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精品咖啡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咖啡的品種被研發了出來。眾多的咖啡品種都離不開最古老的兩個咖啡品種——波旁和鐵皮卡。這次前街就來說說波旁和鐵皮卡繁衍出來的著名品種,看看每一個品種都有著什麼樣的優點以及風味。
鐵皮卡(Typica)
鐵比卡Typica是阿拉比卡咖啡中的一個子品種,鐵皮卡種最初生長在馬丁尼克島,中美洲、牙買加以及夏威夷科納地區、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東帝汶等是鐵比卡目前主要的咖啡種植地,為了從高品質的Typica中獲得更多的咖啡產量,Typica咖啡品種通常與其他物種交叉繁殖。Typica咖啡以其甜味而聞名,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有一部分來自Typica咖啡品種系列,包括包括藍山,蘇門答臘和可娜等。
鐵皮卡樹種特徵ypica具有鮮明的特徵,它可能是最容易識別的品種。這些植物呈圓錐形,主垂直樹幹,最高可達5米。這個高度意味著,Typica與其他品種相比,分枝之間以及同一分枝上的節點之間的距離要更長。側枝與垂直樹幹形成50至80°的角度。樹幹和樹枝都不是很粗壯,葉子,果實和生豆通常是細長型的,嫩葉的芽尖是青銅色,與其他阿拉比卡品種相比,Typica的葉子表面更光滑,波浪形的邊界也更少。典型的Typica果實成熟時為鮮紅色。
Typica頂葉為古銅色是特徵之一,豆粒較大,成尖橢圓形或瘦尖狀,也有人稱其為「紅頂咖啡」。Typica咖啡有其特有的清幽乾淨風味,以及均衡的特色,口感乾淨度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產量不足,對海拔高度有要求,同時容易感染葉銹病,以及抗病蟲害不強。
前街咖啡黃金曼特寧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印尼黃金曼特寧咖啡豆
產地:印尼蘇門答臘島
海拔:1200-1500m
處理方法:溼刨法
品種:鐵皮卡
衝煮風味:層次多變,乾淨,平衡,尾韻持久焦糖甜感。
鐵皮卡衍生出來的著名咖啡品種
藍山鐵皮卡(Blue Mountain):18世紀20年代,從馬提尼克島移植至牙買加藍山,經過200多年,藍山鐵皮卡進化出較佳的抗病力,尤其對於爛果病的抵抗力優於一般鐵皮卡。不過,藍山鐵皮卡跨出牙買加,就無法複製出其清甜幽香的特質。
前街咖啡牙買加藍山一號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
產區:牙買加藍山莊園:克利夫頓農場海拔:1310m品種:鐵皮卡處理法:水洗處理衝煮風味:黑巧克力、堅果風味濃鬱,奶油般順滑的口感,酸甜苦平衡。
夏威夷科納(Kona):被視為美國咖啡始祖的種子在1825年由巴西種在夏威夷;在西南海岸的可娜(Kona)島上出產著一種最有名且最傳統的夏威夷咖啡。唯一生產於美國的咖啡,可娜海岸的火山巖土質孕育出此香濃、甘醇的咖啡。可娜(Kona)在其適度的酸中帶著些微的葡萄酒香,具有非常豐富的口感和令人無法抗拒的香味。栽植在幾百米的海拔上,但來自於夏威夷大島的可娜,吹著溫和的海風,加上肥沃火山巖土質,擁有著無比乾淨的酸香和甜感。比起海拔更高的藍山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街咖啡夏威夷科納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夏威夷科納咖啡豆
產區:夏威夷科納
農場:皇后莊園
海拔:1100m
品種:鐵皮卡
處理法:水洗處理法
衝煮風味:核桃、焦糖、莓果、布林、李子、堅果、奶油,整體比較乾淨而且層次豐富。
爪哇(Java):爪哇最早是生於衣索比亞原始森林的咖啡樹種,由當地民族收集,然後透過葉門傳到印尼,在當地被命名為爪哇。原先大家普遍以為爪哇是鐵比卡的變種,但經過基因比對後發現,爪哇其實是來自衣索比亞的咖啡品種Abysinia。
前街咖啡玻利維亞爪哇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玻利維亞爪哇咖啡豆
咖啡產區:拉巴斯La Paz種植
海拔:1600米
