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一來就血崩 子宮肌瘤中醫治療免挨刀

2020-12-15 環京津網

中醫治療女性子宮肌瘤可免手術開刀。(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參考照片)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四十二歲陳女士,長年會痛經,月經出血前後不定期,近幾年由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前壁可見一顆約六公分乘二點三公分的肌瘤,可惜在西醫建議服藥治療3個月未縮小,又不希望接受手術,因此尋求中醫協助,治療兩個月後,肌瘤從6公分縮小至3公分,讓陳女士免於手術開刀。

專長腫瘤治療的中醫部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教授表示,在臺灣有超過50%的孕齡期女性有子宮肌瘤問題,至於導致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則多與雌激素分泌異常有關。臨床上,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有經血量多、經痛、下腹部壓痛感等;但也有些人沒有明顯症狀,直到不孕或是流產才發現自己有子宮肌瘤的問題。

西醫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是以荷爾蒙或是手術為主,如果未婚婦女為了將來生小孩的考量,會以非手術治療為第一選擇,但用荷爾蒙治療,會發生如更年期症候群的症狀,因此患者會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

子宮肌瘤在中醫來看,除了因寒凝氣滯,瘀血停留,更與肝脾腎三髒虛損相關,尤其是腎,因此使用補腎化痰固本搭配活血化瘀效果更好。賴東淵主任指出,子宮肌瘤在中醫認為屬於「多痰凝血瘀」為患,陰疽者精血本虛,陽氣衰弱,毒痰凝結,血滯不通所致。一般來說,在經期間治療會以止血祛瘀為主,以避免經血量過多,或是來經天數過長造成不適;至於非經期間,則會以化飲除痰、縮小肌瘤為主要目標。如果是想要懷孕的婦女,則可以先調理、治療一段時間讓肌瘤縮小,再使用助孕藥物。

陳女士說,她每月月經量多,淋漓十餘天,頭暈,心悸,四肢涼欠溫,腰酸。曾服中藥治療兩個月未見效果。經過賴東淵主任的中藥調理湯與針灸調理三周後,原先經期經血量暴增、血塊多的問題已大幅減少,終於不再飽受貧血所苦;且兩個月後回西醫檢查發現肌瘤已縮小至三公分,讓陳女士非常開心,現在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中。

