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有記錄以來南極最熱的一個月!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小A同學

"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

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

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

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流浪地球》

2020年, 庚子大災

全球無一倖免

就連南極這片「地球最後的淨土」

也沒能夠倖免

最近, 外媒傳來了大消息

南極, 這個曾經全球最冷的地方

上個月的溫度竟然超過了20℃

據悉,這是南極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

打破了美國國家海洋局與大氣管理局

141年以來的記錄

要知道, 南極擁有「世界冷極」

「世界風極」和「世界旱極」等

一系列的極端稱號

最低溫度為-89.2℃

年平均氣溫為-50℃

而此時此刻, 它的溫度

竟然達到了驚人的20.75攝氏度

而氣溫上升帶來的

自然就是大面積的冰川融化

據悉,五年以來

南極有1.5萬億噸冰融化

極地的小動物們

不得不在殘存的冰川上

痛苦的掙扎

無路可退

無處可逃

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

去年6月

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氣候專家研究發現

過去25年間有3萬億噸冰從南極融化

其中

50%的冰都是最近5年之內融化的

從2012年至今

南極大陸的冰融化速度翻了3倍

融化的浮冰

讓企鵝失去了生存的場所

賴以生存的食物磷蝦大量減少

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

一些群落中帶帽企鵝的數量

已經減少了66%之多

點擊播放 GIF 2.4M

從前,在南極的企鵝

單純無憂的生活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它們的快樂

而現在的企鵝

渾身上下都透著絕望

由於氣溫升高, 冰面融化

降雪轉為降雨

小企鵝沾到地表的泥濘,絨毛結塊

無法保暖,暴露出內裡的皮膚

絕望的它們,只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為了生存,企鵝軍團

不得不派出了「拓荒英雄」

那是一隻只獨自行走在南極冰原上的企鵝

朝著遠方和未知出發

只為了給族群尋找新的棲息地

勝利到達終點, 便是拯救全族的英雄

但更大的可能

是在半途中就遭遇不幸死去

對它們來說

這是一條希望之路

更是一條,必死之路

科學家警告

如果氣溫再這樣高下去

南極洲,或將瓦解

而地球另一端的北極,更加可怕

早在兩年前

北極就開始經歷如今南極的種種

2018年,北極圈就出現過罕見的

32攝氏度的高溫!

冰川不斷地崩解融化

讓北極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

那些北極熊媽媽

只能緊緊地將自己的孩子擁在懷裡

卻不知道自己將會漂向何處

在另一片浮冰邊上

還有一隻奄奄一息的北極熊

正試圖奮力地爬上浮冰

這是它在遊了232個小時

687公裡之外找到的唯一一塊救命浮冰

由於浮冰的消失

北極熊的食物來源幾乎斷絕

瘦骨嶙峋的它們

只能在垃圾堆裡尋找食物

點擊播放 GIF 2.6M

除了北極熊之外

其他生活在北極的動物們

日子也並不好過

冰川不斷融化也意味著

海象們一直以來用以棲息的居所

正在不斷消失

為了那少得可憐的棲息地

不少海象開始相互廝殺

點擊播放 GIF 1.2M

由於海水變暖

還有很多海豹也痛苦地死去

看到這裡, 有的人或許還在冷眼旁觀

動物界的災難

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那麼,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幾條消息吧

正如同很多神話傳說中寫的那樣

地球上有很多的遠古病毒

被封印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

比如南北極的冰川、凍土層下

就隱藏著邪惡的病毒

而如今,全球變暖

封印的潘多拉魔盒即將被打開

據BBC報導,北極的永凍層正在解凍

並暴露出它隱藏的秘密

除了更新世化石外

同時被釋放出來的還有大量的碳與甲烷

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病毒

不止是南北極

封印在神秘青藏高原上的邪惡病毒

也正在慢慢的甦醒

就在上個月,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

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古老病毒存在證據

其中28種是新病毒

而據悉, 在2016年西伯利亞爆發的炭疽熱

很可能就是因為西伯利亞多年凍土層的融化

使一具感染了炭疽菌的鹿屍解凍而引起的

這一切的背後

都是一個共同的原因:

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越來越多

地球的熱量越來越難散發出去

它「發燒」了

而人類依然肆無忌憚地

排出溫室氣體

等於給地球再蓋上幾層被子

讓它病情惡化

可地球遲早會「自愈」

而人類則會被作為「病毒」清除

剩下乾淨的地球孕育

新的生命

中科院院士丁仲禮曾說過

「地球存在了幾十億年

多的是比現在氣溫高或低的時候

地球不需要拯救

需要拯救的是作為物種的人類自己」

那麼,面對日益嚴重的全球變暖

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1、乘坐公共運輸

汽車尾氣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導致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如果每個人每天都開車去上班,僅僅是通勤一項就會就會產生多少碳排放?而如果改坐公交車,或者騎自行車,就可以大大減少你的碳排放了。