咖啡品種:爪哇 Java處理方式:可可日曬處理 Coco natural
象豆(.Maragogype):發現自巴西的鐵皮卡變種,豆粒是一般咖啡豆的三倍大,象豆產果量少,豆粒碩大,後期處理麻煩,因此種植的國家不多,巴西、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有少量栽種。
瑰夏(Geisha)鐵皮卡近親:瑰夏(Geisha)品種是在1931年從衣索比亞的瑰夏森林裡發現的。之後瑰夏被送到肯亞的咖啡研究所,1936年引進到烏幹達和坦尚尼亞,1953年引進哥斯大黎加,1970年引進巴拿馬。
最初並沒有太多人關注瑰夏,直到巴拿馬翡翠莊園,也稱埃斯美拉達莊園(Panama Geisha Hacienda La Esmeralda)在2003年將它從其他品種中分離了出來,並在2004年成為BOP大賽冠軍。瑰夏品種才正式的進入到的大家的視線裡。
瑰夏品種風味雖然精緻,但這般優雅的風味,來源於特定的種植環境。瑰夏品種對於生長環境很是挑剔,要求種植在海拔較高、有雲霧遮陰或者大量遮陰樹遮陰、土壤肥沃的地區。高海拔瑰夏品種的咖啡帶有明顯的花香、精緻優雅的果酸,如此優雅的風味也是其風靡全球的其中一個原因。
前街咖啡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翡翠莊園綠標咖啡豆
產區:巴拿馬波奎特(Bouquete)莊園:翡翠莊園 海拔:1600米-1800米處理方式:水洗處理法品種:瑰夏種 Geisha衝煮風味:入口茉莉花香濃鬱、甜感高,柑橘、莓果、果汁感、奶油,綠茶、橙子皮、哈密瓜,整體風味層次豐富,餘韻花香、柑橘持久。
波旁(Bourbon)
由Typica突變而來的品種,與Typica同是目前最接近原生種的品種,波旁從衣索比亞西南部流傳到葉門,豆形從瘦尖變成圓身。1715年,法國移植葉門摩卡的圓身豆到非洲東岸的波旁島(法國大革命後改稱留尼旺島Reunion)後才起名波旁。波旁圓身豆1727年輾轉傳到巴西和中南美洲、1732年英國移植葉門摩卡到聖海倫娜島(後來囚禁拿破崙的地方)也是波旁圓身豆。波旁是美洲精品咖啡杯測的常勝軍。Bourbon比Typica多產20~30%果實。
Bourbon系特色:複雜的酸度,焦糖的甜味,平衡。波旁Bourbon樹高勢旺,微鋸齒狀的綠葉比較寬大,結實的咖啡豆比較小,生成比較密集,因此豆貌相對於Typica比較小、比較渾圓。果實有紅色、黃色及橙色,依變種、土壤質地而變化,紅色果實最為普遍。Bourbon結實量雖然有比Typica高,但也算是產量少的品種,極易受葉銹病、漿果病及線蟲侵染。要生產風味獨特優越的豆子生長海拔以1100至2200公尺為宜。
前街咖啡巴西皇后莊園咖啡豆
代表咖啡豆——前街咖啡巴西皇后莊園咖啡豆
產區:摩吉安娜
海拔:1400—1950m
品種:黃波旁
處理法:日曬處理衝煮風味:甘蔗汁的鮮甜、紅茶、美柔暢的果實甜感,明顯的堅果風味,均衡柔順的酸度,苦感微弱乾淨,含有濃鬱的巧克力香氣和堅果風味,口感明亮清爽,柔滑細膩口感。
波旁衍生出來的著名咖啡品種
帕卡斯(Pacas):Bourbon的自然變異品種,1935年薩爾瓦多咖啡農Don Alberto Pacas篩選高產能的聖雷蒙波旁品種移入農莊栽種,1956年,他的咖啡樹結果量高於同種類咖啡樹,弗羅裡達大學教授Dr.William Cogwill確定了這是波旁發生了基因突變,為其命名為「帕卡斯」。帕卡斯產量高與Caturra被歸類為矮小品種,但產量高,高海拔質量好,產量佔薩爾瓦多的25%,比Bourbon抗風,風味類似Bourbon,易感多數咖啡病蟲。在中美洲頗為流行,薩爾瓦多目前有68%屬波旁品種,帕卡斯就有29%。
前街咖啡宏都拉斯雪莉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宏都拉斯雪莉咖啡豆
產區:Intibucá省城市:馬薩瓜拉莊園:莫卡莊園海拔:1500—1700m品種:卡杜拉、卡杜艾、帕卡斯處理法:精緻水洗威士忌雪莉酒桶發酵衝煮風味:入口有香草、奶油的香氣,柑橘、莓果的酸調,中段有杏仁、黑巧克力風味,尾段有楓糖甜,餘韻是香草香,風味分明,口感順滑。溫度從熱到冷的風味都比較穩定,也沒有其他雜味的出現。
帕卡瑪拉(Pacamara):帕卡斯Pacas與象豆Maragogype雜交之巨大果矮生品種,葉尖綠色或青銅色,1950年代出現在薩爾瓦多,有巧克力及柑橘果實的獨特香味,杯品佳,風味突出,奇妙的平衡和花香。從可能的最高海拔Pacamara產生最高杯品。但因易感染葉銹病、漿果病及線蟲故產量低,如Caturra,,主產於薩爾瓦多。品種不均質,代代變異大,10-12%的後代會轉回Pacas。具柑橘花香,有橙紅品種與紫紅品種。
