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新手必看:徹底弄清光圈、快門、ISO這三大主要參數

2021-02-24 拍大片



        這是一篇寫給買相機或者開始玩相機10個月之內的攝影愛好者的經驗分享日誌。簡單點說這是篇「相機說明書的擴展版」,是教你如何「使用相機」,而不是「教你攝影」。

  如果你是相機剛剛到手說明書還沒怎麼翻的話,那麼我建議你首先把隨相機附帶的那本說明書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看至少一遍,然後再來看此篇文章!而且前者較後者而言更為重要!


怎樣用好手中的相機


    在正式開始之前,請先看這樣一句話:

  「攝影是入門最簡單的藝術形式,也是最容易被讚美的形式,也是最容易毀了一個人心態的藝術形式。入手個單反,大光圈了幾個妹子,底下留言一頓讚美,想不把自己當攝影師都不行。然後呢? 拍一輩子大光圈嗎?其實你跟攝影師幾個字沒啥關係。」

  這是來自一位攝影師的文字,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放在開篇分享給大家。



相機的各個功能你都清楚了嗎?


  我個人是這樣看「菜鳥」和「初學者」之間的區別的:「菜鳥」是剛接觸相機完全不懂,而「初學者」則是具備一定的攝影知識,但還未了解和熟悉它的全部。我自認為我已經脫離菜鳥級別了,但我依然是一個初學者,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徹頭徹尾的初學者。這篇文章要做的,只是希望能幫助大家早日脫離菜鳥級別。但我們要時刻懷著一顆謙遜的心,去學習攝影,去熱愛生活。



用好手中的相機


  下邊我就開始講了:

    曝光的核心——三個參數:快門、光圈、感光度(這三者的知識都是最基礎的,推薦給純菜鳥。但請保證都明白並且熟悉這些內容!)

一、曝光的核心——三個參數:快門、光圈、感光度


1.曝光和攝影之間的關係


  你應該聽過「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這句話。這句話在我看來講的非常到位。攝影,或者說拍照,無非就是你拿著個相機,當你按快門按鈕的時候,快門(鏡頭外的世界和機身內部感光元件之間的門)會打開,過一段時間再關上。就在這一小段時間之內,光線會從鏡頭鑽進來,照在長方形的感光元件上邊,感光元件上幾千萬的感光點就會記錄照到它上邊的光的色彩。於是,你就得到一張照片了。

  那麼什麼才是攝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不過曝(曝光過度,拍的畫面很亮),也不欠曝(曝光不足,拍的畫面很暗)。(這是「最基本」的要點,若是你需要達到一定的藝術感,而故意要控制相機來過曝或者欠曝,請參照第三章的曝光補償部分。)



不同的曝光形式


  從左到右,分別是——欠曝(你給相機的光線不夠多)、曝光正常、過曝(你給相機的光線太多了)。

  那麼,如何使得我們拍的照片「曝光正常」呢?這個貌似挺簡單:你讓光進來多,自然畫面就亮了,讓光進來少,畫面自然就暗了。有個很好的比喻就是接滿一桶水,水放的多了就溢出了,水放的少了則不夠滿!那我們如何控制進入的光線的「量」呢?(這裡所說的「曝光正常」的概念也被我簡化了,意思是指我們拍攝的畫面中的主體明暗適中即可)。

  「曝光正常應該有一個量化的標準,看直方圖是最簡單的,如果左右不溢出就OK。」這個其實是要自己對照片做一個評判,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

2.拿什麼來控制光


  接上邊的問句,我們如何控制進入的光線的「量」呢?答案包括了三個最最基本的參數,那就是——快門速度、光圈(值)大小、感光度(ISO)



快門速度、光圈、感光度


  上圖中1/200是快門速度,F2.8是光圈數值,ISO200是感光度

  這是三個攝影裡邊最基本也是最常碰到的參數,下邊我要分兩步了解這三個參數。

第一步:


