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王朝都以其鮮明的特點而為後人所銘記。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漢朝和唐朝以其極為鼎盛的國力傲視海內外,宋朝以其富庶的經濟、繁榮的文化和廣泛的海外交流著稱於世。
當我們談到元朝時,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它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王朝。
那麼除此之外,普通中國人對於元朝還有什麼深刻的歷史記憶呢?也許還有"蒙古人的王朝"?我想基本不會再有了吧。
遙想當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南徵北戰、一路狂飆,先後消滅了西夏、金朝、南宋政權,又繼續北上、西進,將俄羅斯大部分領土收入囊中,又浩浩蕩蕩地殺到東歐乃多瑙河流域,甚至還想東渡吞併日本。
然而,靠"血與火的徵伐"建立起來的大元王朝,為什麼卻僅僅歷時97年而亡,且除了成吉思汗劍指四方的壯闊歷史之外,並沒有為後人留下更多深刻的歷史記憶呢?
一、令人窒息的民族歧視政策
蒙古人入主中原後,實行了露骨而森嚴的民族等級政策,將國內各民族的人分為四等:
第一等自然是所有部落的蒙古人,
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中國西北各民族和在中國旅居的中亞、西亞和東歐人),
第三等是漢人,不過這裡指的是原來隸屬於金朝和居住在西南地區的漢族人以及漢化了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是所謂的南人,指原來生活在南宋的各族人民,因元人經常歧視性地稱南宋人為"南蠻子",因此地位也就最卑賤。
在政治上,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最高長官全部由蒙古人擔任;地方官僚系統中,省級長官也基本由蒙古和色目人擔任。
而漢人和南人只能在州郡縣等較小的地方官府中擔任品級最低的官員。另外,元朝甚至廢除了選才授官的科舉制度,徹底堵死了漢族文人士子入仕得志的門路。
在軍事上,元軍由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南宋降軍)組成,主力是蒙古軍,而各軍軍權完全由蒙古將領掌控。漢軍和新附軍平時嚴禁持有任何兵器,就連散落在民間的武器也要被收繳充公。
在法律上,更能體現漢人隨意遭受凌辱的卑賤地位。如果蒙古人將漢人或南人打死,僅罰其出徵並出一份"下葬費";
而若漢人或南人打死蒙古人,除了要賠款以外,更是要被處以極刑;此外,法律還赤裸裸地規定,漢人被蒙古人毆打不許有任何還手行為。
可見,民族不平等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作為佔據中原人口比重最大、曾建立強秦雄漢的漢人。
如今卻要在少數蒙古人之下受盡屈辱,尖銳的民族矛盾已經成為炸藥桶,只等驟然引爆的那一刻。
二、統治集團的腐朽和分裂
在漢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中,當處理皇位的繼承問題時,都會無一例外地選擇嫡長子繼承制,在皇帝無嗣的特殊情況下也會選擇兄終弟及。
總之傳位問題上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這對於政局乃至國家的長期穩定都是至關重要的。
元朝統治者則仍然保留了遊牧時期的傳統,也就是部落聯盟選拔制,最高統治者"可汗"是由各個部落共同推選出來的。
而當成吉思汗的所屬的部落入主中原後,其部落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任何一個部落,具有至高無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使得原本的部落聯盟選拔失去有效性。
然而,頑固的統治階級卻始終排斥學習中原王朝的選拔機制,因此統治層內部為了爭奪可汗之位而同室操戈,宮廷政變非常頻繁。
在元朝近百年的短暫歷史中竟換了三十多位皇帝。而元朝統治層的腐敗程度也同樣令人髮指。
作為一個曾經騎在馬背上遊牧射獵的原始民族,雖然靠武力徵服了其他民族,但是他們血液裡流淌的野蠻。
只知部落而不知有國家的愚昧卻並沒有因此改變。當自己獲得了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俯首稱臣的百姓和至高無上的權力與財富時,他們便露出來了驕奢荒淫的本性。
他們不去探究如何治理國家,反而變得不思進取,貪圖享樂,搜刮百姓,親佞遠賢,恨不得"竭天下財富以自奉"。腐朽、無知和分裂,正在加速侵蝕著這個王朝的統治根基。
三、窮兵黷武,導致國力漸衰
古人在治理國家的漫長過程中,曾總結出了這樣一條寶貴經驗:"居馬上得之,而不可馬上治之。"
意思指一個政權往往通過精兵鐵騎來奪取天下,實現中原易主,但是繼續用奪取天下的方式(武力)來治理天下,就是不可取的了。
它告誡統治者在奪權之後需要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休養生息、富國強兵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實現一個國家長期的繁榮昌盛。
然而遺憾的是,元朝的統治者卻並沒有明白這一點。
縱觀元朝的歷史,從發源、建國、統治到滅亡,幾乎就是一部窮兵黷武的歷史。在元朝97年的短暫壽命中,最多不超過三年就有多次不同規模的對外擴張和對內鎮壓戰爭。
總計沒有戰事的年份則不過22年。但在根本上講,國家之憂不在外敵,而是在"蕭牆之內"。如前文所提,元朝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文化多元化明顯。
而元朝並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況且元朝統治者實施了嚴酷的民族敵對政策,統治者和各層級官僚腐朽墮落。
以魚肉百姓為樂,使得元朝內部的民族和階級矛盾異常尖銳,民眾對官府的信任喪失殆盡,使得反元戰火硝煙四起,成為政權最終顛覆的根源所在。
總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前提,然而元朝統治者無法深諳統治之道,對外野心不減,以徵戰討伐為樂,將整個國家拖入了無止境的戰爭泥淖。
而國家為戰爭所付出的沉重負擔和代價又完全轉嫁給了民間,使人民蒙受著深重的災難。
這些苦難使得人民對元王朝的仇恨與怒火不斷增長,而政府又以強權和威勢鎮壓國內各個民族的平民百姓,使得起於蕭牆的禍亂日益膨脹,成為壓垮元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結語
元朝——一個旋風般雄起於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它憑藉令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蕩平歐亞各國,迫使四夷賓服,萬邦來朝,卻又以旋風般的速度頃刻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在這樣只知徵服、壓迫而不知治理、安撫的國家,生活在這片疆土的人民對於國家沒有任何認同感、歸屬感,使得元帝國在滅亡的道路上快馬加鞭、肆意狂奔,奔向國祚的終結。
文/南宮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