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時間頭盔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頭盔有沒有國家標準,分為哪些類別,怎樣挑選頭盔?
數據證實: 正確地佩戴安全頭盔 能降低六七成交通事故死亡風險
6月3日,西安交警提醒,無論駕駛摩託車還是電動自行車,人體是直接暴露在外的,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肯定是頭部,一旦受到撞擊,極易形成挫傷,輕則腦震蕩,重則死亡。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死亡事故中,約80%都是由於腦顱損傷所致,據有關研究表明,正確地佩戴安全頭盔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70%,戴好頭盔可以為生命多一重保障。
在道路事故中,電動車或摩託車車主頭部受傷情景大多分三種:跌落擦傷、撞擊傷、輾軋傷,頭盔都能起到保護作用。首先,頭盔可防止尖銳物體劃破、剮蹭皮膚,避免造成皮膚撕裂傷。同時在意外撞擊發生過程中,頭部會因慣性撞到車把手、地面或對方車體上,頭盔外硬內軟,降低了頭部骨折的概率。由於頭盔具備一定硬度,能承受一定的輾軋傷害,增加佩戴者生還的機率。
焦點問題一:如何選到合適的頭盔?
電動車頭盔目前無國標 可選擇輕便的摩託車頭盔
近期,無論是微博、抖音還是朋友圈,關於頭盔的話題和視頻很多,大家都很關注。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交警等專業人士進行權威解讀。
華商報記者從西安交警部門獲悉,市面上頭盔分為全盔、四分之三盔、揭面盔和半盔等,雖然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沒有國家標準,消費者選購時可以選擇輕便一些的摩託車頭盔。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頭盔,都應看清頭盔的生產標準,有3C標識或者是國標編號,就是符合安全規定的安全頭盔。另外,正規的頭盔都有正規的生產廠家和生產地址。
在挑選頭盔及使用時,尤其要注意使用期限,當頭盔超過使用期限時,防護能力就會下降。一般來說,製造日期4-6年後的頭盔不要選。為此一定要確認製造日期,避免被店家欺騙,或買到已超過保存期限的頭盔。此外,使用頭盔2-3年後就要更換,重摔或出過車禍的頭盔不要使用。
6月4日,記者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上查詢,國家對摩託車頭盔是有國家標準(GB811-2010)的,並且有CCC認證。同時,目前國內還有2個電動車頭盔的團體標準:一個是浙江樂清的(T/TXB001-2019),一個是深圳市的(T/SEIA003—2019)。消費者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且符合以上三個標準的產品,都是有質量保障的。
焦點問題二:如何正確佩戴頭盔?應選擇比自己頭圍大2cm左右的頭盔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工作人員說,規範地佩戴頭盔才能更好地保護駕駛人。首先,駕駛人應該選擇比自己頭圍大2cm左右的頭盔,戴上頭盔後可適當左右轉動頭盔,頭部又不會出現疼痛感,就是合適的頭盔,如果頭盔能夠輕易地晃動,就過大了。其次,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後翹,頭盔後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證頭部位置的安全性,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位置的安全性。再次,調整頭盔兩側織帶,使耳朵的位置至於前後兩個只帶中間,戴眼鏡的人群要把眼鏡腿留在帶子外面,確保萬一摔倒後,眼鏡可以摔出去,而不會碎在眼前。最後,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式。
西安交警溫馨提醒大家,即使現在天氣炎熱也一定要系好頭盔的帶子,如果不系好帶子,那頭盔的防護作用基本為零。平時頭盔使用完畢,應放置於陰涼通風處,避免高溫或陽光長時間照射。如果使用過程中發生過碰撞或出現細微裂紋,應及時更換,不要再繼續使用。
焦點問題三: 安全帽能否替代頭盔?
不適用車用頭部防護
6月4日,一頭盔銷售商說,建築工地使用的安全帽,主要用於緩衝高空墜物對頭部衝擊,而騎行摩託車更需要正面、側面和頭頂全方位的防護。運動頭盔主要是運動時佩帶,運動中發生的頭部衝擊與交通事故中對駕乘人員頭部的衝擊也大不相同。
6月4日,華商報記者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上查詢到,目前國內安全頭盔從用途上主要分為三類:一是自行車、滑板、輪滑用運動頭盔;二是摩託車乘員頭盔;三是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另外,安全帽產品容易和安全頭盔混淆,但國標中明確指出,安全帽不適用於運動和車用頭部防護。
焦點問題四:摩託車乘員頭盔沒有3C認證能買嗎?
根據2017年第86號《質檢總局 國家認監委關於發布摩託車乘員頭盔、電熱毯、助力車產品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過渡期安排的公告》,自2017年11月起,已持有有效摩託車乘員頭盔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可以向CCC認證指定認證機構申請為相關產品換發CCC認證證書。自2018年8月1日起,摩託車乘員頭盔產品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而且,自2018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的進口摩託車乘員頭盔,不得繼續進口。
頭盔相關標準
(一)國家標準GB24429-2009《運動頭盔 自行車、滑板、輪滑 運動頭盔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標準歸口:全國文體用品標準化中心
標準規定了自行車、滑板、輪滑運動頭盔的術語和定義、規格、要求、試驗方法、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產品說明書。
運動頭盔:在運動過程中,用來吸收撞擊能量,減少佩戴者頭部意外傷害的撞擊。
(二)國家標準GB 811-2010《摩託車乘員頭盔》
標準歸口單位:公安部
負責起草單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規定了摩託車成員頭盔的基本結構、種類和規格、技術要求、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籤等,適用於摩託車成員(包括駕駛人及乘坐人員)佩戴的頭盔,定義為在事故中降低摩託車乘員頭部傷害的裝具。
摩託車乘員頭盔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管理,應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
A類:摩託車排量在125cc(含)以上,有全盔和半盔。
B類:摩託車排量在125cc以下,半盔。
每頂頭盔應有以下永久性標誌:
產品名稱、生產廠名稱和廠址、商標、產品種類、產品型號、規格、生產日期產品批號或編號、產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標識、合格標誌。
頭盔應附產品中文使用說明書,至少應說明以下幾點內容:
a)應提醒購買者挑選適合自己頭型尺寸的合格的頭盔;
b)使用時必須繫緊系帶;
c)頭盔如果發生過一次較大撞擊事故應停止使用或送工廠鑑定是否可繼續使用;
d)注意保管,不要用有腐蝕性溶劑擦洗頭盔外表,不要撞擊頭盔;
e)使用期限。
(三)國家標準GB2811-2019《頭部防護 安全帽》
本標準7月1日期實施,規定了安全帽的分類與標記、技術要求、檢驗及標識。本標準適用於作業場所頭部防護所用的安全帽。
本標準不適用於消防、應急救援、運動用和車用頭部防護用品。
>>相關連結
各盔種的特點
1.全盔:從安全角度看,全盔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它會將騎乘者的整個臉部到下巴位置完全包裹。但因為產品較重、透氣性差導致舒適性較差。
2.揭面盔:安全性及舒適性介於全盔與半盔之間。
3.半盔:安全性比全盔和揭面盔稍弱,防護的位置僅為眼睛上方的頭頂部及腦後部。但因為重量輕,使用時的舒適性較好。
記者 佘欣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