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老師家長常常告訴我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單詞要多背多記才能記住,抄寫100遍不夠,就200遍。」
真的抄了100遍,還是沒記住,可能真的需要200遍才能記住
不知道這是真理還是謬論,但總覺得不對,但又不知道哪裡不對。
因為我的記性有時真的很好的啊,遊戲機裡的角色記得一清二楚,各個角色的優點長處,到哪裡應該怎麼打,哪裡應該怎麼躲?更是在心裡滾瓜爛熟,而且遊戲都是英文版的或者日文版的。根本就看不懂遊戲裡在說的是什麼?
現在回想起來,自我的分析,在學英語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說,英語難學,很難學會,學英語最大的問題就是單詞不好記,這些都是很負責任的暗示,暗示你可能很認真還是學不會。單詞一定要多背,1遍肯定不夠,得10遍,10還不夠得100遍,或者200遍。
還沒有背誦之前,心裡就已經有了預期,有了「記不住」的期待。
中學生處於青春期,大腦也在快速的生長發展,對於這些負面的暗示真的很容易受其影響。因為有了「英語難學」的假設前提,結果就真的學起來很難。
這些都是很錯誤的暗示,暗示英語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學,還可能學不會。
這些暗示都起效了,很多學生都偏科,英語真的下了很大功夫,還是學不好。
這可能是英語難學的一個原因。
也正因為這個假設,這個消極的暗示,
學英語時常常是在擔心學不會的心境下聽課的,
常常是在擔心記不住的焦慮下記單詞的。
常常是在很努力還可能學不好的心態去考試的,結果真的學習是效率嚴重受到影響。
狀態越來越差,越學越累,越學越學不會。
語言是有力量的,
這是一個消極暗示在影響學習上的簡單例子,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常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例子,
家庭教育中,對待孩子多一些鼓勵和支持,孩子更容易會朝著您所期待的方向成長。
成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