相關焦點

  •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經驗與妙招
    1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是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方法 子宮肌瘤,屬中醫「癥積」範疇,「瘀血內停」是其主要病機,治療子宮肌瘤一是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方藥消散肌瘤,二是照顧兼證,
  • 海扶刀®無創治療14釐米子宮肌瘤,保宮第一選擇!
    在很多女性一生中會被各種婦科疾病找上麻煩,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一種高發病。不過大多數子宮肌瘤多是良性,情況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嚴重。那這意味著,長了良性肌瘤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嗎?當然不是。35歲的舒女士在很早前發現自己月經量過多,經期時間有10天之久,還伴隨著痛經。有些人看到這裡就會想到是可能是【子宮肌瘤】。
  • 有子宮肌瘤的人可以喝咖啡、吃辣嗎?聽聽中醫怎麼說
    王小姐34歲,婚後一年發現無法懷孕,經檢查發現有5cm左右的子宮肌瘤,因不想手術切除,改看中醫,先以縮小肌瘤為主的中藥『血府逐瘀湯』服用三個月後,肌瘤檢查縮小且減重2公斤,再開始佐以助孕中藥,目前已人工受孕待產中。
  • 海扶刀®無創治療9釐米子宮肌瘤實現「隔山打瘤」
    多方打聽後,得知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海扶刀®微無創治療中心】。用海扶刀®設備治療子宮肌瘤,不用開刀、不用穿刺、不會流血,在不傷害子宮的情況下消融肌瘤。只需要趴在治療床上,醫生點擊儀器滑鼠,就能進行子宮肌瘤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治療。
  • 聖原中醫調理女性子宮肌瘤康復案例集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以多發性子宮肌瘤常見。         中醫認為,子宮肌瘤因七情內傷、臟腑功能失調、氣滯血瘀而成。
  • |子宮肌瘤|肌瘤|子宮|艾堯|唐穎|細胞|手術治療|尿頻|絕經
    因此,絕經後激素分泌減少,子宮肌瘤也可能會慢慢萎縮。遺傳,如果媽媽、妹妹、姐姐有子宮肌瘤,那你也很容易中招。其他高危因素,肥胖、初潮年紀太小、未生育、晚育、多囊卵巢症候群、激素補充治療、環境因素等等(還有其他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你想像不到肌瘤有多敢長!
  • 吳向紅中醫治療好嗎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去醫院治療時,可以先在網上查一下,一般大醫院都有自己的網站,上面會展示一些成功案例,以及醫生專家的個人簡介和資歷。看看醫生是否經驗豐富與您的疾病是否對口,接下來就介紹吳向紅中醫治療好嗎?
  •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要當心!可能是子宮肌瘤,這5種疾病女性一定要...
    其中,黏膜下肌瘤及多發性肌壁間肌瘤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 子宮肌瘤引起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的原因 原因並不明確,可能由於凸向宮腔內生長的子宮肌瘤,使表面覆蓋的子宮內膜面積增大,或者肌壁間肌瘤引起子宮增大,進而引起經量增加。嚴重者,還可引起貧血、不孕等。
  • 子宮肌瘤,可以試試艾灸痞根穴
    1個月前,芭蕾舞團給演員們做體檢,姑娘被查出小腹有包塊,這才著了急,趕緊到醫院看病,做了B超後,診斷為「子宮肌瘤」,大夫建議做手術切除。 姑娘害怕動刀,就跑到賀普仁診室來看病。 子宮肌瘤是什麼 子宮肌瘤,又叫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
  • 子宮肌瘤各家流派中醫名方
    【主治】子宮肌瘤(非經期)。【方解】肖氏認為,子宮肌瘤在其非經期時著重於消,寓消於補之上,寓補於消之中。治法以活血化瘀、軟堅消癥為主,兼以益氣行滯。本方以鬼箭羽、制鱉甲、生牡蠣、赤芍等軟堅散結、化瘀藥物為主。
  • 體內取出61個子宮肌瘤:世界正在懲罰這樣的人!
    據統計,12%~25%的育齡期女性具有明顯的子宮肌瘤,大約在80%手術切除的子宮標本病理檢查中可觀察到肌瘤。所以,長肌瘤是一件比較普遍的現象,首先不必過度驚慌。子宮肌瘤與你的痛經有直接的關係。中醫記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也就意味著你的血脈不通了。中醫也叫血痔。本來你的月經來,你的子宮膜要脫落,可是脫落不下來,這也叫寒痔。
  • 月經十多天都不走,伴隨貧血痛經,原來是子宮肌瘤!
    月經量多、經期有十天半個月伴隨痛經。很多人一看就能聯想到,這是子宮肌瘤的症狀吧?要知道普通女性每次大姨媽大約是3-7天左右,通常,月經期排出的經血量大約為30~50毫升左右,也就是每日更換3~5片衛生巾。但劉女士卻完全沒有在意這些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也從未去醫院做檢查。
  • 古中醫告訴你月經期同房容易血崩
    月經期不可同房,除了西醫所說的容易感染,中醫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知道經期同房容易形成漏經,月經淋漓不盡,懷孕期也不可同房,看下面少婦血崩交感出血
  • 月經血崩可以要人命,道虎壁這首妙方請收好,關鍵時候能救命!
    以後每次來月經都感覺要崩,一來月經就天昏地暗,這血流的把整個人都流幹了,這些年也沒少吃藥,只能算是控制住但這血量還是很大。我們跟她說,慢慢來調吧,應該有機會調好的,後來,通過中醫的慢慢調理,果真就給調理好了。這血崩啊,是個急症,火燒眉毛的急。
  • 每次來大姨媽就「血崩」,小心這幾個元兇!
    說到經量過多,網上有個高瀏覽問題「經期血崩是怎樣一種體驗?」。要進行腹腔鏡檢查才能確診,可以口服激素調節類藥物,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常常會引起月經過多,發病率較高,大多數為良性。也有可能是惡性宮頸癌,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並且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初起症狀是性交後出血,若出現進行性增多的月經,或合併其他月經病都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 得了子宮肌瘤別心慌,堅持一件事,幫你改善內環境,子宮慢慢變好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大夫,今天我們聊聊子宮肌瘤 對一些患者而言,子宮肌瘤不痛不癢,對日常生活也沒有明顯的影響,但卻也有一些女性深受子宮肌瘤之害,甚至因此導致子宮切除,再也不能生兒育女。
  • 「肚子」裡多了一個子宮肌瘤,它會癌變嗎?
    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也不用太過擔心,子宮肌瘤一般是良性腫瘤,很少會發生惡變。一般需要觀察一段時間(3-6個月)的發展情況才能確定治療方案。 子宮肌瘤也是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如: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子宮肌瘤過大,會導致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長期月經量太大會導致貧血,出現心慌、氣短、乏力等不適,甚至引起貧血性心臟病。
  • 聊聊子宮肌瘤的調理方法
    為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症狀,出現於半數以上的患者。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非月經期間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由於長期大量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如乏力、頭暈、心慌、心悸等症狀。女性膀胱和子宮的位置非常靠近,因此當子宮肌瘤不斷增生時,會持續給膀胱施加壓力,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問題,肌瘤先後壓迫子宮會出現下腹墜脹不適,腰背酸痛,便秘等問題。這也是子宮肌瘤引起的常見問題,正常的白帶,一般出現在非行經中期,量少色白無味。但若是子宮肌瘤引起異常白帶,則會出來量大、膿樣、甚則帶有血樣的白帶,會出現不友善的氣味。
  • 婦科病不再怕,子宮肌瘤明顯縮小,用了這個調理方法!
    去做檢查發現,子宮增大、多囊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盆腔積液.為了懷孕,幾位朋友沒少折騰,到處求醫問藥,針灸、中藥、推拿、辟穀,治療的時間越久越沒有信心,怎麼還是懷不上?!幾年下來,自己和家人身心疲憊,有位朋友因經受不住老人的催促而離婚。婦科病纏身,懷不了孕,怎麼辦?
  •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生活質量優於子宮動脈栓塞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15:05 英國諾丁漢大學Jane P. Daniels團隊比較了子宮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