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伊通滿族自治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持續發力,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加快打造新農村建設升級版,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創建示範活動,通過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幹群意識顯著增強,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美麗鄉村」品質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平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是簡單的村莊房屋建設,而是既需要加強硬體設施建設,也需要加強軟體條件改善,既要美化農村生態環境,又要加強農村路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更要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近年來,伊通在省級專項資金投入的帶動下,開展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項目650餘個,全縣新建水泥路696.9公裡,新修沙石路949.58公裡,新建圍牆72.3公裡,新建石砌或U型槽排水溝313.4公裡,新修橋梁307座、涵洞635個,小流域治理完成179.7公裡,新建村部9個、新建農民文化廣場159個。2020年末,全縣187個村部達標建設,建有標準衛生室、農家書屋,181個村衛生所全部完成達標建設。
開展創建示範活動,激發「美麗鄉村」活力
幾年來,伊通按照省、市創建美麗鄉村示範要求,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建設與管理並重,美村與富民齊抓,發展與民生共進,不斷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推動了美麗伊通、靚麗家園建設。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為導向,大力開展省市級美麗鄉村創建、評選活動,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全縣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77個,其中創建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美麗鄉村17個,累計創建市級美麗鄉村59個。在「共建美麗家庭、共享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美麗庭院、乾淨人家創建評選活動中,全縣共創建評選出「美麗庭院」7660個,「乾淨人家」16950個,全力構建活力伊通、文化伊通、法制伊通、幸福伊通的新家園。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AAA級標準示範村創建工作,創建AAA級標準示範村8個、AA級標準示範村32個、A級標準示範村31個,帶動、引領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縱深開展。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扮靚「美麗鄉村」形象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以治理農村「髒、亂、差」為重點,著力解決垃圾亂倒、柴草亂垛、糞土亂堆、髒水亂潑、牆壁亂畫、畜禽亂跑等「六亂」問題。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確立了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方式,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已實現對全縣187個行政村全覆蓋式日常保潔。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原則,選擇室內水衝廁所和室外衛生旱廁兩種模式,深入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3年間,完成戶用廁所改造任務2500戶。推進農村汙水治理,全縣建設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8個。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設區域糞汙處理中心4處,年可處理畜禽糞汙15萬噸左右,共建設畜禽糞汙收集點600個,全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為92.4%,規模養殖場(戶)糞汙設施套率達到100%。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廣實施以秸稈還田為主的保護性耕作,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推進村容村貌完善提升。完成伊通省級衛生城市(縣城)創建、完成靠山鎮、營城子鎮2個鎮國家級衛生鄉鎮創建。開展以「五清一綠兩改」為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打響冬春、夏秋、秋冬戰役,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保持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建立覆蓋村屯的常年保潔隊伍。
【來源:四平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