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大爆發、總市值超萬億!醫療器械細分行業和個股有哪些?

2020-12-21 騰訊網

作者: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來源:高禾投資(ID:GHICapital)

申萬二級行業細分屬於醫療器械板塊的上市公司一共有64家,按主營業務劃分為心血管、IVD、影像、基礎防護、生命支持類等細分領域,截止2020年5月14日收盤,這6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已經高達10,548.25億元,板塊總市值已經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

市值排名前十大的公司分別是邁瑞醫療(300760.SZ)、樂普醫療(300003.SZ)、安圖生物(603658.SH)、健帆生物(300529.SZ)、大博醫療(002901.SZ)、魚躍醫療(002223.SZ)、歐普康視(300595.SZ)、山東藥玻(600529.SH)、南微醫學(688029.SH)和新產業(300832.SZ),其中,新產業是本周才上市的新股即躋身前十大市值公司之一。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總體來看,2020年以來與新冠疫情高度關聯的基礎防護板塊漲幅較高,為66.3%,心血管板塊受終端醫院診療量抑制漲幅較小,為16.0%;但歷經前3個月的資本追逐增高、國內外疫情的差異化走向以及市場對疫情拐點的預期,4月份各板塊走勢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基礎防護板塊增速僅為0.6%,心血管板塊受國內疫情控制形勢明朗快速回暖,漲幅為6.7%,僅次於目前資本熱逐的骨科板塊的21.3%。

那麼,醫療器械板塊有哪些細分領域?行業未來前景如何?具體細分個股有哪些?

閱讀須知:本文主要協助投資者梳理細分行業和具體公司的基本情況,不作為個股推薦。

醫療器械細分行業介紹和個股梳理

//

一、行業背景

//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間接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軟體,主要用於醫療診斷、監護和治療。醫療器械產品種類繁多,依照終端客戶和產品特性可以分為醫療設備、診斷設備、醫療耗材、家庭設備等。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由國家藥監局進行主管並負責監督管理工作,國家衛計委負責制定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全行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國家發改委負責組織實施醫藥工業產業政策。我國的醫療管理體系依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第Ⅰ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Ⅱ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第Ⅲ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採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

來源:三友醫療招股說明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隨著全球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長期來看全球範圍內醫療器械市場將持續增長。

根據EvaluateMedTech統計,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3,868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超過5,200億美元,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10%。

在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增長迅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13年的3,287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5,473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3.59%。

來源: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廣州標點醫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醫療器械的上遊行業主要包括電子製造、機械製造、醫用材料製造和自動化設備製造等,上遊行業的發展與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利於降低醫療器械產品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從而促進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下遊行業即為包括各級醫院、體檢中心、個人家庭等在內的終端客戶,伴隨著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也受到深遠的影響。

數據來源: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根據EvaluateMedTech數據顯示,2017年體外診斷、心血管、影像診斷、骨科、眼科、美容、內鏡和藥物傳輸分別約佔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的13%、12%、10%、9%、7%、6%、5%和5%,上述八類醫療器械均屬於細分門類較大的。

來源:Evaluate MedTech、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

二、我國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

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超過4000億美元並以5%左右增長率增長的情況,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在2018年的市場規模達到5300億人民幣,並以更高的增長速度(約20%)發展著。醫療器械的種類繁多,依照產品特點和使用對象可分為醫療設備(包括生命維持設備和檢測設備等)、體外診斷、醫療耗材和家庭個人醫療器械等子行業。

(一)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泛指各類能夠幫助醫生完成醫療任務的設備,如除顫儀、呼吸機、心電圖機、手術床、手術燈等。在各細分領域下,有著不同的具體情況,但總體來講,醫療設備的人均保有率低,以DR為例,美國在2010年每百萬人的DR保有量為530臺,而中國在2018年每百萬人的DR保有量僅為41臺。