    你要理解這三個參數各自都是如何控制進入的光線量的。

  快門速度——其實也就是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這個想想就知道:快門速度數值小,快門打開著的時間少,那麼進來的光的量自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門速度數值大,則被感光元件讀取的光量也多。快門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

  光圈(值)——我們知道鏡頭裡邊有很多鏡片,光線是可以貫通到底的,而藏在鏡頭某個位置的多片金屬葉片(收攏之後)則能在鏡頭上就控制光線進入的量。光圈的樣子如下圖所示。這樣我們也能知道,光圈(可以認為是光圈葉片圍出來的這個光線能進去的圓孔大小)開的大,進光量就多;相反,光圈小,進光量則少。



光圈的樣子


  上圖為光圈的樣子。不過平時我們看不到光圈葉片,因為操作的時候相機是把光圈開到最大的,只有在拍攝的一瞬間會把光圈收到你設置好的那個值。如果大家想看自己的光圈長啥樣,可以把相機設置為AV模式,然後把光圈設為F5.6左右,然後按住相機上的景深預覽按鈕(如圖,佳能不同的機子位置大致都差不多,具體位置可以查詢一下說明書),你就可以看到鏡頭裡邊的光圈葉片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光圈數值和光圈大小是剛好相反的,也就是說:小的「光圈數值」代表了大光圈,而大的「光圈數值」代表了小光圈。比如f/1.2、f/1.8、f/2.8這三組數值都表示大光圈(注意一般f/+一個數值特指光圈數值),其中f/1.2的光圈最大(f/1.2的光圈是很大的,可以想像那麼大的光圈孔,光線灰常容易就進來了!晚上光線不好的時候拍就更容易了);而f/18、f/22、f/32則表示小光圈,其中f/32最小(可以想像光圈孔很小,就只有一丁點光線能進來)。

  之所以相反,是因為「f/數字」表示的是光圈直徑等於焦距f除以2.8,因此在焦距一定的情況下,該數字就和光圈直徑(代表了光圈大小)成負比例。

  感光度——感光度也稱ISO,通常感光度值是直接在ISO後邊加數值表示的,比如ISO100就算是低感光度,ISO6400算高感光度。所謂感光度,其實就是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對光敏感,你只要給它一點點光線,它也能感受到並且曝光充足;感光度低的,對光線不敏感,也許你給的光線完全不夠曝光。

  所謂的「感光元件」,在膠片時代它就是膠片本身,膠片感光然後產生化學變化,使得底片上留有物體的影像;而數碼時代的感光元件則是cmos或者ccd,總之就是一塊用電子技術模擬膠片的可以成像的。

  話說回來,如何用ISO控制光量?其實這時候它不能說「控制的進光量」而是「控制感受到的光量」,那麼ISO高則控制得到的光量多,ISO低則控制的光量少。

第二步:
     
    在第一步了解這三個參數各自是如何控制進入的光量之後,我們還要了解一下這三個參數各自對照片效果的影響。

  為什麼我們突然要說對照片效果的影響呢?好的,讓我們回到最開始說的那句話:

  「什麼才是攝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而我們現在知道,要控制光線使得一張照片曝光正常,我們只需控制3個參數就可以了。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假設我們身處一個花園拍一片陽光下的百合,我們需要設置3個數字來拍出一個曝光正常的照片,也就是說我們要同時設置3個未知量!這聽起來像是一件非常讓人糾結的事情,因為感覺無從下手!為什麼無從下手?因為按邏輯來說,似乎有無數種組合使得曝光正常(而且是曝光程度一模一樣,也就是進光量一樣的多),就假設我們把ISO規定為200,只調整快門和光圈,那也有很多種組合啊!因為你完全可以把快門數值調大一點(進光量少了),而光圈調大一點(進光量又大了),那你得到的光量和原來的是一樣的!而且現在ISO還是確定的,要是ISO也是自己隨意定的,這樣來看就確實是有無數種組合啊!怎麼辦?

  好的,你得知道那些牛逼的攝影師的牛逼之處就在於,他們知道在這麼多(看似無數種)曝光參數的組合之中,哪一個組合才是他們想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明明是進光量都相同的各種組合為什麼會有區別呢?那是因為這三個參數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各自對照片效果的獨特影響。

  下邊便是這三個參數的特性,請牢記!

