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東西走向
系西安目前最長地鐵線路
集科教人文、歷史積澱於一線
還有各種數位化技能「傍身」
綠色的車身和車廂、貫穿西安東西走向、連接多個高校及景點……這些關鍵詞,讓西安地鐵5號線備受關注。據介紹,地鐵5號線分兩期建設,於年底同期開通。12月8日,華商報記者實地採訪試乘。
有多強大?
貫穿五大中心區
乘5號線可達西安大部分區域
為什麼大家對地鐵5號線如此關注?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5號線將貫穿五大中心區,包括未央區,蓮湖區,和碑林區,加上雁塔區、灞橋區、五大中心區的距離拉近了。此外,5號線也是西安目前總長最長的一條地鐵線路。
同時,5號線可換乘2號線、3號線、4號線、6號線,有4座換乘站,除了與之平行的地鐵1號線,5號線可換乘目前已開通的2、3、4、6(即將開通)號線,上了5號線,就能夠抵達西安大部分區域。
智能服務
全線實現手機二維碼過閘
青龍寺站、南稍門站外設停車場
「智能化」服務是西安地鐵5號線的關鍵詞。5號線全線實現手機二維碼過閘、人臉識別支付過閘,一鍵開關站等智能化聯動場景,設置便捷的智慧票亭,是軌道交通數位化轉型的具體體現。
貼心的是,5號線在青龍寺站、南稍門站出入口旁設置停車場,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推進城市交通一體化。二期西江渡停車場創新採用清潔供熱技術和生態排水設施,成為國內首個採用乾熱巖進行供熱的地鐵場段,也是西北地區首個將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到地鐵場段的工程項目。
裝修風格
一線一式 一站一景
車站頂部為精美的文字設計
8日,在阿房宮地鐵站,剛下地鐵,所有的媒體記者都被地鐵站頂部的精美文字設計吸引了目光。
5號線一期以「傳承與交融」為設計主題,採用一線一式、一站一景的設計手法,秉承設計標準化、材料統一化、裝修現代化的設計思路;同時結合沿線城市特徵、地域風貌、區域規劃將全線分為傳統工業、科教文化、生態宜居三大板塊,將西北工業大學站、南稍門站以及雁翔路北口站作為重點車站,分別以《棋·星火》《塔·千載》《樹·書卷》一站一詩為場景進行打造,既體現了獨具特性的地鐵公共空間,又呈現了西安的悠久歷史文化。
二期車站採用「翼展宏圖」的設計理念,高架車站以「絲路紐帶」「點亮夢想」為主題,喻指西鹹新區文化、產業和自然三個紐帶,全線從地下站到高架站造型呈現翅膀由收起到展開的狀態,蘊含大西安新中心展翅高飛的美好寓意。 記者 毛蜜娜 攝影 強軍
編輯: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