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比才歌劇《卡門》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此版本著力突出歌劇本身的「真實主義」風格,視覺上以雄渾大氣的歷史感,將歌劇《卡門》的「大歌劇」氣象充分展現。

比才歌劇《卡門》是當今世界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數百年來久演不衰。如今,在西班牙乃至全世界,「卡門」這個名字已成為愛情與自由最貼切的象徵。在這個有著歡快背景的悲劇故事中,《卡門》為我們展示著男人和女人間永恆的對立,展示著生活的殘酷和美好,展示著愛情和死亡的永恆追隨。劇中的音樂如繁星般燦爛:《卡門》序曲,詠嘆調《愛情是一隻自由的鳥兒》,《鬥牛士之歌》。即使你從沒有聽過歌劇,聽到也會覺得格外熟悉。

本次國家大劇院版《卡門》,是由國際著名導演弗蘭切斯卡·贊貝羅領銜的頂級創作團隊於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為大劇院全新製作的版本。此版本著力突出歌劇本身的「真實主義」風格,視覺上以雄渾大氣的歷史感,將歌劇《卡門》的「大歌劇」氣象充分展現。贊貝羅曾執導多個版本的《卡門》,並曾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甘迺迪藝術中心、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等世界一流劇院合作,為觀眾還原一個最真實的《卡門》。

劇情

故事發生在1860年的西班牙塞維亞。一個美麗而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在一次和其他女工的鬥毆中遭遇了騎兵隊班長堂·何塞。本欲逮捕卡門的堂·何塞被她野性的美貌和桀驁不馴的氣質所吸引,不但放走了卡門,還與她墜入情網。在卡門的誘惑下,堂·何塞加入了卡門所在的吉普賽走私販行列,與卡門一起過上了漂泊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卡門後來又愛上了意氣風發鬥牛士埃斯卡米羅,堂·何塞苦苦哀求她回心轉意,但被卡門拒絕了。堂·何塞試圖阻擋卡門去找她的新歡。卡門忍無可忍,將原來堂·何塞送給她的戒指從手上摘下,狠狠地丟在地上。堂·何塞用藏在身上的短劍刺死了卡門,而後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導演:弗蘭切斯卡·贊貝羅

美國著名戲劇導演,義大利後裔,出生在美國。她早年居住在歐洲,通曉英、法、意、德、俄五國語言,青年時曾遊學莫斯科大學,後為著名歌劇導演大師波聶勒擔任助理導演。1984年至1991年,贊貝羅擔任美國「天際線歌劇院」藝術總監。90年代中期以來,她成為世界各大歌劇院爭相邀請的當紅導演。她的作品遍布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甘迺迪藝術中心、華盛頓國家歌劇院、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和斯卡拉歌劇院等。特別是2006年由她為英皇執導的《卡門》,一經推出就以其深具「真實主義」風格的舞臺表現獲得了極大成功,掀起了頂級歌劇院《卡門》的改版風潮。

她的主要作品包括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的《拉美莫爾的露契亞》、《美國悲劇》、《特洛伊人》;英國皇家歌劇院上演的《唐·璜》、《黑桃皇后》、《卡門》;巴黎歌劇院上演的《圖蘭朵》、《莎樂美》、《戰爭與和平》、《遊吟詩人》;莫斯科大劇院上演的《火天使》;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上演的《奧賽羅》、《比利·巴德》等。

演出時間:2013年12月20日-23日 19:30

演出場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場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2號

