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網上報導了一位女士大義滅親,舉報自己老公酒駕,讓老公付出了駕駛證被記12分,暫扣6個月,並處以1000元罰款的代價。
不過她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出於良心發現或者道德高尚,而是與老公吵架了。
原來這對夫妻原本氣氛和睦地在家吃飯,期間老公還頗有興致地自斟自飲,但是飯後兩人卻因瑣事發生爭吵,老婆一氣之下就跑出去了。
見老婆許久未歸,老公就開著車出去找,沒想到找到後又繼續吵,結果老婆一氣之下拔打了110。
原本好好的夫妻因一點瑣事,理智全無,最後竟搞得如仇人一般。
01夫妻間儘量避免吵架就會幸福嗎?
傳統文化提倡凡事以和為貴,我們總能聽到身邊的人說:夫妻不要吵架,凡事多忍讓,家和萬事興。
快過年了,發小獨自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回了娘家,從她發的朋友圈動態看來好像不太開心。
我在微信上問她是不是跟老公吵架了,她說沒有,在冷戰。她告訴我幾天前她老公從外地放假回家,進門後行李一放就跑出去喝酒了。
發小本以為老公放假回來會體貼自己,幫忙帶帶孩子,卻沒想到他從回家那天起酒局就沒停過,氣得她帶著孩子不告而別了。
「我現在不接他電話,不回他微信。」她說。我勸她接電話兩個人好好溝通,她說:「不接,一接就要吵架,他那個人溝通不了。」
發小很好面子,怕吵架會被鄰居說三道四,更怕媽媽知道了擔心。所以她喜歡冷戰,她說要冷一冷她老公,讓他自己反省。
「他反省了嗎?」我問。「唉!他竟然連我為什麼生氣都不知道!」她氣憤地說。
男人都是遲鈍的動物,有時候你不說他就真的可能不知道,我建議她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她卻認為老公應該明白不屑去說,要繼續以冷戰的方式來懲罰老公。
很多時候夫妻間的感情不是吵架吵沒的,而是冷戰一點一點凍掉的。
不溝通,就不能讓對方了解到自己的不滿和需求,不是每個伴侶都心思玲瓏能猜會算。有事不妨直接說,痛痛快快地吵上一架也好過整日壓抑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僑治貝奇提出:「夫妻必須吵架,這樣有利於將心中的不滿與積怨發洩出來。」
情緒及時宣洩,心中無事,眼裡無怨,生活自然就快意灑脫了。
02有專供夫妻吵架場所的國家
有一個國家叫巴布亞紐幾內亞,那裡的政府為本國的美拉尼西亞人在全國各地專門設置了供夫妻「吵架」的場所。
美拉尼西亞人特別喜歡「夫妻吵架」,一旦有夫妻「吵架」,附近的人就會自動聚集過來助興、吆喝,如同看表演一般;吵得越兇越受圍觀者歡迎。
他們認為「打是情罵是愛」,越吵感情越深厚,兩人一直吵到一方啞口無言後,就會手挽著手興高採烈地回家去。
情感作家曾子航說:準許合理的衝突是健康家庭的重要標籤。夫妻關係好不好,關鍵不在於要不要吵架,而是要怎麼吵。
心理學家提倡夫妻間要「公平的爭吵」。
美拉尼西亞人特意當眾吵架,而且去專門的場所,就像體育競技一樣,體現了公平、公正。
而我們吵架總是不希望被人知道,覺得很丟臉。吵架時還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放在道德的高處,不斷想要證明自己在道德上優越於對方。
並且一開始就在心裡認為「我對,你錯」,整個吵架過程就是口不擇言的「爭對錯」、「爭輸贏」的口水戰。通常不關心對方說了什麼,只關心自己的話有沒有「壓倒」、「震住」對方。
吵架實質上也是一種溝通,想要溝通成功首先要有正確的吵架態度:吵架是合理爭論,不是總想著定對方的「罪」。
允許有不同意見、允許反駁、允許辯解;重事實,以理服人。
世界上沒有完人,有時有些錯誤需要通過別人提醒才會發現。
03吵架的目的
永遠要記得你吵架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只想爭對錯輸贏,那勸你還是別浪費力氣了。
互相攻擊,只會製造仇恨,惡化事態。
在面對指責與批評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最棒的,並且更加堅信自己是正確的,想讓對方認輸那可太難了。
吵架其實是想要表達我們的不滿,然後希望對方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永遠要記住這一點。
如果雙方都能達成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共識,那雙方就都贏了。
而解決問題,最忌諱這三點:指責、謾罵和翻舊帳。
人在被指責時,會激起逆反心理,即使明知是自己的錯也不會承認,越被指責越想找藉口。
謾罵與侮辱更是對他人人格的踐踏,更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如果不幸罵了一個瘋子,可能還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還有很多人喜歡在吵架時翻舊帳,一件破事一吵架就提,好像想把對方永遠釘在那根恥辱柱上。
前同事小梅的男朋友在追求她的同時與另外一位女孩子曖昧,後來小梅每每想起這件事心裡就不舒服。
所以每當她與男朋友鬧矛盾和吵架時,就會說「你是不是後悔選了我沒選她呀?」「你當初同時追兩個人,根本就不愛我」諸如此類的話。
由於她總是沒完沒了地翻舊帳,結果男朋友就變成了前男友。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的一方總是特別「作」,因為他/她需要反覆確認對方的心意,以給自己安全感。但是別忘了,誰都不喜歡自己的伴侶不信任自己。
吵架不指責、不謾罵、不翻舊帳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也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04正確的吵架是尊重對方
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裡,吵架既傷心又傷身,一吵架就恨不能將對方踩在地上摩擦,從來沒想過應該「尊重」對方。
夫妻是親密的關係,不是敵人仇家,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我們都應該尊重我們的愛人。
吵架的第一原則就是,吵得再激烈,也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
吵架時情緒激動、大聲地控訴、聲淚俱下,宣洩情緒是沒問題的;但是絕不能指著對方的鼻子罵「你是個王八蛋」「你這個賤人」。
馬歇爾.盧森堡在其所著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供了一種特別有效的溝通模式,也適用於吵架:他認為首先我們要誠實地表達所觀察到的事實,然後說出這件事帶給你的感受(傷心、憤怒或羞恥等);最後提出你的需要和請求(你希望對方怎麼做?)
馬歇爾.盧森堡提倡表達時不要批評、指責和評價,同時注意傾聽並觀察對方的需要和請求,同樣不要將對方的表達解讀為是對自己的批評和指責。
千言萬語,還是「尊重」二字,只有當你尊重那個和你吵架的人,他的聲音才能穿透到你的內心。
如果文章開頭的那對夫妻能彼此尊重,合理表達,再互相給個臺階,也不至於最後連警察都驚動了。
不會吵架的夫妻總是不歡而散,而會吵架的夫妻感情卻是越吵越棒。