新世界(Mundo Novo):蒙多諾柏是Sumatra(Typica)與紅Bourbon的自然雜交品種,原生於巴西,被譽為巴西咖啡業新希望,取名為新世界,現已傳布全球。樹株高三公尺以上,使得採收不易。口感上缺乏甜味而且後段有苦味出現。優點是植株更加強壯,能耐大部分病害,抗病蟲害能力更強,不過成熟時間更長,是高產量品種。
豆形偏圓,豆體顆粒較大,平均可達17目。在海拔800m以上、擁有1200-1800ml降雨量的地區長勢良好,與巴西的水土相得益彰。巴西於一九五○年以後大肆栽種。
卡杜拉(Caturra):紅Bourbon的自然突變矮生品種,比Bourbon高產。最早是在巴西被發現,1937年在巴西Minas Gerais開始商業種植。在中美洲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和尼加拉瓜表現最好。海拔1500-1700公尺可生產最好的質與量。卡杜拉的特色是明亮的酸度和低到中等的稠度。它具有比其親本波旁較少的清晰度和甜味,杯品中上,口感上帶有檸檬或是柑橘的酸味,在甜度方面不及Typica與Bourbon,因為Caturra的甜度是決定於栽種者施肥的次數與劑量,擁有高產能,但若要維持產能必須持續施肥與剪枝,因此樹株矮且分枝多樹形緊湊。微鋸齒狀的綠葉比較寬大,雖然產能提高,但因為收成與照料成本較高且極易受葉銹病、漿果病及線蟲侵染,使得產量還是有所受限。檸檬酸和溫和甜味。
前街咖啡哥倫比亞玫瑰谷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哥倫比亞玫瑰谷咖啡豆
莊園:哥倫比亞大樹莊園
產區:桑坦德產區
處理法:厭氧雙重酵素水洗
海拔:1700m
品種:卡杜拉
衝煮風味:令人驚豔的蜜桃特徵,伴隨玫瑰和酒心巧克力的香氣,芬芳馥鬱,入口猶如在喝蜜桃果汁。既有黑葡萄般的優質酸甜感,又有奶油太妃糖般的絲滑口感。
卡杜艾(Catuai):卡杜艾是新世界與卡杜拉的混血,可謂是混二代。它繼承了卡杜拉樹身低的優點,也彌補了阿拉比卡果子弱不經風的缺陷。結果紮實,遇強風吹拂不易掉落。最大的遺憾是,它的整體風味比卡杜拉略單調。卡杜艾也有紅果、黃果之別,紅果相比黃果而言更常得獎。卡杜艾、卡杜拉、新世界、波旁並列為巴西四大主力咖啡品種。Catuai柔潤的醇度、入喉感受軟水般的溫潤,餘味變化細膩、橙果甜、熱帶水果、覆盆子、楓糖甜、果汁感、淡淡酒香、白苦瓜、烘焙餅乾香氣、焦糖、香草、餘韻優雅細緻,綿長多層次的口感。
前街咖啡哥斯大黎加貝多芬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哥斯大黎加貝多芬咖啡豆
產區:塔拉珠(Tarrazu)
品種:黃卡杜艾(Yellow Catuai)
海拔:1900m
處理法:水洗處理法衝煮風味:入口是複雜的花香以及發酵醬香,帶著葡萄乾、果乾般的甜感,有著楊桃、莓果的酸調,蔗糖回甘。
肯亞SL28 & SL34:SL,代表Scott Labs,Scott Laboratories,司各特實驗室。據SL實驗室植物學家的說法,SL28、SL34為基因變種。其中,SL28擁有法國傳教士、摩卡、葉門鐵比卡的混合血統。當初培育SL28的目標,是希望能大量生產兼具高品質又可對抗病蟲害的咖啡豆。雖然後來SL28的產量不如預期的大量,但銅葉色以及蠶豆狀的豆子有著很棒的甜感、平衡感和複雜多變的風味,以及顯著的柑橘、烏梅特色。SL34與SL28風味相似、除了複雜多變的酸質,和很棒的甜感結尾之外,口感較SL28重、濃鬱,也更為乾淨。SL34擁有法國傳教士、波旁、以及更多的鐵比卡血統。豆貌和SL28類似,卻更能適應突如其來的大雨。也就是這兩個重要的品種帶領我們認識獨特的肯亞風格:強烈豐富的果酸、濃鬱的口感和漂亮平衡感。
前街咖啡肯亞阿薩莉婭咖啡豆
代表咖啡——前街咖啡肯亞阿薩莉婭咖啡豆
產區:肯亞錫卡Thika處理廠:Asali蜂蜜處理廠海拔:1550-1750米分級:AA TOP品種:SL28,SL34處理法:肯亞72小時水洗衝煮風味:溼香有成熟番茄與花香,入口聖女果與烏梅的風味,酸度明亮,口感乾淨豐富,中段甜感突出,有果汁感,餘韻莓果香和黃糖甜,並有綠茶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