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指責你

2021-02-17 精誠心理

常常會遇到這樣一些媽媽,當他們看到孩子不努力的時候,會對孩子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可是,你還是如此不爭氣。」

他們喜歡用指責的方式,攻擊他們的家人、子女。當子女抱怨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委屈地說:「我做這麼多事情,都是為你好啊!」

有一種人,他們用指責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用指責來表達自己的愛,這就是指責型人格。

結婚紀念日這天,一位妻子在家裡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待著老公回家。

然而,老公卻因為加班遲回來了一個多小時。當老公加班回來,推開門的剎那,就看到妻子怒不可遏大吼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我在家裡把飯都做好了,就等你回來吃,現在菜都涼了,我辛苦了一晚上,你知道麼?怎麼就不知道早點回來,你工作有那麼忙嗎?」

他的老公本來正為自己的遲歸滿懷歉疚。可是,當他剛進門就聽到妻子的抱怨,一下子怒火也起來了,衝著老婆喊道:「我在單位裡辛苦工作、掙錢,還不是為了家裡?!」

兩人吵了起來,連飯都沒有心情吃了。妻子精心準備的一桌好菜,無辜地涼在那裡。

這不是妻子想要的結婚紀念日!

在這些指責的話語背後,她內心想的是:老公,我等了你很久了,我好辛苦,我希望你能夠早點回來。

但從老公的耳朵裡,聽到的卻是:我又犯錯了,我怎麼做她都不滿意,她總是對我挑三揀四,或許她並不在乎我。

於是,誤解產生,一場世界大戰爆發了。

這個妻子對待老公的溝通方式,就是指責型人格的人常用的溝通方式。

指責型人格的人,因為自身的低自尊,自我價值感很低,害怕被別人傷害或指責。當出現問題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會不斷煩擾和指責其他人或是環境。他們只有通過貶低與指責才能感覺得自己的價值。

他們通常會藐視別人,並認為只有自己的情境是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往往想當然的以自己的思維方式與邏輯去判斷他人。

於是他們常常會將對自己的不接納和不滿投射到別人,尤其是對他們來說最安全的對象(尤其是家人)身上,認為如果自己不先指責別人就會被別人所指責。

當他們對他人進行攻擊的時候,自己就會有很強烈的安全感與信心,因為似乎這樣一切都在自己的把控當中。

就像上面那位妻子,指責她的老公為什麼會怎麼晚回家,為什麼忘記這個特殊的日子。她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所以她需要先下手為強,用指責攻擊他人,想讓對方明白,你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我對你很不滿。

指責型人格的形成,和我們在原生家庭中,如何與父母互動有很大關係。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樣一個家庭:一個指責型的媽媽,天天指責爸爸,挑剔爸爸,認為爸爸這做得不對那做得不對。

其實,當媽媽憤怒地指責爸爸的時候,孩子是能夠感受到媽媽的虛弱的,能夠看到媽媽的不滿。這時候孩子便會有一種擔心和恐懼,擔心這個家會散,媽媽會離開自己。

於是,孩子出於天然的本能,要維護這個家庭的平衡,就會用自己的力量去照顧家庭關係,去做父母的關係的審判者。

他就會站在媽媽的角度去審判爸爸,希望爸爸能夠按照媽媽的意願行事。這個時候,孩子就不再是孩子,父母也不再是父母,雙方位置顛倒了。

孩子學會了討好母親,在母親面前完全沒有自我,甚至在外人面前也總是會討好他人。但是,他同時也學會了用指責的方式應對父親。當他長大成人的時候,他成了母親的翻版,成為外人眼裡的好人,家裡的指責者。

指責型人格的人考慮不到別人的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們不知道怎麼跟別人相處,他們只有這樣一種模式來表達自己,所以看上去張口就是在挑剔,如果你不讓他挑剔,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

指責型的人也很難很難學會換位思考。

一旦換位思考了,就意味著他們要打破自己的防禦,進入到別人的邏輯體系去,去感受別人的痛苦。可是,他們自己的痛苦都還沒有被解決,又怎麼可能去考慮到別人的痛苦呢?

和指責型的人相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婚姻對象是一個指責型的人格,那麼婚姻中的爭吵是無法避免的。

我常常會對人說:「如果你決定和一個人結婚,最好先去他(她)的家裡去看看,如果他(她)的父母總是爭吵、指責,那麼你小心點,因為你的對象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指責你。」

面對指責型的人,需要有很強大的心理能量。否則,很容易被對方激怒,或者雙方互相爭吵,或者以討好的方式去應對。

事實上,指責型的人並非要傷害他人,雖然在無形中傷害到了他人,但是透過他的指責,我們會看到在指責背後,他內心的虛弱與自卑。

他們需要愛,需要被接納與支持。當他們自尊得到提升,內在感覺到安全的時候,便會卸下偽裝,不再用指責的方式去攻擊他,不再用指責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大家好!因為公眾號平臺最近更改了推送規則,為了保證我們每次更新的文章可以被大家看到,請大家在看完文章後點擊一下「」和「在看」,或者直接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哦!

