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球鞋評測:adidas Dame 6

2021-02-08 Voila大衛的生活雜事




近來被大家催促的Dame 6終於在我心中有個結論,測試也算是告一個段落了。算是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Dame系列始終是大家矚目的焦點,猶如Kyrie系列一樣。今年算是有比較大的改變,終於捨棄了用了非常多代的Bounce,換成了跟Harden系列一樣的Lightstrike,應該也算是升級了。



而我手上的是大多數中國地區販售的GCA版本,也可以說是鞋楦加寬的版本。那究竟算是有小小升級,甚至是被大家期待可能可以越級挑戰大哥Harden Vol.4的Dame 6,場上表現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超強的抓地力


超強的抓地力是我對Dame 6最喜歡的一點。在我購入Dame 6但尚未實戰之前,球友的包裡始終都放著這雙鞋做備用,只要當下場地狀況不佳,或是換穿的新鞋抓地力不夠,立馬就換成Dame 6應戰,而且已經好幾次。


而當我實戰之後發現,他的抓地力確實是強!水晶底的人字紋,在場上與地板摩擦發出的嘰嘰聲非常響亮,橫向側向抓地力都非常良好。我個人目前在室內木板上沒有打滑過。外底紋路也有略微向上,在鞋子內側延伸更多,對於喜愛變向打法的人是個加分項。


▼外底有略微延伸向上

▼鞋子內側外底有更多的延伸


雖然是比較適合室內的水晶底而且抓地力很強,但並不會沾會太過嚴重,而且就算沾灰還是有很好的抓地力。目前看來在室內的耐磨度也還不錯,8小時實戰下來也沒發現明顯的磨損。但如果是室外場地,我個人還是會傾向選擇橡膠底。


▼目前看來磨損不嚴重



升級的緩震Lightstrike


當Dame 6剛釋出消息要使用Lightstrike中底的時候我個人也是挺震驚的。畢竟之前只有N3XT L3V3L以及Harden Vol.4兩雙高端籃球鞋使用過Lightstrike,一下子下放到中階明星款上面,對於adidas在定位Lightstrike上面也很讓人迷惑。


但無論如何反正是用上了Lightstrike,我認為相較於Dame 5這個腳感是毫無疑問升級的,由前到後非常順暢的全掌緩震,後掌有較好的緩震能力,前掌則順暢的保持了一定的啟動速度與貼地感。中底方面比起上代來說有不錯的升級感。

但是如果是單純比較Lightstrike,我倒是認為比Harden Vol.4的感覺硬了一些,也比定位可能更全方位的N3XT L3V3L更硬彈了一點。但是總體感受還是不錯的。



對窄腳來說包覆性不夠

側向支撐能力偏弱


看到Dame 6的鞋帶設計讓我想起我最愛的球鞋Crazy Explosive,也是只有少少的鞋帶孔,跟Dame 6一樣都只有4格,不過包覆感是差的多了。前面也提過我購買的是GCA版本,也就是調整成適合亞洲腳型。但是在Harden Vol.4身上我已經覺得有點矯枉過正,做的過寬,而這次Dame 6也可能有類似的問題。


▼不知道哪裡來得自信只用四格鞋帶孔

▼楦頭做的較寬


首次穿上Dame 6還會覺得似乎包覆感還不錯,腳跟周圍的小枕頭會有包覆性很紮實的錯覺。但是綁緊鞋帶後,實戰中可以發覺鞋帶松垮的比較快一些。而且由於前掌幾乎完全沒有被鞋帶給覆蓋,即便拉緊鞋帶也很難讓前掌的部分收緊。



如果你是寬腳,我相信感受不會太差,甚至一般中等腳型可能也不見得會覺得太過鬆散。但是對於像我一樣腳型較窄的族群來說,肯定會覺得在快速奔跑以及較激烈的實戰中,會覺得鞋子有漸漸鬆脫的現象。


▼鞋帶會在實戰中漸漸鬆脫


而我也覺得或許因為版型設計較寬,我的腳也比較窄的關係,導致鞋子在側向兩邊的支撐比較差。在我持球橫向移動經常可以感覺到鞋子撐不住較大動作的力量,即便中底是有略微向上圈住雙腳,還是會感覺雙腳在鞋子裡面的移動,不足以牢牢穩定雙腳。



但是還好祖傳不跟腳的問題並沒有發生,足底抗扭能力也不差,後跟TPU也是非常強壯,大拇指處有加強的一塊補丁。小地方還是有注意到,但很可惜我覺得最重要的整體鞋面支撐力是不足夠的。



鞋舌背面會染色到襪子與鞋帶上


很可能是我這雙配色的問題,紅色的鞋舌在悶熱的初夏沒想到會染紅我的白襪!目前我已經有兩雙襪子中招了,而且鞋帶上面也沾了一點顏色,只能祈禱這不會影響我的閒魚價格!

