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香爐大盤點,精美絕倫

2021-02-08 核桃圈



香爐除了作為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外,

還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

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

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

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

靈性的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生命靈性,

它穿越時光隧道,

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香爐是「香道」必備的器具,也是中國古代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他的用途有很多種,或燻衣、或陳設、或敬神供佛。形狀上常見為方形或圓形,方形的香爐一般有四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放置。


歷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爐、香鬥、手爐、臥爐、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爐,以及燻球、香盒、香夾、香插、香盤、香匙、香鏟、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中國香爐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清朝光緒的御用香爐是由玉來做,非常薄,用手電筒打在裡面,外面可以看到光源。

大明宣德爐為爐中翹楚


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明清時期,大明宣德爐成為香具中的翹楚,也奠定了中式銅香爐在後世的地位。據史料記載,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鈞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錯銀雲龍紋銅爐 明宣德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黃銅鑄成銅器,具有40多種色澤,集造型形式之大成,從而將銅香爐藝術推向歷史巔峰,也掀起了後朝後代的仿製高潮。

香爐使用的質料主要包括銅、陶瓷、竹木器、金銀、琺瑯及玉石等。


銅器香爐

明清以來流行銅爐,銅爐不懼熱,而且造型富於變化。

乳釘紋豆形嵌銅琉璃香爐 唐代 銅器


此爐造型規矩精巧,亮麗有光,銅質與琉璃的搭配,質樸蘊斂,非常精緻,應屬精緻入微品位極高之品。銅質底柱,琉璃爐身,兩側雙耳,各墜一環,兩圈銅質鑲邊將爐身分隔成上下兩部,爐身器表浮著數圈突起的小點,爐蓋近頂部鏤有錯落有致的小孔,古色古香的韻味,令人仿佛看到縷縷薰香隨之四散開來。


鎏金浮雕花卉紋三足銅爐 明代 銅器


此爐直筒形,口部寬邊內折,三底足呈如意雲頭狀,整器端莊規整,為明朝香爐中較為典型的器型。近口部及底部各有一圈回紋。腹中部鑄荷花、梅花、牡丹等圖案。口部底部邊緣、腹中部荷花等圖案以及三足均鎏金,底部有「胡文明制」四字篆書鑄款。

錯銀梅花紋三足銅爐 明代 銅器


此香爐口部呈寬帶狀,直腹,三底足呈如意雲頭狀,平底。銅色黑中帶紅,底部有錯銀「石叟」篆書款。主要運用錯銀工藝裝飾,口部寬邊上一圈回紋,腹部為傲雪寒梅,近底部飾一圈弦紋,三足勾勒出如意的輪廓。

紅木座錯金銀螭紋夔身銅薰香爐 明代 銅器


此香爐的爐式出自宣德爐譜,款式經典,源於青銅彝器中的簋,端穆冷峻中透出典雅雋永之質,乃傳世銅質香爐中的上乘精品之作。工藝紋飾以粗細不等的銀絲在器身、器足、雙耳上鑲出螭紋等不同花紋,以金片點飾其間,更添觀賞之美。爐座和爐蓋均為完好無損的原配紅木,雕鏤玲瓏剔透,古香古色,與沉穩古樸的爐體相得益彰。

鎏金饕餮紋三足銅香爐 清乾隆 銅器


此爐為銅,黑漆為地,浮雕的圖案鎏金。板沿口,方唇。深圓腹。壯碩的三龍首足。器口沿,曲耳上皆為浮雕雲壘紋。頸為大顆的乳釘紋。腹為浮雕的饕餮紋,器表突起的紋飾皆鎏金。整器雄渾宏闊,莊嚴大器,古樸凝重。

鎏金開光鏨花雙耳三足銅香爐 清代 銅器


此香爐為橋式雙耳,直口,鼓腹成碟形,三乳釘足。周身未見鑄紋及焊縫,應為失蠟法製造,器身打磨得較為平滑,年代應為清中期。腹部有四個海棠形開框,框內鑄有淺浮雕梅花、牡丹、松樹等。

獅子踩繡球鎏金鏨花銅薰香爐 清代 銅器


此香爐為三柱足,器蓋、口部、頸部、鋪首、開框紋飾、三柱足表面作過鎏金處理。腹部則為漆古色。蓋面鑄成鏤空的花草紋,蓋鈕為一端坐的獅子,左腳踩一繡球。口部側面鏨刻一圈回紋,直束頸。肩部鑄有兩層凸起的蓮瓣紋,兩側各有一個海棠形開框,框內為喜鵲登枝等浮雕圖案。

