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2021-01-09 騰訊網

有位年輕的讀者在後臺留言,大意是說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參加公司的聚會和各種應酬,覺得回家一個人看看書、追追劇更舒服自在,但也擔心自己這種不合群的性格會影響職業發展。

我回復他:性格內向對職業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如果你能有所改變,那自然是好,但若是實在改變不了,其實也無妨。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很多人對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存在偏見,認為這種不擅於交際的人難以有大出息。

真不是這樣的,不少事業有成的人其實都是內向型的性格,我相信每個人身邊也都有這樣的人。

我並不否認外向型性格存在著諸多優勢,但在我看來,內向型性格也沒有那麼不堪。恰恰相反,層次越高的人,往往越是喜歡、樂於獨處。

可以說,「獨處」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不可或缺的一種狀態和能力。箇中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01

獨處,更能將事情做好

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

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那麼,如何才能保持極高的專注度呢?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定力都是比較差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和影響,而且能力也是較一般的,難以一心二用,隨隨便便就能將事情做好。

所以,「獨處」便顯得格外重要了。

以我寫文章為例,我喜歡去圖書館裡寫文章。

其實方便查閱相關書籍和資料不是最主要的。真正重要的原因是圖書館裡比較安靜,每個人都處於自己的小世界裡,沒有人會過來打擾。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最高效的。

凡事皆貴在專注,而專注往往又貴在獨處。當你想要更好地完成一件事,請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安靜的、沒有幹擾的獨處環境。

02

獨處,更能讓我們強大

我在回復這位讀者時說過這麼一句話:只要你能做到更好的獨處,那麼就能彌補性格內向所帶來的影響。

那麼,什麼樣的才算是更好的獨處呢?

答案是:在獨處時努力成長,提升自己、強大自己。

很多人性格木納、內向,不合群、不經營人脈關係,但他們卻能在事業上不斷向上走,備受青睞和重視,原因是什麼?

一個人討喜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情,二是利。既然他不融入群體,和群體沒什麼情感交集的話,那麼他能有這樣的待遇,自然是因為價值了。

那些性格不討喜卻又能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往往得益於他們自身強大的實力和價值。

而這種實力和價值,大多都是在獨處的時光裡修煉出來的。這也是我總是建議年輕人不要忙於社交,應該多花時間在學習和自我成長上的原因。

坦白講,當你的實力不夠,能力不行時,社交的質量會大打折扣,即使認識一些人,擁有一些機會,也難以真正把握好。

所以,真正優秀的人通常都有獨處的習慣,不會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忽視自己的成長,他們會在提升自我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獨處,是可以讓我們變的更強大。

03

獨處,能讓我們更清醒

周國平先生在《靈魂只能獨行》裡說道: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兩種,一種是與別人交流,一種則是獨處。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後者卻是立足之基。孤獨是一個內心整合的過程,能讓自己清醒地看世界,也能讓自己理性地看自己。

為什麼有些人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他們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做什麼事都很有規劃和條理,而還有些人則像無頭蒼蠅似的,雖然努力,但卻是沒有方向的努力,非常低效呢?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是否有與自己深度交談過。而一個人想要與自己深度交談的前提就是獨處。

處於喧囂和人群之中,我們的思考能力往往會被削弱,至少是沒有時間和機會好好地思考一些事。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卸下所有的偽裝,心徹底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真正進入思考的狀態,才能真正保持清醒。

很多時候,選擇遠比努力要重要。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搞清楚到底應該怎麼去做,對自己有清醒全面的認識,對行動有周全且詳細的計劃,這樣我們就能真正做出正確的選擇,活出高質量的人生。

帕斯卡爾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不管是從做事的角度講,還是從自我成長、自我對話的層面看,人生中的很多不幸,確實都是從不能獨處開始的。

