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學相比,人大要好於中國政法大學。
原因很簡單,兩條理由,一個是學科評估,另一個是學校名聲。
學科評估
一個學校的專業好壞有很多個評估標準,現在國內比較認可的是教育部的評估。教育部在2017年做了第四次學科評估,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學校的情況。
從圖上來看,人大和中國政法大學的評估結果一樣,都是A+,全國一樣。兩校打個平手。
學校比較
人大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科評估結果一樣,我們來看學校的比較。
人大,原來的985大學,現在的一流大學A類高校。而中國政法大學,原來是211大學,現在入選的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這兩類學校的層次差別很大,原來的985大學只有39所,現在的一流大學A類更少,只有36所。原來的東北大學、湖南大學等被挪到了一流大學B類。211大學相對就比較多,有115所,現在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137所。
人大人大是我國的頂級文科大學,1954年就是全國重點。1954年的全國重點大學一共才6所,包括清華、北大、哈工大、人大、中國農大和北大醫學部(原來的北京醫科大學)。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人大獲得的A+學科數量,在文科學科裡,只比北大少,排第二,實力非常強,全國錄取分也是非常高,是文科考生中的聖地。
人大的法律系成立於1950年,是建國後第一家正規的法學本科教育基地,被稱為是中國法學家的搖籃,工作母機。在教育部的四輪學科評估中都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是在院系調整時創建的,由北大、清華、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法政學科、社會學等組建而成。這四所學校是當時北京的四大名校,所以中國政法大學的起點也很高,在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不過中國政法大學原來一直叫學院,直到1983年才成為大學,從影響力和地位來說,比人大差很多。
總結
在文科領域,像法學、金融等專業的就業非常講究學校。法學界有個說法,叫五院四系,這是中國法學最好的9所高校。中國政法大學屬於五院之一。四系是指:北大、人大、吉大和武大的法律系。四系都是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的法學,從地位上要高於五院。
另外,在文科專業,學校的好壞要大於專業的好壞。我曾經分析過在上海,復旦大學的法學評估是B+,華東政法大學是A,但復旦大學的法學錄取分比華政要高,而且用人單位也更喜歡復旦的學生。
類似地,在人大和中政之間,大家只會選人大,只要分數夠,絕對是人大,絕對不會是中政。
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