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匯通網
匯通網訊——本周二美原油延續前四個交易日疲軟的走勢,進一步刷新兩個月低點至38.18美元。自4月跌至負值以來,美原油一直都處於上行的軌道,自8月4日以來一直維持在40美元上方。但是這長達數月盤整的走勢最終在上周五劃上了句點。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油市不會重蹈4月的覆轍,但短時間需警惕美原油或進一步跌至65.65/6.5的38.2%分位於36.23美元。以下三個因素是造成油價短時間下跌的關鍵。 本周二(9月8日)美原油延續前四個交易日疲軟的走勢,進一步刷新兩個月低點至38.18美元。
自4月跌至負值以來,美原油一直都處於上行的軌道,自8月4日以來一直維持在40美元上方。但是這長達數月盤整的走勢最終在上周五(9月4日)劃上了句點。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油市不會重蹈4月的覆轍,但是年初至今,石油價格仍下跌了30%以上。隨著短時間油價走勢偏空,且下方缺少強勁的支撐,需警惕美原油或進一步跌至65.65/6.5的38.2%分位於36.23美元。
以下三個因素是造成油價短時間下跌的關鍵。
全球最大消費國的夏季高峰需求即將結束
隨著夏季接近尾聲,美國石油消費旺盛的季節即將結束。
勞動節假期標誌著美國今年高峰需求的結束。隨著世界仍在經歷石油供過於求,以及美國勞動力市場依舊疲軟,這對全球的原油需求造成了打擊,
夏季駕駛季節同樣也將在歐洲結束,這將進一步壓低需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報告經濟收縮,其他市場幾乎不可能彌補北半球需求的減少。
亞洲原油需求大國減少進口
儘管由於價格低廉,亞洲需求大國一直在購買比平常更多的石油,但隨著庫存的增加,需求開始下降。
儘管8月份都指向需求增加,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亞洲主要的原油需求國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減少購買量。
值得一提的是亞洲需求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於4月油價暴跌之後的投機性買需,因為石油交易商押注石油價格回升,因此提前囤積石油以便未來進行高價出售。
但是隨著庫存逼近極限以及油價已經明顯反彈且始終維持在同一價位附近,這令市場的買需大幅下滑。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需求回歸正常水平,可能會導致原油買需下降200萬桶/日。
此外,亞洲原油需求最大的四個國家中,除了中國外,印度、日本和韓國仍受到疫情的影響,因此也對原油需求造成了損害。
尤其是印度此前單日新增一度破9萬例,為全球記錄峰值。市場預估印度可能會在6周內累計感染人數超過當前第一位的美國,這也對原油需求造成損害。
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正在降低價格
沙特已經降低了其亞洲客戶的官方售價,表明其他生產商的競爭壓力。該折扣是沙特過去五個月提供的最大折扣。
據報導,沙特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SaudiAramco)對運往亞洲原油價格的下調幅度超出預期。沙特將其價格降低了1.40美元/桶,低於該地區基準價格的0.50美元/桶。此次降價是在沙特於6月至8月提高亞洲價格之後首次降價,而當時沙特上調價格的理由是封鎖措施的逐步解除將逐步推動需求回升。但是沙特的行為顯然說明他調整了這一預期。
沙特阿美公司還向美國提供折扣。提供折扣的原因是仍持有大量庫存的煉油廠需求走軟,此前數據還顯示美國的煉廠已經逐步的進入了維護期,預計需求還可能進一步下滑。
沙特的決定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鄰國對其原油定價的方式。6月之前在沙特調整出口價格後、阿聯和科威特也隨後跟進。
同時在5月OPEC+減產協議生效後,沙特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日,阿聯和科威特也隨後加入了這一陣營。
但是總體而言,沙特調低油價說明當前原油需求疲軟,因此這也打擊了市場的需求預期。
北京時間18:08,美原油現報38.30美元,跌幅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