▼鞋舌會染色到襪子與鞋帶上

8.5顆星

鞋型:偏寬
尺碼:內長偏長。不同版本,不同材質,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本次分享以我手中配色的網布材質GCA版本為主。我個人平時一般穿Nike / Adidas是43碼,這雙是選擇42.5碼。建議購買之前先試穿或是找可以退換貨店家。

雖然說我對這雙Dame 6不太滿意包覆性與支撐性,但是不得不說在Lightstrike緩震與強大抓地力的脅迫之下我還是給了他8.5分。而且比起Dame 5我也是更願意穿Dame 6在場上實戰。

在今年Nike對於EP款,也就是針對亞洲腳型改良這方面我覺得有很大的進步,目前都改成比較趨近於正常腳型,而非以往像是Kyrie 2,Kobe AD Mid那種過寬導致頂腳趾問題的超寬腳型。

然而adidas卻在走Nike的老路,很明顯在Harden Vol.4與Dame 6身上就能感受到以往很少出現包覆偏寬的問題,卻在兩雙明星鞋身上都出現了。Harden Vol.4還能靠鞋帶解救,但Dame 6在我實穿過後感覺很難彌補,稍微有點可惜。或許我穿非GCA版本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測試的時候我還是選擇了多數人能買到的GCA版本。

我相信如果你的腳型偏寬會有跟我不一樣的感受,但我相信你會喜歡他的緩震與超強的抓地力。馬上又是618促銷時間,喜歡Damian Lillard的球友可要抓緊機會撿個便宜啦!