  快門速度——快門速度對照片的影響是非常直觀的,快門值大,你拍到的運動物體(假設是飛在空中的鳥)是它和它在這段時間內的運動軌跡;而快門值小,它的運動軌跡很小你看不出,得到的照片就像是它凝固在空中一樣。



快門速度


  左圖是快門速度快(1/250s),即使風在吹的樹也能定格;而右圖快門速度慢(1/20s),人和樹都模糊了。

  很多人說自己拍的照片還不如卡片機清晰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使用單反的時候可能不小心把快門速度弄的太慢了,畫面有抖動,自然就模糊了。而卡片機是半智能的,它打死也不願意把快門搞的很慢,所以拍出來基本都清晰。那麼我們就要了解手持(無三腳架情況下)的最低快門速度(稱為安全快門),這個看你自己手持相機的穩重程度,像我的話一般1/80s還可以,到了1/50以上就不行了。而且你自己的安全快門也並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要拍的東西正在快速移動而你要時刻跟著它,你得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比如1/1000s來保證畫面的質量。

  光圈值——光圈大小最直觀的影響是景深,通俗地說就是背景虛化程度(「景深」和「背景虛化」在最後一章會細說)。簡單點說就是光圈大(注意是光圈大,也就是光圈值小,是反的,這點要時刻牢記),背景虛化能力強;光圈小,背景虛化能力小。



不同的光圈不同的效果


  左圖可以看到小光圈下(F16)的背景也挺清晰的;而右圖是大光圈(F2.8),背景明顯模糊掉。

  光圈大小另一個影響不太直觀,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下,那就是光圈大小對畫質的影響。記住: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時的畫質是最差的,而中間某個光圈值拍出來的畫質是最好的,至於是哪個值最好,每個鏡頭不一樣,但通常認為它是f8左右就可以了。

  舉個例子,小痰盂(EF 50 1.8mm鏡頭)最大光圈為f1.8,背景虛化能力相比套頭當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你要知道在f1.8下拍的片子畫質很不好(通常稱這樣的畫質叫「很肉」),但如果我們把光圈收一點點,收小點,比如f2.8,則畫質會明顯提高很多!收到f4則畫質更好!而你要是收到f22去拍東西,則畫質又會下降。

  感光度——這個簡單,只要記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畫質細膩噪點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畫質非常差,噪點很多。正常光線下建議入門機的ISO儘量設置在800及以下;光線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線實在太差了,你又想拍到東西,那也沒辦法ISO必須開的很高。


感光度的不同表現


  左圖是ISO100下的圖,在相機上放大到最大的細節(拍的小玩偶本來就有點髒,見諒);右圖是ISO12800下的圖,看得出有很多藍藍綠綠的雜點(稱為噪點)

  好了,知道了這三個參數各自有什麼特性,你就知道該如何在無數種組合裡邊挑選最適合的那一組了!就比如剛開始提到的在花園裡拍花,那麼如果是下午,又是在室外,光線充足,你就先把ISO給調到100,然後你沒帶三腳架,那快門速度必須控制在1/100或者更小的數值,而剩下的光圈大小就需要靠相機測光來決定。

3.三種曝光模式


  為什麼會有曝光模式呢?好的,接上一節最後的思路,你是否會發現上邊舉的例子裡邊有點蹊蹺:ISO是可以自己定個100,那快門速度和光圈之間到底怎麼定呢?因為定了這兩個,那這張照片的曝光程度就塵埃落定了!下邊就剩按快門了!那我胡亂定的快門和光圈心裡沒譜啊!OK,解決這個糾結的答案就是:相機是智能的!

