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股寒流吹遍祖國大地四方,讓南北同胞一起搭上入冬的最後一班末班車,這時候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北方乾冷和南方溼冷,究竟哪個更冷?
記憶裡,自從山頂洞人也開始能在網際網路上和幾千公裡之外的人激情開麥以來,這場爭論就從未缺席過,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定論。
除了年年吵上熱搜的南北大辯論,許多熱心的小機靈們也紛紛貢獻出自己的暖冬小tips,幫你溫暖過冬!
先天氣候條件:
南北不可逾越的溫度差
「南方人:我們這裡室內跟室外沒區別,不服來戰!」
「北方人:我們這裡室外零下幾十度,要不你試試!」
顯而易見,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上的差異,北方比南方冷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
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常年徘徊在0度上下;
再往北走到華北地區,零度以下已成了常態;
到更北的東北,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零下幾十度的冰雪世界,特有景觀除了厚達幾尺高的白雪皚皚,還有舌頭被粘在鐵欄杆上的一排排小朋友。
作為一枚純種北方人,每年到了冬天,我們的生活就變成了這樣:
早上,泯滅對時髦穿搭一切幻想的我,耐心地套上一層層內衣、秋衣、襯衣、毛衣,以及隔絕感官、只怕還不夠臃腫的超厚羽絨服,才能出門和夾雪的北風抗衡。
被冷風劈頭蓋臉一頓劈砍,終於擠進早高峰的地鐵,迎面而來的是混雜在一起的一冬一洗的厚棉衣和厚羽絨服的油膩氣味,精準記錄每個人藏汙納垢的日積月累真功夫,比三個月沒換的枕套還讓人上頭。
最開心的拆快遞時刻,別告訴我這塊比家門口的石頭還硬實的冰疙瘩是我的混血款美瞳和精華水?!
當然樂趣也不少,比如說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抽象冰雪雕塑品;
哪裡有冰凍大地,那裡就是生活的舞臺。
但為何南方人聽罷只冷笑一聲?為何到南方生活的北方人默默掉下幾滴心酸的思鄉淚?
因為來自南方的溼冷已經把他們的手指凍僵,無法悲壯地振臂一呼:南方才更冷!
你說北方的冰雪和零攝氏度看起來氣勢洶洶,但南方的低溫溼冷才最具殺傷力:溼度偏高讓冷空氣如魚得水、無孔不入,穿越房屋門牆被窩來凍你。
在外陽光明媚、雲淡風輕又如何,在家只能苦守著冷氣趕也趕不走的寒窯,猛男也變王寶釧!
你說北方的層層穿套法也很管用啊,只要穿夠厚寒冷就追不上我;來南方,一場冬天的淅瀝小雨就能教你做人。
溼冷魔法把低溫的每一度都物盡其用,變成體感上的砭人肌骨,恁是把自己裹成就差上鍋煮的大胖粽子,該冷還是冷,非得等到晚上真的用熱水一燙,才能感覺到四肢原來是屬於自己的。
無論被窩多暖,那也僅僅存在於被窩,你接觸到的所有東西,都冰涼刺骨。
說好一起抗凍
你卻背著我裝了暖氣?
「我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你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暖氣,說一句人類之光不過分;南北方的辯論核心,也都聚焦在供暖條件的大不同上。
裝備有暖氣的北方小夥伴們,在外再怎麼經受嚴寒折磨,回家照樣可以短袖冰棍熱炕頭,熱乎乎、美滋滋地站床邊欣賞雪景;但徒有一身正氣的南方小夥伴們,宛如慘遭遺棄的喪家之犬,哪裡有溫暖鄉在啊!
最初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供暖區和非供暖區的規劃,已經無法滿足如今南方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冬季供暖的需要,於是許多家庭選擇自己裝暖氣,生活的幸福程度得到了質的飛躍。
見面聊天大家直喊天氣冷,輕描淡寫一句「我家有暖氣」——什麼叫低調的奢華,這比地主家有餘糧還招人羨慕嫉妒!相親時列在優勢條件裡,能讓對方更心動幾分。
如果說暖氣是像小牛一樣強壯有力的預備役體育特長生,那麼空調就是體質羸弱、做廣播體操也勉強的苗苗班墊底小學員。
前幾天#浙江要求3度以下機關單位方可開空調#的新聞,更是引發網友熱議,每一個對南方溼冷感同身受的小夥伴都怒斥這一規則的不人性化。
暖冬溫馨貼士:
南方人過冬取暖小妙招
南方人究竟怎麼才能溫暖過冬?
曬太陽,多雲天的陰冷比虛弱的陽光更常見;裝暖氣,家裡沒那個條件;開空調,這個月電費又得好幾百,基本就是開了個寂寞!
民間智慧多,年年守寒窯的南方小夥伴們獻出這些取暖小妙招,你覺得哪個管用?
穿戴篇
1. 秋褲棉褲
秋冬換季 迅速翻出箱底的秋褲(棉褲)
然後套在身上 露出老母親般的微笑
2.保暖內衣
想要出門不像狗熊 那麼你需要一件保暖內衣
(薄款)保暖內衣+羊毛衫=溫度get
3. 圍巾
想要美美的出門 好看又保暖的圍巾一定少不了
4. 棉拖鞋
人字拖可以進入鞋櫃啦
秋冬就是要毛茸茸的棉拖鞋才行
5. 毛巾襪
晚上鑽進被窩 腳總是涼涼的怎麼辦
一雙毛巾襪 給你一個不會被凍醒的、甜甜的夢
物件篇
1. 暖寶寶
聽說手涼的人沒人疼?那我們自己疼自己!
天氣涼了 三款不同的暖寶寶供大家選擇
2. 毛毯
取暖全靠抖抖抖
快拿一條毛毯披在身上
3.加熱坐墊
想要一個加熱坐墊 你需要先買一個靠背椅
插電 加熱 配合上毛毯 暖暖的窩在椅子上看書吧
4. 保溫杯
作為一名稱職的老幹部 保溫杯是人手必備的神器
熱水 枸杞 蜂蜜 快快買起來泡上喝吧
5. 電熱毯
電熱毯如果要使用的話
一定要在睡前拔掉插頭
注意安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