相關焦點

  • 致敬喬治·比才 湖南交響樂團版歌劇《卡門》上演
    (11月29日晚八點,湖南交響樂團版歌劇《卡門》在湖南大劇院隆重上演,向作曲家喬治·比才致敬。)(歌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歌劇藝術歷史上的登峰造極之作。)圖片均由朱寒冰 攝)  星辰在線11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 通訊員 李佳蔚)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中必定有這部法國著名作曲家喬治·比才創作的、風靡了全球一百四十多年的《卡門》。
  • 演了140多年的歌劇《卡門》要改大結局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海洋)歌劇《卡門》自1875年首演至今,相貌美麗、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卡門最後總會被刺死在舞臺上。不過,即將上演的新版《卡門》為她改寫了大結局——卡門將成功復仇,射殺情人。《卡門》是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最後一部歌劇,也是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之一。
  • 百年歌劇《卡門》要改大結局 女主成功逆襲
    歌劇《卡門》自1875年首演至今,相貌美麗、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卡門最後總會被刺死在舞臺上。不過,即將上演的新版《卡門》為她改寫了大結局——卡門將成功復仇,射殺情人。  《卡門》是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最後一部歌劇,也是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之一。
  • 淺析比才歌劇《卡門》的藝術特色
    摘  要:比才在歌劇《卡門》中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  關鍵詞:比才;現實主義;歌劇  一、《卡門》的創作背景  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到羅馬進修三年。
  •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臺的不朽名作《卡門》
    今年是喬治·比才誕辰180周年。   「喬治·比才是何許人?《卡門》的作曲家。」這是當代德國作家、戲劇顧問和新聞評論家沃爾夫岡·維拉切克在他介紹50部經典歌劇的書中寫下的。這行文字令人想到年過八旬的理查·施特勞斯一次介紹自我時說的一句十分相似的話:「我是《玫瑰騎士》的作曲家。」
  • 比才歌劇《卡門》中的《哈巴涅拉》是偷來的麼?
    1875年,正在創作《卡門》的比才在拼命為他歌劇的女主角尋找一個開場詠嘆調。35歲的塞萊斯廷·加利·瑪麗(Célestine Galli-Marié)拒絕了他的十二首作品,她強調,「要有吉普賽味道」。這個要求翻譯過來,大約就是要有西班牙風情。
  • 激情、衝突、永不滿足、聽天由命——略談比才的歌劇《卡門》
    《卡門》有時被認定為抒情歌劇中比較特別的一部,就當時法國的歌劇體裁而言,這種判斷也是比較準確的(至少從喜劇與悲劇的中間性質看來是如此)。但歸根到底,《卡門》之獨特性還是與「抒情歌劇」存在出入。如果將它與抒情歌劇的代表作,如古諾的歌劇相比,會發現它們的藝術取向有根本的不同。
  • 國家大劇院製作法國比才歌劇《卡門》
    :  歌劇《卡門》根據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裡美同名小說改編,這不僅是偉大音樂家比才短暫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也是當今世界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數百年來久演不衰。如今,在西班牙乃至全世界,「卡門」這個名字已成為愛情與自由最貼切的象徵。  在這個有著歡快背景的悲劇故事中,《卡門》為我們展示著男人和女人間永恆的對立,展示著生活的殘酷和美好,展示著愛情和死亡的永恆追隨。自誕生以來,以《卡門》為靈感素材的文學、音樂、舞蹈、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它早已不在是一部單純的歌劇,而是一部你必須了解的藝術寶典。
  • 經典復排版《卡門》 歌劇融入藍調布魯斯
    不羈卡門變身愛情鳥兒  舞劇《卡門》之美,美在人們對卡門式忠貞愛情的永恆嚮往,美在熱情奔放、狂野不羈的弗拉門戈舞步中跳躍的西班牙風情,兩者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卡門》這一世界舞劇臻品的經久魅力。  作為穆爾西亞舞蹈團的鎮團之作,舞劇《卡門》已成功在全球各地演出。
  • 《藝苑現場》|《卡門》的序
    不過,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據此改編的歌劇《卡門》一開始卻沒能延續這份榮光。 首先是排練時,女主角歌手由於不喜歡角色,三番四次要求改劇本;更有一位居心叵測的作曲家誣告比才剽竊了他的旋律……接著是首演時,中途離場的觀眾很多;第二天的音樂評論更是說《卡門》是「紅酒燒洋蔥」的歌劇。 歌劇《卡門》首演的失敗給了比才沉重的打擊。
