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柚原植物
化橘紅作為一味有名的藥材,藥典項下原植物化州柚和柚未成熟的外皮均可作為中藥化橘紅來使用。並且化州柚的化橘紅療效明顯好於柚加工的化橘紅,價格也明顯高於柚制化橘紅。現先講下化州柚基源的化橘紅。化州柚——化橘紅為廣東省化州道地藥材,又稱為化州橘紅,因具有獨特的健胃行氣、化痰止咳的功效,成為受人追捧的名貴藥材。
化州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 'Tomentosa'植物來源於芸香科柑橘屬,為柚種下的一個自然變種。它和我們平常吃的水果柚子,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兩者植物形態基本相似,但化州柚果皮被柔毛,且比柚的皮厚,味酸帶苦,卻不堪生食。只能用來入藥。
化州柚(正毛)單身複葉
關於化州柚的分化出現年代難以確定,據推測化州柚原為野生柚樹,由於吸收當地化州當地土質中所含的礞石,經漫長歲月進化而成的物種。而對化州柚最早入藥療效認可,相傳於南朝.宋時(公元420-479).當時化州地處邊陲,瘴癘之氣盛行,不少人常得咳嗽病、痰飲痼疾,導致死亡。傳說有一位叫羅辨的仙人,用其化橘紅救治病人無數,後騎白牛逆大江而去,不知所終。因療效獨特明顯,後化橘紅由野生逐漸轉化為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藥用栽培歷史。
化州柚花期
雖然化橘紅療效獨特,但在古代早期並未得到廣泛使用和推廣。常作為柚類橘紅並和橘皮橘紅作為中藥橘紅來使用。因此現在化橘紅在古代被稱為橘紅。甚至還談不上正品橘紅,因為正品橘紅是橘成熟果皮刮去橘白的部分。而化橘紅之名首次記載始於清朝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名「化橘紅」,「橘紅治痰誔,消食,醒酒,寬中,解蟹毒」。之後又經過乾隆皇帝和醫家名士的推崇,化州所產橘紅——化橘紅才得到廣泛的使用,從原來的不出名而逆襲成為一味良藥。而聞名至今。
化州柚幼果(正毛)
化州柚,從果實表面所披的絨毛上,又可分為毛密的正毛和絨毛稀疏副毛兩種,前者採自接枝成長的果樹,後者出自實生苗或芽接成長的果樹。其中以正毛化橘紅為最好。在最早根據果形外表差異又可分為鳳尾和金錢的化州橘紅。後隨著不斷品種改良培育,現在又有黃絨正毛化州橘紅、密葉正毛化州橘紅、西洋正毛化州橘紅等優良品種。其中以黃絨正毛化州橘紅毛密黃為最優品種。
化州柚幼果(副毛)
化州橘紅果實以毛密、質堅、味濃質量為好,所以正毛的化橘紅被廣泛種植,而副毛化橘紅培育種植較少,市場上相對也少見,所以多以正毛化橘紅皮流通。正毛和副毛化橘紅原植物形態差異小,副毛原植物嫩葉、花萼、果實絨毛相對稀疏。副毛果實油眼較大,質地疏鬆,香氣淡。
化州當地化州柚種植基地
化州柚現不僅僅僅種植在廣東的化州、茂名。在廣西的博白、陸川,湖南的黔陽也有種植。 但以廣東化州產者質量最好,為道地產區。
化州橘紅的加工
化州橘紅藥用加工開始於明代,工藝加工出現與清代中後期,並在建國後得到大的發展。雖然現藥典要求僅外果皮入藥加工成橘紅片,但現在化橘紅幼果卻是市場主流。
化州柚在夏季每年農曆五月左右,果實未成熟時採收,摘取青果,置80℃溫水或沸水中略燙5分鐘後,撈起晾乾,再用刀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對摺壓製成形,乾燥。印上「化州正(副)毛橘紅」麻繩扎結實10片一紮或50片一紮不等。但這種化橘紅片因為加工起來費時費力,所以價格也很貴,是化橘紅中較貴的一種商品規格,每片在十餘元左右,消費者相對接受度也較低。成品如圖以下:
化橘紅藥材——化州正毛片(毛七爪)
