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小缺憾,也是一種完美

2021-02-18 每日箴言

此外,我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去上家庭婚姻課程,主題如:「你為何不結婚」、「界線」、「聽與說的藝術」等,釐清我對婚姻的迷思,了解唯有具備健康的身心靈,才能經營美好婚姻。

 

且婚姻本質是學習耶穌基督的舍己精神,無法要求對方改變,唯有自我改變才是解決之道。

 

我除了去上課學習成長,也針對原生家庭所帶來生命中的創傷進行專業心理諮商,結果帶來關鍵的突破,身心靈邁向健康。

 

我常提醒自己要照顧身心健康狀況,提醒自己不需要活在孤絕的悲劇意識之中,也不要成為個性怪異,到處有別人可以踩動觸怒的地雷,隨意發脾氣的單身怪女子,同時也保守自己的情感,不可成為別人的小三。

 

我不再定睛自己沒有伴侶的缺憾,且開始去體驗單身生活。

 

我首度挑戰路跑,也和朋友去爬合歡山及看舞臺劇,這都是生命中的新嘗試,發現很美好。

 

曾經看過一段話:「許多人渴慕婚姻,可是卻無法面對生活周遭的親密關係,其實是自我矛盾。」

 

我原本就經營原生家庭與家人的互動,例如約吃飯及出遊,後來也開始學習經營辦公室裡的人際關係。

 

同事之間每日超過八小時以上相處,彼此的期待與個性不同,卻必須完成共同的工作,產生衝突是必然的,所以我運用婚姻家庭課程學習到的人際界線來解決衝突,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辦公室人際雖未到享受親密關係,但同事因為互動,彼此更加認識,且增進生命之間的連結。

 

如今,我依然期待婚姻的美好,能在眾人面前立志,與未來的另一半無論貧窮、疾病、年老、患難都不分離,那是人生美好的一刻,但既然無法一個人決定,我想無論選擇結婚或是單身生活,能從未完成的事物中體驗人生,接受小缺憾,也算是一種完美。

