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北省恩施市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肖體現在給一位小夥做膽結石手術時驚呆了,患者的整個肝臟竟然是藍色的,還帶有金屬光澤。他將這一病例發在行業群裡求教,引來眾多醫生圍觀討論。醫生們研判後一致認為:「藍肝」並非天生,而是由紋身引起。手術醫生在其身上發現一幅狼臉紋身。
專家表示,不管染料是否合格,紋身後都會被皮膚吸收、進入血液,被肝臟內「吸收力」非常強的細胞吸收,導致色澤改變。
紋身除了可能將肝染成藍色,也很可能會感染肝炎、愛滋病毒。
半數青少年不知紋身可增加感染愛滋病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此前一項調查顯示,位於年齡段16至19歲的人群中,約有三分之一至少有一個紋身。超過60%的人曾因為年齡尚幼,接受非法紋身。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群不知道18歲以下紋身的非法性。此外,超過一半的人未意識到紋身會增加愛滋病和肝炎感染的風險。
美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與通過其他途徑感染上C型肝炎的人一般會出現明顯症狀不同,通過文身感染上C型肝炎的人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肝炎感染症狀,從而貽誤了治療機會。C肝病毒能夠使70%的被感染者變成慢性患者,而只有10%至15%的人在被感染後會出現急性症狀。
發表在《內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紋身群體感染上C型肝炎的風險顯著增高。研究人員對600個病人進行了觀察研究,他們發現有18%的人帶有紋身。在這些紋身的病人中,有高於20%的人感染有C型肝炎,而其中33%的病人是在商業性的紋身場所進行紋身的。而未紋身者中只有3.5%的人患有C型肝炎。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多處紋身者患潛在致命性疾病的風險增高。
紋身使用的紋身針如正規嚴格消毒,不會感染疾病。但目前在我國許多紋身行業都不正規,從業人員缺乏相應的醫療知識,紋身器械不能做到徹底的消毒,導致紋身時感染C型肝炎的機會增加。C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傳播,文身傳播C肝的關鍵是共用文身針。未嚴格消毒的紋身針在不同人身上反覆使用,也是造成C肝流行的原因之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惡性血液系統疾病。
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膚科主任牟寬厚告訴記者,由於現在紋身所用的顏料成分比較複雜,所以一旦紋上去,就很難去掉。如果它是一個化學染料,人工合成的話,可能會對身體,因為它是紋在真皮或者說皮下組織裡面,長期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個潛在的危害。操作的地方可能不是很規範,比如說消毒呀,幹啥呀,可能不一定像醫院這麼嚴格,所以會不會潛在地造成疾病的傳播,這是我們準備紋身的人要考慮的。有很多的疾病它是通過血液傳播的,比如說愛滋呀,或者說是肝炎等等。
這8類人群不適合紋身
1、患有皮膚傳染病:這類人群之所以不適合紋身,主要是因為紋身造成的外傷不好癒合,並且因為皮膚關係,會大大影響紋身的效果(如:溼疹、蕁麻疹、牛皮癬等);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一個很重要的病情就是「免疫功能紊亂」,紋身的話會造成傷口很難癒合;
3、心臟病患者:這類人群屬於高危人群,強烈的刺激可能引發病人病情發作;
4、色料及麻藥過敏:可能會引發皮膚過敏和身體不適,並且還會影響紋身圖案品質;
5、女性月經期:在此期間的女生身體脆弱,免疫力差,不適合進行紋身;
6、女性懷孕期間:紋身過程中的刺激,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7、酒醉和神志不清者:這類人群不適合紋身,一是因為紋身過程可能比較複雜,二是因為容易造成事後糾紛;
8、未滿18周歲:國家規定紋身年齡必須年滿18歲。(本文綜合自楚天都市報、健康時報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