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哈尼的春天是從布穀鳥開始鳴叫的時候開始的。有的地方花兒已經露出花頭,有些地方花瓣已經在春雨的澆淋下落得鬱鬱蔥蔥了,而雲南哈尼這個地方,春天就是耕作萬物的開始了。莓莓帶著好奇心來到了雲南哈尼梯田,去看看這大地上的「雕刻畫」。
農曆三月,萬物復甦,困在地裡,樹上的生物紛紛冒出頭來,告知人們春天的到來。布穀鳥是首先飛上枝頭的,嬌嫩的身軀,開始成群結隊地叫了起來。哈尼人開始準備黃飯節了。哈尼人用黃飯花浸泡出的汁液泡糯米,隨之用他們混合米飯整出來後,加上紅色的雞蛋,這就是當地人製作獨特的食物。哈尼人用它們敬獻給布穀鳥,同時祈禱當年的莊稼豐收。
莓莓偶然遇到哈尼人在開始準備栽秧的活動。家家戶戶都開始籌備這個「卡窩棚」的儀式。這一天,哈尼人都會分散在層層疊疊的田埂上,唱歌跳舞演奏樂器。這一天天氣晴朗,天上有雲,山中飄著薄霧,早上的梯田安靜地像映照天空的鏡子。
「開門秧」的儀式在寨子的下方舉行,莓莓決定往上走到梯田的上方,去聆聽大自然與哈尼人的合奏曲。哈尼梯田一共三千七百多級,走上梯田,可以直達雲霄之處,這裡生活的哈尼人,在自然的環境下,用雙手開創祖先留給他們珍貴的寶藏。每一年,他們都會祈禱哈尼風調雨順,子子孫孫健康,世代相傳。
梯田下的歌奏唱起來了,調子錯落有致,高高低低的和弦伴著歌聲迴旋。這裡是多聲樂的民族發源地,村裡沒有一個人不會唱歌的。莓莓被這和諧的聲音所吸引,稻田裡的牛也閉上了眼睛,慢悠悠地咀嚼著青草,旁邊的老人口裡吸著煙,眼裡滿是期盼。
哈尼族人站成一排,穿上哈尼族人的衣服,吹著自己製作的樂器,樂器形像嗩吶,樂器上的彩色毛球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明顯。莓莓往旁邊一看,哈尼的女生組吹的是用葉子做成的樂器,聲音比嗩吶尖銳。男男女女一排一排站在田埂邊上,此起彼伏地奏起美妙的音樂。穿梭於這廣闊的梯田之上,聆聽著這和諧的音樂,莓莓不覺想起萬物賦予這裡的人土地,人們在這裡世代耕作,才有了壯觀令人敬佩的哈尼梯田。
曾經的這裡,不曾有著梯田。曾經的這裡,只是山坡,人們為了種植水稻,便將山坡逐層挖掘,以便適應水稻的種植環境。這裡的梯田可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哈尼人的祖先,是遊牧於青藏高原的古羌族。這個民族為了躲避戰亂,遷徙來到這裡,開始了世代相傳的農耕生活。祖輩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用簡陋的工具,一點一點地開挖這裡的山坡,灌溉天然的泉水,以至莓莓現在所看到的哈尼梯田。
哈尼人修建的梯田,有大有小,小的不過一平方,一個山坡的梯田有上千畝之多。一層層往上搭建,在高處觀看,極為震撼。哈尼梯田在山間的線條,很像手掌的指紋。老人們會說,這些形狀是指紋的形狀,預示著積攢下的糧食,像手指的指紋,多到吃不完。
上千級的梯田,綿連不覺,層層疊疊,田埂的邊緣線猶如海邊的浪花,有時候山中的雲霧飄來,神似來到了夢中的海灘。在日光下的梯田,猶如多面鏡子,水裡還有許多的蝌蚪。梯田之中還夾著鬱鬱蔥蔥的綠樹,像梯田的守護神,山風吹來,房子的煙嫋嫋升起,猶如夢境裡的詩。
莓莓在元陽縣還看到了哈尼族的民居。稻草堆砌而成的蘑菇房,就像祖先在藏區的帳篷,稻草上是綠色的苔蘚,一個一個,看起來結實可愛。哈尼人世世代代在這裡勤勞純真,虔誠地回饋大自然賦予的一切。落日時分,梯田展現出天空沒有的顏色,銀白色,落日撒入的時候猶如千萬顆太陽沉入湖底。慢慢地,光逐漸佔領每一塊梯田,湖面上的鏡子折射的光就像大自然的調色盤。
有人會這麼說:壩達梯田是仙女下凡的地方,她沿著這千層天梯從天上而來,讓這裡的梯田和雲彩變得美麗而夢幻,然後又沿著這天梯回到她居住的地方。不管仙女是否在這裡居住過,莓莓始終覺得是哈尼族人的善良,聰慧成就了這裡的一切。莓莓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記得在下方留言告訴莓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