  怎麼叫智能的?好的,如果你現在拍百合,你已經設定好了ISO100,快門速度1/100秒,那你現在不知道的是「究竟要定多大的光圈才能使得我這整個三參數曝光組合拍出來的畫面,不暗也不亮,剛好曝光正常?」——吶,如果你現在用的是快門優先模式(TV),你就不用擔心這個咯,相機會自動幫你設置好光圈值大小!而且拍出來的照片基本曝光正常!那是因為現在的所有相機(甚至包括手機)都自帶測光裝置,它能知道現在的光線是個啥情況,它知道該設置多大的光圈值來使得曝光正常。

  相機在工作的時候需要我們半按快門去對焦,但是相機的測光卻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

  因此我們當一開始我把相機對準室內的時候,相機覺得光太弱了,它給出了個F2.8的大光圈;當我把相機對準窗臺的時候,光線比室內強了,於是它覺得光圈不用開的那麼大了,給了個F7.1左右的光圈;

  當我直接把相機對著天空的時候,光線更強了,於是它覺得光線太多了必須關小一點光圈,給了個F14的光圈。

  ——這就是相機的測光和自動曝光表現。

  好的,下邊就來介紹一下:

  任何單反的曝光模式都會包含最基本的三種曝光模式,他們分別是快門優先(TV)、光圈優先(AV)和手動曝光(M)。

  我們剛見識了快門優先(TV)的工作情況,無非就是我們來規定ISO(定個儘量小的)和快門速度(所以才叫快門優先!光圈要跟著它來定的!),然後相機幫我們設置個光圈值。

  那光圈優先(AV)的工作情況也類似,無非就是我們來規定ISO和光圈大小,然後相機(它也會根據現場光線情況)幫我們設置個快門速度。

  以上兩種模式非常適合剛接觸單反的人們!只要在TV的時候把快門固定成1/100s,或者在AV的時候把光圈開到最大,那你們就盡情去拍吧!基本不會遇到太大問題!(注意:這兩種模式很適合初學者的原因是它很好控制,但好控制不代表它低級!!玩攝影N年的大師也同樣經常用這兩種模式拍攝,只不過他們會對曝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剩下的手動曝光模式(M)解釋起來灰常簡單,就是,三個參數都自己去定吧!相機不會幫你設置任何一個數值的!那也許有人會問,這樣M模式和另外兩種模式相比有什麼優勢呢?好的,你是否覺得,在AV和TV模式下,雖然只有一個數值交給相機去設置,但其實最終曝光成啥樣也是由相機決定了。那麼,如果你想拍個曝光程度獨特的(或過暗,或過亮),M模式就是你的好選擇!而且雖然在M模式裡相機不會幫你設置任何數值,但是它還是在測量現場的光線強度的!並且在屏幕上指示給你看:(看得出指示點在中心的左邊)



手動曝光模式


  你可以設置M模式試試,會發現曝光補償下邊的那個點左右跳動,它是指示你調整參數的,如果你調的參數合適,它會在中點來回跳;假使你設置的參數會導致過曝,它會指示在中點右側(正向),表示過曝,那你就需要收小光圈,或者提高快門速度(降低快門數值)來使得它往左移,直到它穩定在中點。此時你按下快門拍出來的照片便基本曝光正常了。