翡翠蓋鈕八出戟錦雞紋蹄足銅爐 清代 銅器


器壁較薄,唇口外撇,束頸,鼓腹,寰底,三蹄足。腹部有八條出戟,其間以回紋為錦地,上鑄錦雞紋。器蓋、器座均為原配,器蓋上有翡翠蓋鈕,表面鏤雕三處花草紋,器座與三蹄足正好凹凸相合,形如三支牛角相接,中間連以蓮蓬。

金螭耳猴足香爐 清代 銅器


整器呈長方形,分為蓋、身兩部分。器身中間外壁為長方形,短壁有龍首銜環耳,四隅為圓柱形,略長於四壁,下為四足。口沿下有連續的點紋、孤紋;長壁裝飾上下兩組紋飾,上為兩兩相對的變形鳥紋,下為簡略的雙龍紋;圓形柱上為瓔珞紋,下為如意紋。



鎏金浮雕火焰紋蹄足銅香爐 清代 銅器




簋式鎏金雙龍戲珠銅香爐 清代 銅器


鼓腹束頸扁圓三足銅爐 清代 銅器



浮雕荷花紋鎏金銅香爐 清代 銅器


白玉禮帽獸耳三足爐 清代 銅器


瓷器香爐

青釉蓮花形香爐 北宋 瓷器


此香爐方唇,直口,矮領,平折肩,曲腹,束腰,喇叭狀臺形高圈足。淺灰胎,質細密。釉色青綠略泛灰,釉面勻淨光潔,無開片,玻璃質感強,施釉近底。腹外壁塑貼蓮瓣,花瓣肥厚,瓣頭出肩。喇叭形足面上凸起兩道緩稜。

鈞釉貼花鼎式爐 元代 瓷器


此香爐口沿平折,直頸,鼓腹,圜底,下承三象鼻形足。口至頸部附對稱的兩長方形衝耳,衝耳中部至肩部有動物形耳相連接,頸部飾有六枚花朵形鼓釘,腹中部對稱貼附有兩組獸面銜環鋪首裝飾。香爐造型典雅,釉色柔和溫潤,較為精美。河南鈞窯燒造。


鈞窯大香爐 元代 瓷器


該香爐通體呈天青色,頸部浮雕三隻麒麟,正面中央有一方形題記,為楷書銘文,標出的製作時間為己酉年(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香爐造型渾厚碩大,表面堆積著厚厚的釉料,閃耀著珠光寶氣,彰顯出不凡氣派,實為元代鈞瓷中的稀世珍品。

孔雀藍釉香爐 明中晚期 瓷器


爐為直口,寬唇,直頸內束,扁鼓腹,三袋足;頸上附一對綬帶形耳。施孔雀藍釉,部分剝落,獅鈕及底露胎。

鬥彩雲龍紋三足香爐 明萬曆 瓷器


此香爐為三足瓜稜腹高耳爐,菱花圓臺形蓋,蓋上蹲一獸。器表用青、紅、赭、黃、綠、紫黑色繪出龍、雲氣圖案,色彩斑爛鮮麗,布局緻密緊湊,頸上有「大明萬曆年制」青花款識,兩旁有青花和紅、綠等色構成的回紋。

青花人物故事圖香爐 清康熙 瓷器


此香爐為圓唇,敞口,矮頸內束,鼓腹,平底,外二層臺矮圈足、足底露胎。頸部上為雙圈、下為單圈青花弦紋,內為捲雲雜寶紋;腹部為青花「竹林七賢」圖;足肩一青花單圈弦紋。胎質堅硬、緻密,胎色潔白、純淨。釉色透明、瑩潤。青花呈色明豔。康熙中期江西景德鎮民窯燒造。

