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系列的影視劇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好看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觀眾的主觀意願是很難控制的事。可有這麼一部劇把第二部評分低口碑差推到前男主身上也是有意思,這部就是網劇《河神2》。這部民國探案劇改編自天下唱霸的同名小說,第一部靠著口碑逆襲拿下8.2的高分。奈何第二部遭遇滑鐵盧,評分已經降到7.4 ,並且還有持續下降的勢頭,讓主演和製作方可急壞了。
眼看評分越來越低,口碑越來越差,劇組人員開啟內涵前男主李現模式。連發兩條博文,一則是覺得該劇評分變低是有人在打一星,另一則是替第二部男主金世佳解釋,內涵該劇被一幫"惡粉"欺負,話裡話外給大家的感覺就是該劇如今評分低、口碑差的原因就是被前男主李現的粉絲惡意評分?直接用到"惡粉"與"救場"兩詞,看來劇方對第一部男主的矛盾頗深。
一番折騰後,讓人忍不住想去研究一下《河神2》到底怎麼樣?目前《河神2》的豆瓣評分為7.4,有13500多位觀眾參與評價,1星的概率為2.2%,也就是說全網大概有290位打出1星。數據自然要橫向豎向一起對比來看。《河神1》開分為7.8後因劇情好升到8.2,一共收穫到1192位觀眾1星差評。再與其他懸疑劇對比,今年爆款的《隱秘的角落》評分8.9,收穫到1234位觀眾打1星差評。
如此對比看來,該劇開播被惡粉惡評這個說法實在站不住腳,評分走向很正常。那為何第二部評分與口碑會與第一部相差這麼多?其實主要問題根本就不在換男一號這件事上,而是在這些方面,李現這波被連累實在有點冤。問題一就是金世佳的配音不貼臉,他的演技並不出戲,打扮和動作、神態都別有看點,可以當成另一位新的小河神來接受,但的配音實在太聒噪,開口就容易跳戲。
問題二在於感情線太多。作為一部懸疑劇,實在想不明白給男女主角加這麼多感情線是為了什麼?要麼專注拍探案儘量減少感情線,要麼就從雙男主中挑一個來好好拍戀愛劇情,可現在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兩頭不靠岸。男主小河神和小神婆沒有劇情加持的CP感,如果不是看過第一部差點就忘記兩人是青梅竹馬。另一邊男二卻是情感戲多多,不止是和一位女主有感情糾葛。
問題三就是男二張銘恩這個持續輸出的bug,也是本劇遭遇惡評的最大槽點。點開該劇的1星的評論,就會發現一大半以上都是因為張銘恩而打。劇外他糾纏與兩位女明星之間,被胡冰卿曝光出的那句話"你們女生之間撕一撕就行",讓他成為大眾眼中的渣男。《河神2》正巧在第個節點上播出,自然讓觀眾對此劇心生惡感,一看他的那張臉就會想到他做過那些又渣又裝的言行。
即便拋開現實中的人品,大家對劇中的張銘恩也無法好感起來。觀眾看的是《河神》不是《丁卯少爺歷險記》,上一部他就因為加戲太多招人討厭。第一部評分最高贊的影評就說過張銘恩演技差的問題,可惜在製作方看來這劇全靠張銘恩才火,導演在慶功宴上跟觀眾唱反調直誇他。導致第二部更是誇張,不僅破案靠男二,連感情線也比男一金世佳多,深深傷害到劇粉的感情。
從全劇的角度看來,金世佳要詮釋的是小河神,而不是演好上一部的李現,胡八一還有11個版本,各花入人眼他是及格的。案件推進跟"九牛二虎一雞"息息相關,讓觀眾追劇猜幕後boss很有懸疑感。可惜所有的優點都不及張銘恩這個bug影響力大,戲份多還弱化男一人設,連公館解密這麼關鍵劇情都交給男二來,襯得男一金世佳又俗又文盲,誰看了不說張銘恩才是二番大男主。
明明第一部時劇粉就已經指出張銘恩存在的問題,可惜劇方並沒有採納,反而在第二部中變本加厲。評分低口碑差從來不是劇方說的"惡粉"太多問題,打敗這部的神話不是"惡粉",而是劇方自己的傲慢。第二部屬於觀眾就算沒有看過第一部也可以直接看,劇情已經做到避免先入為主,可該劇想捧張銘恩的心過於強烈,劇名叫著河神實則是丁卯傳,男一的風頭全被男二所搶。要說張銘恩自己爭氣演得好還行,可惜他的演技依舊那麼裝,觀眾看著實在很難不膈應。說來每一部的劇方都不該陷入劇評分的桎梏裡,安心做劇才是王道。目前只有200多位觀眾打1星,比起那些爆劇上千條1星差評還差得很遠,後期劇情過硬演員出彩評分還是能夠爬上去。希望劇方能明白一個道理,好看的劇自然會有人看,自然有人免費當自來水,不好看的話再甩鍋強求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