相對化橘紅扎片而化州柚幼果加工成為橘紅胎,比較省時省力,在農曆五月採摘青果,置沸水中燙10分種取出烘乾或曬乾,可加工成有自然形態的圓果和磨具壓制的長圓果。或乾燥後再切片,成化橘紅片。雖然這種加工方式未除去囊室,不符合藥典性狀,但價格相對合適,使用起來也並不影響療效,所以並且這種加工方式也越來越成為市場化橘紅商品主流。
圓形果橘紅胎(正毛)
長圓果橘紅胎(正毛)和橘紅胎切片
化橘紅還有一種商品規格,就是化橘紅小幼果加工的橘紅珠,這種在農曆三月至四月間,摘取樹上小幼果或疏果後撿取脫落的幼果,置沸水中,燙後乾燥。加工製成橘紅珠或工藝品菸斗、手串等。
化州柚小幼果
化橘紅幼果加工的化橘紅珠
化州柚小幼果或脫落果加工的化橘紅珠,雖然作為藥材流通,不符合藥典性狀,但是對於個人使用,還是不錯的,效果也很好。
關於化橘紅——柚
原植物柚—未成熟的青果
物以稀為貴,雖然藥典項下收載了柚的果皮入藥可以作為化橘紅,但因為柚的栽培要比化州柚更早更廣,適宜種植的範圍和產量也大。並在藥材質量上和化州柚形成的化橘紅還遜色了不少,常常被人誤以為不是化橘紅,被看作化橘紅的偽品,雖然柚子在國家藥典層面承認可以作為化橘紅使用的身份,但是總感覺在化橘紅圈子裡在受人欺負的可憐孩子。早些年柚是幹過壞事,常常摻假香櫞、枳殼和橘紅藥材,矇混過關。但畢竟也是過去的事了,只要除去心部切成絲,加工成化橘紅仍還是藥廠受待見的好孩子。
植物柚——花
化州柚因果實外部有絨毛,常被稱作毛橘紅,而植物柚加工的化橘紅表皮光滑,常成為光橘紅,將柚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壓製成形,乾燥後,稱為光七爪"、"光五爪"。
柚加工的化橘紅片(光七爪)
同樣,不論化州柚還是柚只要加工成五爪或七爪,都是比較耗費很多人力物力的,早期還有這種規格,後市場上單純作為藥材使用的這種規格很少出現。有時候找個光五爪、光七爪標本都很費勁。
所以藥典描述的七爪和七爪已經很少見到。所以柚多以飲片化橘紅絲和未除去囊室的鮮切柚片,作為化橘紅流通,雖然鮮切乾燥的柚片是不符合藥典性狀的,但是就是這樣的流通,因為按藥典加工的化橘紅藥材成本太高。但是除去囊室的柚外層果皮切絲做飲片還是符合藥典要求的。至於當時使用的藥材合不合格,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常作為化橘紅流通之一的柚切片
調劑常見的化橘紅飲片
所以現在藥廠、醫院、藥店投料和調劑使用的化橘紅飲片,可以說均為柚的外層果皮切成的絲。至於柚種類是哪一種,對於那種柚切成的絲,神仙也難辨了,難以去追究,也就只能這樣了。如果非要吃好的化橘紅,自己可以花錢去買化州柚的化橘紅。
何為橘紅
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原植物
橘紅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乾或陰乾。
橘紅在歷史上使用時間早於化橘紅,古代的橘紅也正是現在橘的乾燥外層果皮。雖說橘皮原料便宜,容易獲取,但是橘紅的加工刮去橘白,也是很麻煩的,雖然現在可以有設備刮去。但是在低廉的化橘紅面前,尤其柚切制的化橘紅絲。對橘紅藥材使用衝擊很大,所以有時候柚切的化橘紅絲冒充橘紅,也是常有的事。但較貴的化州柚的化橘紅不會出現充當橘紅。
橘紅藥材圖
橘紅本品呈長條形或不規則薄片狀,邊緣皺縮向內捲曲。外表面黃棕色或橙紅色,存放後呈棕褐色,密布黃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內表面黃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圓點。質脆易碎。氣芳香,味微苦、麻。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繫電話:028-60185688,郵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