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
大家有沒有明顯感覺到
蚊子變多了?
又到使出渾身解數
防蚊的時候了!
蚊香、驅蚊片、花露水、電蚊拍……
聽說手機有驅蚊軟體
哦?這麼厲害??
有網友嘗試下載
↓↓↓↓
我挑了一個不需要付費且下載量比較多的軟體下載了,打開之後發現頁面很簡單,只有三個選項。選擇中間的圓盤就開始轉動了,也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或者振動。因為房間裡沒有蚊子,也沒辦法拿這來做實驗,看到下面的超聲波的字樣,好奇心驅使我想了解一下,這些驅蚊軟體的原理是啥?究竟有沒有用?
經了解過後,發現這些App一般是這樣說的:通過讓手機播放特定的音頻,達到驅蚊效果。這些音頻主要分為兩種,一是雄蚊求偶的聲音,開發者說,雌蚊只有在受孕以後才會吸血,而雄蚊求偶的聲音可以讓雌蚊為了避免再次交配而飛走;那另外一種音頻就是蚊子的天敵——蝙蝠發出的超聲波,可以讓蚊子望風而逃。
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很高端的樣子,然而,我發現已經好多人都說:胡說八道!果殼網上也有專門的闢謠文章,文章裡寫了曾有科學家作過一系列試驗,評價了頻率為2~60kHz、諧波峰為4~68kHz的11 種超聲波驅蚊器在不同距離對多種雌蚊的驅避效果。結果發現在野外和實驗室條件下,測試產品沒有一種能成功阻止這些蚊蟲的叮咬。
首先,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雌蚊會在受孕以後不想和雄蚊交配,而吸血的蚊子有很多種,他們求偶的聲音都不同,驅蚊軟體發出的聲音不可能對所有的蚊子都有效;第二,幾乎所有的測試都已經證明,蚊子對超聲波無感,而且手機揚聲器是根據人耳設計的,它可以發出的超聲波很弱很弱的,沒有用!所以手機App驅蚊完全沒有效果,還有一些App會產生刺耳的噪音。
看完這些科普,嚇得我馬上把app給卸載了,心想還好沒有下載那個要花錢的!
同時,我試著在某寶上搜索了一下「超聲波驅蚊」,沒想到搜出來更多,隨隨便便一個月銷量就是5000+,看來買的人還真不少。
超聲波驅蚊,聽著都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然而買家秀除了「期待有用」黨之外,基本就剩下了「根本沒用」黨,甚至有人說:「這東西還沒我的巴掌好使。」
還有人在問答裡發問:「智商稅都交了?」除了店家本人還在垂死掙扎辯解之外,已買的人都紛紛嘆氣並回答「交了」。看來大家都已經親測無效了呀!
其實已經有大量的資料還有人反映電子驅蚊的效果不明顯了,但是這幾年下來,驅蚊軟體的下載量以及超聲波驅蚊產品的售賣卻未見減少。
我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家對「電子驅蚊」這一新奇事物抱有好奇心,而那些驅蚊軟體也不佔多少內存空間,加之大家都有「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害處,何妨試試,說不定有效呢」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就這樣變成了謠言傳播的根源。
所以,我要在這裡真誠再次闢謠:超聲波驅蚊、電子驅蚊,都沒用!想要驅蚊,還是使用老法子吧——蚊香、驅蚊水、驅蚊片、蚊香……
驅蚊軟體不可能對所有蚊子都有效!「我們平常聽到蚊子發出的『嗡嗡嗡』聲音,是蚊子翅膀振動產生的聲波。」果殼網上一篇討論驅蚊App是否有用的科普文中這樣寫道:「蚊子翅膀振動頻率在每秒250-1000次的範圍內,其聲波頻率範圍基本也在250Hz-1000Hz。蚊子能聽到其他個體翅膀發出的聲音,但翅膀振動的頻率與蚊子品種有關,各種蚊子的數值有一定的差異。」
所以,即使某一個頻段的聲波確實能驅逐某品種的蚊子,也不可能對所有蚊子有效。
而至於「模仿蝙蝠的聲音讓蚊子聞風而逃」,其實只要通過查詢資料就能知道:蝙蝠發出的聲波頻率至少在10kHz以上,甚至能高於100kHz。因此,「驅蚊器」若想有效,就必須能夠發出包含超聲波頻段的聲波(高於20kHz的稱為超聲波)。而人耳能聽到的頻率範圍為20Hz-20kHz。手機的音響,最初就是按照人耳的20Hz-20kHz聽覺範圍設計的。但其聲音往往在18kHz就開始衰減,在20kHz以上頻段不衰減的幾乎沒有。
同時果殼網的這篇科普文章還表示:如果這些驅蚊軟體要產生效果,就必須要能發出包含超聲波頻段的聲波。但對於人來說,長時間超大劑量的超聲波有可能會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
在這篇帖子的評論區,有網友直接站出來說:200多的驅蚊器確實沒用!同時還列舉了不少網紅可沒效果的「避雷品」……
有網友說,近兩年大熱的滅蚊燈也沒什麼用,那是因為在關燈後,雖然滅蚊燈發出的紫外線光能吸引蚊子,但人身上由於熱量產生的紅外線更吸引蚊子。綜上所述,還是老法子們更行之有效!
你都用什麼方法驅蚊?
掉過智商稅的坑嗎?
歡迎和網友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