2、適時開關窗

多開窗,少用空氣淨化器,就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夏天將空調溫度調高2度,冬天則將暖氣調低2度,密封好你所有的門窗。牆和屋頂做好隔熱,安裝低流速的沐浴噴頭,這樣做,一年可減少4000磅二氧化碳的排放。

3、少吃肉類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項報告表明,國際肉製品業產生了全球近18%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而且大多數是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據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你成為一個素食主義者,你一年就可以減少1.5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據悉,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而一氧化二氮則是296倍。

4、少用一次性塑膠袋

用1個塑膠袋節能約0.04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1千克。塑膠袋多是由聚乙烯製成,有數據顯示,每年有5千億塑膠袋流入市場,只有不到3%的塑膠袋被回收,絕大多數當成垃圾被掩埋,而掩埋後得要10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並發出有毒的溫室氣體。所以少用塑膠袋也是緩解溫室效應的有效舉措哦!

5、人走關燈

走出房間時看一下電腦、顯示器、檯燈、印表機和其它電器是否關了。並給空調和頂燈設定每天的關閉時間,這不是什麼大事,但能省電,減少碳排放,更可以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和降低維護費。

全球變暖的趨勢

而受害的只會是人類自己

這顆星球不需要我們去拯救

我們要拯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憂慮動物的未來

其實是擔心我們的明天

為了我們的未來和子孫後代

是時候要做出些改變了

不求在有生之年

讓這顆星球重回從前的蔚藍

但求我們的自己和子孫後代

不用去流浪地球

來源:小A同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今年1月成史上最熱1月 南極氣溫首破20度
    近日,據外媒報導,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成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1月。報導稱,1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比20世紀的1月平均氣溫高1.14℃,超過2016年1月創下的紀錄。這也是未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而偏離月均氣溫幅度最大的月份。專家表示,今年1月並沒有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的強降雨或高溫天氣影響,意味著氣溫幾乎完全來自氣候變化影響。
  • 南極地區觀測到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
    南極地區的冰川(法新社)海外網2月14日電 近日,巴西一名科學家在南極地區監測到了20.75℃的氣溫,這打破了南極地區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也是首次超過20℃。據法新社13日報導,巴西科學家舍費爾是在南極地區的西摩島監測到該氣溫的,這打破了1982年1月監測到的19.8℃的紀錄。他還表示,即使在夏季,這樣的氣溫也非同尋常,其原因可能是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西摩島所在的南極半島地區氣溫上升不斷加速。報導稱,附近海上冰川的融化也越來也快,有的冰川甚至後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巖石地表。
  • 地球迎來史上最熱一月!南極都20多度能穿短褲了
    今年一月份壞事已經夠多了,真沒想到又能加進來一個:美國海洋與氣象局昨天發布了一個消息:2020年的一月份,是有記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炎熱的一個一月。其實進入2020年以來,尤其是歐洲北美地區的群眾就已經發現,很多往常應該下雪的地方,今年愣是一點雪也沒下,光下雨了。
  • 今年11月為「最熱11月」
    【新華社微特稿】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說,今年11月是有記錄以來的最熱11月,歐洲今秋溫度也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法新社7日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研究人員分析地表和空氣溫度後發現,相比1981年至2010年30年間11月的平均溫度,今年11月的平均溫度高出0.8攝氏度,比先前最高紀錄高0.1攝氏度。今年9月至11月,歐洲平均溫度高於標準參考期溫度1.9攝氏度,比先前最高紀錄、2006年同期平均溫度高0.4攝氏度。
  • 視頻| 今年12月重慶創2000年以來同期最低!但最冷月將在2021年1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9時訊(邱小雅)冬至已至,今年冬天重慶會降雪嗎?氣溫趨勢如何?今(21)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重慶今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下同)氣溫總體偏低,隆冬冷空氣活動較強,最冷月將出現在2021年1月。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報告顯示,極端高溫、野火和洪水等高影響事件以及創紀錄的大西洋颶風季影響數百萬人,加劇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安全以及經濟穩定的威脅。
  • 「南極綠雪」上熱搜,科學家預測2040年北冰洋的冰可能完全消失!
    微博上的一個熱搜讓人感到緊張——#南極綠雪#乍一看,我以為這是一個奇怪的景觀,但當我仔細觀察時,我發現事情遠不簡單。在世界的最南端,有一個被海洋包圍的大陸。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冰蓋,享有「世界冷極」、「世界風極」、「世界幹極」等一系列極端稱號。然而,這是南極。
