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27載,影響力依然不減,黃家駒真的是靠「死亡崇拜」嗎?

2020-12-12 華語樂談

58年前的今天,在香港一個平民家庭,降生了一個嬰兒。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孩子,誰也沒想過他以後能成為什麼出人頭地的人物。或許,年幼時他抱著那隻羽毛球拍的一刻,就預示了什麼,但沒人在意。

可是20年後,他組建的BEYOND樂隊叱吒樂壇,他的名字被無數人知曉。他叫黃家駒。

黃家駒在自己的樂隊,卻只呆了短短10年的時間。前五年屬於地下樂隊,基本少有人知。後五年闖入主流樂壇,在香港打下了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其中最後的一年半時間,他們基本漂泊在日本。然而,正當他們剛剛熬過在異國他鄉最艱難的適應期,黃家駒卻轟然墜落,帶著未了的心願,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黃家駒離世的消息傳回香港,無數人震驚,無數人痛心疾首。出殯那天,香港萬千民眾沿街相送,許多激動的歌迷衝破警戒線,哭著奔向他的靈柩……

香港人的痛惜,更多在於之前忽略了黃家駒和BEYOND的存在,讓他們沒能在香港得到應有的地位,到醒悟時,才發現已經永遠地失去了黃家駒這位音樂之子。

但是,不管有多麼震驚、多麼不舍,僅就那個時間點來說,BEYOND最多還只能說是香港最成功的樂隊。從樂隊組建一直到家駒去世,BEYOND在內地的影響力都十分微弱。絕大部分內地(尤其是非粵語地區)的樂迷,都是在家駒去世後才接觸到BEYOND的音樂。

一轉眼,黃家駒已經過世27年。這27年來,我們親眼見證了一個奇蹟,就是黃家駒的影響力並沒有隨著他的離去日漸消退,反而越來越廣泛和深遠。而BEYOND也由香港最好的樂隊,變成了如今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一支殿堂級傳奇樂隊。

「黃家駒」三個字,成為了一個符號。每每在各種場合,提到黃家駒或BEYOND的名字,或聽到他們的作品,都會令人肅然起敬。在幾大主流音樂平臺的歌手(熱度)榜上,黃家駒是唯一常年佔據前20的過世歌手;

一個過世27年的名字,卻依然獨自與周杰倫、張學友等天王歌手,華晨宇、鄧紫棋等人氣新生歌手,及當下最熱的網紅歌手競爭熱度,這說明了什麼?

鑑於過世後的黃家駒比生前更紅,網上流傳著一種「死亡崇拜論」,認為黃家駒今天擁有的影響力,都是因為他的死亡引起大眾的跟風崇拜所致。說活著的時候他們都不怎麼樣,死後卻被吹成神,這是一個笑話。

其實,這是對黃家駒先生的最大侮辱,比生前受到的任何一次侮辱都要大。

「死亡崇拜」這個東西存在嗎?

當然是存在的。在任何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人身上,在ta剛過世的某段時間內,總會掀起一陣全民崇拜的熱潮。這是源於一種「死者為大」的心理所致。但這種因素佔有多大比重,就在看延續的時間了。因為時間是最公正也是最無情的,大部分過世藝人,都是在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的時間後就無人提及了,而像黃家駒這種近30後影響力不減反增的藝人,你能說只是因為死亡崇拜?

你顯然過於誇大死亡崇拜的力量了。要這樣的話,過世的歌手又豈止黃家駒一人,為什麼只有他熱度居高不下?

須知,「死亡崇拜」跟「死亡之後被崇拜」不是一回事。黃家駒對於內地樂迷來說,確實大多數是他過世之後才被知曉和崇拜,他生前的影響力,也確實遠不如過世之後的這些年,這種「死亡之後被崇拜」,難道就是值得貶低的「死亡崇拜」嗎?大錯特錯!相比活著時被追捧成神,難道你不認為逝世多年後仍被傳頌要來得更客觀、更公正?

既然不是死亡崇拜,那黃家駒憑什麼今天依然被人懷念?

