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二時首次入手納麗德的UL10帽燈開始,筆者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入手了K3T筆電,TA30戰術手電,P60、PA5勤務手電,UL11、UT10帽燈等照明產品,也算是納麗德的老用戶了。這次,P80手電剛
自大二時首次入手納麗德的UL10帽燈開始,筆者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入手了K3T筆電,TA30戰術手電,P60、PA5勤務手電,UL11、UT10帽燈等照明產品,也算是納麗德的老用戶了。這次,P80手電剛上市,筆者就抑制不住想要率先體驗的心情,爭取到了一個測評名額。
先介紹一下本篇測評的大背景:2019年9月9日,公安機關新型單警裝備配發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公安部裝備財務局為北京地區鐵路公安機關、民航公安機關一線民警配發2000套新型單警裝備,拉開了全國公安機關新型單警裝備更新換代的序幕。
為適應警務實戰需要,新型單警裝備由一代的「八大件」改為「五大件」:新型伸縮警棍、強光手電、手銬、警用雜物包和催淚噴射器。眾所周知,一代警用強光手電早已是「惡評滿滿」:充電不便、續航時間短、照明強度不足、質量不佳,以致大量同袍棄之不用、紛紛自購。這次單警裝備改進升級,警用手電也是來了一個大變樣:
新型基礎型警用強光手電
回歸正題,接下來有請本篇測評的主角:P80手電。
是不是很相似?沒錯,P80和基礎型警用強光手電的造型一毛一樣。因為納麗德也是新標單警手電生產廠商之一。
看這納家一貫的精緻做工:筒身採用6061-T6航天鋁材,表面採用軍規硬質陽極氧化處理,177克的全重,拿在手裡質感十足;2米防跌1米防水,IPX7的防水等級,更有信息面對複雜多變的勤務環境;筒身的菱形防滑設計,讓使用者免受手心打滑之苦;頭部的不規則六邊形設計,放在桌上時也不用擔心會有滾動;尾蓋的純平設計, 使其又添營地燈之功效。(這些筆者在做P60測評的時候好像都說過了······)
配件一覽:1根type-c充電線,1條手繩,1節2600毫安的18650電池,1本說明書和2個防水O型膠圈。
在納麗德的產品目錄中,「P」是勤務系列的代碼。所以,剛一收到P80,筆者就將其與所擁有的P60和PA5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
三者相比,P80與P60長度大致相同,PA5最短。PA5採用尾按開關,P60和P80採用的都是側按開關。
與P60相同的是,P80沒有記憶模式,每次重新開啟後都是中亮檔,點亮邏輯也是中亮(350流明)、低亮(25流明)、高亮(1300流明),輕按常亮按鈕開啟的並不是第一檔的中亮模式,而是高亮模式,只有重按下去才會開啟中亮模式,然後再通過輕按常亮按鈕調整亮度。
不同之處在於P80的雙開關設計:按下小按鈕即可以1300流明的亮度一鍵爆閃,再次按下關閉爆閃模式;大按鈕則是負責常亮模式。此外,P80的爆閃邏輯獨立且先於常亮邏輯,開啟常亮時按下小按鈕會切換到爆閃模式,再次按下小按鈕返回常亮。
三支手電都採取了可充電設計,但P60和PA5由於「年代久遠」,還是使用micro-usb接口充電,在type-c橫行的今天顯然已經有些不便。納麗德在P80上終於進行了改進,換用了type-c接口。充電時只需旋開頭部,然後盡情地用手機快充隨用隨充。
在開關旁邊有藍色的四格電量顯示,手電開啟後會亮起約3秒,指示電量情況。充電時顯示燈會常亮,直至四格全亮,即電量充滿。
P80採用的是橘皮光杯,裝配一顆OSRAM P9 LED燈珠,的頭部裝配了3顆高強度陶瓷珠,這也是自TA5、TA30等手電面世以來的一貫配置,輕鬆破窗,不是夢想。
說了這麼多,其實手電的光學性能才是最讓人關心的,下面就來看一看。
在10米距離上以1300流明亮度照射牆面,可以看到,P80有一個較為明顯的中心光斑和較為均勻的邊緣光斑,光束勻稱,自然發散,對於照射目標的還原性較好,能夠準確判明和識別目標。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為弱光環境無照明環境下、25流明照射、350流明照射、1300流明照射,可以看出,350流明中亮模式下辨別10米內目標綽綽有餘,25流明低亮就有些力不足,更適合用於弱光環境下近距離判明識別目標(如查驗證件),而1300流明高亮就威力十足了,甚至有些眩目。