此外,除了DR、監護儀、除顫儀之外的大部分醫療設備的國產化率較低(<50%)。

(二)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

體外診斷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的血液等組織及分泌物進行檢測獲取臨床診斷信息的產品和服務,包括臨床生化、免疫診斷、血液學診斷、分子診斷和其他診斷方式,具體設備如血液細胞分析儀、生化分析儀等。

免疫診斷在海外發展了60多年,技術較成熟。與生化不同,免疫技術和後來興起的分子技術中的體外核酸擴增技術(PCR)目前對同類疾病診斷的精確度和靈敏度幾乎平分秋色,所以近期被替代的風險小。

生化診斷不論在國內亦或海外都已熟透,技術壁壘低,面臨被其他更精確快速的診斷技術完全替代的風險,國內寡頭中生北控、科華生物、利德曼對市場的壟斷力非常強勁。

分子診斷技術現在還不成熟,開發成本很高、難度很大,雖說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可是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使用量短期內沒法放大。

(三)醫療耗材

醫療耗材可細分為高端耗材和中低端耗材。高端耗材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通常用於體內關鍵部位的輔助構件,如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腹主動脈覆膜支架、術中支架等;中低端耗材則是應用場景很廣的往往用於體表的普遍的器具,如注射器、紗布等。

(四)家庭個人醫療器械

家庭或個人醫療器械主要適於家庭使用的醫療器械,它區別於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攜帶方便是其主要特徵,常見如體溫計、聽診器、血壓計等。我國家庭或個人用醫療器械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各自為戰,產品單一,難以形成系統的產業價值鏈條。

總的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規模偏小,營收最高的邁瑞醫療在國際上仍有較大差距,而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體增速較快,大部分企業都保有10%以上的年增長率。我國國內高端市場被跨國公司佔據,國內大多數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集中在在中低端、具有價格優勢的常規產品,包括中小型器械及耗材類產品,僅有部分產品具備了和進口醫療器械分庭抗禮的實力,例如監護儀、麻醉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彩超和生化分析儀等。

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發展優勢在於醫療政策改革推動下遊市場擴容,一系列國家政策支持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老齡化社會導致更高的醫療支出,以及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都將促進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

三、A股上市公司投資機會分析

//

依照公司主營業務的板塊內容和營收比例可整理投資標的:

醫療設備類:邁瑞醫療、開立醫療、理邦儀器、萬東醫療、祥生醫療、海爾生物。

體外診斷類:萬孚生物、安圖生物、艾德生物、凱普生物、透景生命。

耗材和家用醫療器械:魚躍醫療、微創醫療、健帆生物、樂普醫療、凱利泰、英科醫療、藍帆醫療、振德醫療、康德萊。

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僅列舉部分公司,後續還有細分領域的相關公司梳理和分析。

(一)醫療設備類

邁瑞醫療(300760.SZ)

邁瑞醫療涵蓋三大領域: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目前己擁有豐富的產品品類,擁有國內同行業中最全的產品線,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滿足臨床需求,是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以2019年為例,公司99.78%的營收來自醫療器械行業,其中,生命信息與支持類產品、體外診斷類產品、醫學影像類產品分別佔38.30%、35.12%、24.40%,在國內的營收佔比超過50%,發展速度將很大程度依賴於國內醫療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公司近三年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均在10%左右,屬於同行業中的中上遊。公司在生命信息與支持設備上已經完成了監護產品、中央監護系統、除顫儀、麻醉機和輸注泵等的自主開發研製,在提供準確可靠的監護功能的同時,在價格上具有高性價比,與國外競爭品相比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力,目前公司的監護儀已佔據國內過半的市場份額。體外診斷的優勢在於自主研發了多項核心技術,涵蓋技術方向廣、可以提供完整的實驗室解決方案。醫學影像業務中的高端彩超技術已經佔據國內三甲醫院和國際高端市場的一定份額,並在持續收購其他公司以擴充產品品類。近年併購力度減小可能是公司自主創新的結果。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22億、138億、166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1%,2019年毛利潤為106億,歸屬淨利潤為46.8億,毛利率達到65.24%,淨利率為28.30%,ROE為27.91%,表現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基本水平,流動比率3.71也較高。