我們再來看看在KUGOU音樂平臺「粵語金曲榜」上:

BEYOND的作品基本以粵語為主,他們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等歌曲常年佔據著粵語金曲榜前幾的位置。這是實實在在的傳唱指標。那麼,黃家駒為什麼27年後依然擁有高熱度,答案非常明確了,就是因為兩個字——作品

如果黃家駒的歌曲早已沒幾個人傳唱了,而大家還在不厭其煩地追憶他,那我承認,這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死亡崇拜。但他不是,他靠的是作品,作品始終是黃家駒影響力長盛不衰的唯一載體。藝人的使命就是留下作品,如果沒有留下好的作品,你先前再紅透半邊天,兩腿一蹬後,除了短時間的「死亡崇拜」後,終究是人走茶涼。

據我之前的了解,絕大部分BEYOND 的樂迷在第一次聽到並喜歡他們的音樂時,是不知道黃家駒已過世的。尤其是接觸較早的那一批樂迷,有的聽了幾年都不知道這個情況,因為沒有網絡,信息閉塞嘛。家駒的過世,除在1993年給香港的媒體帶來了熱點,讓BEYOND在那時獲得空前的關注以外,對後來的內地歌迷來說,喜歡上BEYOND的音樂,跟家駒過世,真的沒多大關係。

「跟風」這個東西在黃家駒身上存在嗎?

也是存在的,但不是跟風崇拜,而是跟風質疑、跟風黑。事實上絕少有人會跟風去崇拜一個過世了近30年的藝人,除非你是真的喜歡他的作品;恰恰相反,人旦周圍追捧的人多了,還會激起某些人的質疑和牴觸。針對黃家駒也是這樣。畢竟黃家駒也不是神,也不是閃光的鈔票,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對他的音樂有感覺。他們對黃家駒這種過世幾十年還被追捧的現象不解,認為是無腦跟風+死亡崇拜,這種言論一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風黑。在知乎,甚至形成了以批判BEYOND和黃家駒為zz正確的一種風氣。

當然,也必須承認,BEYOND及黃家駒被黑,也有一部分是拜少數無腦「B鬥士」所賜。比如鼓吹無中生有的「世界四大樂隊」「世界金針獎」之類。這樣的奇葩粉絲(不能叫樂迷)在任何一位明星身後都會有,而且這些招黑言論大多是某些人別有用心地製造出來的,只是無腦「B鬥士」容易被帶偏而已。

黃家駒的作品究竟有多牛逼?

既然黃家駒不是靠死亡崇拜,而是靠作品成就今天的影響力,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來探討一下,究竟BEYOND的作品有何魔力,何以能做到流傳數十年依然擁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這裡的BEYOND作品,基本指的是BEYOND四子時期,以黃家駒為主創作的那些作品。因為整個BEYOND發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還是這些作品。

1、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我們承認黃家駒這些作品有超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並不等於鼓吹這些作品多麼偉大多麼牛逼

偉大不偉大,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標準,也並不是偉大的作品,就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喜歡。有人覺得BEYOND的作品很偉大,但也有人覺得它不搖滾,有人覺得它不高級,有人覺得它不好聽,這都很正常。事實上,你找遍古今中外,也不可能找出一首讓每個人都覺得好聽又高級的「偉大」歌曲。

有人總喜歡用披頭四等國外大神樂隊來對比diss BEYOND,但這有什麼意義呢?不同的地域和發展歷史,不同的語言和受眾人群,搖滾在他們那邊,就跟國內的流行一樣,是絕對的主流,完全沒什麼可比的呀!要比的話,你最多可以比在中國誰更有資格成為華語樂壇的披頭四?

