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山水是中國傳統的,小動物是現代的。年輕人畫得這麼好,不容易的。」
市民鄭先生在豐盛裡欣賞藝術家創作牆繪時不禁讚嘆。
最近去這裡遊玩的市民可以注意到這裡有一堵牆面正在進行繪畫裝飾,不同風格的藝術家們在這裡創作作品,為這片區域帶來了一股酷炫的藝術潮流。
這裡舉辦的是「共生II——潮流豐盛裡 街頭藝術展」(以下簡稱「共生展」)。本次活動的主辦方是上海張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方是城市藝術聯盟UAU,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壁畫藝術、街頭藝術,採用城市藝術展的形式,將豐盛裡近120米的公共圍牆與局部公共區域,打造為豐盛裡藝術長廊,市民可以免費參觀、打卡。
國內外藝術家「空降」豐盛裡,
解鎖城市藝術空間
牆繪藝術是現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發展於城市文化日益濃厚、公共素質不斷提升的「土壤」之中,如今已成為提升城市形象、活躍市民心情、傳播地域文化和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藝術形式。
「共生展」由城市藝術聯盟UAU在2019年發起,旨在探討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城市藝術與公眾日常空間形成的共生共榮的關係。
豐盛裡充分融合了上海歷史風貌建築、是一個極具海派文化烙印的新地標。今年的「共生展」與張園豐盛裡攜手合作,有著深刻的考量和意義,將藝術的熱情注入豐盛裡,使其先鋒氣息的印記更加鮮明。
此次展覽邀請了將近20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藝術家以120米豐盛裡街區牆面為「畫布」,繪製一場「露天街頭藝術展」。
「
我的內心如同宇宙,期待新的一年繁花似錦,依舊充滿天真與詩意。」來自上海的藝術家施政,此次繪製的作品是《太空花園》,這段浪漫的文字是他對該作品的闡述。
作品中出現了太空人的形象,施政表示,在公共空間作畫,應該考慮和周邊環境的吻合,太空人帶有未來感和科技感。
「
在即將跨年的時段,表達對未來的展望,告訴大家不管任何情況,未來都是美好的。」
DEZIO(法國)是城市藝術聯盟UAU聯合創始人,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多年。他此次創作的作品是《炫彩花園》,呈現了自己的炫彩花卉系列作品,通過筆觸與色彩的結構與組合,呈現一系列欣欣向榮的絢麗花卉。整體畫面奔放又不失辨識度,以此傳遞出自然環境與都市生活共慶的理念。觀者可從中感受到對於鮮活生命力的讚美和慶祝。
為了保護牆面,主辦方在外牆上增加了一層水泥板,藝術家們就落筆在這層水泥板上。作品預計在本周完成,落成後將成為見證公共藝術與都市生活共融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觀。
豐盛裡項目位於南京西路歷史風貌區內,項目整體貫穿「海派文化、優雅商業、和諧社區、創意生活」,注重歷史城區的特色傳承、公共空間的品質提升、居住服務的體系完善、高端精品的詮釋演繹等。將「共生展」的「主場」定在豐盛裡,是因為它是極富海派文化特色的地標,又是潮流商業和生活、旅遊空間。2020豐盛裡「共生展」的舉辦,也將進一步將藝術的熱情注入豐盛裡,使其先鋒氣息的印記更加鮮明,並更好聚集人流,增強人氣,從而反哺商業經濟和文化底蘊,形成良性循環。
商業與文化「共振」,歷史與現代文明共生
本次城市藝術「共生展」,旨在探討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城市藝術與公共日常生活形成的共生共榮的關係。與此同時,「共生」也出現在豐盛裡,作為上海都市文明發展的縮影,在城市更新進程中,豐盛裡始終秉持著歷史脈絡與現代文明共生交匯的建設方式。在未來,這裡也將通過更多具有前瞻性與開放性的藝術介入,呈現先鋒氣息與情懷記憶並存的狀態。
豐盛裡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貌項目,又有中西美食品牌等商業體,共同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海派文化特徵的城市空間。可以說,它既承載著歷史記憶和人文情懷,又彰顯著開放、包容和創新的現代精神。豐盛裡「共生展」作品落成後,將成為見證公共藝術與都市生活共融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觀。
新時代背景下,城市文化與商業創新融合成為一大趨勢。建成後的豐盛裡項目,正是將老上海的海派文化融入到現代商業中,讓「商業擁抱文化,文化樂見於商業」,滿足市民物質和精神消費兩大層面的需求。
記者、圖片、視頻:陸安怡
編輯:葉蘋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還想看↓
▶
二輪徵詢、「數磚頭」模式、手拎馬桶改造……靜安一套套成熟舊改模式的背後有……▶
棒!靜安3處入圍市級評選!還有這5處也嗲得很→▶
回憶滿滿!老上海們是怎麼過冬的?▶
靜安花壇綠地新增鬱金香11萬餘株,明年春天要美翻啦!▶
周末說走就走!上海高鐵出發1/2/3小時……能到哪?這些好吃好玩的地方,速度收藏↘原標題:《叮,豐盛裡藝術長廊來啦,歡迎打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