相關焦點

  • 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
    凱哥,晚上好,七年的感情讓我無法選擇進退,我婚後的矛盾讓我找到了她可以傾訴,她正好離婚後遇見了我,不謀而合,慢慢感情越來越深,雖然相隔兩三千裡之外,一年我們也見上三兩次,她為了我拒絕所有人對她的提親而遭到父母的責罵,而我又不能和她同處一室,因為家還在,愛她卻傷了她,而她始終幻想著我們在一起的美好生活
  • 「因為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
    「因為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這句話乍一聽非常矛盾:愛,不是應該緊緊抓住、用心經營嗎?為什麼反而要離開你呢?其中反抗型(或焦慮型)依戀和混亂型依戀均會造成標題所說的表現——尤其是反抗型,明明想要你,卻會拼命把你推開(也就是所謂的「傲嬌」)。
  • 我愛你,所以我要離開你
    又或者有這樣的擔心,如果我真實做自己,你是否會依然愛我?與對方的互動時,最重要的要領之一是覺察自己的受害者模式,充分對自己的遭遇負責,要懂得愛自己,接納自己。在Ta面前,我們往往看到的是自己,而對方只是我們的鏡子。要看到真正的彼此,需要我們的修煉。
  • 心理學: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過得很好,這樣我才能安心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你要清晰的明白,那是你的個人行為,因為你能從中獲得你想要的價值感、自豪感、意義感等精神回報,而不是別的什麼原因。在關係中,持續為對方負責和要對方對自己負責都是越界的。當對方沒有如你期望的那樣為你承擔,或者你持續的為對方承擔而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於是乎關係的衝突就產生了。
  • 因為愛你,所以我願意不遠萬裡
    今天忽然接到好友的電話,電話那頭好友和男友你一言我一語的問著我的情況。我猛然想起,好友的男友前幾天不是去外省上班了嗎?現在怎麼兩個人又在一起了,還一起在省內遊。我把好奇說了出來,只聽好友男友毫不猶豫的說,「我五一節連夜飛回來的,當時人家還問我是有什麼急事嗎?這麼貴的機票錢,還回來。我就說因為有想見的人,所以翻山越嶺也要回來,機票錢也算不上什麼,以後再掙就行了。」聽完之後,我表示超讚,字裡行間透露著的甜蜜與幸福,就連我這個外人都感受到了,我想好友內心應該更覺幸福吧!
  • 語不驚人死不休 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而如果要達到精神獨立,通常來說,生活獨立和經濟獨立也都已經實現。——蕭秋水人生有個神秘的規律。在你前面的,都是烏龜,在你後面的,都是兔子。你前面的人,負重前行,你後面的人,輕車簡履。所以,不要盯著你前面的人,要盯住目標前方那遙遠的距離,那才是屬於你的遼闊跑道。
  • 因為我愛你,所以心就特別軟
    今天聽到的故事的開端先講了一個簡短的故事:在知情下鄉的年代來自外地的她與當地的他,經歷了種種艱難阻礙相愛了,很要好很要好的相愛了……然而政策突變,知情返鄉,她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則留在了當地的縣城後來又被調往市裡,然後就娶妻生子,過著平平淡淡的一生。而她,則一生未嫁,單身到老。在滾滾紅塵中陪伴她的只有沉默的嘆息!就這樣一晃十年,幾十年的過去了。
  • 巨蟹:因為太愛你了,所以要傷害你
    因為太在意感情本身,所以在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巨蟹並不會因為生活,利益,關係等等其他的羈絆去忍受感情所出現的問題。 在巨蟹看來,沒有了感情,這些羈絆也不復存在,所以他並不會對現實低頭,會一直追求感情的真實性。
  • 只因為你不愛我,所以我做什麼都是錯
    只因為你不愛我,所以我做什麼都是錯1:我喜好現在的自己,漸漸忘掉了過去的我們。離開後,別說祝我幸福,你已經沒有資格;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冷了,給自己加件外套;餓了,給自己買個麵包3:如果你怕冷又總穿得單薄,我願意每次都把外套給你然後抱緊你,如果你明明需要早起卻總是熬夜,我願意等你睡著後再說晚安,如果你不喜歡我,我也願意放你走,怎麼說呢,愛是成全不是擁有。4:過去的故事總歸成為回憶,會痛,會哭,會想起,到最後總會落幕。
  • 幼稚的愛,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幼兒的愛遵循著「我愛因為我被愛」的原則,成人的愛則遵循著「我被愛因為我愛」的原則:幼稚的愛說:「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說:「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愛你,所以我要配得上你
    黛西美麗動人,也深愛著蓋茨比,但是蓋茨比明白,自己是一個窮小子,需要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愛,於是他為她去打仗、去求功名、去混黑社會販私酒(當時美國禁酒)、去發大財、去蓋城堡、去徵服紐約的上流社會。「我的夢中情人習慣了奢華,我就給她一百倍的奢華,我要配得上她」,這是蓋茨比的愛情觀。