你要覺得自己是「見過世面」的搖滾樂迷,可以盡情去欣賞披頭四、涅槃、槍花之類的,並不一定要以diss BEYOND來彰顯逼格;你要追求高級的話,可以去聽竇唯的歌。當然,高級不高級咱也不清楚,反正也沒幾個人聽得明白是吧。但請相信,更多中國樂迷喜歡BEYOND的作品,必定還是有它的理由。

2、但得到很多人的喜歡,並不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指標。

一首歌曲得到廣泛人群的喜歡,有時並不難,比如《小蘋果》、《老鼠愛大米》、《最炫民族風》,還有很多網絡紅歌都可以做到,但與之相對的就是持續時間的問題。來時一陣風,去時無影蹤,是這種神曲的特點。

再往上,一些百裡挑一的、音樂性較好的流行歌曲,可能傳唱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但十年後再去聽,便會聽到一股明顯的年代感和老套感。能傳唱十年以上,並依然讓人覺得並不過時的經典歌曲,已經是鳳毛麟角。

黃家駒的那些經典歌曲,單純論藝術性,可能不是多麼偉大;單純論一時的傳唱度,可能還不如那些流行情歌。但在兼顧兩者的基礎上,卻可能是頂尖優秀的,所以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數十年之後聽來,依然如初聽般湧起熱血。

咱也不扯那些冷門好歌了,就拿大眾認知最高的「海光真大喜」「情灰A不冷」等作品來說,按兼顧藝術與傳唱的標準,已經足以讓絕大多數華語歌手只能望洋興嘆。

所以,27年來,黃家駒從來沒有被刻意神化,只是作品中一如既往的生命力,在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作品被傳唱著,他就沒法被淡忘。也不知20年、50年之後,他和他的作品,會不會徹底被淡忘掉?

你可以懷疑這些作品的藝術水準,或許還達不到你的品位層次,所以不在你的欣賞範圍之內。但你要相信,它對大眾深遠的影響力是真實存在的。不會因為你的不欣賞,就證明它是被炒作起來的,就說明黃家駒是被死亡崇拜而神化起來的。

