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百姓幸福 聚力美麗鄉村——伊通滿族自治縣持續開展農村環境...

2020-12-23 瀟湘晨報

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持續發力,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加快打造新農村建設升級版,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活動,通過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幹群意識顯著增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美麗鄉村」品質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平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是簡單的村莊房屋建設,而是既需要加強硬體設施建設,也需要加強軟體條件改善,既要美化農村生態環境,又要加強農村路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更要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近年來,伊通在省級專項資金投入的帶動下,開展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項目650餘個,全縣新建水泥路696.9公裡,新修沙石路949.58公裡,新建圍牆72.3公裡,新建石砌或U型槽排水溝313.4公裡,新修橋梁307座、涵洞635個,小流域治理完成179.7公裡,新建村部9個、新建農民文化廣場159個。2020年末,全縣187個村部達標建設,建有標準衛生室、農家書屋,181個村衛生所全部完成達標建設。

開展創建示範活動,激發「美麗鄉村」活力

幾年來,伊通按照省、市創建美麗鄉村示範要求,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建設與管理並重,美村與富民齊抓,發展與民生共進,不斷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推動了美麗伊通、靚麗家園建設。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為導向,大力開展省市級美麗鄉村創建、評選活動,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全縣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77個,其中創建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美麗鄉村17個,累計創建市級美麗鄉村59個。在「共建美麗家庭、共享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美麗庭院、乾淨人家創建評選活動中,全縣共創建評選出「美麗庭院」7660個,「乾淨人家」16950個,全力構建活力伊通、文化伊通、法制伊通、幸福伊通的新家園。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AAA級標準示範村創建工作,創建AAA級標準示範村8個、AA級標準示範村32個、A級標準示範村31個,帶動、引領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縱深開展。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扮靚「美麗鄉村」形象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以治理農村「髒、亂、差」為重點,著力解決垃圾亂倒、柴草亂垛、糞土亂堆、髒水亂潑、牆壁亂畫、畜禽亂跑等「六亂」問題。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確立了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方式,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已實現對全縣187個行政村全覆蓋式日常保潔。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原則,選擇室內水衝廁所和室外衛生旱廁兩種模式,深入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3年間,完成戶用廁所改造任務2500戶。推進農村汙水治理,全縣建設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8個。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設區域糞汙處理中心4處,年可處理畜禽糞汙15萬噸左右,共建設畜禽糞汙收集點600個,全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為92.4%,規模養殖場(戶)糞汙設施套率達到100%。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廣實施以秸稈還田為主的保護性耕作,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推進村容村貌完善提升。完成伊通省級衛生城市(縣城)創建、完成靠山鎮、營城子鎮2個鎮國家級衛生鄉鎮創建。開展以「五清一綠兩改」為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打響冬春、夏秋、秋冬戰役,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保持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建立覆蓋村屯的常年保潔隊伍。

