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薇去年剛剛大學畢業,本來工作就不如意的她又遭遇了疫情的裁員浪潮,在這種情況下,雅薇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但是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一直不好,雅薇一直觀望到現在,眼看大環境復甦得差不多了,她覺得是時候該出手創業了。
家人湊足了15萬交給雅薇,算是創業啟動金。經過一番收集信息後,雅薇把投資的目光放在了加盟奶茶店上。但在加盟之前,雅薇還是給遠在大城市打工的表哥打了一個電話,想聽聽表哥的意見。
沒想到,表哥今年正好在做餐飲設備回收的工作,他說從他回收的店鋪來看,倒閉最多的就是奶茶店。這讓雅薇的心涼了一大截。
雅薇現在又回到原點,手上拿著有限的創業金,但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創業了,別人做過的項目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而自己又想不出什麼好的創業「點子」。
日本顧彼思商學院著的《事業開發》一書提到,想不出創業的好「點子」,是因為缺乏一套成熟的創意思維,要想發現好「點子」,就需要了解創業的技術技巧。
一、創業「點子」是怎樣產生的?
談到創業,離不開考慮創業的「點子」,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意的,跟風別人的創意,看似轟轟烈烈地創業了,但是守業很難。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點子」,顯得尤為重要。
1.創業「點子」來源於「種子」想法
最初的想法像個「種子」,在時間和環境的歷練下最終才能開花結果,成為最終的創意之前有個過程。
日本的3M公司早在1969年,打算研究一種粘性很強的膠水,這是他們最初的想法。但是研究人員研製的膠水很容易粘上,也很容易揭下來。這種在當時被視為失敗的膠水,在5年後被人們發現了它的用途,於是3M公司產生了新的創意,決定將這種膠水應用在便利貼上,投入市場。
從最初的創業想法到最終的創業創意,這中間有個不可省略的過程,經過的考驗越充足,創業的「點子」就會越靠譜。
2.人們有困擾的地方,就是產生創意的地方
比如,人們經常在上班高峰期叫不到車,網約車服務的誕生就迅速抓住了這個客戶群;人們不方便隨時隨地洗手消毒,於是就有了免洗消毒液;人們總是為家裡不穿的衣物發愁,太佔地方,又不捨得扔掉,於是某寶推出了回收舊衣捐贈務......
能解決人們困擾的產品或服務,必定有市場,因此人們有困擾的地方,也容易產生創意。
3.宏觀環境發生改變時,就是產生創意的時機
在大環境的改革或者變化中,總會產生新的機遇與挑戰。比如隨著二胎政策放開,我國的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母嬰、啟蒙教育、學校、醫療、房地產、家用車行業也紛紛推出了二胎家庭的產品或服務。
創業的「點子」絕不是拍腦袋或者跟風就能產生的,而是我們通過觀察和思考,將最初的想法放在大環境裡一步步充實出來的。
二、突破思維瓶頸,產生創業「點子」的技巧
1.頭腦風暴,從他人那裡集思廣益
在思考創業「點子」的時候,最有效的技巧之一就是要集思廣益,需要其他人的支持,最好是擁有不同背景的人的支持,在思想的碰撞中能發現好的創業"點子"。
創業者可以邀約3-6名有創業經驗或者對行業信息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暢談各自的想法。想法要儘可能多,先不管想法能不能行得通,先暢談無妨。如同在繁星中更容易找到最亮的星,是一樣的道理。「點子」多了,自然容易做到優中選優。
但是主持人要在開始之前,講清楚整個過程中,任何人不要評判其他人的想法,只需自由發揮就好,保持輕鬆和諧的氛圍。
2.邏輯樹,梳理多套創業思路
邏輯樹就是將主要的問題視為樹幹,然後考慮這個問題與哪些問題相關,這些相關的問題可以作為主要問題的樹枝,然後一層層的分析。邏輯樹主要幫人們釐清思路,突破困擾,推進思路。
比如雅薇的情況,拿著有限的資源沒有想到創業的「點子」,就可以自己畫一個邏輯樹來分析自己適合做什麼。
3.曼陀羅思考法,將關鍵詞擴大發散
曼陀羅思考法也是我們說的的「九宮格」思考法,我們畫一個3X3的格子塊,在正中間的格子裡寫上一個關鍵詞,然後由這個關鍵詞想到其他相關的詞語,分別填在其他的8個格子裡。如果這8個詞當中還有可以作為關鍵詞的,就為它單另再畫一個九宮格,發散下去。如此反覆下去,直到沒有關鍵詞可寫了。
三、基於假設的「點子」,需要被分辨篩選
當我們通過頭腦風暴、邏輯樹、曼陀羅思考法想到的「點子」足夠多時,就需要對這些想法進行篩選,縮小選擇的範圍到2-3個選項。篩選的時候,我們需要採用科學的方法考量創意的可行性。畢竟,並不是所有創意都有個好歸宿。
1.採用費米估算法,調查市場大致規模
比如雅薇要估算奶茶店的客流量,她需要知道:
奶茶店所在地段每天有多少人從店面經過
這些人的年齡段、職業是怎樣分布的
每個年齡段大約有多少人有購買奶茶的習慣
工作日和節假日,晴天和雨天,每天的早、中、晚客流量是怎樣的
附近有多少家奶茶店
誰家的客流最多,它與其他奶茶店相比,優勢在哪裡
自己的奶茶店與其他奶茶店的差異化在哪裡
經過這些分析,雅薇大概能估算自己開奶茶店後客流量有多少。如果估算出來的客流量沒有達到雅薇心目中的目標,就可以放棄這個創意,繼續考慮其他的「點子」,直到篩選出能讓自己滿意的創業「點子」。
2.評估目標客戶是否會為你的創意買單
在正式創業之前,創業者一定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客戶為什麼要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你能為客戶帶來什麼價值,客戶會在什麼時機下購買。
作為嘗試,創業者可以自己印發一些宣傳單,如果有陌生人按照宣傳單上的聯繫方式找到你,說明你的創業「點子"有市場。如果派發出去的幾千張宣傳單,沒有收到任何反饋,說明這個商品或服務,以後不會有客戶願意買單,那還是趁早放棄得了。
3.是否有核心秘密作為商業「護城河」
同行那麼多,難免會出現互相學習借鑑,甚至抄襲的現象,怎樣才能打造屬於自己企業的秘密呢?這個秘密不是指保密的東西,而是指給別人,別人也學不會的東西。
比如,海底撈以服務好作為核心競爭力,其他的餐飲行業也紛紛提升服務體驗,但是都不能取得海底撈那樣的成績,這又是為什麼呢?這說明海底撈的秘密不止一個,而是一套組合,這就讓競爭對手無從效仿了。
4.是否有獲得收益的能力
創業最終的目標是要賺到錢,這一點非常重要,無論未來的形勢怎樣,我們都要要時刻思考增加收益的途徑。關於盈利的話題,請參見我的另一篇文章《企業盈利真的很重要麼?答:真的,盈利與否關係到企業生存》
結語
創業尋找「點子」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需要創業者反覆思考和摸索,才能越來越清晰,越適合自己。我們可以通過《事業開發》中提到的尋找創意的技巧和篩選「點子」的方法,來進行一步步地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點子」。願你我都能理智創業,在創業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