邁瑞醫療財務表現優秀,作為專注於醫療器械領域的產品型公司,涵蓋了多種細分賽道並在部分賽道佔有領先地位,是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開立醫療(300633.SZ)

開立醫療主營業務為醫療診斷設備的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全球醫療機構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是國內超聲設備的領軍企業。以2019年為例,公司全部營收來自醫療器械行業,其中,彩超佔比71.02%,是公司的主要營收業務,其他業務收入包括內窺鏡及鏡下治療器具、配件等,內窺鏡和鏡下治療器具是公司的新業務。

公司具有優秀的研發實力,在過去幾年中,公司的研發投入佔比大概在20%左右,擁有多名具有數十年行業經驗的資深技術專家,掌握多個平臺技術,其中,最高端的單晶探頭技術方面,公司已經躋身國際一流水平,為整個系統性能的先進性提供了核心技術保障。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9.89億、12.3億、12.5億,三年同比增長率為37.49%、24.02%、2.20%,三年ROE=20.26%、21.37%、7.47%,財務表現不良,歸結原因為公司有著大額的在建工程、開拓新品內窺鏡市場等需求,固定資產折舊嚴重,銷售費用大幅度提升。

開立醫療財務表現結果不佳,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依然存在,加之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彩超市場需求穩定、新市場的開拓和國產化的大趨勢,公司的長期回報結果仍然值得期待。

理邦儀器(300206.SZ)

理邦儀器產品線齊全,涵蓋病人監護、心電診斷、超聲影像、婦幼健康、體外診斷、智慧健康六大業務板塊。2019年,公司的多參數監護產品及系統營收佔比為34.92%,婦幼保健產品及系統佔比19.69%,其餘心電產品及系統、體外診斷業務、數字超聲系統均佔比10-20%。

對於公司的行業位置,屬於單品寡頭,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其中,公司已成為國內目前產品系列最全、種類最多的心電廠家;體外診斷的乾式血氣分析儀是國內血氣分析儀的第一品牌,在疫情期間由於不會有交叉感染問題,處於斷貨狀況,供不應求,比較於雅培也有著自動化和常溫檢測的優勢。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8.43億、9.93億、11.4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5%,2019年毛利潤率為55.94%,淨利率為11.21%,ROE=10.42%

公司的盈利能力中等,成長性一般,有核心產品的加持,在今年表現會很好,建議關注。

萬東醫療(600055.SZ)

萬東醫療是我國醫用X射線機行業龍頭企業。公司業從事影像類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生產,及影像診斷服務,產品線包括DR、MR、CT、DSA、胃腸機、乳腺機、彩超等一系列產品線,其中傳統DR產品較為穩健,移動DR設備高速增長,CT經過兩年的市場推廣,預計2020年有望實現小規模放量,MR憑藉永磁+超導兩種機型滿足不同需要,預計可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此外, DSA等產品受益於基層需求旺盛,正處於快速放量階段。魚躍科技是其第一大股東。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8.84億、9.55億、9.82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5%,2019年毛利率為46.87%,淨利潤率為16.80%,ROE=8.42%

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成長性在過去表現也較弱,但在未來市場上有一定增長機會,可以關注。

祥生醫療(688358.SZ)

祥生醫療是一家主營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的公司,在2019年中,超聲醫學影像設備佔到該公司的94.28%營收。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可攜式和推拉式的彩超,面對邁瑞醫療和開立醫療兩大公司的競爭,祥生醫療的主要市場集中在平均售價六萬多的中低端市場,並且以外銷為主,2019年境外銷售達到79.22%,主要憑藉性價比取勝。

公司研發投入較高,近五年都不低於10%,但實力仍不及同行的大公司。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2.72億、3.27億、3.70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61%,淨利率為28.43%,ROE=35,47%,雖然公司規模不大,但是盈利能力比較強,屬於小而精的公司。

祥生醫療面對行業龍頭的高競爭度,儘管本身實力不錯,但產品也過於單一,面對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可能也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建議關注。

