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韶關的南雄,腦海裡浮現的是廣府人的發祥地「珠璣巷」,滿地金黃銀杏的「帽子峰」,還有賞梅好去處的「梅關」,看銀杏和賞梅的人群大多是攝影愛好者,每到遍地金黃和各式梅花開放的時候,那個人啊,多的不得了,平時啊,可就沒那麼熱鬧了。
這次去的珠璣巷,順道當然要去看看全國保存得較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梅關古道是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餘縣城10公裡,距南雄市區30公裡。門票是40元/人/次。
梅關,古稱秦關,自秦漢以來,就是當時溝通中原與嶺南、貫通珠江與長江兩大水系的五條最主要通道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公元前214年攻取嶺南,築起梅關這道險要關隘,打開了溝通中原南北的通道,就是起初的梅關古道。
戰國時期,大批越人遷往嶺南,其中一支以梅絹為首的越人,翻山越嶺來到大庾嶺上,在梅嶺一帶安營紮寨,使這帶迅速興盛起來。首率隊的拓荒者梅絹,又因破秦有功,受項王封為十萬戶侯,就把這一帶稱之為梅嶺。梅嶺自越人開發後,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嶺生根開花,並向嶺南傳播開去。
唐開元四年,張九齡路過梅嶺,見山路險峻難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諫言開鑿梅嶺,唐皇下召宰相張九齡負責擴展梅嶺古道,用了2個多月時間,打通了一座約長二十丈,寬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凹,開通了一條寬一丈餘,長三十多華裡的梅嶺。現存部分全長約8公裡,路面約6尺寬,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
梅關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梅嶺南北自古以來是古戰場,近代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二次入贛都是經過梅關,毛澤東、朱德也曾率紅四軍攻佔梅嶺,彭德懷率紅五軍團與白軍在這裡相持,後與紅一軍團匯合,組織廠著名的水口戰役,在梅嶺一帶打敗白軍20個團的圍剿。陳毅帶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遊擊戰,並在臨危之中寫下了壯志凌雲的《梅嶺三章》,使梅嶺的知名度更高。
在古道庾嶺新路口南山腳下有座「夫人廟」,是後人為紀念張九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德和感戴張夫人戚宜芬而建造的。相傳,在開鑿梅嶺隘口時,進展受阻。每天鑿開的巖石,晚上又合攏回去,如此折騰了半個多月,一天清晨,有老者告訴張九齡,此山有神妖作怪,要孕婦的血才可鎮妖闢邪,打開山口。九齡回到家中,侍妾戚宜芬問其何因,九齡把老者說的告訴她,宜芬聞言,心想自己出身貧苦,在危難中幸得九齡相救收為侍妾,而且恩愛有加,現在已身懷六甲,現在九齡有難,正是捨身相報之時。半夜,宜芬隻身佩劍來到梅嶺關隘,對天誠心禱告,隨即剖腹而死,血染山巖。山巖轟然巨響,通道頓開。四方百姓為感謝戚夫人的恩德,便在梅嶺腳下為其建廟、塑像,歲時祭祀,以表崇敬。
六祖慧能是達摩在中國的第六代傳人。相傳禪宗五祖弘忍圓寂前秘密將衣缽袈裟傳給了慧能,並囑咐慧能馬上離開黃梅,南回廣東避難,三年內不得出來弘法。慧能在離開師父之後,日夜兼程,一日逃到大餘,投宿於東山寺住了一夜,次日到了梅嶺,正值暑熱天氣,上到山頂時已精疲力倦,欲找點水喝,於是慧能把錫杖往地上一頓,地縫中便冒出了一股清泉,六祖喝後感到甘洌清甜,正要啟程趕路,忽見慧明已追上山來,自知不是慧明對手,便把袈裟衣缽等物放在一塊大石上讓慧明拿去。慧明用盡力氣也拿不動這些物品,慧明有所感悟,自知不合取這些法物,慧能才從梅關脫險。為了紀念六祖在梅嶺的這段險遇,後人便在此興建六祖廟。現在六祖廟有點殘舊,禁止入內,寺內僧人亦在籌集善款修繕。
這個路口是去梅關古道的兩江亭,兩江亭是古代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交通要道,由長江亭和珠江亭組成。兩江亭坐落在梅關古道兩省交界海拔522.5米的山頂上,為兩層建築,底層為八角,二層為四角,取四面八方之意。
梅關現存的殘關關樓,是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原關樓分兩層建築,上層為瓦房,下為城門。現在上層已倒塌,僅存關門。門洞深5.5米,內寬3.5米,高3.5米,洞門內兩側牆留有閘門逢道和閂門洞眼,說明關門也重疊數層,城門上,南北二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陰刻的是「南粵雄關」四個大字,未注落款。城門兩側有對聯:「梅止行人渴 關防暴客來」,是光緒癸未年閩汀李化題。北面城門上石碑刊刻的是「嶺南第一關」五個大字,是明萬曆南雄知府蔣傑書。東側是登關樓的唯一蹬道。西側3米,豎立有一塊赭紅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嶺」兩個大字,碑高2.7米,寬1.2米,清康熙年間知府書題。
梅關,古代也是個收稅的關卡,是封建時代府庫收人的重要之地。在這裡設過稅卡、釐金卡以課取鹽稅和南北往來貨物的印花稅。由於梅關古道的重要作用,歷代官府都十分重視,不斷對古道進行修建,工程較大的要算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南雄知府鄭述用石砌古道,並在道旁補植松梅。這裡很重要一點就是跨過關樓就一步從廣東跨到江西,哈哈哈,必須要走走,感受感受。
這邊就是江西的一段,如果時間允許,還真想走下去看看,亭子這裡就能遠眺到大餘縣城了。
梅嶺的另一說法是梅樹眾多,故稱「梅嶺」,現在地圖上還有「小梅關」之名。梅嶺的梅花樹遍布嶺南嶺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庾嶺寒梅」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一。
冬季梅花盛放,大片黃葉,比有名的銀杏要漂亮得多,沿古道拾級而上能看到梅花順著山勢分立兩旁從南至北以白梅居多臘梅、紅梅次之。
TIPS:
梅關古道
地址:南雄市東北方向珠璣鎮梅嶺村
自駕:韶贛高速→南雄(梅關出口)→G323線往江西方向→梅關古道
門票:成人票4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