,小王一紙訴狀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園方擺出保障園內安全、園外食物不衛生有氣味等種種理由來為自己辯駁,反正歸根到底一句話,園方沒錯。但樂園裡的飲食到底是怎麼樣的價格水平呢?小王后來花了30塊錢買了一根棉花糖當零食,「外面只要幾塊錢。像一根熱狗,裡面居然賣到了35塊錢,一瓶可樂要20塊錢,太貴了。」台州網友@陳一發的遭遇更加奇葩:之前在迪士尼園裡買的一盒巧克力,因為買的是兩天的聯票,第二天進去被搜包,也被要求不準帶。難道這麼說來迪士尼自家賣的食物原來也是不衛生有異味的?實際上說來說去,迪士尼這麼做為的就是「利」,為的是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再狠狠宰消費者一把。
除此,根據法律人士的解釋,即便不讓帶食物有的消費者可以接受,但是對消費者翻包搜身就侵犯了人身權利了,因為遊樂園的工作人員們沒有搜身的權力,連派出所一般情況下都不能這麼做。搜身這個權力,只有司法機關才有。而迪士尼的這種做法明顯已經觸犯中國的法律了。
實際上,除了這件事,迪士尼近日已連續兩次上熱搜榜了。
9日,因受到颱風「利奇馬」影響,上海迪士尼官方微博在發布的閉園通知中,對購買了當日門票的遊客,只給出了改期方案,而沒有給出退票方案。經廣大網友抗議,8月10日終於調整了解決方案,允許六個月內使用,但仍強硬表示就是不允許退票。有網友質疑:如果買票的是外地遊客,而且半年內來不了上海了,那這個解決方案對他們還有意義嗎?為什麼不能給遊客多種選擇、加一個退票的選項呢?
我們很難相信這樣明顯不合公平的飲食規定、退票方案會出現在歐美國家。比如美國和法國的3處迪士尼樂園並沒有禁止消費者攜帶食物進園,獨獨中國、日本的迪士尼樂園卻禁止攜帶食物。
而這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因為標準不同而被告上法庭。
去年6月,迪士尼還因兒童門票優惠政策搞「雙標」,被廣東省高院法官劉德敏告上了法庭。事情起因是其剛滿10歲的女兒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卻因為身高超過規定標準被要求補買門票,而迪士尼在國外採取兒童年齡為標準制定門票優惠政策,這是典型的「雙標」模式,屬於歧視性政策。
事實上,「禁止攜帶食物」規定是迪士尼樂園自行制定的,但是這樣的公司規定是符合中國法律規定的嗎?它能凌駕於中國法律之上嗎?雖然迪士尼是一家企業,賺錢是它的本性使然,但一旦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有悖中國的民俗民風時,我們該怎麼做呢?
在網上,很多網友呼籲抵制迪士尼:我們都不去迪士尼了,那它自然會低下高傲的頭顱。但是理性的法治社會裡,我們不能把什麼問題都提升到民族感情、國家尊嚴的高度。對於那些危害了自己權益的人和事,我們要勇於站出來使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應有權益,就像華東政法大學的這幾位學生一樣,社會需要這些較真的人。
來源 人民日報、愛上評論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回應青年訴求,報導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