漆金粉彩開光花卉紋香爐 清乾隆 瓷器


此香爐為方口,雙耳,四足,蓋上塑瑞獸,珍珠地開光內繪粉彩花卉,口沿雙耳瑞獸底足漆金,造型規整,富麗堂皇。

鈞釉香爐 元代 瓷器


卵白釉一爐二瓶三供 元代 瓷器


白地綠彩靈芝紋三足香爐 明成化 瓷器


玉器香爐

瑞獸鈕象耳三足玉香爐 清代 玉器


此件玉香爐,象耳雙環,蓋飾龍紋,蓋頂立一瑞獸。爐的中腹位置有兩象耳,掛雙環。上方有方折的兩長護耳。身飾神獸紋,三足飾瑞獸紋,雕琢精湛。


鳳耳活環壽命紋玉香爐 清代 玉器


此香爐為碧玉質地,蓋呈盔形,雕飾捲雲紋及獸面紋,頂鏤雕盤龍鈕。板延方口,上飾回紋,爐體淺浮雕獸面紋、如意捲雲紋。側面雕鳳首,帶活環。圓底,底部有五條環形。

菊花紋圓珠鈕三足玉爐 清代 玉器


此香爐為白玉採用圓雕、透雕手法,晶瑩剔透,爐身遍飾寶相紋。爐蓋飾寶相紋、素紋、圓珠鈕。菊花紋雙耳雙環。三足飾獸紋。爐內掏膛平整乾淨,雙耳處有色沁。

金蓮花鈕雕勾蓮紋碧玉香爐 清代 玉器


此器為碧玉材質,圓口圈足,鏤雕折枝芙蓉為雙耳,爐鈕裝飾金色盛開蓮花,蓋面為凸雕和淺雕蓮花紋,鼓腹上雕淺地勾蓮紋,花足外撇,此器造型端莊典雅,琢磨精細,為清代玉器佳品。


鏤雕龍鳳紋三足香爐 清代 玉器


此器為碧玉質地。蓋鈕為鏤空雕龍鈕,蓋身為八面,每面均鏤雕龍鳳紋。高浮雕雙龍耳,板沿外伸,板沿飾活環數個。器腹雕花卉如意紋,浮雕三獸首足。整器造型奇特,雕工精細繁複,古樸凝重。


玉香爐 清代 玉器


琺瑯香爐

琺瑯花卉紋海棠形三足雙耳香爐 清代 琺瑯


此為海棠形爐身,繪纏枝花卉,肩飾蓮瓣紋;板沿上,上豎兩環耳,耳飾小朵花卉;下承三足,圓拱狀爐蓋開四個雲形孔透香,花形頂鈕,紋飾均繪在藍色地子上。

銅胎掐絲琺瑯彩螭龍耳香爐 清乾隆 琺瑯


此器銅胎,形體壯碩,為銅鎏金雙螭龍耳鋬,爐口及爐底為銅鎏金鏤空蓮瓣紋和纏枝花卉夔龍紋造型。下承四銅鎏金獸面足,腹部以藍釉為地,運用銅掐絲工藝飾紅,白,綠等花鳥蝴蝶紋圖案,紋飾生動流暢,掐絲細膩,銅胎厚重。


掐絲琺瑯伊斯蘭文乳足香爐 清代 琺瑯


寬邊鎏金口沿,束頸,鼓腹,三乳足。香爐內部為淡藍色。頸部為海水紋及連珠紋,海水紋以下為一圈雙線勾勒的如意雲頭,雙線內填深藍色,如意雲頭內填黑色,並有紅色聯珠。腹部三個開框,框線內填紅色,框內底色為白色,內有黑彩阿拉伯文字。三個開框之間用蓮花紋相隔,花內分別填以粉紅、白、綠等色。框外及乳足部分均以淡藍色為底。三乳足各有一朵牡丹紋,以白色及粉經紅色相接,過渡自然。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直耳蹄足香爐 清代 琺瑯


兩直耳較高,接於口沿上,微向內傾斜。口部寬厚,束頸,球腹,三蹄足。耳部、口部、底足及內壁鎏金,部分已經剝落。香爐表面採取琺瑯掐絲工藝裝飾,但釉料氣泡較多,色澤不均勻。整個器表底色為淡藍色,頸部和三足紋花卉,腹部為纏枝纏蓮紋。纏枝花卉的枝條是判定掐絲琺瑯器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元明時期為單線掐絲,而至清朝康熙以後採用雙線勾勒,中間填彩。