  •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願意
    我努力回想起他全身是光的樣子,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後來發現那是第一次見到他時,我眼裡的光」一-網易雲音樂熱評《是夢吧》 我喜歡吃草莓,草莓汁不行草莓蛋糕不.行,不是草莓不行,我喜歡你,長得像你不行 性格像你不行
  • 網易評論:「我因為愛你,所以常常想跟你道歉。」
    前天晚上30多歲的班主任以非常輕鬆的語氣講述了他的初戀,他說「我們從電量100%打到5%,打個整整9個小時電話,手機快要關機的時候,她給我唱了首《後來》,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繫,上了大學我去她的大學找了她好幾次,她都故意避開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什麼原因,」說完他翻開書,我看見了他眼裡的淚。
  • 因為我是女人,所以我是對的
    三篇的主題分別為「病症」、「病因」、「藥方」,另外兩篇為《缺乏安全感,人渣父親+負能量母親+自作孽》《只有告別乞丐心態,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稍後陸續推出。她們在「作死」的時候,秉承一個永恆的邏輯:因為我是女人,所以我是對的。很多人積極發展備胎,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擔心被主胎甩掉。
  • 因為我愛你,所以你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唯願在心中想你一輩子
    或許,曾經相愛過一陣子之後,因為緣分淺薄不得已分開,但是,若心中真的在意,在哪裡,我都一樣不會放下關於你的點點滴滴。,聞聞花香,聽聽鳥語,想想我最愛的你。做不到舉案齊眉,不能與你紅袖添香,我便在心間為你傾盡所有的痴迷。在那些風清日白的日子裡,總會不由自主地輕輕翻閱前塵往事,因為那些已經遠去的前塵往事中,有一個值得懷念的你。你可知,早在遇見的那一刻起,我便把心交付給了你,所以,自此之後,無論你走到哪裡,我的心便緊隨你而去。
  • 微小說:「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做什麼說什麼都是對的~」
    不要用我的臉說這麼可愛的話!」老公捏住我的臉:「要不要做一次試試能不能換回來?」「老公,有一個問題。」「?」「我沒做過 攻。不會啊。」接下來的25分鐘18秒,我的老公李懷用我的臉指導著我怎麼讓他 爽。我癱在他肚子上:「換回來了麼?老公,做攻好累哦。」他 扶 著腰:「應該是沒有。」我花容失色:「你昨天還幹了什麼?我不想再在上面了!」「讓我再想想,等等。」他扶著腰鎖著眉頭。
  • 寫給「偶像」鄧倫:因為你是我的光,所以有些話我必須要說
    鄧倫:見信安好,我們認識四年啦,四年來看著你一步步從少年到成熟的演技派很欣慰。說實話,以往不曉得偶像是那種力量,自從接觸你的作品,你為人處世的態度,你在演藝圈的成長,我終於明白內心的防線,敬仰一個人會因某些人的潑髒水,惡意諷刺不高興。
  • 我見過你愛我的樣子,所以你又何必去問,我為什麼要離開
    在他們的三年裡,也不是沒有吵過架,也不是沒有冷戰,只是都沒有發展到分手的地步,接到電話的那一刻,這樣的結果竟一時間讓我不知所措,簡單的安慰了幾句,然後又回過神來問道,這次你是認真的嗎?她說是的。我見過他愛我時候的樣子,所以是可以輕易地分辨出他所有的敷衍,原本以為很多事情,忍讓一下也就過去了,後來才發現不是那樣的,你所有的忍讓,並不會讓那個人有所改變,反倒是讓他覺得你似乎非他不可。
  • 因為愛你,所以想要遇見你---《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
    我讀書不多,基本上看到《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這種片名已經覺得超長了。而比長片名更吸引人的,是劇情明明已經直白到寫在片名中,你卻依然猜不透結局。影片改編自七月隆文的同名小說,而原作者似乎熱衷於給自己的作品取長名,他的另一部小說《我被綁架到貴族女校當「庶民樣本」》比本片片名還要長出3個字。
  •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所有這些經歷凝聚並互相補充成為一種體驗:我被人愛是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被人愛是因為我孤立無援。我被人愛是因為我長得可愛並能贏得別人的喜愛,簡而言之就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有被人愛的資本。 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我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贏得母親的愛,因為母親是無條件的,我只需要是母親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