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兒有一句名言:「願我的傳奇常留世人心中,永遠鮮明如新」。
當然她做到了,香奈兒至今依然是國際頂尖品牌,她使整個時代的時尚提前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她的事業絕對成為了傳奇。
而她從一個孤兒到後來變身萬丈光芒的女王,一生情人無數。獨立、堅強、優雅都不足以代表她,她一種「打不死我的必會使我更堅強」的豪氣,再加上「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老娘也不在乎」的霸氣。
她的人生際遇異常精彩。
香奈兒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奮鬥所得到的,從一無所有的孤兒到萬丈光芒的女王,她逆流而上,從不認命。
香奈兒的童年並不幸運,以至於她對童年和家庭一直諱莫如深不願提及。
「我不喜歡家庭......我再不知道有比家庭更可怕的......」
1883年9月13日嘉柏麗爾(可可·香奈兒的教名)出生在法國索繆濟貧院。
父親是個風流成性的小商販,母親是個農家女,她只是父親眾多獵物中的一個而已。
儘管母親已經為父親生了兩個孩子(嘉柏麗爾前面還有一個姐姐),但是父親一直拒絕結婚。致使嘉柏麗爾一直背負著私生女的名聲,而當地的人們也一直稱呼母親為「賤人」。
直到後來母親又生了兩兒兩女,父親才被迫補辦了婚禮。但是父親依然常年不在家,家裡靠著母親做點針線活維持著基本的生活。
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疏遠的父親,粗俗而軟弱的母親,令嘉柏麗爾的童年充滿了艱辛,她沒有朋友,也沒有學上,最常去的地方便是家附近一個荒涼的墓地,在那裡思考人生逃避家庭。
在沒有愛的家庭裡面長大的孩子,對愛的渴望也比其他人更為強烈。
「我想要有人愛我。但我的生活裡,都是冷酷無情的人。我喜歡自言自語。令我敞開心扉的,正是那些已死去的人。」
不過嘉柏麗爾的不幸遠不止這些,雖然她一直對外宣稱在她6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不過實際上是11歲,母親終於因為勞累過度生病去世,那時父親依然不在家。
就在人們都以為他們兄弟姐妹也都會死掉時,她的父親回來了,但是父親並沒有承擔照顧他們的義務,他急於擺脫這群孩子,因此像託牲口一樣地把他們拖到了孤兒院。一直到她離開孤兒院,父親沒有來看過他們一次。
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孤兒院的生活一點也不快樂,充滿了艱辛,因此嘉柏麗爾總是對外宣稱她住在姨媽家裡,姨媽對他很好,不過實際上孤兒院裡面只有做不完的針線活。
她總是幻想著自己有一個華麗的出生,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但是她對於家庭的恐懼和排斥都深深地否定了她的幻想。
嘉柏麗爾在孤兒院一直呆到了18歲,然後去了穆朗城,進了教會學校。
當時嘉柏麗爾有個姑姑阿德裡安娜也在那個教會學校,她們同樣擅長針線活,也同樣討厭修道院樸素的黑制服,於是經常用一些白色邊角料來裝飾黑制服的領口和袖口。
那時候的她情竇初開,開始看一些言情小說,她渴望自己能成為被愛的那個人。
後來學校為她和阿德裡安娜找到了一份在針織品商店當縫紉員的工作,主要幫貴族定製禮服,當然也幫騎兵補補褲子。
因此他們經常接觸到附近軍營的軍官,也會受邀參加駐軍舉辦的茶話會、舞會。
「我16歲就已經很漂亮了。一頭濃密的及地長發,掩著拳頭大的小臉。」
嘉柏麗爾也登臺表演,她唱了兩首歌:《喔喔喔》、《誰見過可可》,唱的是一個少婦尋找自己丟失的小狗可可的故事。
她吸引了很多軍官的注意,他們模仿公雞喔喔叫來歡迎她,並且她有了一個別名:可可。
