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時代起,珠寶就一直是神的一種屬性,既與神有關,又象徵神性。在古代兩河流域的神話中,就有珠寶的神話記載,從埃及到美洲,這些古代小件物品的組合都強調其激活和體現神性的非凡能力,展示了引領神性的面貌的必要性。所以從神話時代開始至今就有眾多精美的珠寶留世,而現在想要看到這些象徵神性的珠寶,博物館就是一個不二之選了。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就有無數精美的珠寶典藏,今天就先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一隅。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該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它是與中國北京的故宮、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並與和其同在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聯合國總部一起,構成了人類與世界過去跟未來的三大交匯點,前兩者(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記錄著世界的與人類的過去,而後者(聯合國總部)則在描繪著或者說在規劃著和在展望著世界的與人類的未來。該館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現在準備好了嗎?和KIM鑽石珠寶一起來觀賞這些珠寶之美吧!
這是公元前5世紀初的珠寶組合,該珠寶組合代表著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伊特魯裡亞珠寶。它包括一條燦爛的金色和玻璃吊墜項鍊,一對金色和水晶盤形耳環,一條飾有獅身人面像的金色禮服扣(腓骨),一對純金腓骨,一條金色的衣夾和五個指環。 其中兩個戒指上刻有圍繞旋轉表圈旋轉的聖甲蟲。 一個裝飾有壓紋的色狼頭部,另外兩個裝飾有金色邊框。
這是一個設計時間在1500至1630年的宮廷珠寶,是19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珠寶和珠寶設計之一,獨角獸的設計讓這個作品更加靈動自然。
該作品來自19世紀下半葉考古復興珠寶的生產商卡洛·朱利亞諾(Carlo Giuliano),這是進入博物館收藏的首批具有埃及風味的珠寶,因此代表了19世紀中葉至晚期復興風格的重要潮流之一。
該珠寶歸因於一位奧格斯堡(Augsburg)的金匠,他於1590年代初在奧格斯堡(Augsburg)並發表了大量的珠寶雕刻圖案。作品特點具有通風,開放,捲動的後背,飾有奇妙和怪誕的裝飾,如該吊墜背面的裝飾。一系列設計可追溯到1593年,展示了裝飾有紅衣主教的吊墜,其中包括僅穿著寬鬆的長袍的慈善服裝。在其歷史上的某個時候,這顆珠寶被一分為二,並且有證據表明至少有兩次嘗試對其進行翻新。背面焊接在一起,並加入了希望和信念的小人物以加強修復。六個十字形珠寶鑲嵌都經過修復,或者更有可能是新製作的,每個鑲嵌的中央都裝有紅寶石,而十字架上則裝有鑽石。
該對象及其所屬的群體反映了十九世紀歐洲對歷史風格的濃厚興趣。 藝術家和設計師在各種藝術時期尋找形式和圖案。 也有興趣以歷史的準確性來複製早期時期的藝術品-這種方法在所謂的考古珠寶(基於古代考古發掘的珠寶)的品味中尤為明顯,這種珠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
這款胸針被認為是帶有精緻的翅膀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蜻蜓,在時尚和製造方面都體現了新藝術運動風格。憑藉其半透明的機翼和顫抖的玫瑰切割鑽石,這款當前的珠寶可以捕捉到璀璨的光芒。在稱為plique-à-jour的搪瓷技術中,將玻璃質搪瓷應用於沒有背襯的鏤空線孔,從而產生了彩色玻璃的透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