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每天上下班出行成了港溝永大頤和園小區不少居民的一塊心病。百米長的道路破損,坑窪不平,石子也隨處可見,對於年紀較大的居民來說,一路走下來硌得腳疼。如果開車出門,一旦遇到對面來車,也無法錯車。21日,港溝街道保利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道路位於永大頤和園小區與保利花園小區之間,屬於非市政道路,需要開發商或者物業來改造。目前,他們也在與兩個小區物業及附近鳳華路施工方協調,希望改造該段道路。
百米長的道路坑窪不平,石子隨處可見。 21日下午兩點多,年過六旬的老李拎著一大袋子從超市買的生活用品,在經十東路下公交車,想要回到永大頤和園的家裡,他還需要沿著鳳華路往北走後再經過一段百米長東西向的坑窪水泥道路。
「這段百米長的小路最難走,除了上坡外,路面坑坑窪窪,到處都是石子,一路走下來,硌得腳還有點疼。」老李說,這段道路直通小區的西南門,距離他的家最近,平時只能走這段路。
五六年前,老李搬到了永大頤和園,「那時候這段水泥路就不平坦了。」該水泥路寬有六七米,道路南北兩側分別是永大頤和園小區和保利花園小區。他透露,「兩個小區曾為了路權問題有過爭執。保利花園小區在這條路邊也有一個門,但平時不開放,只有每天家住保利花園的家長接送孩子去永大頤和園小區裡面的幼兒園上學的時候才開。」
該段道路西端與鳳華路相接,東端是永大頤和園小區車輛出入口。原本狹窄的道路兩邊還劃了停車位。採訪當天下午,路兩邊已是停滿了私家車,僅留下中間一條能容一輛車駛過的車道。
記者採訪過程中,恰好遇到一居民駕駛車輛駛出小區,進入這條百米長的無名路,此時,另外一輛計程車也對向駛來,前往小區送乘客。兩車在狹窄道路上相遇,無法錯車。無奈之下,該居民只能往後倒車二十餘米,讓開通道,計程車才得以開進來。
「現在還不是上下班高峰期,車主可以相互倒車讓一下,如果遇到高峰期,根本無法往後倒車。」該居民說,加之道路西段鳳華路也是雙向單車道,也更加劇了這段道路擁堵情況。「道路比較窄,路邊還停車,也幾乎不會有電動車騎行通道,所以平時騎車上下班的居民大多會繞到西門出行。」
這條百米長無名路的確困擾小區居民進出。很早以前,港溝街道保利社區居委會接到永大頤和園小區居民反映。「兩個小區一路之隔,也都在十年前左右相繼建成。這條道路並非市政道路,應該是其中一小區施工單位建設,但現在也因為過去的時間太久,無從考證了。」居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前幾年,永大頤和園小區物業曾表示出資重新改造這條道路,但後來沒有進行下去。我們也同時找保利花園物業,希望雙方能一起改造維護。」該負責人說。前段時間,道路兩邊出現停車問題,更難以修整。
目前,與該道路西端相接的鳳華路已開工進行道路擴建。附近居民希望能藉助鳳華路擴建同時改造百米無名路。今年5月,濟南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鳳華路拓寬改造時將前往現場,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對於研究情況,21日,濟南市交通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道路屬於非市政路,尚不在改造範圍內。
道路究竟該由誰負責改造提升,方便居民出行?對此,保利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已經與鳳華路道路施工方進行了初步溝通,下一步將聯合小區物業,多方再進行協商,盡最大努力幫助居民改善出行環境。」(新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