不過她後來很少跟朋友們提起這段往事,她對幸福家庭的渴望,促使她有時候會對別人說可可的名字來源於她父親對她的稱呼。
從此嘉柏麗爾成為了過去,可可·香奈兒即將登場。
可可·香奈兒在穆朗城裡認識了她的第一位情人艾提安·巴勒松,艾提安是個典型的花花公子,父母去世後他繼承了一大筆的遺產。
香奈兒渴望遠離貧窮、居無定所的生活,因此她隨艾提安去了霍亞裡越的豪華莊園。
最初她確實被莊園城堡豪華的住宅和巨大的馬場還有數不清的僕人迷住了眼睛,她甚至以為自己可以從此就過上貴婦般的生活。
但是很快她發現艾提安情人眾多,有交際花,也有年輕漂亮的小姑娘。甚至很多情人和她一樣都是住在霍亞裡越,她只是這眾多人中的一人而已,艾提安從來就沒有和她結婚的打算。
在這些情人裡面,還有一位著名女演員埃米莉安娜·達朗松,曾一度令香奈兒嫉妒到抓狂。
埃米莉安娜
埃米莉安娜是一位天生的尤物,曾經是比利時國王的情婦,後來又被介紹給了英王愛德華七世。她的秘密情人多為名流,男人們願意為她一擲千金,當時她和香奈兒一樣,住在霍亞裡越。
雖然香奈兒看不慣埃米莉安娜,甚至嘲諷她的穿著,但是沒有人會在意她的想法,包括艾提安。
風流是男人的本性,有錢男人風流更加不會理會女人的感受。
她身份特殊,不是女主人,不是僕人,也不是客人,當家裡有客人來了,她甚至需要與下人一起在配餐室吃飯。
香奈兒經常穿著男式上裝和馬褲,與艾提安的其他情人們華貴而繁瑣的貴婦裝扮完全不同,她騎著馬,像個假小子一樣竄來竄去,使她與周圍環境也顯得格格不入。
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在莊園裡面,雖然不需要再為了生計而奔波,但是她需要應對貴族和貴婦間的各種虛偽。
以至於後來她竟然喜歡上了埃米莉安娜,說:「她是霍亞裡越唯一的正經人。」她覺得「交際花」身上更加的乾淨純粹,而貴族身上是「臭」的。
她見識過各種算計與浮華,不過這裡沒有她所尋求的愛。
有一年她寫信給自己的姑姑想借錢買火車票離開,但是姑姑回信勸她不要離開霍亞裡越。
哪怕那裡不幸福,她也選擇呆在那裡。
「我既不幸福也不痛苦——我只是躲在這裡。這兒就像家一樣,比自家更好。」
很快她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最浪漫的一段感情,她與亞瑟·卡柏在霍亞裡越的莊園裡面邂逅並且相愛了。
左起:香奈兒、艾提安、卡柏
卡柏也是一個風流的貴公子,他非常的英俊,他身邊的女人就像賽馬場上的馬一樣多,但是香奈兒「陶醉於他的瀟灑淡然。我愛上了他。」這時她甚至說「我從沒愛過巴先生」。
26歲的香奈兒很快她便隨著28歲的卡柏一起到了巴黎,臨走前她給艾提安留了一封信:
「親愛的艾提安,我永遠也無法回報您的慷慨。」
香奈兒的離開激起了艾提安的嫉妒心理,據說三天後他也到達了巴黎。
電影《時尚先鋒香奈兒》劇照
到了巴黎後的香奈兒仍然只是卡柏包養的一個寵物而已。
卡柏的情婦問他什麼時候才會離開「小可可」,他總是回答說:「我寧願砍掉自己的腿。」
雖然很浪漫,但是她知道,她想要的不是這些,在愛人面前,她需要的是可以平等被愛的權利和自由,
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每一段經歷都是必然的,不管幸還是不幸都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幫助。
香奈兒有一手好的針線活,她呆過貧窮區,也見識過貴族的生活,並且她對時尚和設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她提出要開一家帽子店,艾提安大發雷霆:「難道我不夠錢養活你嗎?開那玩意兒有什麼用,能賺多少錢?」
而卡柏的態度卻比較溫和,他覺得既然香奈兒喜歡,那麼可以讓她玩玩。
卡柏之於香奈兒,像父親、像兄弟、是夥伴、是愛情、也是她嚮往的家庭。
最後三個人坐下來談判,決定:由卡柏承擔運營成本,艾提安將自己巴黎的公寓免費提供給香奈兒,作為開店地址。