【來源:四平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伊水藍灣 生態共享」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五屆藍莓採摘節盛大開幕
    7月13日上午9時58分,在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長安村「春水·如嘉生態園」,由中共伊通滿族自治縣委、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伊通滿族自治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伊通滿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人民政府承辦,伊通滿族自治縣旅遊信息中心、伊通滿族自治縣非遺產業辦公室、伊通滿族藝術團、吉林指尖上的財富商貿有限公司協辦的「伊水藍灣 生態共享」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五屆藍莓採摘節盛大開幕
  • 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第四屆大櫻桃採摘節開幕
    記者 王天武4月18日上午,由中共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主辦,伊通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旅局、民宗局、農業農村局、馬鞍山鎮人民政府和吉林省寶捷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鎧繹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以「旅遊共生生態共融」為主題的伊通第四屆大櫻桃採摘節
  • 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牧情谷旅遊建設項目
    伊通滿族自治縣牧情谷以獨特而富有神秘感的薩滿文化為核心,依託秀麗的自然山水風光並結合了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和品位要求,項目建設有利於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改善養老方式和養老環境的需要當今,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內容和生命質量。
  • 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近日,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印發了《伊通滿族自治縣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伊通滿族自治縣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提出了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團進進步創建工作水平等三大方面12項重點工作任務。
  •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對孫為等人提起刑事附帶...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公    告            四伊檢民公(2020)22032300003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孫為、孫賀、孫佔國、劉海春四人涉嫌非法採礦罪,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
  • 伊通滿族自治縣2021年公開招聘教師100人!
    2016〕45號) 、《關於進一步擴大縣(市、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管理權限的通知》(吉人社聯字〔2018〕26號)、《關於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全面做好2020年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吉人社聯字〔2020〕13號)精神,經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同意,伊通滿族自治縣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教師。
  • 伊通滿族自治縣領導幹部直播帶貨助農:最美「網紅」組團唱響「伊鹿...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如何幫助伊通更多農產品打開銷路,保障農產品供應,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伊通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自上而下積極探索,創新助農。通過與深度合作,加強技術手段和人工服務,精準信息分發提升信息匹配效率,打通電商銷售通路,推動交易達成。
  •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檢察院:食品安全豈能兒戲
    摘要:近日,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檢察院對「韓某久、底某華等36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召開了公開審查聽證會,體現了檢察機關接受社會監督,規範執法的職能作用。
  • 伊通滿族自治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部署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4月14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為了提高全縣人民國家安全法治意識,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法治氛圍,增強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能力,伊通滿族自治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響應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通知號召
  • 伊通滿族自治縣:在解放思想中凝聚更強攻堅合力
    伊通是吉林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有比較好的區位和資源。如何把這些內在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發展速度、發展水平提上來?如何破解發展瓶頸、克服轉型障礙,把幹部創業幹事的熱情更好地調動起來?這是伊通這次「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教育實踐活動中著力解決的問題。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建設美麗鄉村,生態須優先,規劃要科學,項目是關鍵。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伊通縣開展市級「文明家庭」授牌表彰活動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好家風正能量,近日,縣委宣傳部、縣婦聯相關負責同志前往大孤山鎮萬福德村檀百春家庭、營城子鎮紅塔村馬淑霞家庭和馬鞍山鎮北崗子村關殿志家庭開展「市級文明家庭」授牌表彰活動。
  • 伊通縣伊丹鎮被評為2020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伊通滿族自治縣伊丹鎮位於伊通滿族自治縣中東部,幅員面積150.5平方公裡,全鎮共12村79個自然屯,全鎮6775戶24675人,是梅花鹿養殖集中區,梅花鹿的品種為「伊通型」梅花鹿,早在300多年前,伊丹人民就將野生的梅花鹿進行家庭飼養,經過不斷的傳代繁育,培育出優質的「伊通型」梅花鹿
  • 伊通前範村榮獲「2020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稱號
    近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經各地篩選推薦、專家綜合評審和社會公示,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前範村憑藉水稻產業被省農業農村廳評為2020年度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 伊通滿族自治縣委書記直播帶貨助農
    中新網吉林新聞4月23日電(柴家權)20日,伊通滿族自治縣委、縣政府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模式,領導幹部化身「網紅」直播助農,全網推薦伊通最具特色的農副產品。進一步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實現更大規模的經濟轉化,促進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打開新市場,助力脫貧攻堅。
  • 武都區:美麗鄉村「繡出」百姓幸福笑臉
    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舞臺;農村,則是孕育城市的故鄉。為了讓老百姓像城裡人一樣,在優美的環境中,舒適而又有尊嚴的生活,近年來,武都區使出了「十八般武藝」,著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用繡花般的精神,「繡出」百姓幸福笑臉。
  • 伊通縣點亮「夜經濟」 釋放新活力
    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牢牢抓住「四個伊通」建設目標,夯實「清爽·吉林22℃的夏天」旅遊品牌建設基礎,把穩民生福祉之舵,助力特色縣域發展再創新業績。今年以來,伊通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用滿族風情的「夜經濟」爭朝夕、破難題、闖新路、謀發展。
  • 持續打造徽風皖韻美麗鄉村——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僅2018至2020年,安排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廁專項資金50.5億元以上,落實市縣配套資金164.5億元以上;爭取中央對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支持12億元以上。全省累計實施「三大革命」PPP項目61個,總投資232.3億元。部分地區開始探索農村人居環境領域中的垃圾汙水受益農戶適當付費機制。天長市李坡村推行「一人一天一毛錢,乾乾淨淨一整年」,探索開展垃圾處理付費機制。
  • 恩樂鎮: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恩樂鎮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從組織領導、科學規劃、資金投入、群眾參與、管護機制等方面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美麗鄉村織錦繡 環境蝶變留鄉愁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按照省工作部署,結合江門實際,持續推進「百村示範、千村創建、萬村整治」工程,以全力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為起點,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圍繞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汙水治理和「廁所革命」等硬任務,著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同步開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讓鄉村「顏值」更高,讓百姓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