相關焦點

  • 27年過去了,黃家駒的影響力依然不減,為何他能成為大眾偶像?
    雖然他已經走了27年,可他還在我心中活著。黃家駒雖然沒有被埋沒,卻也沒有被放大,而華語樂壇衰敗得如此之快,使得大家不得不回頭看看巔峰時期的群星璀璨。從陳百強到黃家駒,再到黃凱芹等等,這些創作了無數經典作品的音樂大家,更能引起樂迷的共鳴,為何大家都喜歡黃家駒呢?黃家駒靠什麼成為大眾偶像?
  • 音樂天王周杰倫可以繼搖滾巨星黃家駒之後嗎?
    黃家駒更是謝霆鋒、大鵬、羽泉、楊臣剛、譚維維等眾多歌手的偶像,黃家駒已經去世27年了,但是至今仍有無數人每天都懷念他。黃家駒的影響力可謂是年深歲久,雖然黃家駒不幸英年早逝,但是華語樂壇人才輩出,當今華語樂壇哪個巨星可以繼黃家駒之後?
  • 如果周杰倫與黃家駒同時出道,誰的影響力更大?
    談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周杰倫與黃家駒同時出道的話,那麼到最後誰的影響力更大呢? 眾所周知,周杰倫是目前華語樂壇數一數二的著名歌手,隨隨便便出一首單曲都會引起很大的轟動。
  • 永遠31歲的黃家駒:陳偉霆謝霆鋒的偶像,幾代人的回憶
    這個夏天,也不例外。6月30日是黃家駒逝世27周年的日子,Beyond樂隊成員葉世榮在某社交平臺發文悼念好友:「我們懷念你」。網友也紛紛在評論區發文緬懷:「一生未見,一世懷念」「唯望天邊一方,它朝可重逢」「多希望6月只到29號」「不願記起!卻刻骨銘心 」。
  • 26年,為什麼黃家駒的粉絲依然遍地都有?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2013年4月6日,山東衛視《歌聲傳奇》播出致敬黃家駒專場節目;同年,黃家強出版歌曲《好好》紀念黃家駒去世20載;7月,安徽衛視亞洲偶像盛典追頒黃家駒終身成就獎。生活窘迫、職場失意、情場背叛,此時的黃家駒像極了他寫的《誰伴我闖蕩》:前路是哪方,誰伴我闖蕩。03 只想靠兩手,向理想揮手Beyond獲得的一線生機是《大地》這首充滿東方傳奇色彩的歌曲。
  • 黃家駒的歌影響力有多大?三十年後的今天,這些人是這樣說的
    黃家駒已經去世將近30年了,但是他的歌曲作品影響力依然很大,很多歌曲不僅被無數次翻唱,在如今的大街小巷,仍然可以聽到他的歌曲,在KTV裡面更是必點之歌。所以看得出來黃家駒的歌影響之巨大,也是對於90後的人來說,黃家駒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一種精神信仰,一個標誌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 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黃家駒,歌詞寫得出神入化可能是重要原因
    黃家駒去世26年了,可每年的6月份,依然會有大批歌迷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他本人的崇拜、對他英年早逝的遺憾、對他留下的音樂的熱愛。他離開了,可是他的影響力一點都沒有降低。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懷念黃家駒?是因為他對音樂執著的愛,對理想永不放棄的態度?是因為他在「只有娛樂圈、沒有音樂圈」的香港樂壇中堅持原創,獨樹一幟難尋對手?
  • 黃家駒代表了一個搖滾時代!
    永遠不要低估死亡對一個人的神化作用。其一是增加曝光量。保羅沃克的死對《速7》票房的帶動作用自不用說。MJ死之前,雖然已經是世界級巨星,但在中國主要還是歐美愛好者聽,MJ死後,上至50歲大媽,下至10歲小學生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世界流行天王,都出於好奇聽他的幾首歌。黃家駒也是同理,原先很多不知道的人也會開始知道。
  • 如果黃家駒沒有死,他還會被神化嗎?
    6月30號,是黃家駒去世27周年。麥可·傑克遜曾在格萊美頒獎時這樣評價黃家駒:「如果這個獎項由我來頒,那麼我會把它送給黃家駒,可惜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他值得所有的褒獎,也值得被這個世界愛護和追隨。是的,黃家駒影響了很多人,他對自由的追求,對理想的堅持,對自我的表達,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在人們的心底永存。無論他逝去多久,只要他的音樂響起,人們總會從灰頭土臉的生活中抬起頭,望望天空,那是理想的聲音在持久地迴旋。
  • 黃家駒打破了,一個定律
    人走茶涼這個規律在當今的社會非常的普遍,你有錢的時候,會有很多朋友他們會眾星捧月,而當你沒錢的時候,朋友便會視而不見,不理不睬。然而黃家駒,便打破人走茶涼的規律,黃家駒雖離開我們已經有27年了,但黃家駒熱度不減反增,人們對黃家駒的思念與日俱增,每天都有人去香港將軍澳華人墓地祭拜黃家駒。每天都有酒吧商場放歌曲《光輝歲月》《真的愛你》《海闊天空》,每天都有人聽這些經典歌曲入眠。
  • 黃家駒58歲冥誕,27年前「害」他早逝的日本主持人,現在怎樣了?