看完有收穫就分享到朋友圈吧,幫助朋友的同時,在自己需要的時候也方便查找!學習更多攝影技巧,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拍大片 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入門級單反使用經驗 徹底弄清光圈快門iso
    一、曝光的核心——三個參數:快門、光圈、感光度1.曝光和攝影之間的關係  你應該聽過「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這句話。這句話在我看來講的非常到位。攝影,或者說拍照,無非就是你拿著個相機,當你按快門按鈕的時候,快門(鏡頭外的世界和機身內部感光元件之間的門)會打開,過一段時間再關上。
  • 旅途中如何快速掌握相機的使用方法,光圈、快門、ISO如何運用
    P檔在各種光線環境下,基本上可以自動調節,也許會拍攝到意想不到的美麗畫面,剛剛學習攝影的小白,不用怎麼學習攝影都會使用,所以有人稱P檔為「傻瓜檔」。P檔的優、缺點優點:適合短暫的抓拍。缺點:完全由相機決定曝光參數,很大程度上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 為何相機的快門、光圈、ISO值與標準值不同?「步長」是啥概念?
    我們在使用數碼單反等相機調節曝光三要素快門、光圈、ISO值時,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會出現一些與標準值不同的參數。下面以快門參數為例列舉組值:這中間是1/3進位的,就是說快門速度降低一檔曝光量增加1/3個級差,而不是一級,例如,從1/250增加到1/125這一級之間需要通過3個1/3級差。
  • 用蘆葦,拍一組有趣的人像攝影作品吧!介紹技巧和詳細參數
    上圖:光圈1.8 快門1/6000 ISO200 人像攝影中,妝容、服飾都很重要,這我知道。這兩個參數決定了快門必然要快一些,要不照片就太亮了,所以很多快門都是1/6000秒或1/8000秒。 對焦模式,都是單點對焦,對焦點,都在老孫的眼睛上。
  • 光圈超速、快門、ISO全搞定
    光圈、快門、ISO值都會影響照片的曝光,不管懂不懂得攝影知識,這三個名詞對我們而言都不陌生。也無論我們使用的是單眼相機、小型消費機甚至是手機,了解了光圈、快門、ISO值的運用方式,都可以得到更貼近於自己想要的圖像。  以下就給入門的新手朋友們一些淺顯易懂的基本講解,以及簡單的應用方法。
  • 如何正確設置光圈快門參數 攝影進階必備
    2.調小光圈的清晰銳利和星芒效果  在迷戀大光圈夢幻效果的同時,我們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看一看調小光圈帶來的效果呢?其實,使用較小的光圈值拍出的照片也有著自己的特色。雖然不虛幻,但是更真實。比如,在拍攝風景時往往會使用F8左右的光圈值。而在這種情況下,照片往往會更加清晰銳利,因為一般鏡頭的最佳畫質都是在這樣的光圈區間內。
  • 光圈、快門、感光度,弄懂攝影基本算入門了
    》上面這三篇文章分享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知識,大家一定要先弄懂這三個東西,接著才能學習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光圈、快門、感光度」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拍攝者需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照片是亮還是暗。
  • 用蘆葦,拍一組有趣的人像攝影照片吧,文中有技巧和詳細參數哦
    用蘆葦,拍一組有趣的人像攝影作品吧!介紹技巧和詳細參數冬天已然來了,在還能抓住秋天尾巴的時候,在葦塘給老孫拍了一組照片。也做了些總結,有犯錯反思,有技巧歸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攝影的鐵三角設定:光圈,快門、感光度。簡單易懂的攝影基礎入門
    有類似情況的朋友一定還有很多,買回來的相機基本上就是一檔走天下,光圈、快門、感光度都是由相機自動設定,當然這肯定是方便很多,但是攝影的樂趣肯定是少了不少。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這三兄弟。一、光圈首先是光圈。光圈的數值取決於你的鏡頭,它是用來控制你鏡頭的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小。
  • 認識相機:ISO感光度是什麼?對照片有什麼影響?看看效果與作用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學習了光圈影響進光量與景深,快門速度影響曝光時間和動作。這兩項參數與感光度結合起來,就可以確定影像的最終曝光程度,三項參數缺一不可。本文為大家帶來感光度的介紹與運用。ISO感光度是什麼?
  • 攝影入門知識:如何設置相機光圈、快門、感光度?
