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奶黃包做早餐,奶香撲鼻,還有少許的鹹香口味,鬆軟可口非常美味。
擔心外邊買的會有色素,總是吃得不太放心,索性學會它,自己在家做,給孩子吃也特別放心。
做法並不太複雜,我們一起來學會它吧!
用料:
奶黃餡料:鹹蛋黃100g、淡奶油100g、黃油35g、奶粉50g、白糖35g、麵粉15-20g左右(如果想做流沙奶黃包,不要添加麵粉);
麵皮:麵粉450g、酵母粉4g、鹽2g、食用油5g、糖60g、牛奶230g。
步驟:
1、先把鹹蛋黃,噴一些白酒上鍋蒸熟,約20分鐘左右,蒸熟後取出碾碎,越細膩越好,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會特別好;
2、把黃油放到碗中,隔熱融化成液體,放入糖、奶粉、淡奶油,攪拌均勻至糖融化,倒入壓成泥的蛋黃和麵粉,混合均勻成餡料,麵粉的多少是調節奶黃包餡料流動性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微調;
3、放入麵粉的餡料,用手搓成麵團,分成15個均等分,把它們放入冰箱,冷凍1個小時左右凝固定型;
4、把麵團的所有材料,放到面盆裡,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至2倍大,手指按壓不回彈;
5、把醒發好的麵皮拿出來揉搓,隨後分成15個小劑子,用擀麵杖擀成麵皮,把冰箱的餡料取出,用麵皮包嚴實;
6、放置冷水鍋中進行二次醒發,約20分鐘後,開火蒸,上汽後大火蒸8分鐘左右,關火再燜三分鐘,奶黃包就做好啦!
讓美食變得家常,與家人一起分享,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