海爾生物(688139.SZ)

海爾生物儘管仍歸屬於醫療器械行業,但是一家主營冷藏保溫系統的公司,恆溫冷藏箱、超低溫保存箱等低溫產品合計超過營收佔比75%。公司在2017年已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行業龍頭,公司75%為內銷,在中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的佔有率35.8%。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6.21億、8.42億、10.1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2019年毛利率為53.63%,淨利率為18.11%,ROE=13.06%

海爾生物保持了一個中等盈利能力和高水平的增長速度,這與海爾生物利用母公司溫度控制技術的優勢是分不開的,母公司和海爾生物的科技投入不但幫助海爾生物構築起了極高的行業技術壁壘,也實實在在地支撐起了海爾生物日常服務、團隊管理的巨大潛在價值,加之公司在物聯網、智慧疫苗平臺的布局,未來勢頭良好,建議關注。

(二)體外診斷

萬孚生物(300482.SZ)

萬孚生物是主營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也稱「現場即時檢測」)的公司,體外診斷產品佔公司營收77.64%。公司也是POCT的龍頭企業,傳染病、慢病和凝血等的高速增長為POCT帶來了可觀的增長速度和成長空間。國內POCT目前整體市場規模約佔到體外診斷總體市場的10%以上,增速超過25%。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1.5億、16.5億、20.7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0%,到2019年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毛利率為65.2%,淨利率為20.61%,ROE=18.68%,表現為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很高的增長速度。

POCT行業的特殊性讓公司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在特殊時期,產能從30萬人份天提升至目前的平均150萬人份/天,這一變化也必將促進公司在今年的營收和利潤再度提升,值得關注。

安圖生物(603658.SZ)

安圖生物是一家專注於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研發、製造、銷售、整合及服務於一體提供全面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整體服務的大型體外診斷生產企業,是我國體外診斷的龍頭企業,是在免疫診斷高端產品上唯一可以與國外體外診斷巨頭抗衡的國內企業。

大部分體外診斷的公司都採用了這樣一種「送儀器賣試劑」的商業模式,2019年此公司試劑營收佔比86%,成本佔比68%,儀器營收11%,成本24%,試劑利潤是儀器成本的近20倍。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4億、19.3億、26.8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0%,2019年毛利率為66%,淨利率為29%,2019年ROE=34%,且逐年提升。

公司有著很高的增長速度和很高的盈利能力,並且公司的化學發光技術是公司發展的增長點,高端產品管式發光(磁微粒)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公司在未來的表現值得關注。

艾德生物(300685.SZ)

艾德生物是國內首家專業化的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試劑研發生產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即為檢測試劑的銷售,佔83%,獲批生產和銷售EGFR、KRAS、BRAF、ALK、ROS1 類產品。公司在這些分子診斷市場有先發優勢,在BRAF、ALK、ROS1 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首批。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3.3億、4.39億、5.79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2019年毛利率為90%,淨利率為23.42%,ROE=16.17%,資產收益率在近五年內逐年下降。

艾德生物作為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試劑細分領域的產研銷龍頭,依靠全面市場的先發優勢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的利潤率,值得關注。

凱普生物(300639.SZ)

凱普生物主營分子診斷的試劑銷售,最主要的業務營收是HPV檢測試劑,銷售額佔比70%。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分子診斷產品提供商,在婦女宮頸癌 HPV 檢測領域佔據龍頭地位。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4.79億、5.8億、7.29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80.59%,淨利率為19%,ROE=14.49%,近五年基本穩定。

凱普生物的財務表現良好,五年營收和利潤增長都保持在20%左右,並且投入了持續的創新研發,可能繼續保持龍頭地位並保持跟行業一致的增長率,值得關注。

透景生命(300642.SZ)

透景生命是主營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的公司,主營領域為免疫診斷和分子診斷的中高端產品。化學發光是國產化率很低的IVD細分領域,而流式螢光技術是透景生命最重要的技術平臺,公司開發了20種流式螢光腫瘤標誌物的產品,是在國內乃至國際上腫瘤標誌物臨床檢測領域種類比較齊全的公司之一。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3.03億、3.65億、4.41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78%,淨利率為35%,ROE為14%,具有中等盈利能力。