    想要用相機拍出一張曝光正常的照片,就要用到「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樣,也就是我們要通過調整這三個參數來獲得正確的曝光。這三樣被稱為「曝光三要素」,是攝影中最基礎的知識,不懂這三樣,學再多攝影知識也是枉然。
  • 單反入門:新手必讀光圈與快門的基本操作
    >微信號:dfsyjc單反攝影教程為您提供各種單反知識、攝影技巧,各種美圖大片欣賞,還可以投稿,展示您的作品!從此不再設定錯誤光圈、快門數值,提升基礎攝影觀念與實力。若我們對相機機身按鍵有些許的了解,也大致看過相機屏幕上面各種符號簡單的用途。有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後,本文從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快門優先」、「光圈優先」模式開始,帶你一步步的操作相機。
  • 【攝影講評】拍人像,參數應該怎樣設定 第1351講?
    室外人像攝影設定 室外人像攝影一般情況下使用中長焦距加大光圈的拍攝手法。就是使用中長焦距的鏡頭,比如85mm定焦,在拍攝的時候把光圈開大,比如使用f1.8的大光圈進行拍攝。
  • 換個角度理解,新手也能掌握
    本文為攝影百科專欄章節,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訂閱,感謝關注。手動曝光模式是最精準的曝光模式,對攝影新手來說,這個模式要比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要難一些,本文就針對手動曝光進行解讀,換個角度來理解手動曝光(M擋)。
  • 3分鐘教你認識相機,看看光圈、快門和ISO的作用,提高拍照水平
    如果你喜歡用攝影的方式去記錄當下生活,那就應該認真的去學習相機的功能和參數,不要永遠都用自動模式拍照,其實不管你的相機是一般小DC、單電、無反、還是單眼相機,都有非常多的功能等著你去學習如何使用,對於簡單的攝影知識,普通人只要花3分鐘就能學會,方法對了就有效率,跟著我一起來看看,讓你外出旅行時可以應急
  • 攝影技巧:單眼相機只會用P檔?光圈優先攝影入門教程
    攝影技巧:很多攝影新手在使用單眼相機時,喜歡用自動擋來拍照,可能會比較方便。但是想要提高攝影技術還得多嘗試其他的拍攝模式。今天的攝影教程,bobo就先給大家聊聊光圈優先攝影入門教程。什麼是光圈優先?當我們根據光線情況自動設置光圈後,單眼相機會根據所設置的值來進行快門速度調整。光圈優先的拍攝模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保證準確的曝光,不至於照片出現過亮或者是過暗的情況。如何設置光圈大小?1、當光線不足的時候,需要讓更多的光進來,則需要大光圈,反之,則相反。
  • 光圈、快門、感光度是如何共同控制曝光的
    前三篇文章,分別講了光圈、快門、感光度這三個可以用相機控制的參數。同時我一直強調,這三者與照片的最終亮度沒有直接關係。你的照片到底是明是暗,其實只維繫於曝光補償一個參數上。再強調一次,最終你的照片到底是什麼亮度,就看曝光補償。不過我們使用相機,確實就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調節光圈、快門、感光度來控制曝光補償——也就是照片亮度的。但是這3個參數要共同作用。
  • 相機模式之光圈與快門檔!最有用的兩個自動擋!萌新攝影指北!
    A檔,光圈優先,由我們設置鏡頭的光圈大小,機身內部晶片根據我們測光模式及範圍給出相應的快門數值進行拍攝。S檔/T檔,快門優先跟光圈優先剛好相反,由我們設置快門速度,然後相機會給我們對應的光圈大小。這兩個檔位下,感光度、白平衡、測光模式、對焦模式都由我們來決定相機機身只是配合我們設置的光圈/快門來計算出對應的快門速度/光圈。重點!我們用快門優先舉例,因為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快門優先的時候。
  • 攝影進階必備 巧設光圈快門
    而巧妙的運用不同光圈和曝光時間(快門)的設置,是創作出不同意境照片的重要技巧。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不同光圈與快門設定下的不同世界。1.使用大光圈帶來的虛化效果  初學攝影的愛好者往往非常喜歡使用大光圈。因為它能帶來的虛化效果和層次感被視為單反的標誌性特點之一。
  • 攝影新手教程:不同快門速度能拍攝什麼樣的照片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攝影,對於新手來說,學習攝影並不是先學會怎麼拍,而是應該先理解相機。對於攝影來說,相機上的核心參數就是快門、光圈和ISO三個,我們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不同的快門速度能夠拍攝什麼樣的照片。什麼是快門?快門上相機中控制曝光時間的組件,單眼相機上所使用的是機械快門;微單相機、卡片相機、無人機、運動攝像機、手機上的快門都是電子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