鎏金藍地琺瑯花卉三足香爐 清代 瓷器


其他材質香爐

剔紅三足兩耳帶蓋香爐 清代 漆器


此香爐周身以剔紅工藝,剔刻如意紋,三足兩耳,精雕細刻,工事精巧。清代的漆製品以繁縟、精巧為主,通常在一件器物上綜合了多種髹漆手法,及盡能工之事。

雕花石香爐 清代 石器


此石香爐的製作,由一整塊石料雕成,分上下部分組成。上部分是石香爐,下部底座桌案形式,香爐蓋頂雕刻蓮花八卦圖案,爐身雕有龍和壽字。底座腿部製作是常見於家具供桌形式。卷草紋裝飾香爐在家具製作中地位很高,各時代權貴文人、高士極為重視。用石料作成更為難見。

淺灰陶龜馱四猴香爐 遼 陶器


此器為淺灰陶,底平,底座成龜形,龜體俯伏,龜首微伸出體外,雙目圓睜,五官清晰,前後足縮在殼緣,每足有五爪。龜首後側有尾,龜背上馱香爐一個,香爐內凹成圓缽狀,香爐頂部,依龜首方向,前,後,左,右有三角形突起,各塑猴子一雙。

伏獅鈕雙龍耳三足薰香陶爐 明代 陶器


此薰香爐造型古雅。採用貼花裝飾工藝,爐蓋上有圓雕伏獅,蓋的兩邊鏤空雕簡潔的花瓣形成透氣孔,以使香菸溢出;雙耳作兩條龍狀,龍嘴咬著爐邊口,龍上各系一小環;爐身中一邊一條龍,前後相接;三足以怪獸飾之。

蓮花形銀香爐 遼 銀器


此香爐造型新穎獨特,如一束蓮花。

更多精美香爐欣賞:





