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不容二虎,在相對封閉的南亞次大陸上,印度將巴基斯坦視為「天然」的競爭者,必欲除之而後快,雙方已經爆發過4次大規模的戰爭。最近印度再度在克什米爾地區挑起激烈衝突,向巴基斯坦突然發動猛烈炮擊,兩國關係驟然緊張。
據《印度斯坦時報》4月12日的報導,印度安全部門對媒體透露,印軍在不久前炮擊巴控克什米爾的杜德尼爾地區時,至少炸死了15名巴基斯坦正規軍士兵以及8名反印武裝分子。一名匿名的印度安全人員宣稱,此舉是向巴基斯坦「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任何冒犯印度的行為,都會遭到新德裡的嚴厲「懲罰」。同日,據巴基斯坦《國際新聞》網的報導,印軍11日晚上再次違反停火協議,炮擊巴控克什米爾,導致2名平民受傷。
巴鐵三軍公共關係處(ISPR)總幹事巴巴爾·伊夫蒂哈爾少將表示,印度軍隊向巴基斯坦境內的奇裡科特和沙加爾地區「亂射迫擊炮」,並且故意將這些地區的平民作為目標,導致1名35歲和1名57歲的巴方民眾受傷,其中居住在沙加爾地區南加爾村的57歲傷者「傷勢嚴重」。伊夫蒂哈爾少將指出,就在同一天,印度還「動用重炮」,對巴基斯坦邊境的貝桑瓦利村和切哈裡村進行了「狂轟濫炸」,導致4位平民受傷,其中2人是女孩。
因此,在4月11日當天,一共有至少6名巴基斯坦平民險些喪命在印度的炮擊之下。作為報復,ISPR總幹事伊夫蒂哈爾少將表示,印度發動炮擊之後,巴軍也動用「重型迫擊炮」以及各種口徑的武器,對實控線附近的印軍部隊發起了猛烈炮擊,並掀翻了至少一座印軍設置在邊境地區的哨所。對於濫殺巴鐵平民的行為,印度媒體隻字不提,相反卻高調宣稱,打死了15名巴鐵士兵和8名武裝分子。
由於印度長期將反印武裝人員同巴鐵軍方聯繫起來,因此印度認為在一夜之間打死20多名巴基斯坦軍人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戰績,將其上升到「敢犯強印者,雖遠必誅」的高度。然而巴基斯坦並未違反「停火協議」,反倒是印度近段時間頻繁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製造摩擦和衝突。4月4日,盤踞在克什米爾邦的印度安全部隊,突襲了該地區的一支反印武裝,以3人傷亡的代價,打死9名武裝分子。
5日,印度安全部隊在克什米爾邦的庫爾加姆地區,與一支反印武裝交火,打死4名武裝分子;6日,印度邊防部隊和反印武裝部隊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激烈交戰,5名武裝人員陣亡,而印度也付出了1人戰死、4人重傷的代價,由於山地崎嶇,加上大雪封山,導致4名受傷的印度士兵最終也沒能熬到醫院,在路上就一命嗚呼了。印度方面宣稱,這些武裝分子受到了巴鐵的支持,甚至是巴鐵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印度情報機構研究巴基斯坦的分析專家表示,目前至少有70名武裝分子,正在「等待機會」從巴基斯坦境內潛入印度,而且這些反印武裝分子「得到了巴基斯坦軍隊的掩護」。印度情報機構更是言之鑿鑿地宣稱,目前隱藏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武裝分子,已經達到了242人,而「根據以往的經驗」,當這個數字超過300人時,印度境內的暴力事件就會「激增」,這些得到巴鐵支持的武裝分子,會暗殺主張對巴鐵強硬的印度軍政領導人。
從印度情報人員簡單的算術中可以看出,242加上70剛好就突破了300人大關,換言之,印度在巴基斯坦邊境大打出手不僅「迫不得已」,而且還「非常急迫」,不打不行。這就是印度給巴基斯坦扣上的帽子,並從各個方面,為在克什米爾進行挑釁尋找藉口和理由。為了「自衛」,4月9日,印度甚至釋放偵查無人機進入巴鐵境內,深入巴領空600 米,並沿著實際控制線進行窺探,以查看巴鐵布防情況,為猛烈炮擊指示方向。
目前印度國內疫情非常嚴峻,大規模爆發隨時有可能發生,搞不好正如莫迪總理所說,會「倒退21年」;加上早在去年非法吞併克什米爾邦之後,印度防長辛格、陸軍參謀長丕平·拉瓦特、空軍司令巴達裡亞都曾公開暗示要吞併整個克什米爾,再次肢解巴基斯坦。因此,不排除印度會「火中取慄」,突然對巴基斯坦發起進攻,甚至打著「反恐」的旗號不宣而戰,就連印度情報官員都承認,目前印巴兩國關係驟然惡化,已經到了「非常緊張」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