  • ...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也是自2008年12月金融危機以來...
    文 / 夏洛特2019-06-14 04:12:37來源:FX168財經網 【大摩商業狀況指數跌至08年以來最低 創最大單月跌幅】摩根史坦利的商業狀況指數6月份下跌32點,從5月份的45點跌至13點。
  • 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網友深有同感:這只是開始
    1月15日,NASA發布短片披露全球變暖現狀: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 ,2019年全球氣溫比19世紀末高1.1℃。而過去十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五年。據英國《衛報》今年稍早時間報導,研究表明,在過去150年間,海洋吸收了氣候變化90%的能量——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所捕獲的熱量有90%以上被海洋吸收,大部分的熱量儲存在海洋深處,只有少數熱量被空氣、陸地和冰蓋吸收。那麼,想在不斷升高的溫度中存活下來,海洋物種可能會向極地遷徙,以保持它們的環境溫度不變;抑或留在原來的位置,適應更高的溫度。
  • 2020年重大災難盤點
    2020年可謂是多災多難的一年,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讓我們看看這6個月裡地球都發生了哪些災難。1新冠病毒從1月新冠病毒爆發截止6月9日全球確診人數超700萬,至9日9:40我國累計確診84637例,治癒79874例,死亡4645例。國外疫情截止6月9號9:40累計確診7108823例,治癒3453294例,死亡403966例。
  • 2019年氣溫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相關機構研究人員稱,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稱,2019年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僅僅比最熱的2016年低0.04℃。
  • 2020年大災難事件盤點
    2020年可謂是多災多難的一年,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讓我們看看這6個月裡地球都發生了那些災難。 1、 新冠病毒 從1月新冠病毒爆發截止6月9日全球確診人數超700萬,至9日9:40我國累計確診84637例,治癒79874例,死亡4645例。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地球這場「高燒」何時能止
    最近的微博熱搜,除了大家都有在關注的疫情在慢慢緩解外,南極氣溫首度破20℃,也十分令人揪心! 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2020年1月已成為人類歷史上,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 南極首現20℃以上超高溫?事是真的,但沒你想像中那麼恐怖
    南北半球的季節是顛倒的此時的南極還在夏季1、2月 往往是氣溫最高的時候南極半島上的很多地方氣溫都可以超過10℃歷史上的最高氣溫記錄>出現在1982年1月於南極半島附近測到了19.8℃南極半島測到歷史最高溫的同時你要深入南極大陸內部就會發現還是老樣子這裡依然處於-30℃到-50℃的低溫千裡冰封
  • 南極電商股價連跌,南極電商5年或盈利40億被疑造假 ?
    據悉去年7月10日以來,南極電商的股價累計最大跌幅已達58.38%。 股價加速下跌或與一則傳聞有關。近期,市場上再度出現南極電商「造假」的傳聞。 南極電商的前身是新民科技,2015年,南極電商作價23.44億元借殼上市,成功登陸A股市場。借殼上市至去年前三季度,南極電商累計盈利約38.22億元。
  • 美國死亡谷有記錄以來第三高的溫度出現
    當地時間8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在日內瓦表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的熔爐溪氣象站16日記錄到當地54.4°C高溫天氣。如得到驗證,這將是1931年以來地球最高溫度,也是有記錄以來第三高的溫度。
  • 2019年為有記錄以來第二熱 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相關機構研究人員稱,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稱,2019年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平均氣溫高0.95攝氏度,僅僅比最熱的2016年低0.04攝氏度。
  • 國際熱圖:2020年12月30日-2020年1月5日
    美國國會推翻川普對國防授權法案的否決1月1日,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會大廈籠罩在雨中。美國國會參議院1日再次表決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從而推翻了總統川普此前對該法案的否決。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每年依據憲法通過下一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由總統籤署成為法律,是美國防務年度開支預算和國防政策的指導性文件。
  • 4年以來最熱的一年!「魔幻」2020接近尾聲,但災難或已開始
    答案就是人類對地球的破壞,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人類源源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和各種汙染物,臭氧層出現空洞,地球迎來溫室效應,整個世界都在升溫,特別是2020年,更是「魔幻開場」後又「魔幻收尾」。2016年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20年12月2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2.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銅像成為第- -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