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2020-12-23 農技老張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那麼對於說雙春年也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今年還是鼠年的雙春年,更是難得一見的年份,當然了今年除了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還有的就是有兩個閏四月,那麼農村有著「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對於在農村裡,有的俗語也是有著流傳很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農民吃不上飯,主要是遇到災年的情況下,很多的老人都會記憶猶新,到現在家裡的父母都還會說在農村裡沒有分地的時候,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可以說是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得比較差,和現在的生活也是沒法比的,這些老人都是過了苦日子之後,在我們身邊才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糧食,有的時候想想以前還是比較苦的,這幾年隨著農村的經濟建設發展迅速,農民也是過上了好日子。

就拿幾年2020年來說吧,除了是雙春年,還是閏陰曆的四月,按照正常的年份,今年的陽曆六月份是陰曆的五月,但是幾年閏了四月,所以會閏四月會在6月28日結束,也就是說在閏四月的年份裡,有人在四月出生,那麼就會過兩個生日,這個雖說也是閏四月的問題,但是對於過生日來說,都是只有一個生日,這些說過兩個生日的也是處於調侃的說法,那麼為什麼閏四月要吃樹葉呢?

其次對於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老人在以前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在閏四月的話,就會造成農作物生長出現很多的問題,農作物受到天氣的侵害等,有可能會出現糧食因為天氣的原因造成減產的情況發生,對於在以前的時候,出現災情,農民吃不上飯就是啃樹皮吃樹葉,所以這個也是以前有的老人經歷過的事情,才有了吃樹葉的說法。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老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畢竟在以前,農民種植農作物都是屬於靠天吃飯的行當,如果天氣不好的話,就能造成當年的作物受到侵害,因為在有的年份裡,農時也是和天氣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該冷的天氣不冷,該熱的天氣不熱等情況,這些情況都是天氣造成的,像農作物因為節氣推遲生長等情況,都可以造成農作物不能出現豐產的情況,不過,現在也是屬於科技發展的時代,對於一些作物種植和收穫,只要不違背農事,認真的勞作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說有的俗語也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大家也不必太認真。

