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要看就要了,這天氣也是急轉而下,部分地區開始落雪,到處寒風刺骨,而關於大雪民間有很多俗語,比如『』瑞雪兆豐年『』、『』大雪不凍倒春寒『』、『』大雪下雪,春雪回暖早『』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農民的經驗總結,意思就是下大雪好,但是還有句俗語『』臘雪是寶,春雪是草『』,這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
早年大雪下的都很大,農村孩子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而現在由於全球變暖,大雪再大也不像以前了,不過對於北方還是期盼下場大雪,臘雪就是冬至後到立春前下的雪,這個時候的雪能夠殺滅土壤裡的害蟲及病菌,分解土壤裡的有機物,增強地力,而雪覆蓋下的作物也能保持一定溫度,杜絕霜凍對它的侵害,來年五穀豐登,老百姓就可以不餓肚子,所以說臘雪是個寶。
春雪就是立春過後的雪,立春後,萬物復甦,各種作物都開始生長,一場大雪會導致作物受凍,尤其倒春寒更是讓作物顆粒無收,所以春雪不好,在我們北方地區,臘雪還有其他作用,村裡老人用酒瓶子裝滿臘雪,埋到地下,來年夏天,誰家小孩起痱子時,取出來擦洗身子就能治癒,而春雪就不行,因為春天百蟲出洞,雪水裡難免有細菌,其實用臘雪做藥,在古代就被人發現並運用了,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一·臘雪》:「冬至後第三戌為臘,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臘雪密封陰處,數十年亦不壞」。
可見,農諺『』臘雪是寶,春雪不好『』,是有一定道理的,農民種地收成還要靠天,這大雪就是作物的棉被,為了來年的豐收,今年十二月下場大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