透景生命具有較強的技術能力水平,但是同樣受到大公司的競爭擠壓,核心技術單一,無法躋身第一梯隊,建議關注。

(3)耗材和家用醫療器械

魚躍醫療(002223.SZ)

魚躍醫療是主營家用醫療器械和醫用臨床器械的創新型公司,醫用臨床器械營收佔比53%,家用醫療器械營收佔比38%,主要擁有「yuwell魚躍」、「Hwato華佗」、「JZ金鐘」三大主品牌,對應醫療器械、中醫器械、呼吸機的產品,屬於「家用+醫療」的雙線進行。受疫情影響,魚躍醫療的呼吸機系統爆火,2020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55%。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35.4億、41.8億、46.4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42%,淨利率為16%,ROE為13%,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都處於中等。

魚躍醫療總體屬於重銷售輕研發的「聯想類」企業,研發成本不到銷售費用的三分之一,但其產品資質會成為公司的優勢。同時需要注意,疫情期間的「好消息」可能造成市場對公司的基本面判斷偏高,建議關注。

微創醫療(00853.HK)

微創醫療是主營中高端醫療耗材的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心血管介入,骨科醫療器械、心率管理(心臟起搏器)業務、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產品業務、神經介入產品業務、外科醫療器械業務。其中,心血管介入業務為重中之重,利潤佔到公司總體利潤的220%,甚至彌補了其他業務的虧損。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29.02億、45.95億、55.36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5%,2019年毛利率為71%,但淨利率為4%,ROE=9%,前幾年只有5%左右,盈利能力較差。此外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59%,流動性較差,周轉也較慢。

微創醫療依靠大體量的心血管業務板塊實現公司發展,但是技術壁壘不高,容易面臨更大的競爭,同時公司收購的新業務板塊由於較高的技術壁壘可能會成為高的增長點,建議關注。

健帆生物(300529.SZ)

健帆生物是一家主營血液灌流相關產品及設備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一次性使用血漿膽紅素吸附器、DNA免疫吸附柱及血液淨化設備等,其中,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達到營收佔比91%,是公司的最主要業務內容,利潤比例達93%。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7.18億、10.2億、14.3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0%,2019年毛利率為86%,淨利率為40%,ROE為30%,表現出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資產負債情況和流動性也比較良好。

健帆生物業務單一純正,好在細分行業技術壁壘高,市場天花板也很高,公司競爭力尚可,持續的投入有望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值得關注。

樂普醫療(300003.SZ)

樂普醫療是一家包括了醫療器械業務在內的綜合性公司,主要收入為藥品及製劑佔49%,醫療器械業務佔營收46%,目前有「器械+藥品+醫療服務+新型醫療」四大業務板塊,是我國領先的心血管大健康平臺型企業。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45.5億、64億、78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2019年毛利率為72%,淨利率為22%,ROE為25%,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但是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0%,速動比率為0.91,顯著低於同行,且歷年下降,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樂普醫療依靠其較完善的業務板塊布置,在國內外都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並且各下分行業都有著不錯的行業預期。同時公司有著較強的研發實力,在研產品體量豐富,會成為業績的持續增長點,值得關注。

凱利泰(300362.SZ)

凱利泰是一家以生產骨科醫療器械為主的公司,是國內的脊柱微創龍頭,重點布局覆蓋脊柱、創傷和運動醫學領域。骨科行業的發展與年齡息息相關,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骨科疾病人數將持續增長,也將促使骨科行業在未來30年保持了一個較高的景氣度,是公司發展的宏觀條件。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8億、9.3億、12.2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66%,淨利率為25%,ROE為11.5%,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都處於中等。

凱利泰在骨科行業是一家優秀的企業,由於臨床上外科醫生通常更喜歡有很長臨床記錄的產品從而導致了高的進入門檻和高轉換成本,加之市場擴容,從而使得凱利泰有望在接下來有著持續的高增長,值得關注。