不過香奈兒可不是隨便玩玩,這是她走向獨立自主的開始。同時憑著敏銳的時尚視覺,她掀起了巴黎的流行革命。
香奈兒做的帽子,摘除了巴黎當時流行巴洛克式所有的繁複和豔俗,利用自己在霍亞裡越結識的交際花,以及兩位貴公子的關係,她很快在巴黎打開了銷路,一時間簡約、舒適、大方成為了新的流行詞。
「我們該小心那個男孩頭。」
「天吶,這個女孩是個魔法師嗎?她帶來了什麼!」
她很快就開了新店,甚至有人進店只是為了看看這個著潮流掀起者的真實模樣。
「我來,就是想要看看你。」
帽子店越做越大,但是很顯然這無法滿足她的欲望,她開始進軍服裝界。
香奈兒主張女人應該像男人一樣穿得自然舒適,她是女權思想的領航者,沿用自己一貫的簡潔設計,她善於提取身邊一些美好的元素,從修道院制服和水手服吸取靈感,從她設計出了經典的海魂衫和休閒褲。
「華麗的反面不是貧窮,而是庸俗。」
她將針織材料設計為平價服裝,讓每個階級的人都可以享受時尚。
很快,她的店鋪迅速擴大,她不再需要卡柏的擔保,艾提安的公寓也已經無法承載她的業務。
1910年她將店面搬到了康明路21號,至今,此店面依然保留 。
此時的香奈兒在經濟上已經完全地獨立,也獲得了自由。她說「我是自己的主人,我只依靠自己」。
卡柏意識到香奈兒不再依靠他時,也曾經感到傷感:「我以為我給了你一個玩具,而我給你的是自由。」
此時她內心是歡喜而自豪的,她終於靠自己走進了巴黎的上流社會,不再依靠男人。
之前和卡巴去杜維埃賭場進餐,卡柏總是會在門口丟下她,而獨立之後,她經常和卡柏一起走進杜維埃賭場共進晚餐。
但是她在享受愛情的同時,她卻一直都在害怕,強烈的階級觀念讓她明白卡柏是不可能會娶她的,她時刻害怕卡柏會有突然離開。有一回,她在賽馬時暈倒。
「一切瞬間襲來......我站在卡柏旁邊,他的馬正在飛馳。突然,我有一種感覺,他離我越來越遠。一下子。多麼可怕的感覺!我倒在地上,想著,這就是結局,一切都結束了。」
一戰爆發後,香奈兒和卡柏一起撤離了巴黎,到了一座海濱城市,而她的業務不但沒有收到戰爭的影響,反而有增無減。她的簡約和純色非常符合時代的氛圍。
「時尚應該詮釋地點、時間。」
「我目睹了奢華的消亡,一個時代的終結。」
幾年後,卡柏娶了一位英國貴族女子黛安娜,高貴美麗。
雖然她一直害怕這一天的到來,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了,她感到異常的失望。
對於這場婚姻,香奈兒無疑是痛苦的,但是她自始至終沒有發表任何看法,只是剪掉了自己一頭秀麗的長髮。
「1917年,我剪掉了一頭長髮。」
縱然卡柏結婚了,但是他和香奈兒的感情依然存在。
就像香奈兒的雙C標誌一樣(是她COCO和卡柏CAPEL的縮寫)。
他們雖然交織在一起,但是永遠背靠背。
很快卡柏擁有了一個女兒,但是他的婚姻卻沒有因此而變得美滿。他和黛安娜反而分居了。
「他不再和黛安娜一起生活,也不再和她說話......他說黛安娜讓他厭煩,無法忍受看到她。」
卡巴和香奈兒舊情復燃,而黛安娜也出軌於庫珀。
如果說卡柏的結婚讓她失望,那麼卡柏的去世就讓她陷入了絕望。
1919年聖誕前夕,卡柏車禍身亡。
聽到卡柏去世的消息,她連夜開車趕到車禍現場,可是遺體早已燒焦蓋棺,她連卡柏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她坐在地上,撫摸著地面,痛哭不已。
卡柏的突然去世是對於她的巨大打擊,是永遠無法治癒的傷痕。
雖然卡柏已經是別人的丈夫和父親,雖然她只能作為情人的身份和他在一起。
但是卡柏卻在遺囑裡面為了留下了4萬英鎊。她用這些錢擴展業務並且買了一棟別墅,在別墅裡面她用黑色來悼念自己的愛人,她將百葉窗漆成黑色,甚至連臥室的牆壁,天花板,床單全都換成了黑色。
「我是如此熱愛黑色,它的力量穿越時空,橫掃萬物」
失去卡柏她像失去了整個世界一樣,久久無法走出來,直到半年後,她見了一個從印度來的人。
「女士,有人讓我帶給你一個消息。一個你深愛的人的消息......他現在在幸福的地方生活,沒有任何事能困擾他......」