貓咪吃披薩T-Shirt正式在不負責小賣部開賣啦!可以直接手機掃描或是辨識二維碼購買




相關焦點

  • 不負責球鞋評測:Nike LeBron XVII Low
    ▼外底紋路很漂亮,抓地力也不錯但是他可能也是我近期測試過最不耐磨的款式。第一場球就有肉眼可見的磨損,奇怪的是磨損比較嚴重的並不是我的啟動腳左腳。而且這雙鞋也很會沾灰塵,難不成大牌明星的鞋就一定要設計成不耐磨嗎?所以LeBron 17 Low的抓地力雖然不錯,但是在耐磨度跟耐髒度來說,都是我近期寫的球鞋裡面算是比較差的。
  • 不負責球鞋評測:UA Curry 6
    Curry 6的外底是由半邊的圓弧形以及半邊的小方格所組成,而我手上的這雙勇士隊配色是橡膠底,據我所知有幾個配色應該是水晶底。近期的我是比較偏好在室內場地使用水晶底的款式,但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我偏好白色球鞋,所以我還是選了勇士隊配色橡膠底。不過實戰後發現倒是不需要太擔心,他的抓地力還是很不錯的,在我心目中雖然不是頂級但在多數場地也算是夠用。
  • adidas Dame 4 實戰測評
    個人基本信息身高:185cm體重:70kg鞋碼:43(*US 9.5)打法:運球突破為主,背身單打身高較矮的防守者和接球投籃為輔場地:塑膠外場,水泥外場球鞋基本信息名稱:adidas Dame作為adidas的中端緩震科技,Bounce自然不像Boost那樣一穿上就有明顯的軟度和彈性,比起「極致緩震」,這種科技相對更為柔和。Dame 4的中底就如其鞋型一樣,從前掌到後掌逐漸加厚,前掌貼合場地,後掌注重落地時的減震效果,對於速度型的後衛來說,這種中底配置同時提供了不錯的減震性能和充足的場地感。抓地
  • 嘻哈歌手新Freestyle是LIGHTSTRIKE,新成員是adidas Dame 6
    就好比籃球員需要籃球;嘻哈歌手不能沒有麥克風,而 Damian Lillard 則與 adidas Dame 6 緊密相連,透過新載入球鞋科技和個人信念配色共同支持下,讓 Damian Lillard 更果斷出手並在蜂鳴器響起瞬間破網而入,You know what time it is!
  • 免費獲得一雙 adidas Dame 6
    在adidas籃球代言球星陣容中,如果筆者給大家關於一些「Logo Shot」、「說唱歌手」、「大心臟」等這樣的關鍵詞,相信各位的腦海裡已經瞬間有了這位球員的身影。作為如今開拓者的當家球星達米安·利拉德,他在球場上的全能表現早已成為了許多球迷心中不爭的事實。利拉德於比賽關鍵時刻強大且冷靜的表現,利用紮實的球風讓對手感到絕望的致命一擊,也是一眾粉絲模仿的範本。
  • 不負責球鞋評測:Adidas Crazylight Boost 2018
    抓地力很棒CLB18外底設計非常類似於CLB16,但是不確定今年有沒有做馬牌外底,我手上的全白配色是沒有馬牌外底的,但是絕大多數時候抓地力表現都非常好,算是沒有給全掌Boost籃球鞋丟臉。在我嘗試過的三種室內場地都沒有發生過打滑的問題,即便有灰塵的情況下都還能發揮的比多數其他球鞋要來的好。耐磨度方面,目前實戰約8-10小時,但是沒有明顯磨損,橡膠外底似乎還算是經得起摧殘,不過水泥地我就說不準了。但是相較於其他橡皮擦外底的全掌Boost籃球鞋來說,CLB18算是表現相當好。▼斯斯文文的外表,卻有著強悍的外底性能
  • 顧此失彼的翻車:利拉德 Dame 6
    「哦...那咋不多找幾個比對比對?你這樣吊死在一棵樹上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我知道父母是在開玩笑,但他們在小時候就剝奪了我對女性的好奇心,現在又想讓我重拾那份衝勁,你說矛不矛盾?這就是我眼中的「顧此失彼」,也是過去幾年,我眼中adidas籃球產品。過去adidas的籃球鞋:務實,精工於性能,但外在毫無風流氣息。專注於內在的adidas籃球鞋,換來了不錯的口碑,但銷量上一直不敵耐克系同類產品。
  • 不負責球鞋評測:Adidas D Rose Dominate IV 被遺忘的傢伙
    連我穿去球場,球友們紛紛詢問這到底是什麼品牌的鞋,哪個球員穿過,我為何選這雙鞋來作評測,我真的只能說,因為這雙鞋配色跟我家閨女很像,出於愛屋及烏的理由,所以就買來穿穿看羅!▼懶人影片請點下面連結!▼身為D.Rose的中價版本球鞋,表現如何呢?
  • 不負責球鞋評測:Converse All Star Pro BB
    許多讀者也天天提醒我這雙美鞋可你來做一下評測啊!當然也不是我不想,而是限量是殘酷的,當時首發的黑白兩色都被秒殺一空,叫我怎麼辦哪!▼我手上這雙Noctural配色是夜光聖誕版本喔!耐磨度方面我目前無法得知,雖然我感覺不會太好,但後面會說明為何我無法很清楚的說明他到底耐不耐磨。
  • DRIBBLELIFE球鞋測評——DAME 4
    但他更吸引追波萊福的其實是他的個人說唱專輯除此之外我們還得知的另一個消息就是這將有可能是adidas為利拉德出的最後一款正代籤名鞋下面我們就來仔細欣賞一下這位全能藝術家的第四代籤名球鞋35.12 利拉德在大學期間為證明給教練自己的能力而單場砍下的數據25.6.4
