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最大的焦慮是什麼?是錢包沒有錢?
NO!NO!NO!是手機沒有電。
雖然如今街頭的共享充電寶早已普及,大大方便了你我,但偶爾遇到產品質量不穩定、租借、歸不成功的問題,還是讓人很抓狂。
有人如果告訴你街頭的路燈就能充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近日,武漢市江漢路街頭出現大量能給手機無線充電的路燈,凡是手機自帶無線充電功能,在標有「手機無線充電口」的路燈杆上都可以實現極速快充,據稱每一個路燈都有兩個充電口,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 視頻截圖。
據武漢建設局發展計劃科工作人員介紹,該路上安裝了約60個新型路燈。這些路燈可以實現極速快充,「15分鐘至20分鐘,即可給手機充電70%以上。」
此外,這些路燈還具有監控步行街人流量和一鍵報警等功能,這樣也將有助於管理部門更精準地了解到步行街的相關數據,提升街道安全,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手機沒電了」,不少網友對此表示驚喜。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城市基礎設施會根據人們的需求,進行自我管理與自我改正,更多的場景會逐步落地應用,從而實現最大化的城市效率和建立更美好的城市環境。
類似「武漢路燈」式的新應用還有很多。
今年10月份,重慶中心城區已有近100座公交站臺完成了智能化升級改造,智能公交站臺設置了便民充電設施,讓市民可以邊等公交邊充電。
在站臺長椅兩端後側的欄杆上,各安裝了兩個USB接口,只要你有充電線就可以為手機充電;同時,站臺每個長椅中部還設置了兩個無線充電器,可以實現為手機無線充電。
2018年,北京亦莊涼水河公園完成了一期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其中有不少智慧且環保的「黑科技」,比如公園裡的座椅能給手機充電;路燈可以一鍵呼救報警;垃圾桶能自動開合,還能壓縮垃圾……
智慧城市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最核心的方向就在於「讓城市用起來」。沸騰君(xjb-feiteng)相信,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理念不斷落地生根,科技能夠成為普惠性增長的重要推動力,當眾多城市插上創新變革的羽翼,智能化的紅利就會惠澤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市民。
編輯:陳靜 實習生:潘宇潔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