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來信登上太空郵箱 引《花木蘭》唱詞勵志

2021-01-10 搜狐網

  「誰說女子不如男!」11歲小女孩傅千函給女航天員寫的信中,引用了《花木蘭》唱詞勵志。

  記者今天從設在北京航天城的中國郵政太空郵局了解到,傅千函小朋友的來信已搭乘首次設立的太空郵箱飛上太空,航天員可以在太空閱讀。

  內容揭秘

  給女航天員寫信引用《花木蘭》唱詞

  昨天,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五年級學生傅千函高興地告訴記者,她寫給中國首位飛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的信,隨著神舟九號飛船飛上了太空。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給女航天員的信中,11歲的小女孩傅千函還引用了戲劇劇目《花木蘭》中的唱詞。

  傅千函說,以前每當看到飛上太空的中國航天員,在為他們驕傲的同時,也不免會感到一絲遺憾,為什麼登上太空的只有叔叔,卻沒有阿姨?今年「神九」的發射讓傅千函不再為此感到困惑了。

  傅千函告訴記者,除了給航天員阿姨寫了一封信外,她還畫了一幅畫《送給航天員阿姨的宇宙生活圖》。

  據了解,這封信共將近1000字。

  寫信背後

  本為練習寫作文不想被選中上太空

  據了解,今年4月,傅千函的媽媽趙女士在網上看到了徵集信件寄上太空的消息,為了鼓勵孩子練習寫作文,趙女士將此消息告訴了女兒。

  當天晚上,喜歡太空、喜歡自然科學的傅千函做完作業就提筆開始寫信。不到一小時,她就寫滿了日記本的兩頁紙。寫完後,傅千函拿給媽媽看,被挑出來幾個錯別字後,趙女士讓她重新謄寫在稿紙上,並幫她把信寄到了太空郵局。

  說法

  因為超重轉化成電子格式上太空

  今天上午,太空郵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傅千函小朋友的來信隨著5.8萬封信件一起搭乘中國郵政太空郵局首次設立的太空郵箱飛上了太空。據了解,該郵箱為電子郵箱,航天員在太空中也可以進行閱讀,而傅千函是唯一一個手寫信件的小學生。

  「這個小朋友的信件寫的非常好,但因為超重,只好轉成了電子格式上太空。」太空郵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航天員目前在太空有可能讀到信件,但可能不方便回信,待返回國內後,有可能會給這個小朋友回信。