  • adidas Dame 5設計圖初步剖析
    Dame 4繼承了Dame系列一貫「好打不貴」的傳統,既是目前中端實戰鞋市場的中流砥柱,也是整個球鞋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款式之一。經過無數雙球鞋的反覆證明,人字紋是籃球鞋中最基本但也是最有效的抓地紋路之一。同時,Dame系列的耐磨水平一向不高,如此粗線條的紋路可能預示著Dame 5在耐磨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這個底盤(尤其是前掌部分)很寬,是穩定性的保證之一。
  • 不負責球鞋評測:Jordan UltraFly III
    UltraFly 3這雙鞋我已經是一拖再拖,過年前就已經入手,這段期間偶爾穿一次,但都被其他鞋款給搶先撰寫評測。▼後跟有內置TPU保護抓地力不佳UltraFly 3的外底是橡膠人字紋外底,手上這款配色是有XDR的。但,這應該已經是近期第三雙抓地力有問題的球鞋了。明明應該是最不該出問題的部分,卻還是出問題了。
  • 不負責球鞋評測:UA Curry 7
    直到6月初期的大折扣我才以700多人民幣的相對低價,當然我也知道很多人其實用更好的價錢買下這雙Curry 7。說真的好像從Curry 4開始我就沒有鍾意過Curry系列球鞋了,一直是非常失望,過高的價格也一直讓我對這雙鞋入手的欲望奇低無比。無論如何,讓我們來看看這雙鞋在場上的表現如何吧!
  • 不負責球鞋評測:Jordan 32
    ▼法國皮朋Batum也換上了老闆牌的球鞋(圖片取自網路)在有灰塵的場地上表現也還不錯,雖然不是超強等級但是至少不打滑了。至於耐磨度,我覺得就不要輕易嘗試如水泥地這種很費鞋的場地了,我個人是實戰3場之後(約6小時)開始出現輕微磨損,好在Jordan 32的外底刻痕並不算淺,如果在室內或是塑膠地我覺得還是可以打好一段時間的。
  • 不負責球鞋評測:Under Armour UA HOVR Havoc 影音圖文版
    跟SC3 Zero II 一樣,這雙鞋我也是拖了好久才要寫評測。沒辦法,之前的Why Not Zer0.2太吸引人了。開個玩笑,不知道是不是我體重不夠(呵呵),還是跳得不夠高,還是腳力不夠強,HOVR的回彈感受讓我覺得略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反饋感受有限。但Curry 6上面是不是這樣我尚且不得而知了。
  • Adidas Dame 6紫玫瑰配色曝光
    Steve Wiebe x adidas Dame 6,Steve Wiebe是加拿大的紋身師,他曾給包括利拉德在內的許多NBA球員紋身,之前也與Jordan Brand合作推出Air Jordan 10,Jordan SuperFly 2017和Jordan Generation三雙鞋款,這次在Dame 6上使用白紫色調,並以玫瑰圖案為表現主題
  • 鬍子新生 ——adidas Harden Vol.2實戰評測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詹姆斯·哈登的最新款籃球鞋Harden Vol.2的球鞋評測,這是哈登的第二款籤名鞋,與上一代相同,Harden
  • 「Laced Up」adidas Ball 365全系列對比評測
    在今天「Laced Up」的欄目中,我們第一次用一篇評測去介紹三雙鞋的實戰性能,如果你有意購買Ball 365系列在這個夏天火拼球場,但又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版本的話,那麼今天的評測請你一定要讀下去。 回到球鞋本身,在鞋後跟兩側,都有突出橡膠粒,這兩片本來應該是為365和365 X的鞋面綁帶配備,但是在這款Low上,使用鞋面綁帶是犧牲靈活性和透氣度的得不償失,而本身Low也不配有鞋面綁帶,但是保留了兩側的綁帶顆粒。
  • 不負責球鞋評測:Adidas N3XT L3V3L
    Adidas的Lightstrike中底我不確定有沒有在其他鞋款上使用過,但我個人是在N3XT L3V3L上第一次體驗到了。Lightstrike我覺得承襲了Boost該有的優點,腳感很優異,軟彈適中,很讓人喜歡,打滿2小時腳也不累,很久沒有這種大大滿足的感覺了!硬要比,應該是比Crazy Explosive PK 2017略為彈了一點,但是我喜歡的反饋感。
  • 不負責球鞋評測:asics Gelhoop V12
    同樣是橡膠外底,這個外底的形狀我實在形容不出來,圈圈加斜線吧!基本上在乾淨的室內場地,他的抓地力沒話說,非常好,左右前後都相當棒相當順暢。而且如同之前所提過的,雖然是全白外底,但他的沾灰並不是很嚴重,簡單擦拭一下就會恢復乾淨。我其中也嘗試過打了三次球不清理外底,抓地力依舊能維持高檔。V12的外底刻痕也相當深,我實戰了約8小時,並沒有出現非常明顯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