高亮照射下,50米內盡收眼底(拍攝效果要比實際視覺效果還差些),完全能夠滿足一般條件下的搜索功能。
從4樓辦公室向停車區照射,(此時「摳門」的物業已關閉場內所有燈光,漆黑一片)場內車輛一覽無餘。
設卡盤查車輛時,使用高亮模式,儘管貼了膜,車內情況也一覽無餘。
高亮模式,抵近觀察車內情況,一覽無餘。不過要注意一點。
觀察時不要垂直車窗照射,手電與車窗的距離也儘可能短一點(保持安全距離前提下),這是為了避免產生嚴重鏡面反射,不只觀察不到車內情況,還會嚴重幹擾自身視線。
與一代單警手電的對比,P80要粗上一圈(150mm長*35mm頭徑*28.5mm筒徑),顯得更為粗壯結實。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筆者發現以前使用的納麗德V5、V70快拔套和CASP尼龍套在收納P80時都變得非常困難,插拔的時候非常緊,既不容易放進去,也不容易拔出來。尤其是V5和V70快拔套在卡口處沒有設計滾輪,使用久了塑料磨損非常厲害。
只有在配合納麗德自產的V10尼龍套使用時才十分順暢。
但是V10掛載結構較窄,且沒有魔術貼設計,在勤務腰帶上不夠牢靠,會發生滑動,所以V10也就僅僅是一個攜行具,而不是配合手電使用的戰術工具。但在現有條件下也只有V10能夠作為一個合適的攜行具,看來對V5進行改進、增加V5的適配範圍需要提上納麗德的產品計劃了。
接下來需要提出的就是一些對P80的期望了,說實話,當筆者收到P80實物後,與之前的期望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作為P60的老用戶,在P60上有兩個筆者非常喜歡的配件:鎢鋼破窗尾蓋和交通指揮棒,這兩樣配件對於勤務用途來說可謂是錦上添花:持勤務手電時一般都是正手持握,也就是說破窗尾蓋在拳輪處,這樣的話準備破窗時反手正好是破窗準備勢,特別是在夜間查車時,把指揮棒和破窗尾蓋都裝到P60上,正手持握,既能對車輛進行引導(指揮棒是一個柔光罩,光線很柔和),又能在車輛衝卡時反過手來順勢砸窗(一方面破窗是一種攔截手段,另一方面破窗可以證實衝卡行為;再有,對於運動中的車輛,固定的破窗頭要比resqme一類的破窗器好用,resqme更多的適用於擊碎靜態玻璃),連手都不用換,非常方便,這項設計也是得到了一線執法人員的好評。但在P80上,首先,手電尺寸變大,導致指揮棒無法裝配;其次,陶瓷頭設在攻擊頭處,正手持握手電時要想破窗還要倒手,帶來不便(當然要是一直反手持握手電的話就當我沒說)。希望納麗德能夠儘快的跟進推出配件,或採取改進措施,讓執法人員在使用P80時能夠如虎添翼。
筆者所有納家產品不完全一覽圖,作為納家資深老用戶,希望在以後納麗德越做越強大(手動狗頭)。
納家勤務三件套,你的選擇不會錯。
最後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在筆者看來,P80的意義不在於它的身上有多少亮點,而在於單警裝備的發展來到了一個新起點,因為P80實際上就是一款新標的基礎型單警手電。十幾年前,一代單警裝備剛剛開始列裝的時候,相信大部分民警都對其充滿希望,但到手的裝備讓人的心直接涼了半截。說到底,在基礎裝備領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研發配備裝備的人是否秉持著一顆為一線民警著想的心。
這些年,我們見過那麼多劣質裝備,見過那麼多「奇葩」裝備,見得多了,有時都無力進行吐槽。但讓人仍抱有希望的是,雖然現狀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問題總在改進:一代單警裝備的革腰帶改進為了尼龍外腰帶;一代單警「自動棍」改進為了二代機械棍;服役多年的桶銬改進為了「玫瑰金」;手電也改進為了基礎型的「P80」和戰術型的「奈家款」。
《士兵突擊》裡說,日子就是問題疊著問題,但問題也總在得到解決,相信在全警實戰化、執法規範化的形勢下,警察的執法裝備會越來越強,執法水平會越來越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會日益提升,一支「四個鐵一般」的公安警隊建立指日可待。(又扯遠了)
最後感謝戰甲網和廣東納麗德移動照明有限公司對於本次測評樣品提供。文章若有不足,敬請各位看官批評斧正。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