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7日,美元指數盤中跌破90大關,自3月19日以來美元指數已經累計下跌超過12%。雖然已經創下兩年來新低,但是美元指數的下行趨勢似乎沒有盡頭。
美元指數由美元兌六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的匯率經過加權平均計算獲得。其中,歐元兌美元的權重佔57.6%,美元兌日元的權重佔13.6%,英鎊兌美元的權重佔11.9%,三者合計佔全部比重的83.1%。
美元此前強勢的根基是美國經濟比歐元區、日本等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表現更好。由於歐元區和日本長期保持低利率,美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較高,這令美元始終處於強勢地位。
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襲來,美國經濟增速由正轉負。為了提振經濟,美聯儲(Fed)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下限設為零,美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利差基本消失。如今美國與歐元區、日本等發達經濟體一起陷入經濟衰退,美國的疫情防控表現甚至弱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可以說,美元相對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已經不再有任何優勢。
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政府只能通過「印錢」刺激經濟。(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美聯儲還在「大放水」。12月16日,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至0.25%,並表示將繼續以每月至少800億美元的速度增持美國國債,以每月不低於4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直至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兩大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
美聯儲預計,2020年美國失業率將達6.7%,仍高於自然失業率;2020年通貨膨脹率為1.2%,遠低於2%通脹目標。從美國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來看,美聯儲仍有繼續印錢的理由。這也成為美元持續走弱的重要原因。
其實,濫發美元的後果不僅僅會使美元指數下行,也將嚴重削弱美元的信用。
如果單純從價值尺度的角度來看,美元匯率走弱會令美國的購買力下降,會令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強,也會令比特幣等虛擬資產升值。但是,如果美國能夠通過印錢刺激經濟、轉嫁危機,讓全世界分擔美國經濟復甦的成本,那麼美元匯率走弱的代價是美國樂於接受的。
然而,作為一種信用貨幣,美元的基礎是政府信用。從信用承載物的角度出發,美元走弱反映出的是政府信用的流失。
如今,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快速膨脹,已經從年初的4萬億美元左右快速升至7萬億美元。與此相對應的卻是一個入不敷出、只能靠發債解決赤字問題的政府。2020財年(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美國財政赤字高達3.13萬億美元,截至12月15日,美國政府的總債務已經高達27.5萬億美元,其中公共債務(Debt Held by the Public)高達21.4萬億美元。
2020財年美國政府為債務支付的利息就高達5,228億美元。可以說,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喪失了可持續性。從近兩屆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表現來看,美國也已經放棄償還越積越多的美元債務。
此前,市場之所以承認美元的國際結算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在金融、軍事、科技等領域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元缺乏有足夠競爭力的對手。如今,隨著美國政府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越來越缺乏責任與擔當,從「美元指數下行」到「美元信用崩潰」似乎只剩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