英科醫療(300677.SZ)

英科醫療是主營手套、防護服等防護器材的綜合型醫療護理產品公司,產品類型包括醫療防護類(營收佔比85%)、康復護理類、保健理療類等。公司依靠產業配套、成本優勢和技術的不斷研發構築了競爭壁壘,以外銷為主。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7.5億、18.9億、21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2019年毛利率為25%,淨利率為8%,ROE為13.8%,盈利能力中等,成長性在過去表現一般,屬於薄利多銷的模式。

英科醫療立足於一次性手套的核心業務,對大健康板塊有所布局,但手套行業本身增長速度有限,公司的成長性可能不佳,建議關注。

藍帆醫療(002382.SZ)

藍帆醫療是主營心臟介入器械和健康防護手套的綜合性公司,兩大業務板塊各佔營收50%和48%,從最初要做一家醫療健康領域的平臺型企業,轉變到今年年報中表述的做一家「以中國為核心、面向全球的跨國醫療器械平臺型公司」。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5.8億、26億、25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0%,2019年毛利率為46%,淨利率為15%,ROE=6%,盈利能力弱,成長性好。

藍帆醫療在過去三年中均保持了很好的成長性,也經常和英科醫療進行比較。相比之下,藍帆醫療表現出了更高的成長性和毛利率,手套業務板塊同樣面臨著大環境的窘境,而他在心臟介入器械的表現可能會成為進一步的增長點,建議關注。

振德醫療(603301.SZ)

振德醫療主營醫用敷料的生產、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現代傷口敷料、手術感控產品、傳統傷口護理產品及壓力治療與固定產品,是國內醫用敷料生產企業中產品種類較為齊全、規模領先的企業之一,境外和境內銷售佔比基本。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3.1億、14.3億、18.7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32%,淨利率為9%,ROE為13%,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中等。

振德醫療在保持國外銷售市場的同時,內銷收入有著更高的增長率,並且有著規模和研發優勢,值得關注。

康德萊(603987.SZ)

康德萊主要業務為醫用穿刺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醫用穿刺針和醫用穿刺,注射器、成品針、介入類等產品佔到90%以上的營收,具有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發展模式優勢,是國內少數擁有醫用穿刺器械完整產業鏈的生產企業之一。

公司2017-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12.6億、14.5億、18.2億,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2019年毛利率為40%,淨利率為14%,ROE為12%,盈利能力和成長性都處於中等,負債情況和流動性水平也處於一般,建議關注。

//

四、醫療器械行業投資機會小結

//

醫療器械行業作為國內的朝陽行業,在未來五年行業總收入可能達到千億人民幣的市場,並以大概20%的速度保持持續增長。醫療器械行業依照產品特點和使用對象可分為醫療設備(包括生命維持設備和檢測設備等)、體外診斷、醫療耗材和家庭個人醫療器械等子行業。

醫療設備公司為邁瑞醫療一家獨大,有著較大的規模、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增長速度。另一些細分賽道領先的醫療設備公司在成長速度或者盈利能力上都有著一些瑕疵。

體外診斷行業總體屬於高科技行業,毛利率非常高,邁瑞醫療和各公司大部分採取「送儀器賣試劑」的商業模式,都在一些賽道上佔有獨特的優勢。

醫療耗材行業和家用器械行業總體是一種「薄利多銷」的模式,毛利率低,某些細分賽道上才有著高的成長空間,投資時更需要仔細甄別。

如下為各行業的投資標的整理:

