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八九十年代的社會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在當時的空氣中仿佛流著一股質樸、復古的味道。人們居住的房子,日常穿著,以及空閒時刻所玩的遊戲等等都有那個時代所特有的味道。
就連男女結婚所準備的彩禮也是帶有一種質樸的感覺。不像如今的社會,男女雙方一談及結婚的事宜,就常常要圍繞著「有房嗎?有車嗎?禮金多少?」等這樣的話題。這三種雖說是婚姻的物質保障,但是多少還是帶有一些世俗的感覺,讓原本屬於兩個人感情的婚姻,加上了一層利益的關係,這和八九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存在著絕對的不同。
在那一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達到現在這樣的一個標準,所以人們在思考問題上,往往會比較切實一點,也會更加質樸一點。相信,經歷過那一時代婚禮的人們,對於結婚「三大件」的印象會很深刻。
01八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
先來說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是「冰箱、彩電和洗衣機」。一個家庭要嫁女兒,男方家庭如果有條件,便會準備這三樣東西,作為結婚的必備品。畢竟結婚是每一個女孩子的終身大事,要格外慎重。所以,一般來說都是要有能夠拿得上檯面的東西。而在八十年代較為盛行的冰箱、彩電和洗衣機便成為結婚時的首選。
當然,因為這些物品較為昂貴,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的。所以在現實因素的考慮之下,人們有時候會退而求其次,選擇較為普遍或者較為便宜的物件來充當彩禮。而這時七十年代的「三大件」就被列為考慮範圍了。七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主要有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
一些家庭會酌情選擇自由搭配。比如在沒有能力買冰箱的情況下,人們則會選擇自行車和縫紉機等等。而那些有能力的家庭,自然是不用為這「三大件」所煩惱。
02九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
等到了九十年代,科技的進步又帶來了一大批的先進家電器材。所以到了這一時期,人們對於「三大件」的選擇也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在當時空凋。電腦和錄音機則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除了這三樣,其他的諸如行動電話、數位相機,以及電動自行車等物品也會成為人們參考的範圍。而這些在當時都是價格不菲的東西,能有能購買起這些物品的家庭,其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
縱觀八九十年代的結婚三大件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物品都是婚後日常所需的東西,所以雖然價格昂貴,但也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但是,這些三大件在如今卻看不到了。現在的結婚三大件是「房子、車子、錢」。這三樣東西雖說可以給以後的婚姻帶來保障,但是世俗之感也迎面而來,少了八九十年代的那種淳樸、接地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