  文/夜線報導組實習生劉詩揚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零基礎」繪畫作品驚豔眾人,花木蘭形象深入人心
    沒想到在貼吧裡看見位零基礎的小學生畫作,不得不說沒有任何基礎還能畫成這樣,已經是很有天賦了,花木蘭形象確實足夠深入人心。在不同年齡段都有不一樣的領域層次,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有些並不是不愛學習而是學不會,難道上課認真、成績優異就能代表學習好嗎?
  • 看一臺勵志「肢體劇」《花木蘭》
    看一臺勵志「肢體劇」《花木蘭》   新春佳節,有禮物要送給可愛的孩子們——20張「肢體劇」《花木蘭》的門票。該劇由浙江話劇團全新排演,也是2016浙江省文化廳新年演出季劇目之一。
  • 劉亦菲版花木蘭登上迪士尼雜誌封面,髮型定型相當有「難度」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雖然還沒有上映,但是卻備受大家的矚目,這不僅是因為劉亦菲是迪士尼首位亞裔公主,而且在預告片中大家已經見識到了劉亦菲精彩的打戲,著實魅力無限。2月7日,「花木蘭雜誌封面」的話題在微博上引起了網友熱議,劉亦菲以「花木蘭」的形象登上了登上迪士尼雜誌《D23》的封面,劉亦菲劍拔沙場、英氣十足,眼神裡有「戲」,颯爽的身姿再次驚豔了大家,讓人不禁想起那句「策馬揚鞭奔沙場,馬踏飛燕戰鼓擂」。
  • 9月18日,芭蕾舞劇《花木蘭》青城開跳
    9月18日,遼寧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花木蘭》將登上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的舞臺,讓青城觀眾觀賞不一樣的芭蕾舞。遼寧芭蕾舞團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著名的芭蕾舞團之一。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具有濃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創中國芭蕾作品,如充滿遼寧地域風情的芭蕾舞蹈詩《遼河·搖籃曲》,反映東北抗聯精神的原創中國芭蕾舞劇《八女投江》,講述「孝悌忠信」民族楷模的原創中國芭蕾舞劇《花木蘭》等,為中國芭蕾藝術的發展積累了具有歷史性、藝術性、人民喜聞樂見的原創作品。
  • 劉亦菲不是史上最爛花木蘭,電影卻是史上最尬《花木蘭》
    就說《花木蘭》,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首支預告,僅僅24個小時,全網預告片播放量就超過了1.75億次,在迪士尼真人電影中位列第二,相關的多個話題都陸續登上微博熱搜。在中國內地的預告片播放量甚至是同期《復聯4》的兩倍,真正做到了出圈。
  • 《花木蘭》符合世界價值觀的花木蘭,用最正確的方式實現自我價值
    導語我想《花木蘭》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且不說小時候「熟讀並背誦」的《木蘭辭》讓我們記憶深刻,就單這個故事家長們也經常會拉出來當做教育講給孩子們聽。這個故事可以說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木蘭的形象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 洛陽牡丹登上太空——曾經的小小「市花」如何變成「國際花」?
    自1983年至今,牡丹花會己成功舉辦了38年,經歷了一個地方級節會、省級節會再到國家級節會的過程,從一個小小的「市花」變成「國際花」。1985年第3屆牡丹花會,洛陽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振興洛陽經濟、加強技術交流,「以花為媒、經貿唱戲」的指導方針為洛陽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開幕式結束後,首屆中外經濟貿易洽談會在友誼賓館舉行。
  • 花木蘭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好萊塢英文版《花木蘭》竟不能國內上映?
    花木蘭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好萊塢英文版《花木蘭》竟不能國內上映?時間:2020-02-25 22: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木蘭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好萊塢英文版《花木蘭》竟不能國內上映?
  • 迪士尼與蘋果結盟,電影《花木蘭》將登上Apple store
    受新冠肺炎在美國疫情嚴峻衝擊,本月4日迪士尼無預警宣布:耗資2億美元拍攝的電影《花木蘭》在美國不上戲院了,將轉進「小熒幕」,在迪士尼的影音串流平臺「Disney Plus」於9月4日(美國時間)播出,收費29.99美元。
  • 《花木蘭》中文主題曲上線酷狗,演繹劉亦菲版木蘭的忠勇真
    3月8日,由劉亦菲演唱的《花木蘭》中文主題曲《自己》正式上線酷狗音樂,她以真誠清澈的歌聲,向觀眾粉絲們展現出一個全新的花木蘭形象。目前《花木蘭》電影尚未確定新的上映時間,一直翹首以盼的電影粉絲也只能靠著預告片和這首中文主題曲來一解「相思之苦」了。
  • 花木蘭電影花木蘭迪士尼真人 花木蘭迪士尼真人預告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最新海報和預告片的發布,劉亦菲柔中帶剛的眼神中,為這部電影奠定了基調。那麼美國人眼中的花木蘭為什麼是她?據了解,《花木蘭》的選角導演團隊訪問了五大洲,看了近1000名候選人。因為這個角色需要可靠的武術技能、流利英語的能力,以及最難以形容的要求:明星素質。
  • 花·木蘭
    這裡的木蘭,雖然指的是美麗聖潔的木蘭花,不是英姿勃發的花木蘭。
  • 故事裡與現實裡的「花木蘭」
    最近娛樂綜藝浪姐很火,30位從藝奮鬥幾十年的浪姐用實力贏得一片讚譽,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勵志的正能量,但是不知怎麼的,應小孩子的提議,要求寫寫花木蘭的故事。,花木蘭的故事流傳至今,主要來源於華夏兒女對《木蘭辭》這一民歌不息的傳唱。
  • 「太空婚禮」火爆登場,新奇創意引熱議
    10月17日早7時,神舟十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後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伴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熱點大戰早已在各大社會化平臺硝煙四起。自有一套的傑士邦,始終致力於在創意大戰中闖出一片天地。
  • 《木蘭詩》與電影《花木蘭》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被宋人收入《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影響甚廣。《木蘭詩》主要講述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十餘年,立功回朝後不願做官,回故鄉與家人團圓,脫去戰袍,重新穿上女兒裝。
  • 劉亦菲試鏡花木蘭,飆英語引爭議,網友:花木蘭是外國人?
    但是,對於這段視頻,網友們卻不買帳了,很多網友對於劉亦菲飆英語,沒有給予肯定和表揚,反而提出質疑:演的花木蘭,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為何不說漢語?也有人直接說:劉亦菲本來就已經加入美國國籍,人家說的是她的母語。也有網友說:你們演員無國界,但是我們的英雄有國界,所以我不喜歡一個黃皮膚說英語去面試一個中國英雄,花木蘭不會說英語!
  • 花木蘭口碑爆棚 劉亦菲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好看嗎?
    【導讀】花木蘭口碑遭到熱議,據悉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爛番茄新鮮度80,MTC69分,迪士尼公主電影第2名,不少人表示這是要爆的節奏啊,圈內影評人也讚不絕口,那麼花木蘭在國內什麼時候上映呢?
  • 頭條 | 《花木蘭》真人版曝首支預告,劉亦菲妝容引吐槽
    」如果中國人放開吃,怕是把宇宙都吃光了《花木蘭》真人電影發首支預告 劉亦菲妝容引熱議7月8日凌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發布首款預告,片中劉亦菲飾演花木蘭在短短的1分半的預告片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扮相。在網上引發最大爭議的是劉亦菲疑似出嫁時扮相——身著紫藍色繡花邊衣裳,臉上有明顯的黃色和紅色的色塊妝容。
  • 侯夢瑤憑《花木蘭》贏到金鷹 成最強勵志新人王
    侯夢瑤演繹「花木蘭」成傳奇 贏出金鷹「新人王」大型古裝傳奇史詩巨製《花木蘭傳奇》登陸央視一套之初,新人侯夢瑤作為傳奇英雄花木蘭的扮演者備受爭議,此前袁詠儀的電視版、趙薇的電影版甚至動畫版都已深入人心,這回她的出演自然引發觀眾和媒體的集體疑慮。
  • 愛國英雄、迪士尼偶像、女性戰士:花木蘭在美國的百年徵途
    在有關迪士尼《花木蘭》電影的種種喧囂背後,其實有一段厚重的歷史鮮為人知。百年前,「花木蘭」就首次在美國公眾視野裡粉墨登場。在此後的歷程中,花木蘭見證著華人在美國溝通文化、找尋身份、為自我發聲的漫長徵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