    Beyond成員每年都以這個模式為黃家駒「慶生」,表達對他的思念,27年來不曾間斷。但諷刺的是,生日6月10日距離他的祭日6月30日,只差20天。在這個異常艱難的時期,黃家駒的家人裡只有母親在默默支持他,偷偷給他存了一筆錢給他開演唱會用,《真的愛你》這首歌就是家駒為了感謝母親,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創作的。一直鬱郁不得志的黃家駒說:如果連這樣的歌曲都不被大家接受,那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歌曲了。
  • 黃家駒如果沒有意外去世,他還會有現在這麼大的影響力嗎?答案是
    知乎上有個提問是:「黃家駒如果還活著,現在會是什麼地位?」當然有很多根據事實理性分析的回答,但最戳心的一個是:沒有如果。在他逝世後,羅大佑曾如此評價黃家駒: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黃家駒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香港著名搖滾樂隊beyond的主唱兼節奏吉他手,樂隊中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由他創造出來的。我們能耳熟能詳的歌曲有《真的愛你》《光輝歲月》《不再猶豫》《海闊天空》等等。
  • 27年前,黃家駒意外從3米高臺墜落,留下三個字令人心痛
    保險公司一直是底薪加提成的,但是黃家駒基本上都拿不到提成,只能靠著乾巴巴的底薪過日子,平時生活的時候就十分的省。後來他又做了很多不一樣的工作,只因家裡的條件也本就不富裕。黃家駒對搖滾的熱愛是從骨子裡流出來的,從小的時候他就比較喜歡搖滾音樂。
  • 黃家駒離開的第27年,要說關係最好的,就是黃貫中了吧!
    現在提到黃貫中和朱茵,你們依舊覺得他們不夠相配嗎?始終覺得他們相配的人,依舊覺得他們很好;始終覺得他們不適合的,或許在他們的見證之下,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大家,他們在一起非常的幸福。就像朱茵說,黃貫中就是她的蓋世英雄。一個女人,如果不是對方給予她足夠的愛意,她能說出這樣的話嗎?很明顯不會!
  • 演唱會人太少,被罵吃黃家駒冷飯,曾經的搖滾英雄真的落魄了?
    因為在這年樂隊當中的靈魂人物黃家駒在錄製節目時從高空墜下不治身亡。傳奇般的樂隊因為黃家駒的離世分崩離析,這隻樂隊也走到了末路。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了黃貫中在自己的手臂上紋了九紋龍。目的就是為了紀念黃家駒。在黃家駒離世之後的一段時間當中,黃貫中也曾頂替到黃家駒的位置上,試圖挽救這支樂隊,但是結果顯而易見並沒有成功。
  • 為什麼黃家駒死後這麼多年,還這麼受歡迎?
    今天看一位朋友提問:華語樂壇,你覺得能超越黃家駒水平的都有誰?直接點回答,這個問題毫無意義。黃家駒在世時,並不為大陸歌迷所熟悉。Beyond在大陸走紅,是在黃家駒去世以後的事。前面的譚詠麟,張國榮,雄風不減。緊隨其後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如日中天。臺灣方面的小虎隊,林志穎,趙傳,還有老一輩的齊秦,王傑,女歌手都不算,就這一幫幫新老歌王,哪裡輪得到Beyond樂隊插足的縫隙!或許說到這很多歌迷會憤懣,但事實就是如此。不是說Beyond的歌不如他們,而是那個時代流行和崇拜的趨勢而已。
  • 黃家駒和周杰倫演唱會誰更盛一籌
    我雖然發了他們各自的內容,但我都儘量不放到一起來議論,以免引起上面這種結果。但看到這麼多人為了這個問題而爭執不休,我還是不吐不快,下面我簡要說以下幾點:①、黃家駒和周杰倫都是華語樂壇史上頂尖優秀的原創音樂人,是華語音樂的驕傲和旗幟,作為歌迷,不應該這樣「自相殘殺」;而且這兩家歌迷,大都不是十幾二十歲的孩子了,還像流量粉一樣去爭執謾罵,幼稚不?
  • 「黃家駒」1997年2月27日《東周刊》發布的文章
    黃家駒是八九十年代殿堂級搖滾歌手,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搭配高亢的唱腔,彰顯出當代年輕人為理想奮鬥的精神,深深共鳴幾代人心靈, 本人便是98年入坑的鐵粉。在1997年2月27日,《東周刊》發布了這樣一篇文章,家駒50首遺作,重見天日。
  • 紀念BEYOND家駒逝世27載巡迴演唱會震撼來襲
    在上世紀搖滾樂剛剛走入人們的視線時,有一支樂隊火爆搖滾樂圈-Beyond,然而其創始人黃家駒不幸在1993年6月30日從舞臺墮落長辭人世。這次巡演,我們將致敬樂壇傳奇—黃家駒。極光樂隊憑藉著不懈的努力以及多元音樂喜好和風格的撞擊之下,確認了黃家駒演唱會的風格的獨特性,不是以模仿為主,而是以新生代的年輕人來詮釋黃家駒,傳頌beyond音樂的靈魂,讓更多年輕人認識黃家駒beyond,成為極光樂隊的使命。
  • 撞臉黃家駒,和陳小春是情敵,遭鄭伊健打壓!今年過50靠走穴撈金
    在娛樂圈當中也有這樣一個男明星,他年輕時候因為撞臉黃家駒而被大家喜歡,但是卻跟陳小春成為了情敵,還因為一些事遭到了鄭伊健的打壓,雖然說當時他們都曾是關係非常好的兄弟,但後來這個男明星因為這一系列的事情,直到現如今已經50歲了,還在走穴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