這件事情讓香奈兒重新振作起來。
她代表服喪的經典黑色小黑裙一經面世,便迅速席捲了整個巴黎,貴族、王室、名流、交際花都趨之若鶩。
1921年推出Chanel No.5香水,是歷史上第一瓶以設計師命名的香水。
1960年影星瑪麗蓮夢露在回答記者「晚上穿什麼睡衣入睡?」的問題時,說到:「A few drops of Chanel No.5(擦幾滴香奈爾5號而已)。」
採訪一經播出,Chanel No 5香水更加名聲大振。配合獨創的「雙C」標誌使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卡柏去世之後,她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事業上面。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她的感情世界更加的混亂。
她接濟落魄的詩人皮埃爾·勒韋迪,儘管當時皮埃爾已有妻子,但是她們還是相愛了。
她還資助落難的俄國王公貴族狄米崔大公。
我對他說:「我剛買了一輛藍色的小勞斯萊斯,咱們去蒙特卡羅吧。」
他說,「我沒有錢,我只有15000法郎。」
「我也出15000,有這30000法郎,我們可以玩一個星期。」
她資助懷才不遇的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並且與他正糾纏不清。
當然這些感情都不長久。
後來她也遇到過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英國首富西敏公爵。
西敏公爵擁有5萬多公頃的森林,有一座維多利亞風格的莊園。他的伊頓莊園宏偉奢華,富麗堂皇,像座小城一樣。
他在每個城市都有莊園,遊艇、僕人更是多到數不清。
西敏公爵會親自摘新鮮的水果和梔子花送給在巴黎的香奈兒。
香奈兒有10年的時間以伊頓莊園女主人的身份存在。
但是他們卻始終沒有結婚,據說西敏公爵曾經向香奈兒求過婚,但是被她拒絕了:
「西敏公爵夫人可以有很多,但可可·香奈兒只有一個。」
後來西敏公爵娶了一位20多歲的貴族莉莉婭。
雖然西敏公爵也曾一度反對過她的事業和針線,但是她卻一直在堅持,從未放棄。
她非常清楚,只有事業可以給予一個女人足夠的安全感和依靠,只有事業自己可以完全掌握的,而男人,從來不是。
從母親的經歷以及自己被包養的歲月,她深刻地明白不能獨立的女人的悲哀。
後來二戰爆發,香奈兒被迫關掉店鋪,隱居近20年。
1954年,七十多歲的Coco重返法國,決心要東山再起。
仍然是一貫的簡約自然風格。
時間會過去,但風格永存。
她帶著2.55鏈條包完美回歸,金色的鏈條擺脫了過去需要手拿的不方便,菱形格紋簡單大方。放在今天依然是百搭的經典。
短厚呢大衣和喇叭褲,以前的男裝風格中加進了一些華麗的元素,再一次俘獲了巴黎的大批粉絲。
香奈兒是天生的時尚締造者,巴黎的時尚因為她的回歸而在此輝煌。
我不做時尚,我就是時尚。
她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時尚事業。哪怕年近古稀也拿著剪刀拿著針線在認真工作。
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
1971年1月10日,她在巴黎裡茲酒店的客房中去世,享年88歲。
可可·香奈兒一生逆流而上,她用服裝解放了女性的身體和思想,為執著、為愛情、為事業而奮鬥努力。
雖然不曾得到婚姻,但是她也認真的愛過,被愛過。
我拒絕可愛,我就是傲慢的,我絕不低頭。
前期的事業也許是對獨立自由的追求,後期的事業更是一種精神的寄託,一種個人價值的升華和體現。
與其在意別人的背棄和不善,不如經營自己的尊嚴和美好。
永遠也不向生活低頭,倔強而堅強的小姐,感謝你獻給人間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