生活再忙,圈子再多,也請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吧,這真的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天道》: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看看這兩類人你就明白了
    即使有潛在朋友芮小丹,他也從未開過口;被人罵被人冤枉從來都是毫不在意,也不解釋……其實,獨處帶給世人的,並非是百害而無一利,當我們經歷了所有的滄桑之後,往往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在這個社會環境下,有時候要屈服於孤獨,學會獨處,這還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所謂的孤獨,不是讓我們孤立,而是在迷茫和孤獨中尋找一條陽光燦爛的人生之路。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會有像水一樣,有善於便利萬物的行為。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1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
    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但追求的往往很多,身心必然深受其擾。人生最難做到的,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找到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往往暴露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
  • 越是層次高的女人,越喜歡獨處
    因為層次很高的人的孤獨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無人陪伴的寂寞,而是一種自我境界的無法達成。所以他們更加享受和自己相處,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尋快樂的源泉。獨處是一個人的精神洗禮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我們發現庸庸碌碌的人往往喜歡結伴而行。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享受「孤獨」
    在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刻意的逼迫自己去迎合別人,比如有時候跟同學聚會也好,同事一起也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自己好像沒有融入進去,即便看著歡鬧的場景依然好像自己一個人獨處一樣,無論怎麼努力融入就是沒有辦法和身邊的人或事打成一片,害怕別人說自己高傲做作不合群,所以總是讓自己刻意的去迎合別人,如果別人沒辦法理解自己,那就讓自己更理解自己吧,畢竟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都能讀懂自己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五不為
    有人說:「人的層次高低,不在財富地位,而在格局和修養。」層次越高的人,視野越寬,心胸越廣,也越豁達。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五不為。02不解釋人活在世,難調眾人之口,不論你多善良,遇到不善的人,任憑你怎麼解釋,在他眼裡,都不是個好人。你再付出,在不懂感恩的人眼裡,你也只是個外人。
  • 心理學:為什麼越厲害的女人,越喜歡獨處,原因在這裡
    -01-獨處,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能力。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人生需要獨處的時刻,在獨處中遇見最真實的自己,回歸精神的安寧,回歸靈魂的本真。獨處並不是自閉,也不是自卑,而是內心的豐盈。能與自己好好獨自相處的人,才是內心足夠強大的人。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值得一看
    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但追求的往往很多,身心必然深受其擾。人生最難做到的,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找到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若發現,趁早改過來
    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層次。做人要懂得,一個人的層次是靠自己努力修煉出來的。你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才能達到更高的層次。高層次的人,心理的層級跟普通人也有所不同。他們的言行舉止總是顯得很出眾。讓人在相處過程當中,不自覺地發自內心地佩服。而「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若發現,趁早改過來。
  • 層次越高的人,做人越樸素
    人生啊,茫茫、渺渺,有多少塵世中人能夠清楚地領會到生命的真諦?大抵不過是走這世間一遭,臨了臨了多了點感悟罷了。在人生的旅途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而我們也可以發現,在我們遇到的這些人裡,有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優秀而且過得更好,那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別人就可以拼搏得出一番事業,為什麼別人就可以得到自己的所願所想,為什麼別人的命就是比你的好?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克制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知道在適當的時候管住自己的人,就是聰明人。人因生活環境、社會閱歷、家庭背景的不同,每個人的層次必然不同,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克制。虛榮心強的人喜歡追逐物質的享受和人前的顯貴,喜歡在攀比和炫耀中獲得優越感,卻往往會陷入虛榮帶來的煩惱和痛苦。其實花有花的豔麗,草有草的常青;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快樂。每個人在生活中只要量力而行,按自己的軌跡生活,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而不會在盲目的攀比和虛榮中迷失自已。
  • 心理學家: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首先你們覺得高智商的人是有什麼樣的行為和表現呢?是不屑一顧,還是高冷縝密,又或是曲高和寡,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呢?那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達文西,是義大利學者、藝術家,相比大家都不陌生。達文西的智商在230以上。他最擅長和最大的成就就是繪畫,了解過繪畫的應該知道,繪畫時候的創作者內心是豐富多彩,表面是指揮若定的。達文西的傑作《蒙娜麗莎》,看過這幅作品的人應該知道,蒙娜麗莎《蒙娜麗莎》不管是面向哪個角度都會覺得是對自己微笑。
  • 獨處,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很透徹!)
    人只有在獨處之時,方能撥開迷霧,心靈遊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因為,獨處可以讓一個人的精神得到減負,讓心靈和自我重新回歸,更能讓靈魂得到升華。 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之下,我們很容易就越活越迷茫。梭羅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能在自己的獨處時間裡,放下一切喧囂和繁華的人,至少在精神上,他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層次越高,你越覺得很難接觸,因為比起身處喧囂之中,他們好像更喜歡一個人的獨來獨往,總是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感覺。不善於與人接觸,不喜歡熱鬧的氛圍,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熱情,而是在對自我的要求上更嚴苛,心境也比常人要更平和一些。他們也並不是喜歡孤獨的感覺,只不過孤獨給他帶來的提升,遠比喧囂來得更直接,也更有效果。
  • 為什麼越厲害的女人,越喜歡獨處,答案在這裡
    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有人脈、會交際被人們視作一種特別的能力,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在社會的發展之中,人很難脫離群體選擇獨立。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乎」這三種事!
    作者:妮夏情感 首發層級高的人,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在這個世界人,我們每個人生而不同。無論是在乎的,還是不在乎的東西,無論是喜歡的,還是討厭的東西,乃至追求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就像餘秋雨在《行者無疆》中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流浪者的本性,不在乎腳下,只在乎遠方。
  • 層次越高的女人,越不會用這些照片做微信頭像
    微信就好像每個人的名片一樣,通過微信,我們也能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模樣。微信頭像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也能展現一個人的內心。層次越高的女人,越不會用這些照片做微信頭像。恐怖的照片很多人喜歡用上一些非常恐怖的照片做頭像,每次聊天看到對方的頭像,都會被嚇一跳,覺得對方很幼稚,不成熟,甚至有些心理扭曲。
  • 越長大越喜歡獨處的生活
    圖文│執筆每日下午茶越是長大越喜歡簡單,獨處的生活。越長大越孤單,其實長大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長大一塊走來的還有孤單。不喜歡熱鬧,喜歡簡單的生活,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處。
  • 一個人喜歡獨處,都會有一個好的發展,因為獨處有這三個好處!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他是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性別,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到了一定年紀,儘管自己願不願意,都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說不同的話,情商高的人,她的朋友圈子會很廣,在事業上也是一帆風順。
  • 層次越高的男人,越懂得富養老婆
    劉勇得意的炫耀起來:「你們看,我老婆多怕我,我在家裡說一不二。我最看不起的就是怕老婆的男人。」「就是,劉勇最威武了,把老婆管得服服貼貼。」同事們開始附和著。一直沉默不語的陳總開口了:「我在家如果敢這樣和我老婆說話,我老婆早就和我鬧了。女人是要富養的,家庭才能幸福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