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港劇經常表現女性獨立事業型,但是香港的花旦大都蠻保守的,一結婚就退圈,五個花旦除了胡杏兒基本都是隱退或半隱退狀態,而小生結婚照樣拍戲。還有日本和韓國,特別是日本,基本就是宣布結婚後就隱退了,可以說是個很奇怪的現象。
比如鍾嘉欣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自己今後不會再拍戲,或者十年後再拍戲。因為定居加拿大,兩邊跑真的拍戲一兩個月都見不到孩子,作為母親不願意離開孩子是挺正常的,而且老公是醫生,也足夠養她們了。況且鍾嘉欣本來也不是什麼貪圖名利的人。
佘詩曼因為事業心強,所以一直沒結婚,成為了這些人中的個例,她說自己不能兼顧家庭跟事業,說自己是事業為重的,但大多數也是女人結婚就是要家庭為重的思想。花旦們年紀大了後適合的角色也少了,顏值也在下降,TVB拍戲還特別辛苦,所以慢慢地就一個個退了,扯不到獨立不獨立的份上。
在香港,劇裡各種獨立女性,然而婚嫁方面封建得匪夷所思:擠破頭進豪門,一索得男什麼的……還記得電影《孤男寡女》中,鄭秀文失戀拼命shopping,就是最早的「有錢的話失戀了可以泡著溫泉哭」,所謂的港女獨立,結果鄭秀文在感情裡這麼卑微。
所以別看電視裡香港一堆新時代獨立能幹的女性,看新聞就知道好多人掙破頭想進豪門,做小三的也大把。另外一些乖的就是結婚後做煮飯婆,還心甘情意給老公多子多孫。甚至一些國外學習長大的,一樣願意做家庭主婦生多幾個給老公傳宗接代。一些圈內的甚至容忍自己男人在外面混,也真是很奇怪。
香港、日本的女明星一方面結婚生子後把側重點放在家庭上,一方面也是因為拍戲很累又賺不到非常多的錢,還不如息影另找其他出路,內地為什麼不會出現結婚就息影的情況?還不是因為拍戲賺錢多演員地位又高,畢竟進劇組都能養胎的環境,誰捨得走?
香港雖然經濟發達但是社會風氣仿佛停留在大清,精英是有,但是大部分人都好傳統,什麼三妻四妾各種封建糟粕的,有錢人接受教育程度夠高了吧,一樣迷信風水,重男輕女都是一套一套的,更別說下面底層的人。
香港選美一開始就是給大佬選小老婆,後來level拉高了,從情婦成了大老婆,成為部分女性想加入豪門的途徑之一。基本就是選美或者演戲,然後加入豪門。所以其實真的還蠻諷刺的,港劇女強人真的不少,而且很貼切,但是現實中嫁人沒有退圈的很少,要麼就是人盡皆知的花邊新聞。
但也有很多勵志的,有退圈之後考律師證的朱千雪,現在被香港五大律師行之一聘請,也有自己開美容院比如陳妙瑛,賺到可以盤下樓盤,徐子珊有自己的珠寶品牌,說要全面退圈進修心理學,現在貌似在攻讀博士。其實香港勵志女星不少,就是很少報導,畢竟花邊新聞比勵志新聞更抓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