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成才成長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渠道。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農家書屋是基層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全面加強農家書屋的建設和管理,努力將書屋打造成孩子們課外學習的好去處、村民們掌握技術的好學堂,真正成為農民群眾學文化、長技能、強本領的「黃金屋」。
農家書屋添新書 「精神食糧」暖群眾
「這次又有新書看了,這周末我要通知村民都來農家書屋,一起閱讀學習。」亳州譙城區古井鎮後老家村農家書屋管理員孔莉開心地說道。
志願者在整理配送的圖書
11月10日,由譙城區文化體育旅遊局組織的譙城區2020年農家書屋配送書籍下鄉活動,首站來到古井鎮後老家村,此次將為每個書屋配送圖書71本,涉及少兒、農技推廣、養生保健、法律時政等方面,古井鎮現有農家書屋13個,共配送圖書923本。
村民們在仔細地閱讀,品味書香
古井鎮農家書屋創立以來,真正以農家書屋對接農民群眾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惠民時效,把農家書屋打造成農民文化生活綜合體、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陣地,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書香陣陣飄農家 「文化惠民」落實處
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鼓勵、引導廣大群眾走進農家書屋,發揮農家書屋的積極作用,近日,亳州利辛縣城北鎮文化站組織13個村(社區)開展農家書屋讀書活動。
村民們在仔細地閱讀,品味書香
活動中,每到一個村,農家書屋的書桌上都擺滿了各類書籍,廣大群眾在農家書屋管理員的引領下,自行挑選書籍閱讀,管理員積極引導群眾,「農閒時間可以多來農家書屋讀書,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文化站將讀書活動的開展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利用好農家書屋獨有的優勢,向廣大村民倡導家庭美德,破除陳規陋習,弘揚先進文化,淨化社會風氣,宣傳時代新風尚,督促大家遵守村規民俗,構建鄉村文明。
孩子們也參與其中
活動的開展,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大家紛紛表示,以後將多來農家書屋多讀書、讀好書、用好書,下一步,城北鎮文化站將藉助農家書屋平臺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極大豐富和提升群眾的文化生活,助推精神文明創建,讓「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濃鬱書香鄉間飄 「全民閱讀」成風尚
10月13日下午,一群孩子放學後,直奔譙城區城父鎮眾姓村農家書屋。在該鎮,農家書屋已經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孩子們在開心地閱讀
「我是在2016年負責農家書屋的日常管理工作,過去書屋桌上一層土,書籍橫七豎八,基本上很少有人來看書,管理也不規範。」蔣樓村書屋管理員常大傑說,現在經過鎮裡多方面的努力,村裡很多孩子放學後到這裡看書、寫作業,農家書屋是實實在在地為農村孩子帶來了福音。
孩子們在開心地閱讀
「鄉村振興需要技術、需要知識,很多人都來借閱一些農技知識的書籍。」常大傑進一步介紹,除了滿足兒童前來讀書,農家書屋還有很多法律、農技、建築等方面的圖書,同時農家書屋旁安裝了健身器材、桌球案等,方便農民健身娛樂。
「我們會不斷梳理農家書屋建設、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城父鎮文化站長蔣成超介紹,通過村裡的微信群和大喇叭,組織村民來書屋閱讀。利用黨員活動日、節假日等,廣泛開展讀書競賽活動、演講活動、親子閱讀活動,並且認真購置實用性強、老百姓樂於看的書籍,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考核管理,逐步形成有書讀、有人管、活動多的生動局面。
據悉,城父鎮13個行政村均建立了農家書屋,累計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共有座位300個,配送圖書2萬餘冊、報刊200冊、電腦20臺,全年累計接納2萬餘人次前來閱讀,財政每年投入5萬餘元,保障書屋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