相關焦點

  • 今年是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啥意思呢
    在農村對於特殊一些的年份,從來都不缺少這樣那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一些閏年,都會有不同的描述,今年也是特殊的一個年份,不但是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一年會迎來兩次立春。雙春加上閏四月的年份原本就不多見,所以對於這樣的年份,民間的說法還是很多的。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四月生的朋友,可以過兩次生日了)2020.5.23——2020.6.20農曆閏四月初一——農曆閏四月廿九編輯3.2月有29天。(那些傳說中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們,恭喜啊!時隔四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在農曆上,自古就有閏月的說法,有閏月的一年就稱為閏年,每隔四年就要閏一個月,一年從十二個月變成十三個月,閏年中所增加的月份也不盡相同,例如今年就是一個閏年,今年閏的是四月。為啥農曆上每隔四年就要加一個閏月呢?
  • 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為什麼閏四月收成不好?看完懂了!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 」,意思是說遇到有閏四月的年份,往往意味著這一年收成不好,要鬧饑荒;如果遇到閏六月的年份,那麼這一年不適合結婚;如果遇到閏八月的年份,那麼意味著這幾年可能會出現兵荒馬亂的情況,社會動蕩不安。
  • 2020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2020年中不僅有兩個立春節氣,是雙春年,還會多出一個閏四月,那麼雙春年加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在傳統習俗中,長輩對良辰吉日的挑選極為重視,「雙」是大數,「逢雙見喜」,新人成婚喜愛「成雙成對」,而「春天」是萬物復甦、繁衍生息的季節,「雙春年」則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所以2020年雙春年出生的寶寶很好,而且2020年是金鼠年,這一年出生的寶寶是金鼠命。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吃的又是什麼樹葉
    農村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地方,而以前農業科技欠發達的時候,農民只能通過自然現象和總結的規律作為農業生產的依據。閏月就是這麼一種現象,是類似於一種「重置時間」的做法。▼ 「閏四月,吃樹葉」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句農村俗語,講的是一年當中有兩個四月則這一年的農作物收成會比較差,可能會出現饑荒,很多人只能以樹葉作為生存的食物。其實作為這句話本身不管它包含的內容參考價值有多大,它都會在農村地區慢慢流傳,有的地方、有的時候還是與這句話比較「吻合」的。
  • 農村閏4月有給母親買鞋的風俗,老婆給老公還需要買東西?合適嗎
    今天是4月18日,農曆的三月二十六,今年是個雙春年,意思就是有兩個立春的節氣,但是也是閏四月,對於2020年來說,是個難得的年份,一般農村的老人認為,一般雙春都是很少見的,尤其是鼠年能遇到雙春年,那麼這樣的年份確實是很少見的,那麼對於在農村裡,有著閏四月子女給母親買鞋子的說法,這個也是民間所說的
  • 「年閏四月,鼠發慌」!什麼意思,會不會鬧饑荒?
    諺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近農民一天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在田中渡過,這個時節的雨水,有喜也有憂,喜得春雨好莊稼,憂的是地中活計受雨水影響了進度,不過村裡70多歲王大爺卻顯得有些不安,村裡鄉親都說老人會「看天」,不知他又看出啥好兆頭?大家都好奇地與他聊天,他給大家說了這麼兩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 「閏四月,吃樹葉」已經成為歷史,如今賦予新含義!
    提要: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在如今可信嗎?農曆閏月本來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這也是為了調整農曆與陽曆之間時間偏差的一個手段,然而偏偏一個閏四月似乎讓人如臨大敵。老人說閏四月是災荒年,於是也就有了「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其實閏四月同災荒兩者之間也沒有必然性的關係,不是說有閏四月就意味著今年年景差,難道大家還能將今年的新冠肺炎同閏月聯繫起來嗎?我想只要不迷信,也不會將兩者之間扯上什麼關係。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2020年《雙春年》結婚好不好?
    閏四月常見,千禧年之後,已經經歷過2001年(辛巳年)閏四月、2012年(壬辰年)閏四月、明天又要經歷2020年(庚子年)閏四月,這是有規律可循的,並且閏四月和閏五月是閏月裡最長出現的兩個閏月,並不稀奇。
  • 十九年七閏,2020年為啥閏四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到了2020年,人們會發現今年閏四月,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的陰曆會出現兩個四月,分別稱為「正四月」與「閏四月」。關於閏月,很多人在上中學歷史課時,都學到了「十九年七閏」,知道中國傳統曆法中,每19年就會出現7個閏月的年份,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為什麼會閏月,更不清楚哪一年該閏月,閏哪個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使用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農曆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 農村老人說艾葉收割有時間,前三後四最合適,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今年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年份,不但是閏四月,一年有兩四月,而且還是一個雙春年,閏四月很常見,雙春年也不稀罕,唯獨雙春年和閏四月一起出現,是極其罕見的,而這樣扥年份,按照農村的說法是不咋地,也被叫做閏四月,吃樹葉,年景很差,莊稼生長不佳,很難獲得豐收,缺少了糧食也就出現了採摘樹葉充飢的情況出現。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說的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啥意思呢?隨著冬至節氣的到來,立春節氣也就在不遠處等著大家。民間素來有冬至乃春之母的說法,寓意著寒冷的冬至降臨之後,其實也是在孕育著春天。所以也就有了一句老話叫做: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並非是冬至之後遇到壬日才開始數九,而是指的冬至妊娠著立春的含義,所以數九寒天也是從冬至這一天就開始計算。冬至已到,令人煩心不已的庚子年也即將過去。在馬上到來的辛丑年,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份呢?
  • 2020年是「雙春年」,到底什麼是「雙春年」?是好還是壞?
    2019年即將結束,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尾。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哪些說法?一、什麼是「雙春年」?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按正常月份的話,陰曆年中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的節氣更換中。但由於閏月的存在,則使下一年的立春節氣出現在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現「雙春年」。其實,這是中國現行以大年初一作為新年開端的習俗制度造成。
  • 閏四月的風水(1368)
    又根據曆法,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如普通年能被四整除的為閏年,像2020年就是閏年,其他情況下,至於把閏月加到哪個月,是依照二十四節氣和中氣來確定的,如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稱節,如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稱為氣,比如今年的2020年裡,陰曆五月,沒有中氣,因此四月的下一個月
  • 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
    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時間:2020-05-24 13: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 2020年5月23日,是農曆閏四月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