  • 俄羅斯美女手風琴家Ksenija Sidorova演奏比才《卡門》
    法國作曲家 Georges Bizet(喬治·比才 1838---1875年)是古典音樂浪漫主義中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歌劇《卡門》是喬治·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完成於1874秋。該劇在比才死後才獲得成功,成為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
  • 汽車電影院裡看歌劇《卡門》
    繁星點點的秋夜,和著微寒的秋風和皎潔的月光,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爵士導演的史詩級歌劇電影《卡門》電影開幕了。 16日晚,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愛樂者們在楓花園汽車電影院觀看獨具特色的歌劇電影《卡門》。
  • 《卡門》女人皆多情,美妙僅兩回,或是墜愛河,或是臨終前
    他的代表作《卡門》經法國音樂家比才改編成同名歌劇而取得世界性聲譽,「卡門」這一形象亦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個典型。03歌劇《卡門》《卡門》是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完成於1874年秋天的一部歌劇,故事改編自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普羅斯佩
  • 廈門首次引進西方原版實景歌劇 《茶花女》《卡門》跨年演
    兩部歌劇的合唱團成員們與廈門市民零距離互動央廣網廈門12月28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劉曉晶)義大利羅馬歌劇院歌劇《茶花女》、《卡門》將於12月29日至2018年1月1日在閩南大戲院跨年演出,這是廈門首次引進西方原版實景歌劇,讓廈門市民足不出島,就能欣賞到歌劇之鄉義大利純正經典的歌劇演出。
  • 紀念喬治·比才誕辰180周年,重新審視他的不朽傑作《卡門》
    今年是喬治·比才誕辰180周年。「喬治·比才是何許人?《卡門》的作曲家。」這是當代德國作家、戲劇顧問和新聞評論家沃爾夫岡·維拉切克在他介紹50部經典歌劇的書中寫下的。這行文字令人想到年過八旬的理查·施特勞斯一次介紹自我時說的一句十分相似的話:「我是《玫瑰騎士》的作曲家。」
  • 高中音樂《卡門序曲》教學設計
    讓我走進今天的音樂作品,歌劇《卡門》序曲。由此導入新課。(二)初步感知1.播放音頻《卡門》序曲。並提出問題:《卡門》序曲整體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熱烈歡快的)2.教師播放歌劇《卡門》的劇照及片段,提問:有沒有人了解這部歌劇?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 欣賞課《卡門序曲》說課稿
    《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幕前的短曲,它綜合的敘述了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為了讓學生對今天要講的《卡門序曲》與《卡門》歌劇的關係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學生知道序曲是歌劇的引子。環節二:新課教學(一)劇情介紹為學生講述歌劇《卡門》的大致劇情:唐•霍賽鍾情於卡門,並參與了卡門的菸草走私,但卡門卻與鬥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起來,在一次鬥牛活動中,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後,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所以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結束,充滿了悲劇色彩。
  • 國際優秀頂級歌劇欣賞,十大歌劇你知道幾個(上)
    世界十大歌劇包括:《浮士德》、《鄉村騎士》、《卡門》、《圖蘭朵》、《阿依達》、《茶花女》、《弄臣》、《託斯卡》、《奧賽羅》、《蝴蝶夫人》和《藝術家的生涯》。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將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和莫扎特的《魔笛》、《費加羅的婚禮》排在十大歌劇當中。1.
  • 「燃燒卡門 燃燒比才」之《卡門》的全曲錄音
    《卡門》的出色不只是音樂的色彩、力量以及管弦樂法,更重要的是它將傳統喜歌劇拓展到能夠擁抱熱情以及悲劇結局的境界,並且將之拉回到街頭人群的苦難世界裡。作曲家採取超然觀點,嚴格用藝術操盤,絕不淪落到聆聽者感情粗野攻擊的地步。
  • 乘風破浪的吉普賽女郎——「卡門姐姐」的音樂肖像
    作者梅裡美通過卡門這個角色,塑造了人格獨立、思想自由的人物形象。可以說,卡門就是女性思想獨立的標誌符號。 ©視覺中國法國作曲家比才創作的四幕歌劇《卡門》是法國歌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也是全世界上演最頻繁的歌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