本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下面圖中微信刪除

更多精彩,請關注核桃圈

相關焦點

  • 芥子納須彌 | 古代香爐大盤點,精美絕倫
    香爐是「香道」必備的器具,也是中國古代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形狀上常見為方形或圓形,方形的香爐一般有四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放置。據史料記載,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鈞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古代文人為何對香爐如此喜愛?
    商周時代的「鼎」可以算是中國香爐文化的起源。「鼎」在古代早期是人們用來烹飪食物和貯存肉類的一種器皿。後來大禹鑄九鼎分封九州,鼎便從一種炊具演變成了傳國重器。後來各王朝的政權建立也被稱為「鼎定九州」。
  • 石雕香爐長方形石雕香爐寺廟石雕香爐鼎
    說到石雕香爐,對於我們華人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在各大寺廟中都能見到大小各異,款式多樣石雕香爐。石雕香爐是香道必備的器具,香爐是華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 香爐發展演變史
    說起香爐,首先要了解香爐的製作原料,可以概括為銅、金銀、竹木器、琺瑯和玉石等等這類器具,許多香爐製作不僅在原材料上煞費苦心,在外觀設計上也是格外突出,十分具有觀賞價值。香爐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經千年的發展及創新, 融合現代文化審美需求,更具有時代性。
  • 香爐——宣德爐概述
    香爐為焚香之器,是供桌上必置的香爐花瓶、燭臺3種供具之一。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鉤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 文人案頭的雅器,非香爐莫屬!
    ,但還是有人會像古人那般,喜歡用香爐焚香。無論是「紅袖添香夜讀書」,還是僅僅品味香爐的那種獨特雕刻工藝,都能夠帶給人們一種舒適的美感。香爐除了能夠用來敬佛供神,當做祭祀時的禮器之外,還有很多種用途,比如說用來燻衣服、陳設等等。像在古代沒有香水與空氣清新劑,就會用焚香的方式為室內或者是衣服增加一點兒香味,這也是香爐最大的一個用途。
  • 【草原寶藏】小宋自造香爐
    分別有香爐1件、鏤空高座雙螭手耳瓶1對、纏枝牡丹紋瓶1對、纏枝蓮紡瓶1件。考古工作者通過研究證實,這批瓷器屬於元代窖藏,代表當時瓷器製造業最高水平,其中的小宋自造鈞窯大香爐更是讓人驚為天物。小宋自造香爐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器型最大、最完整、製作最精湛的鈞窯香爐,堪稱國之瑰寶。
  • 二代華山竹香爐
    香爐是中國古代作沐浴焚香之用的器物,被稱為雜寶。其目的使香燃後的灰燼能有固定收集的場所,除了實際上的用途之外,基於美觀及裝飾的需要,香爐的型制、爐身的造型更是變化無窮,配合嫋嫋香菸及美好的香味,讓用香的情境達到極致。也為使用過程增添了無限情趣及美感。
  • 長方形石雕香爐圖片賞析以及尺寸要求
    在其他文章中,筆者已經給大家介紹了香爐造型的圓形香爐,那麼我們今天來了解下另外一種香爐造型長方形香爐。寺廟中的方形香爐一般都是石刻樣式,也就是石頭香爐,香爐一般是用於祭祀燒香用。
  • 銅香爐做舊的幾種方法
    精美銅香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的欣賞水平也逐漸提升,開始收藏一些極具欣賞價值的仿古器具。因為,真正的古董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珍藏品,並不適用。而仿古物件,不僅看上去美觀,而且還可以使用。其中,尤其以仿古銅香爐出名。在古代,銅香爐有燻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文人雅士尤其愛香爐,因為香爐是書房必要之器。古人讀書必須焚香,一則免除惡臭,使讀者心中愉快,有裨益於理解及記憶。再則刺激精神,便於誦閱,所以古人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
  • 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手繪古風香爐 金香爐圖片 忘羨香爐 香爐樣式 長方形家用香爐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手繪古風香爐 金香爐圖片 忘羨香爐 香爐樣式 長方形家用香爐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 香爐——情趣和意境的載體
    日照香爐紫,冉冉香爐煙中國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廣泛而又差別頗大、造型各異的就屬香爐了。香爐,對我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門法物,也是家庭中必備的供具。在祭拜儀式中,香爐也是承擔著重要角色。一、香爐的分類及使用按原材料的不同,香爐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瓷器制香爐及銅製香爐。
  • 華豫網拍 · 雜項專場 | 古代貴婦的金飾件件精美絕倫!
    由此可見,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美的渴求和對精緻生活的追求,古代貴婦的金飾件件精美絕倫,而配飾的意義又不僅僅在此,它同時也是擁有者身份、財富、審美、格調、修養以及榮耀的象徵。快來隨小編瞧瞧本周華豫網拍雜項專場中這些精美絕倫的金飾與器皿!
  • 石雕香爐款式有哪些?看完你就明白怎麼選擇
    香爐我們都知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於敬佛或者祭祖的器具,如果是在古代的話,香爐的使用還不僅僅如此,它也是文人雅士的重要之物。除此之外,如今生活中人們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定製各種小型精緻的石雕香爐擺放於家中。也就是因為香爐的材質和形狀多種多樣,香爐的使用也才那麼廣泛。但不倫古代香爐的使用,對於現代生活中的我們來看,香爐使用最多的就是用於敬佛和祭祖,燒香專用。
  • 香爐防火墊使用方法 香爐款式
    現在很多農村家裡都有香爐,一般的話都是過節日的時候會用到這種東西,因為香爐上面是插香的,一旦點火沒有人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著火,所以要弄一個防火墊,這樣的話避免發生火災,但是,我們要看一下香爐防火墊的使用方法都是什麼,而且,大家還要知道香爐的款式都有哪些。以下是介紹。
  • 欣賞二百年以前的歐洲古典油畫女性肖像,精美絕倫
    二百年以前的歐洲古典油畫女性肖像,精美絕倫,美得不可方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頭上戴的野雞毛帽子,和衣服上的飾物和顏色,看上去是那麼和諧,太時尚大方了!二百年以前的歐洲古典油畫女性肖像,精美絕倫,美得不可方物,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
  • 精美絕倫的青花瓷 是心動的感覺……
    精美絕倫的青花瓷 是心動的感覺…… 2020-12-24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淺談春秋香爐文化
    香,在中國古代有著廣泛的用途
  • 引人注目的宋瓷鬲式香爐
    在宋代種類繁多的陶瓷作品中,鬲式香爐始終是引人注目的經典款式。時至今日,如能得到一件大開門的宋代陶瓷鬲式香爐是藏家的一大賞心樂事。南宋 龍泉官青釉鬲式爐 成交價: 677.50萬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香港) 拍賣日期: 2020-07-11流傳至今、時代最早的見諸文獻的宋代陶瓷鬲式香爐是一件標註為
  • 古人精緻靈動的香爐,那個年代的高雅情趣,聞香識人以香會友
    香爐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心頭好,輕輕點燃一柱清香,在繚繞的香氣中,談經論道,品味人生的真諦。 好香,須得好器相配,青煙嫋娜間,精緻絕美的香爐,儼然為焚香雅事注入了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