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多的研究證明:男孩子和女孩子在遊戲行為和選擇上是具有很大差異的。為什麼大多數的女寶寶喜歡娃娃或者比較輕柔溫和的事物,而男寶寶則偏向於比較刺激有挑戰性的玩具比如小汽車、手槍等等。
很多父母應該也會走向這種想法和誤區,我家寶寶是男孩子我就專門給他買小汽車、小手槍。如果我家寶寶是女孩子我就給她買洋娃娃。幼兒遊戲是有行唄差異的,如何選擇玩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性別及遊戲類型進行選擇。
一、玩具遊戲和性別遊戲的差異
男孩和女孩在選擇玩具和遊戲類型存在區別,男孩喜歡在地板上玩,玩那些推拉、帶有輪子的玩具和積木玩具;女孩則在桌子上玩,進行畫、拼圖或玩洋娃娃、過家家之類的遊戲。男孩子和女孩子玩遊戲的方式也不相同,女孩子喜歡玩獨自的建構遊戲,喜歡用玩具配合自己的計劃或目標;而男孩子則喜歡玩獨自的功能性遊戲,喜歡用重複性動作來操縱他們的玩具,例如,推小汽車玩具或扭動機械性玩具。女孩玩遊戲時會注意輪流替換著玩,刻意避免衝突;而男孩子則喜歡沒有指定的動作,他們喜歡衝突和談判,因為這會使遊戲更有趣或者指在遊戲中身體的使用情況。肢體或運動遊戲指的是大肌肉或小肌肉的動作,或指在遊戲中身體的使用情況。男孩子更偏向於和很多同伴一起玩比較耗費體力的遊戲,而女孩子則更傾向於選擇一個玩伴玩較為安靜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男孩更傾向於採用工具性的攻擊性行為來解決問題,如通過打人、搶奪、推人或用武力來獲得喜歡的物品,他們互相推搡並擊倒對方的情況要明顯多於女孩。
二、社會遊戲的性別差異
社會性遊戲有個體差異和性別差異。首先1-2歲的兒童會通過觀看物體的持續時間來表達自身的偏好。洋娃娃和汽車對於男孩和女孩的吸引力不同。在1歲時,女孩看洋娃娃的時間比男孩長,並且這一差異可以持續保留下來。而在1.5歲時,男孩更喜歡看交通工具,如轎車和卡車。其次,幼兒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行為比女孩少,說明男孩的社會參與行為多於女孩。這也可能是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中,父母的教養觀念和行為更加鼓勵男孩參與社會交往。再有,大部分的幼兒遊戲團體都是同性別的團體,2-3歲時兒童就表現出喜歡與同性玩伴玩耍的傾向,著可能是能力、性別角色刻板化以及興趣相同等多種因素混合而造成的結果。
男孩和女孩選擇遊戲的類型道具不僅僅和遊戲的類型有關,還和環境有關,孩子所處的環境也會影響孩子選擇類型的類型和玩具。很多父母很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希望通過孩子玩玩具的操作的過程中去獲得能力的發展。男女之間是有差異的,所以當孩子在選擇遊戲的類型和道具時我們要給予孩子理解,尊重孩子選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