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南,中原腹地,聯繫南北東西,其歷史文化每每得風氣之先。各種新風尚往往先在河南出現,轉而傳播各地。本地瓷器燒造則更是多姿多彩。
宋金時期,青瓷、白瓷、黑瓷、三彩、絞胎異彩紛呈:鈞瓷之月白、天青及隨意點染的紅斑:汝瓷之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扒村窯之紅如朱,白如脂,黑如漆,黃如粟,綠如翠,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金代女真入主中原帶來異域風尚。文化的交流,產生新的品種:孔雀藍釉、鈞釉、紅綠彩「絞釉和瓷質絞胎,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 雕塑和堆帖的裝飾手法一直被推崇和光大;黑畫花裝飾大行其道。中國瓷藝的「調色板」,其謂河南乎?
清涼寺汝窯青瓷
汝窯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北宋末年,為宮廷燒造青瓷。其產品胎質細膩,釉色呈淡淡的天青色,溫潤如玉,素淨典雅,釉如堆脂,釉面開細密的紋片。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因而汝窯瓷器極為珍貴,民間流傳甚少,全世界收藏不足百件。
汝窯天青釉雙系方壺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盤口折肩瓶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三足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龍紋瓶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燻爐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燻爐局部
汝窯天青釉橢圓形水仙盆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溫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花形溫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青瓷
張公巷窯址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南,大致在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燒造青釉瓷,其生產的青釉瓷器既不同於臨汝窯的豆青釉,也有別於寶豐清涼寺汝窯的天青釉。釉色可分為卵青、淡青、灰青、青綠等。器物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質感較強,胎質細膩堅實。其產品獨特,製作講究,質量上乘,應為官窯產品。
。
張公巷窯青釉盤口折肩瓶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窯青釉板沿葵口盤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窯青釉盞託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河南出土鈞窯瓷器
鈞瓷創燒於宋金之間的河南,是繼汝窯青瓷後的河南青瓷陶瓷體系,此次展覽的鈞瓷代表河南鈞窯的制瓷水平,展品來自多個博物館及文管單位。
金元時期生產鈞窯類型瓷器窯址分布圖
鈞釉鋬耳洗 金代
1980年河南省嵩縣城關鎮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鋬耳洗局部
鈞釉蓮花瓣洗 金代
1980年河南省嵩縣城關鎮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會昌九老圖 宋-李公麟
遼寧省博物館藏
鈞釉荷葉形蓋罐 金代
2008年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移交
河南省三門峽博物館藏
鈞釉鬲式爐 金代
1963年河南省禹州市黃莊窖藏出土
河南省博物院藏
鈞釉折沿盆 金代
1959年河南省汝州市黃班莊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匜 金代
2008年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長村鄉文集村遺址出土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鈞釉紅斑碗 元代
1993年河南省登封市商埠街窖藏出土
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藏
鈞釉碗 金代
1925年河南省鄢陵縣城關鎮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矮梅瓶 金代
1972年河南省禹州市扒村老寨溝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印花紫斑盤 元代
1985年10月紅星瓷廠窖藏採集
河南省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藏
鈞釉印花紫斑盤局部
鈞釉紅斑盤 元代
1993年河南省登封市商埠街窖藏出土
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藏
紅斑菱口盤 金代
1976年河南省方城縣拐河菜園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紅斑菱口盤局部
鈞釉盤 金代
1925年河南省鄢陵縣城關鎮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盤 金代
1984年河南省登封市馮灣村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內鄉窯青釉碗 金代
1992年河南省淅川縣丹江水庫沉船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臨汝窯
臨汝窯窯址分布在河南省臨汝縣境內,以嚴和店窯為代表。始燒於北宋中葉,北宋後期至金代盛燒不衰。品種以青釉瓷為主,兼燒鈞窯系青瓷,青瓷釉色青綠,飾以印花,刻花極少,另有光素無紋飾者。臨汝窯深受耀州窯影響,為河南宋代民窯青瓷的代表。
臨汝窯青釉印花纏枝花卉紋碗 北宋
1990年河南省鄭州市服裝廠出土
高古瓷
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