來源:高禾投資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魯股觀察 | 3月5日:英科醫療領跌山東板塊,山東182股上漲
    今日魯股表現:182隻個股上漲,25隻個股下跌,英科醫療領跌山東板塊3月5日,山東省內滬深股票有182隻個股上漲,25隻下跌,3隻與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持平;總市值過千億的有萬華化學(600309)、濰柴動力(000338)、海爾智家(600690)、山東黃金(600547)共4家,500億-1000億的共有3家,分別是歌爾股份(002241)、青島啤酒(600600)、浪潮信息
  • 本土器械投資黃金時代!為什麼我國醫療器械能開啟創新大潮?
    資料來源:NMPA,海通證券研究所一、本土高端器械企業湧現,邁瑞達3000多億市值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醫療器械上市企業達到69家。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上市TOP10企業共計營收612.7億元。其中邁瑞醫療以165.56億元營收穩居第一,同比增長83.39%。醫療器械板塊被市場看好。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作者/策劃:浩悅資本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組本文原創自浩悅資本,轉載或合作請在本文末尾處留言。2020年4月是年報季,疫情之下對全球各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二級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國產醫療器械Top15公司市值從2020年1月至今大多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 漲停復盤:兩市震蕩走高 醫療器械板塊掀漲停潮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漲停復盤 | 兩市震蕩走高,醫療器械板塊掀漲停潮4月20日,兩市開盤小幅高開,指數全天震蕩走高,題材概念股回暖,農業種植、水泥、醫療器械、數據中心等板塊表現活躍,兩市個股漲多跌少,
  • 魚躍醫療瞄準家用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多款產品受熱捧
    魚躍醫療主打家用醫療器械,是醫用供養系列產品的佼佼者,企業發展至今已成為行業內康復護理、醫療供氧及醫用臨床系列醫療器械的領頭羊。放眼國內家用醫療器械市場,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普通家庭中用的大多是魚躍醫療的產品。
  • 全面解讀基金三季報:一文看盡重倉股、熱門行業調倉和最賺錢的基金...
    雖然大盤行情震蕩盤整,仍有部分基金依然把握住了結構性機會,創造了不錯的收益,5隻基金單季度盈利超30億元。而這些基金經理,他們也在季報中對後市表達了樂觀態度。不論如何,年末行情已經開始,那麼基金目前最新的持倉變動有哪些?今年熱門的電子、計算機、酒、汽車和生物醫藥行業的基金核心重倉股又有哪些呢?
  • 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發展白皮書系列2-醫用耗材篇
    目前已有79家醫療器械企業在A股和港股上市。這些優質的上市公司是龍頭企業的集合,也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這個群體一定程度上代表行業的發展現狀、繁榮程度和市場格局。華夏基石產業服務集團在宏觀產業發展環境的基礎上,從中觀和微觀層面對這些醫療器械上市公司進行深入研究,將按照細分領域陸續發布中國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發展白皮書系列報告,本篇是第2篇-醫用耗材篇。本文節選報告部分內容。
  • 上交所30年:總市值51萬億 累計57股退市
    根據德勤中國12月16日發布的「A股及港股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顯示,上交所2020年IPO融資額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納斯達克以及港交所,並且融資額較上述兩大交易所相差不大。   經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7日,上交所共有1779隻個股,其中科創板個股有205隻。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劉文靜認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ECMO等醫療器械的需求激增,銷售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部分醫療器械持續脫銷。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醫療器械企業是一次「大考」,也給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
  • 2019年國內外醫療器械行業分析(上)