相關焦點

  • 悅讀:缺憾也是一種美!不完美才是美!
    對稱是美的,不對稱也是美的。光明是美的,陰暗也是美的。生機盎然的夏天是美的,萬物休眠的冬天也是美的。十足的完善是美的,小小的缺憾同樣是美的。而人生永遠都是缺憾的。佛學裡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譯過來便是能容忍許多缺陷的世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在這個缺憾的世間,便有了缺憾的人生。人生也正因為有了無數個遺憾才變得如此精彩美麗。
  • 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預測:缺憾也可以演繹完美
    以下是高考頻道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預測:缺憾也可以演繹完美,供考生參考!  【作文範文】  用缺憾演繹完美  醫學研究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得出這樣一條規律:一個人一旦身體上有某種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種彌補的機理與心理。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如《聖經》裡曾說: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時候,也同時給你打開另一扇窗。
  • 伴讀 | 坦然接受不完美,是心靈的真完美
    文 | 彥輝 · 主播 | 星韻 · 攝影 | 唯一 · 編輯 | 一白沒有人會喜歡有了缺憾的人生,也沒有人會喜歡不完美的生活。但是,所有希冀的,又怎麼可能全都順應人意呢?真正成熟的人,是能夠順應現實,坦然接受,然後逐漸改變。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因為有了裂縫,所以陽光可以照進來。這該是多麼強大的一種心態:不抱怨,不逃避,直面不完美,在不完美的土地上,我們種下一株花,香給世界看;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當上天將我的生活撕成碎片時,我就將每一個碎片塗抹成豔麗的色彩;別人看似充滿苦澀和痛楚的人生,我們將其活得有滋有味、風生水起。
  • 缺憾之美
    所謂缺憾就好比寫字作畫之時,一不小心留下的一處敗筆。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缺憾。美好與缺憾總是並存的,沒有缺憾也就沒有美麗。上帝總是公平的,他關閉了一扇門,同時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或許,生活原本因缺憾而美麗。維納斯因斷臂而成為美神;曇花因短暫開放才顯得美輪美奐。季羨林先生在「不完滿才是人生」(載《季羨林談人生》一書)一文中講道:「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 接受不完美
    接受不完美,因為不完美,才美。碰巧看了本書籍稱作《不完美,才美》,是一位叫海藍博士寫的。裡面有一些名人推薦:比如,我們熟悉的周國平——人要做自己由心而發的事情, 於丹,很喜歡於丹的愛憎分明,卻總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我對你的好:我給你做好吃的!等名人。
  • 文玩核桃,重要的並非「完美」,而是你是否在意那些「缺憾」
    其實,不僅僅是文玩核桃玩家互相之間的認同無法統一,即便是某個玩家自己,恐怕審美也是會發生變化的。看到這裡,你不妨把自己最喜歡的那對兒核桃找出來,盤兩下,然後仔細地端詳端詳,你覺得這對核桃「完美」嗎?還是覺得總有那麼一絲絲「缺憾」呢?
  •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一個小黑點,雖說不太顯眼,但是漁夫心裡總嘀咕著,如果不是這個小黑點,就會更值錢的。所以他想,如能將小黑點去掉,珍珠將變成無價之寶。於是,漁夫就動手在石頭上磨那個黑點。可是漁夫剝掉一層,黑點仍在,再剝掉一層,黑點還在,一層層剿到最後,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變得很小很小了,和普通的珠子沒有什麼兩樣了。
  • 人生的高情商就在於,能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一個人過於追求完美而不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會讓自己的生活失去更多的可能性。而學會接受不完美,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擁有更廣闊的寬度,才是高情商的表現。學會接納生活的不完美,才能迎接更多的可能性01)、宋朝詩人盧梅坡在《雪梅》一詩中寫過這樣一句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借雪梅之間的爭春,向我們讀者闡釋了一個真理,人不是要一味地追求自我的絕對完美而不可比擬,要正視這種不完美,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 名利也是一種貧窮
    即使就快感而言,純粹肉體性質的快感也是十分有限的,差不多也是比較雷同的,情感的投入才使得快感變得獨特而豐富。                                      一種西方的哲學教導我們趨樂避苦。一種東方的宗教教導我們擺脫苦與樂的輪迴。可是,真正熱愛人生的人把痛苦和快樂一齊接受下來。
  • 廣州壹加壹美容醫院李明:追求完美,也尊重缺憾
    六樓,永遠是壹加壹最繁忙的地方,這裡是廣州壹加壹美容醫院整形科手術室,也是李明院長的主場。早晨八點,第一臺全麻手術推進去,晚上八點,最後一臺手術顧客出來,最忙的一天,李院做了4臺肋軟骨鼻整形手術,其中還包括一臺鼻修復。  「沒辦法,顧客點名找李院」,長期和李院配臺的醫助張醫生說。對這位以「工作狂」聞名全院的院長,大家都有點無可奈何。
  •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從《歡樂頌》到《狗十三》,從《都挺好》到《小歡喜》,從《安家》到《完美關係》…最近幾年,有關「原生家庭」題材的影視劇備受追捧。讓不少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觀眾,找到了情感的共鳴,看到了自己的縮影。每當此類題材的影視劇播出後,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
  • 缺憾的青梅竹馬情
    我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小農村,那裡記錄著我和她童年的美好,留下了我和她玩耍的足跡,掩藏著我的一絲缺憾,寄託了我對她的一片祝福。我和她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那時我們兩家離得很近,關係處得也不錯,過秋過麥時都是在一起過,相互照應著。
  • 你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在這裡我只想對你說,你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世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家長。從寶寶一出生,我們在世界又多了一個角色叫媽媽、爸爸,可是你從心裡真的做好準備了嗎?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有太多不完美的家長希望自己的扮演角色盡善盡美,自己的孩子也是完美的。
  • 文玩別追絕對完美,缺失也是一種美好
    有些玩家的一個特點就是追求完美,還有很多人把追求完美作為一種文玩美德來進行歌頌,我確實不敢恭維。
  • 缺,或許也是知足常樂
    人,似乎是出於本能般地,在追求圓滿的狀態,或想要於外呈現完美的自己。然而,人生總有缺憾。隨著年歲、閱歷的不斷增長,人似乎也從一次次的缺憾中領會、思索到了不同的東西……《道德經》中有「大成若缺」;曾國藩以「求闕」二字給自己的書齋取名;手邊亦有一本豐子愷的散文集,名為《人生求缺不求滿》……「缺」這個字眼,剝開它貌似略顯侷促、不堪的表層,其內在,仿佛就是一層一層、無窮無盡的訴說。而想要讀懂它,密碼唯是時間、經歷和成長。缺,是不完美。
  • 所謂完美也是相對的完美,百分百完美綠松石是沒有的……
    綠松石所謂完美也是相對完美,百分百完美是沒有的…對於盤玩,有眼緣就好,玩的起也叫好,自己喜歡也是好,這不好嗎?喜歡綠松石的朋友請關注(餘氏原礦綠松石)「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話乍看起來難以置信,沒有癖好沒有瑕疵的人還不好麼?竟然「不可與交」?細細想來,確乎如此。
  • 住久了才發現,家中這些家居小物買對了,解決不少裝修造成的缺憾
    房子裝修從開始到入住有成百上千道工序,並不是所有細節都能照顧到,我的新房住了近8年,日子過久了才發現,我備用的這些家居小物真是買對了,解決不少裝修時帶來的缺憾。1、推拉窗限位器解決的缺憾:安全隱患問題新房裝修,首先換的是窗戶,考慮了半天,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推拉的窗扇,全打開後有50%的通風效果令室內空氣很清新。幾年過去了,家裡新成員增加,現在好幾歲到了最調皮搗蛋的年紀。於時我就將所有的窗戶安裝上限位器,安全又可靠,可以放心地在廚房做飯。
  • 過於追求完美,累人累己,差不多就好
    生活中,事事追求完美的人,是過得最累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總是以超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每一件事都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絕不允許自己出錯,一旦出錯,就會覺得渾身難受,坐立不安,非要立即糾正過來不可。
  • 缺憾了,與女神相遇十次,也無法成為好朋友
    如果缺乏一種的話,那麼我們就無法稱她為女神了。終究女神對待女生來講,確實是一個刻薄又嚴格的稱謂。如果我們保存虧欠之處,那麼就會被別人無盡擴大,乃至用本人的弱點來進犯本人,確實讓人覺得十分的傷心和難過,也無法承擔得了別人的揶揄呢。可是當我們遇到圖中這位女神的時間,小編堅信大家都會認為心愜意足吧?不外好多路人都覺得十分的缺憾了,因為她們與女神相遇十次,二十次,乃至幾十次,也無法成為好朋友。
  •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花季少女墜入愛河,最後,逃不過死亡的宿命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約翰·葛林 · 著這是一部好作品,至少它賺了我不少眼淚,如果一本書是在賺取讀者的眼淚的話,那這本書就已成為暴發戶了—— 一夜致富。但我似乎不是因為劇情傷感而哭,更像是因認同書裡所說的每一句話而哭,因內容的現實而哭,因我無力反駁,甚至如此露骨的現實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