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同學給我打電話傾訴苦惱。原來她前幾年趁著縣裡對私立學校民辦公助的政策,申請去了縣城的私立學校,可今年上面要清退所有在私立學校任教的公辦教師,基本政策是哪來哪去。她不想再回到鄉裡學校,正愁找門路呢。
【大家印象裡的私立學校。】
在大家的印象裡,私立學校的教師工作壓力比較大,畢竟對於私立學校來說教學質量是生存的唯一依靠,好成績又來自老師的付出。
靠什麼來激勵這些老師呢?那就是好的待遇,因為你沒有編制,只能靠高薪來留人,上課,改作業,考試等等都跟錢掛鈎。既給了你高薪,那就要幹夠這麼多錢的活。但也不是說你多勞就能多得,多勞的同時還要有效果。
這些的前提是這個老師沒有編制,只能靠著學校的基本工資以及各種獎勵。
如果這個老師是有編制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民辦公助的教師高薪嗎?】
所謂民辦公助學校,在小編的理解裡,就是社會企業或個人創辦私立學校,政府為了鼓勵民間辦學,協助民辦學校儘快融入當地的教務系統,在資金或師資上給予一定的幫助。
小編所在的縣城,前幾年一下子建起來好幾所私立學校,當時說民辦公助,招聘一批有編制的教師去任教,於是很多公辦學校的教師就帶著編制去了私立學校任教。
後來,從去到私立學校的同事那了解到,他們的待遇並沒有提高多少,因為是公辦教師,本身有工資,所以他們只領一些課時補貼,考試好的話會領一些獎金,基本每個月比之前就多幾百塊錢。但但工作量可比之前大多了。而且因為屬於借調,關係還在原來學校,可你人不在原來學校了,所以晉級時基本上沒有機會。
去私立學校的大多數是農村公辦學校的教師,沒有別的門路調動工作,所以即使有怨言也都沒人辭職。
【民辦公助為何被終止?】
民辦公助的政策隨著私立學校的蓬勃發展弊端越來越明顯。
一、「掏空了」公辦學校。
「掏空」師資。
因為私立學校可以有額外的收入,條件也不錯,大量優秀教師紛紛湧入,尤其是師資本來就緊缺的農村學校。
「掏空」學生資源。
我們知道公辦學校為了教育均衡,一般劃片招生,現在私立學校發展迅猛,再加上有公立老師在裡面教學,所以許多重視學生成績的家長,都把孩子從公立學校轉到私立學校,農村留守孩子也被外出打工無法照料孩子的父母送來。私立學校每年招生火爆,公立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竟然無生可招!
這樣下去教育的均衡從何談起呢!
公私學校,小編覺得還是,就算都為教育,還是明算帳的好。
編制教師到私立學校去任教,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哦。
(文章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不妥,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