    IVD領域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細分行業從醫療器械行業各細分市場來看,IVD是醫療器械行業銷售額最高的細分行業,2017年該領域實現銷售額526億美元;其次為心血管行業,實現銷售額469億美元;影像類器械實現銷售額395億美元,排名第三位。
  • 200元的醬油股 「吃喝」板塊暗藏多少驚喜?
    今年以來,消費、醫藥、科技「三劍客」中的部分股票收益明顯,因為更貼近日常生活、對投資者更加友好,近期消費股中的細分食品飲料板塊備受青睞。白酒、牛奶、醬油、榨菜、酵母、火腿腸等,都誕生了不少牛股。展望年末,「吃喝」板塊還暗藏多少驚喜?有哪些優質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
  • 國泰基金徐治彪: 醫藥行業進一步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雙料」基金經理  醫藥投資是投資行業中特殊的領域,醫藥行業研究門檻高,醫藥投資難度大,需要基金經理既懂醫藥又懂投資。徐治彪便是這樣的醫藥+金融的「雙料」基金經理。他從醫藥行業研究員起步,擁有8年投資研究經驗和4年半的投資管理經驗。
  • 上交所30周年記:總市值51萬億元 累計57股退市
    根據德勤12月16日發布的「A股及港股IPO市場2020年回顧與2021年前景展望」顯示,上交所2020年IPO融資額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納斯達克以及港交所,並且融資額較上述兩大交易所相差不大。經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7日,上交所共有1779隻個股,其中科創板個股有205隻。
  • 短期估值溢價率迅速下跌,機構持倉大幅降低,醫藥股還能不能買?
    近期急跌,一度受萬千寵愛的醫藥股不靈了?今日收盤,醫藥板塊一個比一個慘,生物製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位居跌幅榜前三。有著疫苗茅臺之稱的2000億市值的智飛生物,今日在全市場跌幅居首,暴跌11.37%。醫藥板塊今年來的累計漲幅位於各個行業板塊的上遊水平。以中信行業指數計,2020年初以來醫藥板塊指數上漲43.74%,跑贏滬深300指數25.18個百分點,列29個一級子行業第5位。醫藥股,漲到頭了嗎?
  • 除了高瓴資本 還有哪些知名私募重倉布局了醫藥股
    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其中4家都屬於醫藥生物行業,分別是金域醫學、愛爾眼科、凱利泰和泰格醫藥。(界面新聞)   近日,醫藥生物行業個股表現活躍,僅5月14日,就有多達19隻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頗有些牛市的意味。  不少私募都十分看好醫藥生物領域個股的投資價值,典型的如高瓴資本。
  • ...黃酒、白酒抱團大漲,醫療器械、口罩板塊強勢崛起,新能源集體分化
    三大指數低開後震蕩走弱,昨日強勢的光伏、新能源汽車開始分化,賺錢效應較差,此後指數持續弱勢震蕩,鋰電池板塊較為強勢,但市場個股跌多漲少,賺錢效應一般,臨近午間收盤,市場小幅走高。午後市場單邊下行,創業板指跌超2%,主板指數跟跌,個股全線回落,臨近尾盤,指數持續下挫。
  • 中金網研報精選:食品飲料板塊重倉佔比環比增加 位列各行業第一
    從基金持股市值佔比排名來看,三季度前十名重倉股佔全部食品飲料重倉股持股市值的 84.47%,環比下降 2.65 個百分點,集中度略有下降。  結合 28 個一級行業的市值來看,以 2020 年 9 月 30 日為收盤日,參考證監會總市值算法(合計),我們對比各一級行業板塊市值分布,食品飲料行業總市值為 58896 億元,佔比 8.16%,在所有 28
  • 高瓴資本看中的醫藥醫療領域十大黃金賽道和22隻優質個股(收藏)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生物醫藥和醫療服務兩大行業近幾年在我國呈現高速發展態勢,特別是以創新藥、生物疫苗、CRO、體外診斷、眼科醫療、口腔醫療、骨科以及連鎖藥房等為代表的醫藥醫療細分賽道迎來了黃金髮展時代,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持續爆發式增長,誕生了眾多長線大牛股。
  • 200元的醬油股!「吃喝」板塊暗藏多少驚喜?海天味業刷新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消費、醫藥、科技「三劍客」中的部分股票收益明顯,因為更貼近日常生活、對投資者更加友好,近期消費股中的細分食品飲料板塊備受青睞。白酒、牛奶、醬油、榨菜、酵母、火腿腸等,都誕生了不少牛股。展望年末,「吃喝」板塊還暗藏多少驚喜?有哪些優質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
  • 解鎖我國骨科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骨科植入醫療器械一般分為脊柱類、創傷類、關節類及其他,具體情況如下:二、全球骨科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概況隨著醫學、生理學、材料學等上遊學科及骨科醫療行業自身的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國政府和企業在新產品開發方面的持續投入,全球骨科醫療器械行業逐步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